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織經:狄仁傑看了直冒冷汗,武則天看了自嘆弗如!

2020-12-19 歷史知心人

羅織經:狄仁傑看了直冒冷汗,武則天看了自嘆弗如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追求理想,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生。

在人生的追求中,要達到彼岸,將會面臨困難重重。既有自身能力的不足,不善划船,在汪洋中迷路,無法到彼岸。也有外部的困難,考驗重重,天氣無常,巨浪無情,都會打我們拍翻。當然,還可能被別人影響,被推下船。

趨利避害,是人之本能。在我們的一生中,如何避開小人,躲過災難,非常重要。只要能避開不幸,悟透玄機,就能安然度過一生,並且創出屬於自己的奇蹟,中國有一本奇書,被稱為權謀極致之作,如若能讀懂此書,一生足以平步青雲。

這本書就是來俊臣所寫的《羅織經》。

說到來俊臣,就需要說說他的時代。來俊臣是唐代人,盛唐有貞觀之治,在中國歷史上留有濃墨重彩,至今也是華人心中一盞燈,李氏江山峰迴路轉後,武則天當政,在中國傳統的男權社會下,女人做皇帝,困難肯定要大得多,武則天能稱帝,足見其城府之深、手段之多。

奇書《羅織經》中的大智慧

《羅織經》全書共12卷,分別是閱人、事上、治下、控權、制敵、固榮、保身、察奸、謀劃、問罪、刑罰、瓜蔓。

此書後3卷基本都是邪術,講的是如何陷害他人,基本沒有可取之處,但是前9卷卻蘊含了大智慧,學會之後受益終身。

我隨機從書中摘選幾句進行解讀,讓大家看一看古人對人性的把握和人心的探究究竟達到了怎樣可怕的程度。

原文一:陽以贊人,置其難堪而不覺;陰以行私,攻其諱處而自存。

如果你想從明處攻擊敵人,就拼命的讚美他,被捧殺的人會處於危險的境地而不知不覺。如果你想用陰招攻擊敵人,那麼就要從別人最隱私最忌諱的地方下手,這樣才能保全自己。

原文二:假天用事,名之順也。自絕於天,敵之罪也。

解讀:當你想要對付別人時,一定要假借正義的名義,這樣才能名正言順,對於你的敵人,你一定要在輿論上把他放在負面的一方,如果不是,那也必須給他搞成是,這樣才能既對付敵人,又不傷害自己。

《羅織經》說: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

一個外表忠厚老實的人,未必可深交。當你跌倒,他露出微笑的時候,你才知道人心有多冰冷。人性,不可言,不可研,不可驗。知道卻不可說,變換難琢磨,還經不起考驗。

一個面目可憎的人,並不知道可怕,因為你了解他,設防他,遠離就好。可是一個表面忠厚老實的人,往往會讓人失去戒備,麻痺大意。沒有什麼真正的忠厚老實,只是這樣的人更懂得偽裝自己,掩飾自己。大智若愚,大奸若忠。

只有深探一個人接近你的真實目的,才能完美解釋他的所有行為和動機。做什麼不重要,為什麼做才重要。

《羅織經》說:明德不昭,毀謗無損其身,義仁莫名,奸邪不以為患

一個真正的強者,更該懂得隱藏自己。雨後春筍,最先長高的一定成為別人的盤中餐了。在角落慢慢生長的最後長成了鬱郁竹林。鋒芒畢露,雖一身才華,卻不得重用。

若一個人的名聲和威望不彰顯,誹謗和污衊就不會損害他的名譽。義氣和仁義不張揚,則狡詐小人就不會把他當作禍患。

做人,對朋友,行得正,不鋒芒畢露,否則招徠嫉妒之心。人性裡並不希望身邊的人過得太好。對小人更要韜光養晦,懂得隱藏和布局。一個人,名譽太強,威望太高,就算你沒有做錯什麼,在小人的眼裡,也是眼中釘。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不動聲色,放低姿態,謙虛謹慎,在領域內默默耕耘,悶聲發財,悄悄地把錢賺了。

《羅織經》用典故和故事,告訴世人,不要高估了人性。

每個人都應該懂點權謀,多點心機,就算不當領導,也要看透棋局,不要稀裡糊塗地成為了別人的棋子,最後出局都不知道原因在哪。

與其說《羅織經》是本權衡智慧之書,倒不如說它是一本「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之書法則面前沒有應該和人情,只有規律和人心。

書中對於人性的描寫,主要是以權謀內容為主,揭露了一些小人針對人性的弱點設計的攻心手段。讀過之後,可以極大的避免小人的套路和害人的伎倆,也會在人際交往中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就連斷案神人狄仁傑讀過此書後,細細體會其中的伎倆,冷汗直冒,不敢多說什麼,連武則天都自嘆不如也。

只需一一頓飯錢,擁有此書可以讓老實人少吃虧,遭人算計,學會保護自己,給孩子和家庭帶來更多物質和精神支持。《羅織經》並不難讀,簡單的故事傳遞深刻道理,這為人性表現,更有它的智慧所在。仔細品讀,你將得到受益終生的本事!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原著譯文!

