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師範專業,畢業當老師,這看起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事實並非如此。數據顯示:山東2014屆師範畢業生的就業率只有70%,比非師範類低了20個百分點,就業的師範生中,真正當老師的也只有三成,七成轉了行。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一些鄉村基層學校,教師仍有「缺口」。近日,華東師範大學明確將逐步縮減師範類本科招生,把師資培養統一納入教師教育學院進行研究生教育。而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後師範類教育將進入調整階段。師範畢業生就業為何如此之難?如何解決鄉村學校難招老師的窘狀?一路抬高教師的進入門檻,就可以讓師範教育不再尷尬?
■就業困難僅三成師範生當老師
在日前舉行的第四屆兩岸四地師範大學校長論壇上,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陳群表示,學校擬逐步縮減師範類本科招生計劃,師資培養有望統一納入教師教育學院進行研究生教育,並形成「以教育碩士為主體」的教師教育、培養模式。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後師範類教育將進入調整階段,控制規模,提升人才培養層次,這是未來主要的目標之一。
師範類院校的改革,與師範生整體就業的尷尬不無關係。在很多人的傳統觀念裡,讀師範類院校,畢業就是要當老師的。但實際情況呢?不少師範類畢業生就業很困難,想去一所公辦學校當老師更困難。
先來看一組全國的數據。2012年,全國高中、初中和小學共錄取大學畢業生26萬餘人,其中師範畢業生近20萬。同年全國師範院校畢業生總人數接近66萬,也就是說,師範畢業生真正當老師的,只有三成。
那山東的情況如何呢?最新數據是2014屆畢業生的就業去向。
山東2014屆普通高校畢業生49.95萬人,其中,非師範類畢業生46.35萬,師範類畢業生3.6萬人。根據省教育廳的統計,非師範類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1.47%,而師範生的就業率只有71.7%,比非師範類低了20個百分點。
在就業的師範類畢業生中,只有31.61%的學生選擇從事教育領域的工作,其次為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畢業就轉行的學生佔到了近七成。
師範類學生就業也有著不可控的風險。「2015年青島市區學校招老師,一個政治老師都沒招,你想考都沒地方可以考。」青島大學師範學院政治專業一名大四學生告訴記者,學師範類專業的,像語文、數學、英語那種大學科的,學校招人還比較多,像政治這種「小眾」專業,就得碰運氣,而且,學政治專業的,當不成老師,轉行幹別的也很難,沒辦法很多同學就繼續考研。
■平臺放開非師範生爭著搶蛋糕
2015年,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山東省報名確認12.6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3%。
當教師教育逐漸成為一個開放體系,師範類畢業生已不能獨佔這塊蛋糕,搶蛋糕吃的人還真不少。
「對於我們教育局直屬的高中學校來說,並不在意招聘的老師是來自綜合類院校還是師範類院校,我們看重的是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市教育局人事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教育局直屬學校招聘中,是否師範類畢業生已無關輕重。
不過,在各區市初中、小學教師的招聘中,畢業於師範類院校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條件。比如2015年市北區教育局的教師招聘,基本都要求全日制師範類院校畢業。初中一般要求本科學歷,小學則大專和本科學歷都有。
2014年,青島教師招聘錄用1566人,其中師範類1123人,非師範類443人,非師範類佔了28%的比例。
「雖然說我們學的是師範類專業,但是仔細想想,好像和非師範類專業也沒多大區別。」青島大學師範學院的一名女生告訴記者,自己專業的學習基本就是以知識傳授為主,和大學裡其他普通文科專業沒啥區別,老師也讓準備過幾次課件,根據不同的時間長短模擬上課,但是這種時候很少。
「我們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就不一樣,那真是培養幼兒園教師的,他們連手工課都有。」這名女生很羨慕學前教育專業的同學,「他們考錄上教師的比我們專業多多了,而且有的成績非常好。」
雖然有人來搶師範生的蛋糕,但很長一段時間,師範生都有個特權,那就是別人需要通過考試才能拿到的教師資格證,師範生畢業無須考試就能拿到。但是,這樣的特權,很快也就沒了。
根據山東省的政策,2013年以後入學的所有師範類高校畢業生,要和非師範類高校畢業生同時考取教師資格證,持證才能參加教師招聘。對於師範類本科生來說,今年大四的學生,將是最後一屆畢業就能拿證的學生,現在大三的學生,畢業就要自己考證了。這無疑又增加了師範生就業的難度。
■供求矛盾鄉村教師依然難招人
師範類學生總數遠供大於求,非師範類人員也都想擠進教師隊伍,那教師隊伍是不是一點兒都不缺人了?事實並非如此。
在青島市的教師招聘中,教育局局屬學校的招聘一直都算是熱的,但2015年教師招聘,青島局屬學校的部分招聘崗位因無人報名或通過資格審查,不得不取消。
這些計劃包括青島外事服務職業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青島華夏職業教育中心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師、審計專業教師;青島城市管理職業學校的建築裝飾專業教師;山東省平度師範學校的教育學專業教師、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師。
還有的學校招聘老師,報名人數夠了,面試人數也夠了,但是面試成績中說課(講課)答辯成績、技能測試成績有一項低於60分的,根據規定不能進入筆試範圍,計劃也得取消。今年青島39中的歷史教師招聘計劃、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的形體禮儀專業教師招聘計劃,都這樣「泡湯」了。
市北區、高新區、城陽區、平度市、膠州市、萊西市……2015年青島各區市的教師招聘,都出現了數量不等的計劃取消、核減,像膠州市的高中、初中、小學教師招聘計劃,就因為報名人數不足,核減計劃38人。
相關人士分析,從2015年起,青島大部分招聘教師實行聘任制,這可能多少影響了一些考生報考的熱情,但這並非最主要的原因。
各類取消、核減的計劃中,以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師以及相對偏遠中小學的教師招聘計劃為主。
「職業學校的文化課老師,大家都擠破頭想進來,但是專業課老師,招起來就很難,有一技之長的人,很多不願選擇到學校當老師。」一位中職學校的校長無奈地表示。
另外,在一些鄉村小學教師缺口很大,大量基層小學招不到優秀的師範類畢業生。記者在青島大學師範學院採訪時也了解到,上了四年本科的學生,即使原先來自農村,四年大學畢業後,想回去的也寥寥無幾,他們寧肯待在城市的培訓學校裡,也不願再回農村的學校,讀完研究生再回農村的想法就更淡了。
全國範圍內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3年,全國鄉村教師的流失率達到30%,將近三分之一的教師入職後短期內離崗。
「掌」握青島最新教育資訊 (微信搜索qdjyj0532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