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
4月29日15時,良友書坊將推出「穀雨——呂品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當天也是青島新興美術的重要貢獻者、青島水彩的奠基人呂品先生的百年誕辰。策展人臧傑介紹,通過對呂品的作品和文獻的百年誕辰紀念展覽,對他的人生有一個局部的展現。「他是青島水彩的奠基人,開創了呂品風格,事實上,青島水彩為人所知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呂品。希望能通過這場展覽,作為發動呂品先生百年紀念和研究整理工作的一個起始。」
開創水彩界的呂品風格
呂品生於1918年,1990年逝世,今年的4月29日是先生的百年誕辰。用策展人臧傑的話說,在穀雨時節,做這場百年誕辰紀念展,看似是機緣巧合,其實,也是「命中注定」。呂品是青島新興美術的重要貢獻者、山東水彩的奠基人,「事實上,青島水彩為人所知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呂品。他等於建立了水彩畫的標準及派別,即『呂品風格』。」
呂品常年生活在青島,上世紀50年代初,他已經在青島有十幾年的寫生經歷,1953年,他的水彩畫作品《青島前海》就入選《全國水彩·速寫展覽會》。
青島城市獨特的風貌意蘊和古典水彩畫的意境非常契合,與19世紀水彩畫的發源地英國極其相似,臧傑透露,「呂品早期的很多作品都是以青島的城市風景為『底色』,他的成就也與青島風情的浸染有著必然的聯繫」。
畫中的青島充滿「洋味兒」
在臧傑眼裡,呂品早期的作品格調輕快,意蘊高雅,用筆溫潤,「早期他受印象派和英式的水彩的影響比較大。他對這個城市的山海起伏、歐式建築的相互呼應有比較充分的書寫。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教堂、海水浴場、海濱、紅房頂等,能看到那個年代青島作為一個『洋派城市』的代表,有很多的『洋味兒』。」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呂品的作品通過參加全國水彩速寫展及畫片出版而廣為人知。有《青島海水浴場》《嶗山療養院》《青島嶗山風景》《青島水族館》《青島海濱(一)》《青島海濱(二)》等,一時間,呂品的水彩風格,對青島美術界形成了重要影響。
呂品的《青島風景》獲得了著名油畫家倪貽德的高度評價,「以簡潔的手法描繪了在陽光中波動的海水和海波中簸蕩著的兩隻小艇。整個色彩清新透明,表現出海濱輕鬆的情調」。而此後,「清新」「透明」「輕快」,和海濱的味道,也成為了青島水彩美學的一段「基調」。
呂品晚年因為患有白內障,很少創作用筆精細的作品,用色也偏向於比較簡單、樸素的純色,「他嘗試用線的方式來創作,希望自己在暮年有一些不一樣的表達,也創造了其水彩畫創作的另一個藝術高峰」。
開辦美術學校教學生
在青島學習美術、了解本土藝術的歷史,大抵無法繞開「認識」呂品,他的過往人生和水彩作品已經成為中國水彩畫界濃墨重彩的一段篇章。此次展覽集中選擇了呂品上世紀60、70年代的作品,這也是他創作的鼎盛時期。「呂品的經典性與開放性,似無可替代,通過對他的作品和文獻進行展覽,也算是對他百年人生做一個局部的展現」。
臧傑認為,在青島藝術的歷史譜系上,呂品的傳奇,包含了兩個層面,「他作為藝術家,以個人的創作開啟了一種風格樣式——呂氏水彩的精神與傳播,除此之外,他還是新興美術教育的拓展者」。
呂品用自己在觀海一路的別墅開辦了私立青島美術專科學校,組織教員,並被公推為校長。這也是山東歷史上首次出現高等美術學府,後來他又執教於山東師範學院藝術系、山東藝術學院等,他把他水彩畫創作的熱情,同時投入到他對教學的巨大熱愛之中。可以說,呂品為青島新興藝術的生發、為山東水彩之路的鋪就,開拓出一片秧苗初插、宜為新種的田地。
呂品
《青島海水浴場》
《青島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