相關焦點

  • 千古奇書《羅織經》: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就行了
    人這一生,總會遇到很多人,有好有壞,有真心有假意,但更多情況是,人們往往深陷算計之中而不自知,識人不清,看人不明,因此也容易吃很多虧。所以我們需要去提高自己的識人辨人的能力,避免遠君子而親小人。而若是想鑽研人心,這裡就有一本千古奇書——《羅織經》。它是唐代酷吏來俊臣和其黨羽一同編著的,他深入剖析了人性中的種種惡與弱點,專門是用來製造冤假錯案。書裡的三句話揭露了世俗的險惡,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三點就夠了。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或君子,就看這3點,助你儘早防住小人
    二、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解釋:人心難測,只看外表是看不出來的。關於隱藏,小人說第一,沒人敢稱第二,所以,僅憑外表去判斷一個人的人品是不可靠的,一些外表老實的人,內心未必那麼純潔善良。其實就是為了達到利己的目的而已,正所謂「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為達目的,不惜演戲給人看,這時候就考驗著我們分辨是非的能力了。
  • 看破人性的人有多可怕?明爭暗鬥,爾虞我詐,讓你冷汗直冒!
    其實,我也經歷過許多事情,看透過一些人的嘴臉,但是,更多的是通過讀書,來掌握了解人性的方法,畢竟通過自己總結,還不知道自己到底中了什麼招,而通過看書之後,就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有人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西遊,為什麼這麼說?
  • 《羅織經》:判斷一個人是君子或小人,看3點就夠了,多數人不知
    自古以來,研究人心的書很多,其中有一本千古奇書《羅織經》,為什麼說它是奇書呢?因為這個本書是專門講述如何害人的書,是由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和他的黨羽們編著的,專門用來製造冤假錯案的書。書裡的三句話揭露了世俗的險惡,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三點就夠了。
  • 《羅織經》:判斷一個人是君子或小人,看3點就夠了,很多人不懂
    自古以來,研究人心的書有很多,其中有一本就是千古奇書《羅織經》。為什麼稱它為奇書呢?因為這本書是專門講如何害人的書,是由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和他的黨羽們編著的,是用來專門製造冤假錯案的書。書裡的3句話揭露了世俗的險惡,可以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
  • 《羅織經》:一個外表忠厚老實的人,未必可深交
    《羅織經》說「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我們通常講一表人才、儀表堂堂,用第一印象來判斷一個人,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現實中以貌取人,被人欺騙的例子也不在少數。越是高級的動物,越是會掩飾自己、隱藏自己,以防被捕捉。
  • 千古奇書《羅織經》:道盡人間邪惡,害人之術令人不寒而慄,值得謹記
    《羅織經》由唐朝酷吏來俊臣所撰,是一部專講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籍。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它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一次必然的孽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味。來俊臣(651~697),是唐朝武則天武周時期的一名著名酷吏。來俊臣出生於公元651年,於公元697年逝世。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歷任侍御史、左御史中丞。少時兇險,不事生產,他因告密得武則天信任。他和羽黨共撰《羅織經》,作為告密的典範,羅織人罪,陷害無辜。他們實行廣泛的秘密偵查,集整人之大成,是請君入甕的發明者。
  • 羅織經:3種操控人心的技巧,聰明人嘴上不說破,背地裡卻偷偷用
    古往今來,還真有不少寫人心的書,而寫害人的書卻不多,其中有一本千古奇書,名叫《羅織經》,這本書專注於「害人」,是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所編著的,服務於武則天,專注於製造冤假錯案,並且毫無破綻。書裡描述了3種操控人心的技巧,聰明人都不說破。
  • 《羅織經》卷一註解:閱人卷
    比如《烏合之眾》,比如《偶像的黃昏》,比如《羅織經》..我覺得第一篇應該寫《羅織經》,因為現實世界,當Guan的大多都已經學會了,平頭百姓再不學習,韭菜根被人撥起了還會用韭菜須繼續發芽。《羅織經》要說成一本書,比較牽強,總共十二篇,每篇也就兩三百字,全卷大概三千字。
  • 武則天時期有種刑法叫「旱鴨鳧水」,到底有多狠毒?你怎麼看?
