人生的三大難題莫過於:
早晨吃什麼?
中午吃什麼?
晚上吃什麼?
作為資深吃貨,
不知多少人喜歡在夜深人靜、飢腸轆轆
打開手機、點開吃播……
既能滿足視覺享受,又不會罪惡長胖,
那叫一個香!
但接連兩天,吃播卻被央視連續批評叫停:
14日,央視又再一次狠批大胃王吃播:
「舌尖上的浪費」固然可恥,但是不知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有著種種疑問:
吃播到底是什麼來的?大胃王真的能吃下那麼多東西嗎?他們吃得多為什麼還是很瘦?
吃播怎麼來的?
吃播早先流行於日韓,2009年在電視節目中,木下佑譁憑藉驚人食量和可愛外表,吸引了觀眾的喜愛。此後,木下開始在YouTube上發表自己吃飯的視頻,並通過直播進行變現。吃播由此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火熱……
大胃王真的這麼能吃嗎?
對於大胃王,除了獵奇心理,相信大多數人還和我一樣抱有一種羨慕嫉妒恨的心態:為何他們巨能吃?大胃王們是真的天賦異稟嗎?
對於這個問題,早在多年前,日本就有節目為了弄清為什麼大胃王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吞下巨量食物,而開始對大胃王胃部結構進行研究。
節目通過鏡像學檢查,對大胃王木下佑譁進行了觀察。
結果顯示:我們一般人在吃飯時,胃的體積可以增大10倍甚至幾十倍,但木下的胃可以膨脹到原有體積的66倍。且在進食前,木下的胃就要比常人更大,消化能力也異於常人。她自稱,如果食量變少,自己反而會變得更瘦。
胃真的可以撐大嗎?
但像木下這樣擁有先天性優勢的畢竟是少數,可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吃播博主都如此能吃?胃真的是可以撐大的嗎?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胃的構造。
我們常常把胃比作一隻氣球,是因為胃是一個肌性器官,由好幾層肌肉包裹形成的一個結構。在攝入食物後,由於我們的胃具有很好的收縮性,胃的容量會擴張,體積變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食物在進入胃後,只會局限在胃竇部和胃體下部,其他部位都只起到緩解作用並不會存留食物。
當胃中的食物被消化排空後,胃又恢復了原來的形態,即收縮的形態。因此,不管是吃撐還是飢餓,都不存在將胃容量變大或者縮小。
吃這麼多為啥還這麼瘦?
走紅的吃播博主往往有著令人羨慕的苗條身材,既然胃容量並不會被撐大,那麼我們在直播中看到的大胃王們,吃那麼多還不胖,這又是為什麼呢?
胃在正常情況下是研磨、混勻食物,將它們加工成鬆軟的乳糜狀,時刻蠕動並將食物推向十二指腸,以便下一步的消化吸收。在胃和食道中間還有一個閥門,叫做賁門,它能在食物進入胃後,防止胃酸倒流食道灼燒食道。
而再來看看大胃王們,他們雖然胃口比常人大,但胃部功能卻也無從證明就比我們普通人強悍。
一個成年男性輕、中精力員工每天總代謝大約為2400-2700kcal;女性為2100-2300kcal。我們初步估計,一個大胃王每天會吃下8kg食物,那麼他攝入的熱量大約在10000kcal。
10000kcal是什麼概念呢?就是需要運動16個小時以上,才能把攝入熱量消耗不長胖,這顯然是違背常理的。
大胃王們長期催吐會使賁門變松,胃酸倒流,而胃酸酸度很高,腐蝕性極強,對食管造成損傷,還會導致胃黏膜撕裂。此外,當嘔吐形成一種條件反射,以後只要一吃飯就會嘔吐,不吐出來不舒服,這樣還會患神經性厭食症。
實際上,除了「催吐」,那些所謂的「大胃王」,還善用剪輯和加工等後期,邊吃邊吐,吃一會催吐,把幾天的視頻剪輯成一次,以此欺騙觀眾,賺取眼球。
中國自古就有「勤儉節約」的良好美德,「催吐」毀壞的是身體、浪費的是糧食。縱使在物質豐富的今天,我們仍要避免「舌尖上的浪費」。
你看過吃播嗎?你對這次事件怎麼看?
▼
關注我,走進臨床醫生的生活!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學會看病》作者
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乾貨和育兒錦囊~
關注我,每天多一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