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退錢了!「非法集資」的平臺也要全額退款了!兌付又有新方法了!

2021-02-08 財經惠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內容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完後記得把文章轉出去讓更多難友看到非法集資的平臺也開始兌付了!增強追回血汗錢的信心!最近,有媒體報導,武漢一家已被定為「非法集資」的機構在2年內對未兌付的27億本金實現全額返還。而這家機構就是典型的「自融自擔自保」,和當下大多數出問題的P2P平臺類似。

平臺涉嫌「非法集資」一向是出借人不願意的,因為我們普遍認為,「非法集資」錢就回不來了。其實「非法集資」並不是說出借人投資的錢必須被沒收,上繳給國家,只是說「非法集資」參與人風險自擔,國家才不會為你兜底,但國家同樣會監督、強制集資人退賠。所以已被定為「非法集資」的平臺的出借人依然要努力爭取平臺兌付,拿回自己的本金。

據新華社武漢訊,武漢華大集團在2015年涉嫌「非法集資」罪,已於2018年春節前完成27億元全額兌付。華氏集團開發地產項目需要資金,便設立私募公司和第三方理財公司募資,用募集來的資金投入自己的房地產項目。

第三方理財公司是一個名叫基石在線的網貸平臺,通過公開資料顯示,基石在線於2014年7月25日正式上線,而且承諾保本保息,還有第三方公司擔保。

據說華氏集團號稱華中地區最大的民營金融集團,再加上這個基石在線平臺大力宣傳保本保息,因為有這樣的背景,還有滿天飛的廣告誘惑,讓不少出借人紛紛上了車。然而基石在線所謂的擔保公司,其實都是自家人,同一群人分成三方,一方創辦理財公司,一方去創設項目,另外一方成立擔保公司,在出借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以「自融自投自擔保」的模式將大量資金捲入自己口袋。

那麼如此大案是如何實現全額兌付的呢?武漢市江漢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鄭世鋼介紹,華氏集團違規銷售地產項目、發起私募基金、開展P2P 網貸,非法集資45.9 億元,後因資金鍊斷裂,基金無法兌現。案發時仍有27.1億元未兌付,涉及武漢、北京、南京等地群眾1.1萬餘人。

武漢市迅速組建處置專班,主動探索審前處置,即在法院開庭審理前通過市場化方式處置華氏集團資產。

武漢市政府副秘書長方潔介紹,經過司法審計,華氏集團資產負債率達111.83%,處置專班經過多輪談判,最終引進上海陽光城集團接盤,以37.63億元、溢價125%出售華氏集團一個爛尾樓盤資產,回籠兌付資金。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劉惠好說,國內外多數非法集資案件資產處置都在法院審判後,根據償付次序按比例兌付,難免資產貶值,民怨難平。「華氏集團案通過審前處置,最終兌付率達 100% ,這在全國以往非法集資案件處置中都非常少見」。

處置專班幹部介紹,非法集資審前處置,鮮有先例,武漢市摸著石頭過河,摸索審前處置路徑:

—是確定主體。「在最終判決前,相關涉案資產所有權與處置權都屬於集資主體」。制定每個處置方案,實施主體都必須是華氏集團。

二是政府主導。儘管處置主體是涉案企業,但聯繫接盤企業、展開市場談判、集資群眾答疑等工作,都需要政府處置專班主導。

三是政法參與。 一位專班幹部介紹,很多地方處置非法集資案件,不敢審前處置,主要擔心的就是「萬一提前處置的資產,法院判決不屬於涉案資產咋辦」。武漢市處置華氏案中,每項資產處置舉措都會提前送檢察院、法院徵求意見,避免產生法律漏洞。

滿足三條件可探索審前處置,仍有兩大難題需要解決。

華氏案處置專班部分幹部說,如果不採取審前處置,華氏案資產處置與資金兌付,經過一審和二審,加上執行拍賣等程序周期至少需要五年;資產無法盤活僅當爛尾項目直接處置,最終兌付率可能只有三成;損失慘重而且各類不穩定風險因素堆積。

「總結武漢華氏案審前處置經驗,滿足三類條件的非法集資案件可嘗試審前處置 」劉志好、梅林等表示,一是司法前期合議,對案件定性、資產構成等各方意見一致;二是非法集資涉案資產相對良好,資金來源流向較為清晰,涉案資產估佳能覆蓋總債務 70%左右;三是資產處置思路與方案能獲得規劃、房管、信訪、公檢法等部門機構支持。

同時他們提到,其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有兩大制約:一方面審前處置缺乏法律支撐,另一方面資產處置所需時間與起訴審理實現不配套。總的來說,審前處置實際操作起來難道較大。不同的平臺性質確實不一樣,無論如何,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完後記得把文章轉出去讓更多難友看到非法集資的平臺也開始兌付了!增強追回血汗錢的信心!

