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FM丨出櫃後,爸媽為我策劃了一場「形婚」

2020-12-22 騰訊網

二十多年前,李安導演拍了部電影,名叫《喜宴》。在這個電影裡,男主角是一個同志,他為了應付父母的催婚,舉辦了一場荒誕的假婚禮。

今天的故事中,發生了一場和電影裡類似的「喜宴」。故事的講述者就是喜宴上的那位新娘,她是一位同性戀,也是家裡的獨生女。她叫小光,今年30歲。

故事FM第 194 期

/講述者/小光/

/製作人/@梁珂

—下面是本期故事的文字版—

1.不能說的秘密

小學三四年級,我就發現自己和偶像劇裡的女孩兒們不太一樣。我不喜歡男生,我喜歡的是女生。

對我來說,這是青春期裡最大的秘密。我不敢告訴喜歡的女生,更不敢告訴爸爸媽媽。我不敢想像,一旦有人知道了這個秘密,會發生什麼令我難以承受的後果。

電影《藍色大門》劇照

直到高中畢業,我去了一線城市讀大學,這種壓力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我經歷了戀愛,也認識了更多的同志朋友,對於「身份認同」這個命題看得越來越淡了

可問題是,該怎麼往下走呢?等我到了結婚生子的年紀,父母那邊要怎麼交代?從小到大,他們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都理解我,支持我,可是,如果她們意識到,自己的女兒無法走上他們所期望的道路,他們會怎麼想?

我想過出櫃,但總也找不到合適的時機。唯獨有一次話到嘴邊,卻發現是我自己會錯了意。

那時候,我還在讀大四。有一天,爸爸吃完晚飯,似乎是接著酒意,問了我一句,「你是不是同性戀?」

我一下子覺得很突然,便說,「我不是」。

爸爸說,「不是就好,如果你是的話,告訴我,讓我有個底」。

我心裡一下子燃起了希望,以為爸爸突然提起這個話題,是因為看出了我的秘密。沒想到,他又接著說,「我最近在社會新聞上看到好多同妻的案例。你以後找對象,可得看準了,不能成為同妻。」

從那以後,我一直都不敢和父母提起這個話題。我告訴自己,如果你想要出櫃,至少得先有一份不錯的事業,證明自己即便是這個身份,也能過得很好。既然如此,我還是先等自己經濟獨立了再做打算吧。

2.「爸,我是同性戀」

畢業四五年後,我決定向父母出櫃。

當時,我和我的女朋友已經在一起很長時間了,再加上對父母而言,我也確實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我覺得,我有必要向父母出櫃,這樣才能更加坦誠地面對以後的路。

我計劃先向爸爸出櫃。

電影《喜宴》劇照

那個夏天,我有一個星期的假期,便想回老家當面解決這個問題。可是那些天裡,我始終下不了決心,一拖再拖,就這麼拖到了假期的最後一天。

那天下午,爸爸開車帶我出了趟門。我意識到,不能再拖了。儘管如今回頭看來,那並不算是一個十分好的時機,但我還是決定,在那一刻把秘密說出來。

我坐在副駕駛上,深吸一口氣,對爸爸說,「我想跟你說一件重要的事情,你別慌,也別害怕」。

然後,我停頓了一下,說,「我是同性戀」。

緊接著,我把手扶到了父親握方向盤的手上,生怕他情緒一激動,操作失誤。

不知是真的沒聽清,還是一時無法接受,爸爸回了一句,「你說什麼?」

然後,他又鎮定下來,說,「等等」。

我能感覺到,他內心受到了一陣衝擊,但是又迅速穩住了自己,而此刻,他正在試圖消化這個信息。

過了一會兒,他遞了根煙給我,讓我講講,這是怎麼一回事。於是,我們開始自然而然地聊一些我成長過程中發生的事情。聊著聊著,他開始感慨,「明白了,一切都解釋通了」

原來從小到大,他對我都是有一些困惑的。比方說,他不明白為什麼我一個女孩子從小就不愛穿裙子;他也不明白,為什麼我長這麼大了,都沒有和男孩子談過戀愛。而在知道了這個秘密後,這些塵封已久的困惑都被解開了

