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艾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孝順是中華的傳統美德,家長撫養了孩子一輩子,雖說不會要求孩子對自己好,但是也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的孝順。
而每一個人對於孝順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為孝順就是給不足夠的物質享受,讓他們無憂無慮的養老,而有的人則認為要多花時間去陪伴父母。
無論是哪種看法,只要心裡是感恩父母,孝順父母的,都會讓父母特別的欣慰。
而孩子長大之後到底孝不孝順,其實從他小時候的一些表現就能夠看得出來,如果孩子小時候總是把幾句話掛在嘴邊的話,說明他們長大之後多半會不孝順。
朋友現在就因為孩子的問題特別的頭疼,因為朋友和她的丈夫是一畢業就結婚的,當時工作不穩定,沒有時間去照顧孩子,所以便把孩子託付給了爺爺奶奶帶。
而爺爺奶奶又受到隔代親的影響,對孩子更是格外的寵溺。前段時間朋友的孩子上小學了,又想著現在工作已經穩定下來了,便把孩子接出來自己帶。
結果沒想到,孩子現在變得特別的嬌縱,總是認為自己是小皇帝一樣,需要被別人捧在手心,別人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圍繞著他轉。
有一天,朋友帶孩子去逛商場的時候,孩子看到了一個玩具賽車,就賴著朋友給他買。但是朋友想到前不久家裡才剛買了一個,便拒絕了。
孩子在聽到朋友拒絕之後特別的不高興,直接對著朋友就喊:連個玩具都不給我買,要你有什麼用,還不如回去找爺爺奶奶。
聽到這個話的朋友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回答些什麼,孩子年紀才這麼小,就能夠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也讓朋友覺得心特別涼。
其實像這樣的情況應該有很多的家長也都有遇到過,正是因為現在很多的父母對於孩子都過分的寵溺。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普遍都會有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認為別人就應該去圍繞著自己轉,別人都應該滿足自己的要求。
通常這樣的孩子小時候可能會說:你管我幹什麼?你給我出去;你給我滾;常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的孩子長大後多半不孝順。
而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也往往會不孝順,所以要想避免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去糾正與引導。
(1)對每一個孩子一視同仁
其實有時候孩子不孝順都是和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有著直接聯繫的,畢竟人和人之間的態度,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本身就是相互的。
有一些家庭並不是只有一個孩子,可能會有多個子女,而每一個孩子由於性格不同和性別不同,當然可能會有所偏愛。
而家長如果對孩子沒有做到一視同仁的話,那麼,被不公平對待的那個孩子自然對父母會產生怨恨,而這份怨恨也會讓他長大之後。對父母沒有那麼的孝順。
(2)教會孩子基本的禮儀
有很多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都是需要從小去樹立和培養的。所以,家長要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孝順,一定要注重兒時對於孩子的教育。
在生活當中可以多通過具體的事例給孩子講解基本禮儀,教會孩子禮儀廉恥,讓孩子明白孝順是中華的傳統美德。
只有讓孩子小的時候就養成了這一些習慣,有這些清楚的認知之後,等他們長大才會認為孝順父母,感恩父母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
(3)儘量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
有些家長總是會犯這樣的錯誤,認為孩子是自己生出來的,什麼事情都應該聽自己的。
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會擔心孩子犯錯誤,會擔心孩子受傷害,會幫孩子做所有的決定。
其實這樣的做法反而會讓孩子對父母養成依賴感,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做這些都是理所應當的。
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與自由,讓他們自己去決定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同時,也可以避免孩子將來以父母幹涉自己過多為理由不孝順。
(4)以身作則
家長其實就是孩子最佳的模仿對象,有時候孩子對父母不孝順,其實就是因為父母自己對於自己的父母就不孝順。
畢竟每個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家長要想讓孩子更加的孝順,一定要在自己的爸媽面前盡心盡力,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也耳濡目染,長大之後也會對父母更加的孝順。
育兒難題找艾媽育兒日記,家庭教育從小做起,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艾媽育兒日記,幫你解決育兒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