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與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籤約 共建師範類人才培養新模式

2020-08-17 環球網

來源:環球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老師,才能有好的教育。但如何培養出好的老師呢?作為教師人才的重要培養模式,師範教育對教育體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8月14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中國教育智庫網和中國教育智庫聯盟主辦、產教雲承辦的「師範類人才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暨中國教育智庫聯盟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北京召開。

中國教育智庫聯盟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北京師範大學原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中國教育學會智庫聯盟顧問委員主任鍾秉林,北京開放大學校長褚宏啟,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馬陸亭,中國教育智庫網總負責人、未來學校研究院執行院長鄭德林,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張戈,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邢潔等出席了活動,並就師範人才培養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作為國內最大的綜合性民辦教育集團,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受邀出席了研究中心的揭牌儀式,並作為首批用人單位會員代表與研究中心進行了籤約儀式。未來雙方將圍繞師範類人才培養、就業與職業發展等模塊,展開深入合作,以建立健全教育行業師範類人才新標準,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探索師範類人才培養新模式、新路徑,搭建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合作平臺,發揮協同創新作用。

促進產教融合洞察師範類人才供需新趨勢

在研討會的開場環節,作為一個有著30多年教齡的老教師,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以視頻演講的形式,為大家深入剖析了《數智時代下的師範人才新需求與新趨勢》。他認為,現在教師的角色和定位發生了很大改變,教師已不再是傳統意義的固化形象,而是變成了一個靈活、多角度的職業,且跟科技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線教育的興起,不同教學模式對教師人才進行了分層,給教師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新的趨勢和方向。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

但遺憾的是,「目前傳統師範院校培養教師的體系相對落後,不太能滿足現在用人單位對教師能力方面的需求」。俞敏洪表示,每年都有上萬名應屆師範生來新東方尋求教師工作,新東方在對他們進行培訓時發現很多都要從頭開始,最主要的是對他們進行現代科技與教育相結合方面的培訓,以幫助他們適應激烈競爭與快節奏的教學環境。「傳統師範類院校,應改變自己的培訓體系,從一開始就要知道社會需要什麼樣的老師,並用新的眼光和格局來對待未來師範院校的建設、教師職業的發展,以及通過這樣一個職業,來透視和設計中國教育的未來。」

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分析認為,除因疫情衝擊導致的總量供需矛盾之外,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和大學生的能力與期望之間的結構性錯配,是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這就要求高校在對師範生進行培養時,應積極對接產業需求,以產業需求帶動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同時產業也要積極參與到人才的培養建設中來,真正做到產教融合,洞察供給端與需求端的新趨勢,解決供需端不匹配的問題,最終紓解大學生就業困難,擴大就業規模。

增進校企合作共建師範類人才培養新模式

據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張戈介紹,早在幾個月前,新東方便參與了由全國工商聯與湖北省委聯合組織的對湖北應屆大學生的就業幫扶工作,並積極吸納了一批優秀的人才。同時作為一個將社會責任視為使命的企業,新東方也在積極思考能為全國的應屆畢業生做些什麼,尤其是在今年受疫情影響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除了捐錢捐物,新東方還能為教育行業輸出些什麼。「這是新東方參與此次研討會的原因,也是新東方與研究中心就師範類人才培養進行籤約的主要原因。」

作為首批用人單位會員代表,新東方與研究中心進行籤約

作為教師人才的需求方,截至2020年5月31日,新東方擁有教師4萬餘名,今年受疫情影響及國家「停課不停學」號召,在線教育滲透率大大提升,導致對具備線上教學能力等高素質教師、輔導教師的招聘需求相應激增,同時為獲得更好、更堅實的發展,新東方也在持續擴大對優秀人才的招聘需求,2021財年新東方在人才上的招聘需求是3.3萬,其中校招的需求是1.7萬,而這1.7萬又有近一半要靠師範生來滿足。