爸爸說,其實,他做過這方面的心理準備,但沒有想到,這竟然會是真的。但他又接著說,「沒關係,我可以接受的」。

我沒想到爸爸竟然這麼快就接受了,更沒想到,他轉眼間就在這個事實的基礎上,切換到了一個老父親的心態,開始連連感慨,自己的女兒這麼多年來一定很不容易,吃了很多苦。沒過一會兒,他又開始為我媽媽操心,反覆糾結自己該不該把這個消息告訴妻子。

在到家前,我們父女倆商量了一下,決定暫時不告訴媽媽。我還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找一個合適的男同性戀,辦一場「形婚」,好讓媽媽安心。

3.形婚方案一號:執行失敗

向爸爸出櫃後,我心裡的一塊大石落了地,便著手尋找合適的形婚對象。不久後,我通過朋友認識了一位外地的男同性戀,對方和我一樣,希望能找人完成一場形婚,緩解家庭內部的壓力。

但我和他聊著聊著,對這件事的可操作性卻越發懷疑了起來。畢竟,我們對彼此完全不了解,如何才能成功地扮演一對夫妻,矇騙住雙方的父母呢?

而更糟糕的是,當我告訴媽媽,我交了個男朋友,並且準備結婚後,我母親的反應也讓我措手不及。她隔三岔五便會向我打聽婚事的細節,比方說對方家裡條件怎樣,定金多少之類的,導致我和爸爸的心理壓力都很大。

過了大半年,我爸爸受不了了,便說,「要麼,你跟你媽媽出櫃吧。現在這樣,我整天都要騙你媽媽,真的好煩啊」。我思來想去,也覺得還是向媽媽出櫃為好。畢竟,我們一家三口素來和睦,爸爸媽媽的感情也很好,我實在不希望一輩子都和他們活在一場子虛烏有的大戲裡。

4.「媽,我是同性戀」

第二年夏天,我帶著爸爸媽媽出去旅遊,打算在這期間向媽媽出櫃。

旅途中一天晚上,我們一家三口上街散步,路過一個十字路口,發現一家賣小龍蝦的大排檔,便找了一個人不多的角落,坐了下來。我點了幾瓶啤酒,還有幾斤小龍蝦。

幾杯酒下肚,我決定行動了。這裡插一句嘴,在此之前,我爸給我提過一個醒——他希望我在向媽媽出櫃的時候,假裝爸爸也不知情,否則媽媽心裡會不平衡。

於是,我開口的時候,措辭很謹慎:「我想和你們兩個說一件事,我是同性戀」。

爸爸聽了,沒吭聲。

媽媽則說,「什麼?」

我似乎能感覺到,那一刻,媽媽的靈魂在她的身體裡晃了一下。

我重複了一遍。

沒想到,媽媽的下一個問題竟然是,「是不是xxx(我女朋友的名字)?」

我說是。

就在這時,爸爸突然神助攻了。在此之前,我們並沒有排練過出櫃現場的臺詞,而他卻拉著媽媽的手,臨場發揮了一句:「感謝我們的女兒這麼信任我們,如果她不把這件事告訴我們,將來只會遠離我們,那樣一來,我們就失去這個女兒了」。

媽媽聽後,一時沉默,陷入了思考。

然後,她又問我,從小到大是不是從來沒有喜歡過男生。我說沒有。然後,她便不再鑽牛角尖,開始考慮更現實的問題,比方說,我有沒有可能成家。

過了一會兒,我見她冷靜下來了,便告訴她,我可以找一個男同性戀辦一場形婚,這樣他們在親戚朋友面前也就有個交代了。

我們一家三口就這樣東拉西扯地聊著,一邊聊一邊吃小龍蝦,喝啤酒。就在這樣一個夜晚,那堵橫亙在我們之間二十多年的藩籬悄然坍塌了。

5.「勞駕兄弟,能借我結個婚嗎?」

和媽媽出櫃後,形婚的方案再次提上了日程。可時間越拖越久,過了一兩年,我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這時,爸爸又提出,既然只是做戲給親戚朋友看,那便不用太麻煩,只找個熟悉的朋友,回老家辦場婚禮就夠了。