    古語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武則天崇拜暴力其手下就會極力迎合。再者說了,武則天本來就是一個心黑手辣的女人。在她還是李世民的才人時,突厥人向李世民進獻了一匹桀驁不馴的「獅子驄」野馬,當時沒有人能馴服它。時年16歲的武則天卻對皇上說:「奴妾可馴服這匹野馬」。
  • 狄仁傑勸武則天「保重身體」,但武則天一句話,讓狄仁傑啞口無言
    久而久之,武則天也開始沉迷於美色之中了,尤其是彼時的武則天已經七十多歲的高齡了,往往一夜美麗光景後,第二天都沒力氣上朝了。一時間,百官們面面相覷,但都不敢諫言武則天,生怕武則天遷怒於自己,遂推薦武則天最寵愛的臣子狄仁傑來擔此大任。
  • 權謀厚黑《羅織經》3段話,看透人性,教你提防小人
    權謀厚黑《羅織經》3段話,看透人性,教你提防小人當代作家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寫道:南周王朝在歷史上出現短短十六年,對人類文化最大的貢獻是一部《羅織經》。所謂南周王朝,就是武則天時代。而《羅織經》則是武則天時代的酷吏來俊臣等人編撰的。顧名思義,羅織就是羅織罪名,就是整人的、告密的、陷害的、陰謀的、厚黑的學問和知識。當然,我們並不提倡現代人去學習《羅織經》裡面的整人手段。
  •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說了一句話,狄仁傑只好黯然退下!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說了一句話,狄仁傑只好黯然退下!說起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大家都知道是武則天了,她的一生為國家做的貢獻也是比較大的,她在位的時候,也被稱作「小貞觀之治」,足見歷史對她的評價還是比較不錯的。
  • 狄仁傑,武則天的「那個男人」
    實則歷史上真實的狄仁傑,不止是一個簡單的破案頭子,他是唐朝武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還是儒家學派士大夫,在醫術針灸上也頗有造詣,關鍵還是武則天的藍顏知己,他的一句話,能改變武則天的決斷,狄仁傑,可謂一個不一般的男人啊!山西太原出生的他,祖上皆是文人官事,從小耳濡目染,聰慧過人,天賦異稟,被外界人稱為「書痴神童」。
  • 斷案如神的狄仁傑,和武則天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們是何關係?
    二聖在唐高宗時期與二聖同尊,開啟了武則天的權謀道路。儘管武則天是個女權主義者,但她的治國才能卻絲毫不遜於歷史上的許多英明帝王,她的善用賢能更是人人皆知,比如著名的狄仁傑。對於狄仁傑,我們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斷案如神這一方面,但他在政治上的建樹卻遠遠不夠。
  • 《羅織經》入木三分的一句話,僅20個字,說透了多少人的職場困境
    《羅織經》中「入木三分」的一句話,僅僅20個字,說透了多少人的職場困境!經過千百年的鬥爭,古人對人性就了解得非常清楚,因此,就寫下了一本千年奇書,這本書叫做《羅織經》,顧名思義,這是一本羅織罪名的書,為啥要羅織罪名呢?就是要把自己的對手置之死地,但罪名不是隨便羅織的,要讓人信,就要恰到好處,所以首先就是要對人性的深刻了解!
  • 狄仁傑入獄因為一個小孩子被武則天釋放,他對武則天說了什麼?
    此時的朝堂上也是怨聲載道,很多大臣對於武則天的高壓政策感到非常不滿,因此朝堂上的輿論對於武則天是非常的不利,當然對於狄仁傑他們是有好處的。但是武則天當時也是處於政治的動蕩期,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凡是對於自己帝位有威脅的人又要處理。但是此時狄光遠把狄仁傑的一紙訴狀送到武則天面前,這讓武則天大感震驚,不是說狄仁傑等人都承認謀反了,這次怎麼又喊冤了。
  • 千裡馬與伯樂,通天神探狄仁傑,與武則天的知己人生
    和許多以悲劇落場的忠臣不同,他在人生的最後時光遇見了自己的伯樂武則天,以一世忠良獲封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欣賞,晚年升任宰相。在他去世後更是三天沒有上朝,他斷案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他就唐朝神探狄仁傑。狄仁傑這個人說起來非常有意思,出生在於一個宦官世家,家裡邊是比較有背景的。狄仁傑這個人,不願意靠家裡的背景,第一次當官的時候,他是個判官。
  • 《驅魔人》: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片,看完冷汗直冒!
    《驅魔人》: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片,看完冷汗直冒!《驅魔人》改編自威廉·彼得·布雷迪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小女孩被惡靈附身後,她的母親試過各種途徑來治療小女孩,但都無效,最後他的母親只好請天主教神父來為小女孩進行驅魔儀式的故事。
  • 武則天和狄仁傑什麼關係?狄仁傑死後,在遺物裡發現8字,暴露二人關係
    那些因為不能忍受女人,當皇帝的才子們寫文章辱罵武則天,武則天看了文章之後卻覺得這人文採很好,很值得一用讓那個人當了大官。 這樣聰明又寬鬆的武則天,遇到了狄仁傑就好像找到了左右臂膀一樣。武則天信任狄仁傑,給了他很大的權利。而狄仁傑也不負眾望,為了國家捨生忘死,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武則天做了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