相關焦點

  • 非法集資的平臺也通知全額退錢了!轉出去增強信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內容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 P2P平臺暴雷後怎麼辦?從立案到兌付,4個步驟詳解析
    今天主要來聊一聊,平臺涉嫌非法集資暴雷後,從立案到最終兌付,都有哪些步驟環節?分別對應的,投資人應該如何準備,如何應對。總體來說,平臺出現問題(涉及非法集資),事件發展通常要經歷4個步驟:1、立案2、調查3、登記4、兌付
  • 警方發布通告:敦促一涉案平臺非法集資行為人退繳贓款
    原標題:維聯財富非法集資案進展:敦促業務員等退贓 近日,天津市濱海新區公安局經偵支隊三大隊發布關於敦促「維聯卓越」非法集資案件非法集資行為人退繳贓款的通告顯示,天津維聯卓越財富投資諮詢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非法集資行為人(包括業務員、業務輔助人員、其他為吸收資金提供幫助人員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有什麼區別?
    首先要指出的是,在我國的刑法中,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但是沒有非法集資罪。非法集資是一種行為,非法集資行為+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後果=相應的罪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等都屬於非法集資行為。也就是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行為,包含在非法集資行為之內。
  • P2P平臺因非法集資被凍結帳戶後,託管帳戶內資金如何處理?
    非法集資案件中,被查封、凍結的涉案財物如何處理?P2P平臺如果因涉嫌非法吸存或集資詐騙罪被凍結資金,具體如何清退、退賠?平臺內投資者個人帳戶資金、存管或託管帳戶內還未投入項目的資金,是否解凍後需要原路退回給投資人,還是需要和平臺涉案資產一起混同後按比例清退給所有投資人?e速貸案投資人真的可以百分百全額獲賠嗎?
  • 陝西省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印發《陝西省非法集資舉報獎勵辦法》的通知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進一步強化社會監督,及早發現非法集資案件線索,有效杜絕非法集資隱患,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切實維護我省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59號)和《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通知》(陝政辦發〔2016〕34號)精神,
  • 「起源系」八個平臺非法吸儲11.4億元,為什麼不是集資詐騙?
    2017年1月,「起源系」八家P2P平臺同時發布逾期兌付通知,由於方凡經營不善,「起源系」資金鍊斷裂,用戶提現困難,投資人開始激烈維權,導致進入刑事立案。案件時隔三年,最終案件在北京市東城區塵埃落定。近期,關於「起源系」案件的結果,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公示了刑事判決書。
  • 非法集資丨 非法集資超187億!「蛙寶」案一審宣判,這些「坑」要小心!
    公司成立後,被告人孫文招聘徐沛、餘磊(均另案處理)等技術人員,設計「蛙寶網」等網際網路平臺,在網上宣稱以玩遊戲可獲月收益率1.5%-5%左右的高額回報為誘餌,隱瞞集資款主要用於以新還舊等具體用途、誇大對外投資途徑與盈利狀況等,騙取集資參與人信任,在線上向社會公眾非法集資。
  • 網貸天眼每周聚焦:又一杭州P2P退出網貸團貸等多家立案平臺新進展
    6月15日,根據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網站發布通知顯示,法院已於2020年6月15日立案受理東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的被告單位派生科技(300176,股吧)集團有限公司及被告人唐軍、張林等人犯集資詐 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等案。6月16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其官微發布公告,披露了被告人王利、盧偉、陶蕾、官小平「資邦系」集資**案的一審判決結果,多名高管被判刑。
  • 聚財貓平臺3名被告集資詐騙案一審 累計非法募資503億
    據上海一中法院消息,9月22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王戎、韓越集資詐騙案及被告人薛亮集資詐騙案(系公訴機關分案起訴的共同犯罪案件)一審合併公開開庭審理。其間,採用拆分借款期限、偽造借款標的以及「一標多融」等方式,非法募集資金共計人民幣735億餘元,造成被害人經濟損失154億餘元。
  • 法院撰文:非法集資案件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
    集資錢款中,用於兌付投資人到期本息、辦公費用及薪酬支出近110億元,用於項目支出僅20餘億元,其餘用於個人揮霍等。集資過程中,陳某、單某、胡某、徐某、湯某、李某、劉某負責各級層面的銷售工作,張某、曾某負責財務工作,高甲、高乙負責項目引進及理財產品包裝工作。至案發,尚有6萬餘名被害人未兌付本金共計64億餘元。
  • 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五起非法集資犯罪典型案例