當天,我就給三個同志朋友群發了消息,問他們可不可以跟我辦一場假婚禮。

第一個回復我的人說,他最近沒有形婚的打算,家裡還不著急。

很快,第二個朋友回復我了。他說,「好,我幫你」。

這位朋友還沒向家裡出過櫃,但他的情況比較麻煩,三代單傳,上面還有兩個姐姐,面臨的世俗壓力比我更大。

我向他確認了一些細節後,便告訴爸爸,有人願意幫我形婚了。爸爸也很高興,提醒我說,「你可欠人家一個天大的人情」。

當天晚上,我去了趟這位朋友家,向他說明了一些具體的情況。在我們老家,女方的儀式比男方要簡單得多,並不需要大張旗鼓地辦婚禮,只需要宴請親朋,辦一場「回門酒」而已。因此,我們只需要準備一套結婚的禮服,回老家演一齣戲就可以了。至於「回門酒」儀式所需的場地、請帖等細節,我父母會全部搞定。

到了選定的日子,我帶上「新郎」和五六個好朋友一起回了老家。一下飛機,我們先和家族裡的人吃了頓飯。親戚長輩們見到「新郎」,都十分滿意。畢竟,我這位朋友身高一米八,外形陽光帥氣,在餐桌上又一直給我夾菜,表現得十足體貼。

第一場戲順利完成,接下來就只重頭戲了:「回門酒」。

考驗演技的時刻到了!畢竟,「回門酒」的場面和家宴不能同日而語,樓上樓下擺了幾十桌酒。爸媽提醒我們,儘量不要在親戚朋友面前單獨晃悠太久,免得露餡。幸好,大部分客人都沒有問得太詳細,頂多問問新郎是哪裡人,做什麼的,雙方是怎麼認識的,而我們也只需要照著對好的劇本搪塞過去而已。

電影《喜宴》劇照

喜宴從中午辦到了晚上,爸爸媽媽把場面安排得一團和樂,從始至終都沒出過什麼紕漏。

喜宴結束,我和朋友們趕緊逃離了現場,感覺自己把這輩子的演技都用完了

6.謝謝你們的愛和理解

其實,在現實層面上,這場婚禮所解決的是爸爸媽媽的社交壓力。他們並不介意我不結婚,卻無法忽視親朋好友探究的眼光。這是一個令人無奈的現實,而我們也只能選擇用一個問心無愧的方式去面對這個現實。

我也和爸爸媽媽商量過,如果將來有親戚朋友問他們,你女兒不是結婚了嗎,為什麼一直沒要小孩該怎麼辦?他們已經想好了,到時候就直接回答他們,我女兒已經離婚了。

他們甚至還考慮過,要不要和我女朋友的父母聯絡一下,幫助她解決出櫃的煩惱。畢竟,在同輩人之間達成共識相對來說會更容易些。但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推進這個計劃。

我明白,自己是幸運的。在這個世界上,乃至就在我的身邊,有太多的同志無法在「做自己」的問題上與父輩達成和解

在我出櫃之後,曾經有個異性戀朋友特意找機會問過我爸爸,為什麼他能接受自己的女兒成為同性戀。爸爸回答得很坦率:「我女兒一個人出門在外,無依無靠的,假如說,連這種事情我們都不能接受她,理解她,那她該有多孤單啊」。

