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驚變「拉分」項?2019年中小學新教材啟用(附1-6年級最全閱讀書目)

2021-03-03 Alice閱讀研修所

對於增加古詩文篇幅,每個階段的要求也不同。低年級安排的古詩只要求鞏固識字、寫字,最重要的是能背誦、積累。中年級要求了解古詩句的意思,到了高年級,則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初步領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新教材課文的數量比以往有所減少,但讀書內容增加了。這要求老師教會學生不同的讀書方法——泛讀、瀏覽、跳讀、猜讀、群讀、非連續文本閱讀等;語文課型對此也進行了區分:教讀課是舉例子給方法,自讀課就讓學生自主閱讀,體驗和試用教讀課上學習的方法。


增加課外閱讀最明顯的是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成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為了適應新變化,現在的語文老師,都會要求孩子每天必須閱讀30分鐘以上。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去年,這句由「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說的話曾在網上引發熱議,從如今教材改革,閱讀類作業增重這點看來,這並不是簡單的空穴來風。

同年7月23日,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程世和在微信發表萬字長文,三問溫儒敏《你是否還記得魯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吶喊?》

「最近見朋友圈瘋傳《改革|語文新改革,讓人冒冷汗》一文,打開看了看,一身冷汗:現在孩子太可憐太不幸,幾個專家學者坐一起,就可以決定他們的命運了!為了數以億計孩子們的命運,本人忍著酷暑,從早晨寫到深夜,寫出以下文字...」

程教授認為,用「考試倒逼孩子讀書」,是一種不體恤孩子疾苦、缺乏人文關懷的「暴政」。要提高閱讀量,就得給孩子課餘時間,把教材厚度與難度減下來。

後來溫儒敏教授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作出回覆:

「中國語文教育的主要問題是學語文不讀書,讀書少。語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讀寫能力,最基本的是培養讀書的習慣。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在方法上做點改進,希望能有些平衡。既讓學生考得好,又不把腦子搞死,那才叫水平。」

「關於教材應該提高難度還是降低難度,學生的課餘時間是剩下來了還是被擠佔了,很多問題屬於『複雜性問題』,不是憑藉一些感性判斷和道德吶喊就能解決的。」

「程教授提出的在語文課單設一門閱讀課程,每周開設一兩節,讓孩子們無功利自由閱讀一兩個或兩三個小時,這個建議雖有理想主義的成分,但也是建設性的思路。」

「所謂『猛增72篇』的問題也並不存在,課標中提出的72篇古詩文,未必都會選入教材,更不一定會作為考試大綱的必考篇目。成為強制性背誦的篇目,如果說要求學生背誦的篇目越少越能體現仁者情懷和春風化雨的人文精神的話,那乾脆不背誦豈不是更好。」

對於閱讀這件事溫教授給出了這樣一個比喻「最佳的閱讀狀態,是打著手電筒窩在被窩裡看書。因為那種狀態下的閱讀是充滿興趣的,學生不會感覺到累,不然負擔再輕,學生都要喊累。」

當然,這種絕佳的閱讀狀態對於被大量作業積壓了時間,每天寫作業與陪寫作業到半夜的孩子和家長來說,除了「寶寶心裡苦」和「我只想輕鬆應付考試」的感慨外,就缺少了很多真實感。

「讀好語文」比「考好語文」重要

「數學突擊一個月可能提10分,語文突擊一個月搞不好減5分!」

「語文考試倒逼你閱讀」

對於以往在各種領域都習慣通過歸納總結做題技巧,突擊提高考分的中國學子來說,這似乎是種新的挑戰。

總的來講,我們還是可以通過這兩年的國家統編義務教育教材改革中看出不少「野心」的味道。教參無論如何改,都繞不開中國教育中的「考試」這道關。如何通過考試來衡量學生的閱讀水平,很多歸根結底都是「硬指標」。

九年義務教育一共9522節課,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一共13000節課,語文是第一大科,佔總課時21%以上。


從小學、初中再到高中,量變累積成質變,狹義概念中用來驗收學習成果的考試之最「高考」裡的語文命題試卷在新課改教材的背景下又將迎來哪些變化?

高考命題語文試卷升級:

1.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2.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3.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不少在夏天經歷高考的考生已經感覺「語文卷子厚得像本書」,「根本做不完」。隨著語文考試難度係數的增加,曾經的「砍分專項」數理化似乎要迎來新的文科小夥伴。

在各類補習風靡的當下,一些學生在學校提不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家長就將他們送到課外補習班,期盼著補習班的小灶式教學能帶來轉變。而現實情況是,上了1對1語文輔導後,不少學生反而更不喜歡語文了。

與可以通過突擊訓練就有大幅度提升的數理化不同,語文這門學科本身的學習規律就要求從小長期積累,一時的培訓帶來的提升效果必然有限。數學可能刷幾張卷子,背幾種題型,成績就提高了;語文呢?可能你刷一年的題,也未必有太大改變。