    非法集資犯罪的受害人呈現群體化、多元化特點,受害群眾動輒幾百人,且受害群體廣泛,分布於全市甚至全省多個地區,涵蓋各行業人群,加之涉案金額較高,經濟損失難以挽回,容易引發集資參與人聚集、哄鬧,形成不穩定因素,給案件審判、資產處置工作帶來極大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穩定。「通俗來講,有以下幾種情形出現,公眾要提高警惕。
  • 嘉魚也出現非法集資了!
    近年來非法集資案件數量居高不下因非法集資犯罪而受害的人數持續上升咱們嘉魚也出現了這樣的事!大夥千萬要警惕!2016年至2018年5月期間,王某共發展老媽樂會員157人,非法吸收131份會員存款共計335萬餘元,已返利226萬餘元。2017年底,因老媽樂公司資金不能兌付,王某按上級公司安排,將老媽樂會員中的75人轉為德和購物商城會員,以上述的經營模式再次非法吸收存款94萬餘元,已返利64萬餘元。其中,王某從非法吸收的公共存款中獲得提成款16萬餘元。
  • 又一非吸平臺被警方追贓 紅上財富4800餘名員工被限時退款/退傭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見習記者 戴賢超 上海報導在非法集資平臺爆雷後,追贓成為公安機關辦理相關案件工作中的必要流程,而要求涉案公司員工退還佣金也成為公安機關的重點工作之一。《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日前,紅上財富近4800名員工被警方限時退款/退傭。
  • 非法募集資金735億!上海公開審理「聚財貓」等網貸平臺集資詐騙案
    2020年9月22日9時45分,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王戎、韓越集資詐騙案及被告人薛亮集資詐騙案(系公訴機關分案起訴的共同犯罪案件)一審合併公開開庭審理。公訴機關指控: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間,被告人王戎、韓越夥同吳雋(另案處理)等人,為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募集資金,先後設立、收購「君融貸」「抓錢貓」「石頭理財」「聚財貓」「牛板金」等網絡助貸平臺,在未取得金融主管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提供網絡借貸中介服務為名,以高額年化利率的投資收益為誘餌公開宣傳並承諾保本付息
  • 重慶公安對「亞信系」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立案偵查,涉及金額超20億
    8月14日,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公號「平安兩江新區」發布警方通告稱,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依法對重慶亞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重慶亞信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潤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亞信股權投資基金管理(重慶)有限公司、重慶亞信圓通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等「亞信系」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立案偵查,現已對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發布會 通報五起非法集資犯罪典型案例
    非法集資犯罪的受害人呈現群體化、多元化特點,受害群眾動輒幾百人,且受害群體廣泛,分布於全市甚至全省多個地區,涵蓋各行業人群,加之涉案金額較高,經濟損失難以挽回,容易引發集資參與人聚集、哄鬧,形成不穩定因素,給案件審判、資產處置工作帶來極大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穩定。「通俗來講,有以下幾種情形出現,公眾要提高警惕。
  • 警惕以拍電影為馬甲的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的馬甲層出不窮,拍電影成為不法分子進行非法集資的馬甲之一,廣大市民應該高度警惕。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查明,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間,涉案人施建祥為實施非法集資活動,組建了個人實際控制的以快鹿集團為核心並統一管理東虹橋小貸公司、東虹橋擔保公司以及金鹿系、當天系、中海投系等融資平臺的快鹿系集團。
  • 零元購的老闆非法集資700億,所持股份6.4折拍賣兩次均流拍
    12月23日消息,阿里拍賣平臺上掛出一筆變賣的標的,標的物為「顧XX持有的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19.45%股權」。這一標的於12月21日上午正式開拍,變賣周期60天。評估價約為11.38億元,本次變賣起拍價7.284億元,相當於以6.4折優惠賣出。
  • 2016年以來,全市法院依法審結一審非法集資犯罪案件141件
    非法集資犯罪的受害人呈現群體化、多元化特點,受害群眾動輒幾百人,且受害群體廣泛,分布於全市甚至全省多個地區,涵蓋各行業人群。非法集資犯罪涉及行業領域眾多,投資理財、P2P網絡借貸、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成為近年來的重災區。從已審結的非法集資類案件情況看,涉案金額大都集中在五百萬元以上,部分案件涉案金額甚至多達上億元。「通俗來講,有以下幾種情形出現,公眾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