電影《喜宴》劇照

而且,不止是同志,作為子女,也許我們每個人和長輩之間都會有些無法交流的隔閡。只有在一段充滿愛和理解的親子關係中,這樣的隔閡才有希望被打破。

*你有哪些事情是永遠不可能和父母交流的?歡迎在留言裡說一說。

* 本期頭圖 | 電影《喜宴》劇照

感謝分享故事到朋友圈

文字 | 梁珂運營 | 劉軍

相關焦點

  • 愛優寶貝:出櫃形婚?老GAY得子?45歲的他助孕得子全記錄!
    Leo,45歲,東北大漢出櫃,形婚,辦過酒席。2018年,他選擇了愛優寶貝,以捐卵自精的方式,獲得了人生中最珍貴的禮物——兩個中格混血的男寶。我是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也是在東北念的大學。大學畢業後跟父母出櫃,父母知道以後,幾乎崩潰了。
  • 走進「形婚」之前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1#、你是否堅定地選擇形婚? 你是不是已經打定主意,確定無疑要選擇形婚?其實,許多嘗試形婚的同學,家裡並不是保守,而是缺乏對於同性戀起碼的認識。如果可以的話,自然是能出櫃就出櫃。
  • 四位形婚者,一場倉皇表演
    本文來自《ELLEMEN睿士》2 月刊專題「年關故事」年關故事:形婚者豔陽下的膠東小鎮、廠區大院一般的婚宴現場、晃動在眼前的那些陌生又粗糙的面孔……對於去年五一假期在小鎮上度過的一天,大鵬必須非常努力才勉強記起模糊的畫面。在那個他人生中第一次,很可能也是最後一次抵達的小鎮,他很不在狀態地當了一天新郎。
  • 3個有名無實的真實婚姻故事:是什麼讓他們選擇了形婚?
    「十一」國慶期間,金雁和「男友」阿安回寧波舉行了一場熱熱鬧鬧的婚禮。 金雁的父母如釋重負,捧著女兒的結婚證和婚紗照,高興地左看右看。他們不知道的是,女兒和女婿的婚姻是形婚。 阿安是金雁的多年好友,有過一段傷心的情史。
  • 這個春節,我出櫃了,我親弟弟結婚了丨溫州一家人
    我相信,絕大部分同齡Gay,已經騙婚了。以前,我這麼寫過溫州,「那仍是,一個固若金湯的人情社會,盛行理所當然的官商互惠,有著堅不可摧的世俗紐帶,熱衷炫示人前的攀比打聽,容不下失去顏面的離經叛道。尤其當你是一個Gay」。與弟弟,一起長大,一張小床上,睡了十幾年。每年,九月五號,我媽媽會下廚,為我們做兩碗壽麵。因為,我們同一天生日,他剛好比我小365天。漸漸長大,明白自己喜歡男生。
  • 事業單位碩士各自要小孩/拉拉英語老師/自營旅行社負責女方生育期間費用/有多套房/國企——武小銳形婚群為您推薦
    形婚儘量長久,像朋友像親人一樣。理想中的形婚對象:不要大於我兩歲就好,儘量比我小些,有穩定收入、工作。相互理解,相互溝通,學歷最好大專以上,真誠善良溝通都很關鍵。我外表比較秀氣,長相不錯,不過是短髮T介意勿擾。不要小孩,不扯證,婚後分開住。我這邊家屬走動最多一年一次,如果父母來成都或者需要的時候可以儘量配合,我也同樣會盡力 。簡單走婚禮形式,費用各自支付,禮金自己收自己的。理想中的形婚對象:不娘,年齡28-35之間,工作在成都,有正式穩定的工作。不自私自利不斤斤計較,可以多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
  • 出櫃的含義是什麼,作為同志我們應不應該出櫃?
    10月11日,LGBT社團和聯盟的成員每年都會慶祝這個節日出櫃一詞來自於英文俚語櫥櫃裡的骷髏(Skeleton in the closet),意思為家醜。英文中the Closet被引申為不可告人的意思,因為當時同性戀者在恐同社會中有被排斥、厭惡、仇恨、偏見和歧視等現象,以致同性戀者被比喻為櫥櫃裡的骷髏。 所以當你向周圍的人表達你LGBT的身份時,你就「出櫃」了。
  • 好萊塢強制掰直gay鮮肉男星,配新娘逼迫形婚,這是人幹事?
    當作為同性戀的他被公司要求與女星形婚時,他拒絕了掩藏自己,無視公司的威脅,成為了好萊塢第一個公開出櫃的影人。在被逐出影視圈後,很多人都說他會窮困潦倒,鬱鬱而終。但他卻憑自己混出了一代事業愛情雙豐收的佳話...海恩斯從小就對表演和電影著迷,少年時期他經常花數小時在維吉尼亞家鄉的電影院裡一遍又一遍地看無聲電影。但他從沒想過自己能成為演員。
  • 日語故事兒童fm
