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附中高新校區的到來,除了房價上漲30%,會帶來「名校」嗎?
住房和教育是生活中的兩件頭等大事,而當住房和教育聯繫到了一起,就更是牽動人心。班長無意去評價這個事情的利弊,存在即為合理。在任何一個城市,優質的教育資源都是稀缺的,所以學區房的概念一直被熱炒,溫度居高不下。
合肥的樓市中,高新區熱度一直非常高,也被無數人看好。但是高新區一直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弱勢,就是教育資源比較薄弱。今年4月10日,高新區管委會和中科大基礎教育集團籤約後,天樂社區的房價瞬間進入了快車道,不少小區的二手房價格漲幅超過30%甚至接近40%。今年的中考成績公布以後,第一名花落科大附中,讓天樂社區又小小的沸騰了一次。
對於片區的二手房,除了炒房客以外,也有衝著科大附中學區的家長購買,但是總體上來說掛牌價大漲,但是成交量並不多,原因還是對於這個學區的含金量、未來發展存疑。
一個學校想要成為名校,生源、師資、管理缺一不可。科大附中並沒有學區一說,招收教職工子女為主,這個生源整體上可以說是合肥最好的。關於師資,我們可以看一下科大附中往年的招聘公告,對學歷、年齡、職稱、榮譽都有要求,可以說百裡挑一。科大附中都是教職工子女,規模小,管理也是相對容易很多。
通過科大附中官網查詢得知:中科大附中是一所包括小學、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貫制的完全學校,目前51個教學班,2200餘名學生,170多名教職員工。其中特級教師7名,省級教壇新星10名,市級教壇新星3名,市級學科帶頭人7名,市級骨幹教師3名,在崗高級教師(副高職稱)59人。所以科大附中成為名校是必然的,但是也是封閉的,沒有經過市場檢驗的。
科大附中高新中學是承接現合肥市夢園中學(本部)學區範圍,原在校生同步交由合作新辦學校管理,辦學規模54個班,那這個學校會成為名校嗎?我認為很難,最起碼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磨合。主要有這麼幾點原因(理性分析,沒有貶低成分,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探討)。
生源不同,相比原來單純的教職工子女,生源方面要差了很多。在如今的教育模式下,家庭教育佔據了相當一部分比例,父母和文化教育水平和對教育的投入兩者差了數個級別。師資不同,你認為科大附中會調多少本部的老師去高新校區?更何況中科大高新校區也是要建附屬學校的,肯定優先滿足內部需求,只會派遣管理團隊。至於新招聘,一是需要培養時間,二是優秀教師的數量並沒有那麼多。教學模式不同,我們可以把原本科大附中的班級看成火箭班,高新校區看成普通班,教學模式、學生的接受程度都是不一樣的,科大附中的教學模式並不適合生源不同的高新校區。管理經驗不同,科大附中一個年級4個班左右,現在54個班,一個年級18個班,接近5倍的差距,也是需要時間的磨合。
總體上生源、師資和教學模式存在很大差異,並不是掛個牌子就可以成為名校,高新校區還需要時間來磨合、驗證。掛了名校招牌但是成績一般的學校在合肥並不少見。科大附中高新分校承擔的是提升區域整體教育水平,能否成為名校,現在還無法預料,至少目前還看不到。對於衝著學區而來的購房者建議理性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