「去年,新東方全面啟動了『新東方教師好!』品牌戰略,建立了『好老師』標準,打造了好老師展示平臺。招聘好老師、培養好老師成為了新東方上上下下的總體目標。」張戈表示,新東方希望更多師範、更多基礎學科類型的人,除了到公辦學校,也能到民辦學校、課外教育、素質教育中來。教育需要廟堂之高,也需要江湖之遠,可以校內校外融合,共同努力,一起發展。「所以,除教育情懷外,新東方也希望通過參與到前端的師範生人才培養進程,來解決自身對優秀人才的招聘訴求。」

因此,作為研究中心首批用人單位會員代表,新東方也希望後續在師範類人才培養方面,與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會員單位及全國師範類院校,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以更加「積極」「創新」「合作」的心態,通過開展實習實踐、定製職前培訓、專項獎學金、組織校園活動等方面的工作,助力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的提升,推進師範生培訓供給側與需求測的結構性優化,為建立教育行業教師人才新標準添磚加瓦。

相關焦點

  • 新東方與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籤約
    近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中國教育智庫網和中國教育智庫聯盟主辦、產教雲承辦的「師範類人才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暨中國教育智庫聯盟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北京召開。
  • 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成立 探索師範人才培養新模式
    「師範類人才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暨中國教育智庫聯盟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14日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召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表示,對師範學校的學生來說,需要在教育變革和社會變革的基礎上來思考未來的目標、理想、職業,增強自己的能力,為中國教育的現代化、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 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成立 探索師範人才培養新模式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8月17日電 (記者 郝孟佳)「師範類人才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暨中國教育智庫聯盟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14日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召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表示,對師範學校的學生來說,需要在教育變革和社會變革的基礎上來思考未來的目標、理想、職業,增強自己的能力,為中國教育的現代化、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 成都郫縣希望職業學校與西南大學共建「高升本藝術人才培養基地」
    為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升學教育質量,拓寬學校人才培養渠道。成都郫縣希望職業學校與西南大學基礎教育集團藝術中心將共同創建「高升本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共同培養綜合素質高、藝術素養高、基礎知識紮實、社會責任感強的優秀藝術(本科)人才。
  • 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建師範生實踐教學就業基地
    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日前與北京市30餘所小學籤約合作,成立校外教學實踐就業基地。此舉為該校師範類專業大學生學以致用與促進就業提供了一個新途徑。北聯大師範學院院長張志斌介紹,本次籤約校外教學實踐就業基地單位全部為北京市中心城區基礎教育知名學校,包括中關村一小、前門小學等。
  • 免試認定教師資格:教師人才培養與師範生就業的重大改革
    允許教育類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公費師範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開展教師教育院校辦學質量審核,審核通過院校的師範生,可免試認定教師資格,便利師範生就業,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推進師範畢業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考試改革,並非降低教師職業準入門檻。所有從事教師職業者,都仍需有教師資格證。
  • 天坤教育與完美動力教育共建數字文化創意人才產教融合培養新模式
    ,雙方將共建「數字文化創意應用技術」產教融合項目,深度整合雙方在數字影視藝術技術領域課程、師資、教材、實訓、就業和學生管理領域的優勢,積極推動在高職院校中建設「數字文化創意應用技術」專業群,共同培養高技能數字影視藝術技術應用型人才。
  • 六所教育部直屬師範類大學 免費師範生不收學費還發補助
    免費師範生政策是國家為了鼓勵優秀人才從事教師職業推出的政策,主要面向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範院校。師範生四年在校學習期間免繳學費、住宿費,領取生活費補助;免費師範生入學前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籤訂協議,保證在公辦學校就業。
  • 跟崗見習:應用型師範生培養新模式
    定位準確,「4+1」跟崗見習為專業發展服務隨著各級各類高校辦學規模逐漸擴大,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也逐年增大。對於本科院校師範生而言,現行的教師資格證制度使得大批非師範類專業畢業生也可通過競爭上崗,教師招聘越來越社會化;加之家長、學校和社會對教師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教師招聘考試難度也逐年提高,師範畢業生就業形勢顯得尤為嚴峻。
  • 新東方副總裁張戈:新東方為什麼重視人才?