    日語故事兒童fm。
  • 如果是這種形婚,我希望你別被禍害
    也正因如此,最開始她表示質疑的時候,她丈夫還對她冷暴力長達3個月,狡辯「我啥都沒幹,你他X的說我對婚姻不忠?」問題被徹底證實後,她想在家人知道實情之前離婚,但這一年來,她丈夫堅決不同意離。並表示以後會專注家庭,甚至提出要生孩子,但事實上並沒有真的做到。
  • 「只談戀愛,不想睡在一起」第四性取向,「形婚」悄然走紅
    她告訴我,說她和未婚夫商量好了,舉辦「形婚」。什麼是形婚?就是夫妻雙方為了滿足父母願望,共同組建形式上的婚禮,但彼此不會睡到一起。說起形婚,可能有的人不理解,認為這樣的婚姻有什麼意義?在這個網站,有很多人擁有相同的理念,就是想找一個人談一場純粹的精神戀愛,而無關乎風月。這種現象也被稱之為「第四性取向」,正在悄然走紅,越來越多的人渴望情感的共鳴,而沒有性的需求。趙麗就是如此,她以前也並非這樣。
  • 結婚一年,丈夫拒同房被妻子起訴:餘生,讓我們遠離「形婚」
    也有網友說:「我就是個例子,丈夫找理由3年不碰我,還說各種難聽話,後來我終於鼓足勇氣離婚,到現在心裡都有陰影。」還有網友說:「這分明就是形婚,男子婚前就隱瞞了自己的情況,真的不能將就,不管男女都要明白,找對象要知根知底。」
  • 日本有個網站,想要訴說10000個出櫃者的故事
    「OUT IN JAPAN(出櫃日本)」 網站截圖形形色色「性少數人群」的故事同性戀在日本被官方稱為「性少數人群」。28歲的公務員間宮治翔(Haruto Mamiya)覺得,自己的出櫃是為了「想要注視自己」。「不是注視虛偽的我,而是真正的那個我。父母並不理解我的想法,但我卻得到了很多朋友,他們都能注視真正的我。」間宮治翔在主頁上說道,「出櫃令人害怕。但如果逃避的話就什麼也得不到。讓我們一步一步前進吧!在不知不覺中可能獲得很寶貴的東西!環顧四周有很多好朋友!一起前進吧!」
  • 我們工作在一個同志社群裡,我們也有喜怒哀樂丨鈦媒體影像《在線》
    圖文、視頻版權為鈦媒體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使用,否則追究法律責任,轉載請聯繫作者。】Gay,同性戀者,同志……這些指向同一概念的名詞曾代表了十足的爭議性,好奇或厭惡,支持或漠然。在這條灰色地帶的兩端,人們都曾選擇了止步觀望。而當LGBT(女同、男同、雙性戀和跨性別人群)群體開始走進陽光並融入「主流」社會,他們的故事又是在如何地傳講下去?
  • 「我」把形婚丈夫「掰直」了(上)
    準確的來說,我是打算和他見完面之後,直接領結婚證的,聽到這的你,肯定會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很正常啊,我是一個形婚主義者,就是不想和一個正常的男性結婚,只想找一個不喜歡女生的男生結婚,然後當做親人一樣相處。為了找一個形婚主義者,我也是下了很大功夫,在各大形婚網站上搜索查找,終於找到一個顏值身高都符合我審美觀的男同,性格有待考察,畢竟真人還沒有見到。有人推門了。
  • 出櫃去勢後第351天:沒有一個跨性別者,不曾體會人世之艱
    故 事/Vol.472跨性別者的故事。「我還活著,現在沒有綁拘束帶,頭髮被剪掉了,這裡就是監獄……沒時間了,可能要斷聯繫了。」這是一條來自跨性別者出櫃去勢後遭到家人毆打、虐待後發出的求救信息。——跨性別者這個故事,是從一起暴力事件開始的。
  • 1600萬女性深陷的「形婚」騙局,觸碰不到的丈夫,每天對活人守寡
    她們就是同妻,在中國有1600多萬女人嫁給了同性戀丈夫,說她們踏入漩渦也不為過。而在中國的男同性戀有3500多萬,這個數字還在上漲,未來會有更多的同妻。同性戀是病嗎?我們關於性的觀念太落後了,被很多教條束縛。
  • 美國歌手宣布出櫃 出櫃的兩種典故你懂嗎
    美73歲歌手出櫃。巴瑞曼尼洛以《曼蒂》(Mandy)等經典情歌享譽樂壇,是美國名歌手兼詞曲作者,5日正式證實了他的性向。曼尼洛是在接受雜誌訪問時,以73歲高齡正式宣布出櫃。他表示,為了不想讓歌迷失望,他隱瞞跟同性伴侶的關係長達40年。他說:「如果歌迷知道我是同志,他(她)們很可能會大失所望,所以我從未作任何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