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權謀。
職場,就是這麼一個充滿利益衝突的地方,公平競爭有之、暗暗較勁有之。
我們身在職場,常常會遇到自己的成績被別人搶走,還莫名其妙替別人背鍋的情況。
如果你有同樣的經歷,那你可能陷入了職場了兩個「雷區」:
1. 總以為只要埋頭苦幹,就會被領導知道;
2. 總以為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就應該出手相助。
陷入這兩個誤區的核心原因,是你對職場中的人性和生存法則了解不夠透徹,總是不好意思去爭取屬於自己的利益,總是高風亮節當個老好人,對別人有求必應、來者不拒。
在《羅織經》的「閱人卷」裡有一句話,一針見血地點破了人性的秘密,放在職場中同樣適用:
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聖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事情做成功了,就會想著獨佔功勞,事情做失敗了,就要推諉自己的過錯,連聖人都不能超越這一點,這就是人性使然。
而在職場上,很多人並不懂這個道理,陷入一種「只會埋頭苦幹」,不會「展示能力」的誤區。
我公司有個同事小艾,牽頭策劃了一場品牌推廣活動,很成功,為公司品牌宣傳立下了汗馬功勞!
活動結束後不久,剛好有個晉升機會,升職的卻不是小艾,而是協助小艾策劃活動的小鄧,讓小艾很納悶,也讓很多人為小艾可惜。
原來,在這次活動的復盤會上,小艾表現得非常「高風亮節」,她使勁讚揚小鄧的鼎力配合和突出作用,卻把自己在整個活動中的關鍵作用給忽略了!
而小鄧在會上卻喧賓奪主,誇大了自己的作用,幾乎沒有怎麼提小艾。
這場會議下來,同事們都覺得小鄧搶功勞,小艾太謙讓,但是領導們卻不知道,甚至覺得,小鄧的能力比小艾強,最終影響了對這次晉升人選的決策。
小艾就這樣成為了小鄧晉升路上的墊腳石,何其可悲!
不避己過,那是擔當,不爭己功,那就是虛偽。
替人受過,別人不會記著你的好,力爭己功,別人也不會認為你貪功搶食。
所以,在職場上,我們要有能辦事的金剛鑽,也要有能說會道的流利嘴,會做也會說,說到做到,做到說到,這樣機會才垂青於你。
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不能被別人當槍使,替人背黑鍋,不能什麼忙都幫!
正如上面《羅織經》裡的話,享受成功是人性,推諉責任也是人的本能,我們要戰勝本能,不迴避自己的過錯,同時也要謹防別人把你擋槍使,一出問題就把你當做擋箭牌。
我們公司有個團建慣例,在早晨上班之前,笨笨跳跳活躍氣氛。
但是董事長助理因為年齡稍大,基本不參加這種活動。
有一天早上,行政部新招進來的妹子,衝進董事長助理的辦公室,幾乎用咆哮的語氣質問,你為什麼不參加團建,團建是公司規定,你不能因為是領導就不遵守公司規定,給你按遲到記過一次!
搞得這位領導非常尷尬!
一個月後,同事們都覺得這位妹子要涼涼的時候,她的直屬領導——行政主管卻被公司找了個理由辭退了。
為什麼不是這個妹子,而是她的主管呢?
因為這位妹子新進來,就是個愣頭青,誰都知道她被行政主管使喚的,而這背後是另一位公司高管,通過行政主管向董事長助理髮難,由此也撕開了彼此的內鬥!
行政主管這條「槍」,成為了內鬥的炮灰,這位妹子雖然沒有被辭退,但後來一直受到重用,幹得不開心,最後自己辭職了!
這樣的例子,在很多公司都有在上演。
還有一次,公司出了嚴重的事故,上級來追查責任,直接負責人卻對下邊的人說:「你們就說那天我有事不在,是你們自作主張,只要我免予處分,我自有辦法保護你們。」下屬們不假思索,竟然就同意了,結果,下屬們最終都遭受嚴厲處罰,這位領導始終沒有出手保護。
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在職場,別人一時有難,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一把,確實是應該的。但前提是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內,不能什麼事都無條件地承擔,不管他是你的同事還是你的上司或下屬。
你顧著一時的顏面,一次次做職場老好人,最終成全了別人,辜負了自己。
要在職場立足,就一定要對人性、人心有透徹的了解,順著人性去摸透職場的生存規則,才能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越走越順。
然而,這些規則沒有人會輕易告訴你,難道只能靠自己參悟、靠自己多踩幾個坑積累經驗?
事實上,這些官場、職場的生存法則和人性、人心的規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幫我們總結、整理出來了。
唐朝武則天時期的酷吏來俊臣就撰寫了這部《羅織經》,本文分享的只是這本書的一句話,就能延展出一篇文章,可想書中的內容豐富又深刻:
如何閱人——散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偽;成不避功,敗不避責;
如何事上——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
如何治下——上無威,下生亂;
如何控權——權者,人莫離也。取之非易,守之尤艱;
還有更多如何制敵、如何固榮、如何保身、如何察奸等內容;
每一章、每一句都直指人心,令人讀之過癮,又後背發涼,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了解人性善惡,才能趨利避害,做一個有智慧的好人,才能在職場複雜的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幫助自己做出更大的成就。
《羅織經》這本書適合誰學習呢?
1、初入職場,不懂得職場潛規則的職場新人。
2、想做個好人,但是又害怕被小人算計的人。
3、領導者,摸清馭下之術,避免被小人背後坑害。
4、對人性有了解的願望,但是又不知道該從何入手的人。
這本書還是以原文+歷史故事佐證+譯文形式呈現,不用擔心看不懂,更不用擔心枯燥乏味。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可以購買。
一本《羅織經》,寫盡天下心術、手段和人性,即便你要做君子,也要知道小人是怎麼做小人的,小人如何整人,陷害人的,如此才能自保,不受制於人。
願你有足夠的智慧,應對職場中的困惑,有足夠的手段,處理職場複雜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