    多知網8月19日消息,在日前的師範類人才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暨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張戈做了《OMO教育變革背景下的人才發展趨勢》的主題演講。今天我主要講講在今天這次活動中,新東方為什麼要參與。其實也是回答褚校長早上碰到我問的第一個問題:「新東方為什麼要來?新東方和師範生什麼關係?」聽了前面幾位老師講的,我覺得新東方早就該來。在疫情過後,參與了由全國工商聯與湖北省委聯合組織的對湖北應屆大學生的就業幫扶工作,並積極吸納了一批優秀的人才。而在這個工作中,俞敏洪老師擔任了就業幫扶組的組長。
  • 促就業,共發展:平原示範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舉行籤約儀式
    8月10日下午,平原示範區龍源街道公共就業服務中心項目籤約儀式成功舉行。平原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韓斌、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建偉、副秘書長劉俊生、社會服務部副主任崔文,平原示範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副局長李洋、商務局副局長趙彥超,上海玖豫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柳威、副總經理田江濤,河南一粒光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小慧以及龍源街道全體班子成員出席了籤約儀式。
  • 共建民族學前教育研究中心 探索人才培養和教師培訓新路徑
    8月10日-12日,宜賓學院教育學部黨政牽頭負責人何會寧教授、教育學部副部長徐斯雄博士帶隊學前教育專家團隊以及省培中心相關人員一行,前往雷波縣教育體育和科學技術局開展人才培養及教師發展工作調研活動,就共建雷波縣民族學前教育研究中心、一村一幼輔導員後期培訓項目以及小學教育、學前教育的人才培養問題及對策等進行了座談研討
  • 淮陰師範學院構建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
    近年來,學校在秉承教師教育優良辦學傳統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從強化師範生職業能力培養逐步深入到全面創新培養模式,優化了「產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了校地合作、校校合作、職前職後一體、培養服務結合、協同開放的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新機制。構建「三位一體、三元協同」的育人機制。
  • 同濟大學與廣聯達共建「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教育發展基金同步...
    12月19日,同濟大學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並同步設立教育發展基金。副校長顧祥林、廣聯達董事長刁志中,以及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工程與產業研究院、教育發展基金會負責人等出席儀式。
  • 天坤國際與泛美教育共建退役軍人教育學院籤約儀式隆重舉行
    9月1日,天坤國際與泛美教育共建」退役軍人教育學院」籤約儀式在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舉行,北京天坤聯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維,與泛美教育旗下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院長衡代清、綿陽飛行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資建民籤署「共建退役軍人教育學院合作協議」
  • 哪些師範類專業具有「含金量」?就業前景好?工作還穩定?
    其中,民辦教育機構對師範類人才的需求量佔了比較大的比例。從整體上來看,師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佔比也是比較大的。我國是教育大國,一直以來都把國民發展更多的希望放在教育上面。所以,我國對教師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教師行業前景一直都會一片光明的。尤其是學習師範類專業的學生,以後幾乎是不用擔心就業的問題的。
  • 以免試認定為契機推進師範生培養
    開展教師教育院校辦學質量審核,審核通過院校的師範生,可免試認定教師資格,便利師範生就業,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推進師範畢業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考試改革,並非降低教師職業準入門檻。所有從事教師職業者,仍需有教師資格證。
  • 正式籤約!成都市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建研究生培養基地
    範銳平一行參觀了上海交大機械系統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並與學校相關負責人共同見證籤署了《共建上海交通大學天府科技園合作協議》《共建上海交通大學(成都)研究生培養基地合作協議》《共建上海交通大學成都先進推進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協議》《共建成都高端數控制造裝備研究院合作協議》。
  • 山東新東方第二十二屆大型人才雙選會暨校企定向班籤約儀式閉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小涵 通訊員 朱葛為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號召,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充分發揮學校與企業雙方優勢,發揮職業技能教育為社會和企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應用人才的作用,為學生實習、實訓、就業提供更多空間,山東新東方技工學校2020年第二十二屆大型人才雙選會暨校企定向班籤約儀式於2020年8月28日舉行,41家校企合作招聘企業共同出席參加了本次活動。
  • 廣聯達攜手同濟大學共建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
    日,同濟大學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聯達」)在上海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並同步設立教育發展基金,約定在教學、人才、科研、市場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我國智能建造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以數位技術助力建築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