如果不想放棄「語文」分數,家長還是要帶著孩子回到「閱讀積累」裡去,閱讀這件事,未雨綢繆總比後知後覺顯得更有智慧一些。

語文是否能如教材編輯專家組想的那樣成為一門「閱讀驅動」的科目尚不可知。但有著些道理是顯而易見的,無論任何考試科目,審題的第一要訣都是讀懂題意,閱讀理解是綜合能力的體現,在任何考試中都佔據相當重要的地位。

所謂開卷有益,世界上的大部分機遇都是越早開始,門檻越低。如果你也認同,話不要多,陪伴孩子開始閱讀比任何爭論都來得有用。

最後這裡奉上教育局發布的 【2019年中國小學生1-6年級分級閱讀書目】

看看你家娃完成了多少唄?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6年級閱讀書目)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9年級閱讀書目)教育部通知: 2019年春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9年級閱讀書目)
    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 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說。具體變成什麼樣?帶大家來看一下!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9年級閱讀書目)| 頭條
    教育部通知: 2019年春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而在之前,「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重點與大家分享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及語文學習策略。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9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將重點講述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內容以及語文學習的應對策略,望老師轉給家長,家校聯合,為孩子的教育統一作戰!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
  • 教育部:2019年秋季中小學將啟用新教材(附1-9年級閱讀書目)
    嘀 月光寶盒卡「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語文園地裡設有《日積月累》,要求孩子背誦並測驗默寫。這一欄裡經常會出現文言文,一年級下冊已經要求背誦並理解《論語》選段「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了!增加課外閱讀最明顯的是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成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至9年級閱讀書目
    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 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
  • 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至9年級必讀經典書目
    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 "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 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說。 具體到底變成了什麼樣?
  • 教育部通知 | 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9年級閱讀書目)
    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將重點講述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內容以及語文學習的應對策略,望老師轉給家長,家校聯合,為孩子的教育統一作戰!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
  • 2019年中小學要啟用新教材
    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 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說。具體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帶大家來看一下!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教材語文課本變天……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教材有新變化!語文課本大變天!
    本文將重點講述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內容以及語文學習的應對策略,望老師轉給家長,家校聯合,為孩子的教育統一作戰!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
  • 最新部編版小學1-6年級生字注音練習!暑假學習必備
    這份生字注音習題是根據新部編版一到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材整理,孩子在下學期就要接觸學習,在這裡汪老師提前分享給大家,可以列印給孩子在暑假提前練習,為下學期的學習打下基礎。若需要電子列印版私人微信號 wkt2020  或掃下方二維碼延伸閱讀(點擊可閱讀):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
  • 最全初中語文必讀書目(附書目介紹)
    自2016年起,國家開始推行統編義務教育教材,至2019年,七至九年級已全面推行統編教材,課本中明確規定一些名著為必讀書目,中考語文也將名著納入考試範圍。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明確表示,名著閱讀和課文的地位同等重要,為了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進而形成持久的讀書興趣,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教育者把名著閱讀納入了中考,分值會高達20分左右。
  • 小學語文教材要求必讀書目,1-6年級的所有書,都齊了
    為了確保每個年級都有,我還特別去找了高年級的書了解下來,原來是自從2017年9月全國開始使用的統編語文教材後,新語文書設置了這個欄目。也就是說,如果按照這個「快樂讀書吧」所有書目來定製,是適合全國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的家庭的閱讀需要的。
  • 北京市中小學新版教材今秋所有年級全換
    原標題:北京市中小學新版教材今秋所有年級全換  今秋開學,北京市中小學所有年級將啟用新版教材,昨天記者從部分出版社了解到,此次更換的新版教材包括人教版、北師大版、京版、人音、人美和中圖等6個版本。   今秋新版教材統一啟用   2012年年初,教育部印發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新課標出臺後,各地教材隨之調整。2012年9月開學,在北京中小學佔據「半壁江山」的人教版課本,開始在各學科起始年級率先使用新教材。
  • 2019年新學期中小學三科全部啟用新教材!這些變化必須知道!(內含教育部推薦書目清單)
    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驚呆眾人!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體變化內容是什麼呢?又有哪些應對策略?不清楚的家長快點看過來!
  • 教育部官宣:2019年秋,新學期中小學各科全部啟用新教材!初中生最倒黴
    通知內容信息量較大,百師君這裡整理出了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幾條教材改革信息:Ø 下學期開始,小學1-6年級,語文、道德與法治全部使用全國統一的部編版教材。Ø 初中7年級至9年級,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全部使用統一的部編版教材。Ø 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教材有新變化!
    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 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說。具體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帶大家來看一下!
  • 教育部:2019年秋季中小學三科全部啟用新教材!這些變化必須知道!
    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根據中央對於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驗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
  • 教育部:2020年中小學課外閱讀推薦目錄(附各年級好書清單)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的語文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語文作為最重的一門學科,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和老師最關心的問題.新的語文教材教材裡增加了大量課外閱讀要求,下面把經典書目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