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勸武則天「保重身體」,但武則天一句話,讓狄仁傑啞口無言

2021-01-08 騰訊網

縱觀我國歷史上的400多位皇帝,有一位皇帝是最為特別的,除了她賢明,愛民如子之外,還因為她是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皇帝,她便是唐朝時期的武則天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武則天自立為帝的時候,其實建立了武周的國家,但由於這段歷史不過十餘載,因此歷史上,有關於朝代的更替,依舊以唐宋元明清為主導時間。

武則天是一位非常特別的女子,雖然她對於百姓來說是一位好皇帝,但對於她的家人來說,卻是一個非常心狠手辣的女子。後世人對於武則天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武則天為了坐上皇帝的位置,不惜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和女兒,甚至連重孫子,重孫女都不放過。她的這一生也是可悲的!

武則天是在66歲的高齡才登基為帝的,並於705年於上陽宮逝世,享年81歲,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高壽皇帝。畢竟有很多任皇帝在武則天登基這一年,早就已經去世多年了,甚至有很多少年皇帝年僅十幾歲就逝世了,可見武則天註定是一位傳奇人物了。歷史上的女子身份社會地位是極低的,但是在唐朝這一年,卻達到了驚人的高度。女子再也不用拘泥於家宅鬥爭,也可以和男子一樣入朝為官,武則天跟前最寵愛的宰相上官婉兒就是一位女子。但即便如此,武則天依舊覺得自己沒有享受到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比如皇帝擁有三宮六院,實際美人多達上千位,可武則天自李治逝世後就獨守空房。

武則天為了打破世間對於女子的約束,向文武百官提出了養面首一說,並公開向民間招募男寵,就像男子為帝時選妃一樣,可女子畢竟接受了千百年來的文化教養薰陶,即便是武則天,百官們依舊希望武則天不要如此,即便要做,也不要擺在檯面上,可武則天此舉的目的就是為了向天下人彰顯,自己已經是皇帝了,男性皇帝能做的,她也能做。

久而久之,武則天也開始沉迷於美色之中了,尤其是彼時的武則天已經七十多歲的高齡了,往往一夜美麗光景後,第二天都沒力氣上朝了。一時間,百官們面面相覷,但都不敢諫言武則天,生怕武則天遷怒於自己,遂推薦武則天最寵愛的臣子狄仁傑來擔此大任。

狄仁傑雖是一個體恤民心的好官,素有斷案如神的美譽,但這畢竟是武則天的私生活,即便涉及到了美色誤江山,但狄仁傑也不願意私下和武則天談論這一事件,而更願意和百官們一起公開諫言,但看百官的態度,狄仁傑也就被趕鴨子上架了。結果沒料到狄仁傑不僅沒說服武則天不養面首,反而被武則天一句話堵著,根本啞口無言。

武則天臉不紅心不跳和狄仁傑說,我這幾日感覺身體通暢,你看我還長出了新牙呢!遂將嘴巴張開,讓狄仁傑認同自己養面首的好處。狄仁傑看後能說什麼呢?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還能長出新牙?狄仁傑既不想說假話,也不忍打擊武則天,就只能說不要再繼續找面首了,您也知道外界的傳聞,為了您的身體安康和您的名譽形象著想,就這些夠了。

武則天聽後,也知道狄仁傑是為了自己,於是答應日後一定會謹慎的。此後的武則天果然沒有再明目張胆了,但隨著年齡的增加,難免有點昏頭了。武則天最寵愛的兩位面首張昌宗、張易之兩兄弟就逐漸奪權,逼得武則天晚年時將這兩位男寵一併處死了,但依舊晚節不保!

誠然武則天其實也心知肚明男寵們想要的是什麼,但武則天也不是無利可圖的,武則天相信採陰補陽,認為男寵們年輕的活力讓她也能活的更健康長久一點,這才用權力為誘餌,讓男寵們服侍自己,不知道大家對於武則天的印象都是怎樣的呢?你們覺得她是一位好皇帝嗎?值得千古留名嗎?

相關焦點

  •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說了一句話,狄仁傑只好黯然退下!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說了一句話,狄仁傑只好黯然退下!說起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大家都知道是武則天了,她的一生為國家做的貢獻也是比較大的,她在位的時候,也被稱作「小貞觀之治」,足見歷史對她的評價還是比較不錯的。
  • 狄仁傑,武則天的「那個男人」
    實則歷史上真實的狄仁傑,不止是一個簡單的破案頭子,他是唐朝武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還是儒家學派士大夫,在醫術針灸上也頗有造詣,關鍵還是武則天的藍顏知己,他的一句話,能改變武則天的決斷,狄仁傑,可謂一個不一般的男人啊!山西太原出生的他,祖上皆是文人官事,從小耳濡目染,聰慧過人,天賦異稟,被外界人稱為「書痴神童」。
  • 武三思爭當太子,武則天有所動搖,狄仁傑一句話安穩大唐江山
    不過煩心事很快到了武則天心頭,那就是繼承人問題。由於她是女兒身,沒有一個姓武的兒子來繼承大周天下。於是武則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就蠢蠢欲動了。他非常有野心,暗中一直想要爭奪太子之位,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武三思對武則天說:「陛下,您辛苦建立的天下,繼承人當然要姓武了。
  • 武則天想立武三思當太子,狄仁傑說一句話,讓大唐王朝延續203年
    公元698年,大周皇帝武則天已經75歲了,她感到身體撐不了幾年,是時候考慮選擇接班人了,於是便在一次朝會上,問大臣:「朕想立武三思為皇太子,大家認為怎麼樣?」在立太子這樣天大的事情上面,不把站位的事情考慮清楚,誰也不敢輕易表態。武則天看到大臣都不說話,便問狄仁傑:「閣老,你覺得武三思怎麼樣,能當太子嗎?」
  • 狄仁傑入獄因為一個小孩子被武則天釋放,他對武則天說了什麼?
    此時的朝堂上也是怨聲載道,很多大臣對於武則天的高壓政策感到非常不滿,因此朝堂上的輿論對於武則天是非常的不利,當然對於狄仁傑他們是有好處的。但是武則天當時也是處於政治的動蕩期,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凡是對於自己帝位有威脅的人又要處理。但是此時狄光遠把狄仁傑的一紙訴狀送到武則天面前,這讓武則天大感震驚,不是說狄仁傑等人都承認謀反了,這次怎麼又喊冤了。
  • 武則天對狄仁傑有多信任?隨口一句話就破了武三思的「太子夢」
    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悽慟,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諡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梁國公。武則天有多寵愛狄仁傑?朝臣都要對其敬讓三分狄仁傑生前,武則天從來不直呼其名,都是以「閣老」尊稱,而且每次上朝都不用叩首朝拜,可見狄仁傑的地位和其他人差別有多大?不僅如此,狄仁傑年紀越來越大,上朝的時候,武則天都會說道:「每見公拜,朕亦身痛。」可以看出武則天有多喜歡狄仁傑,對他的重視早已超出了君臣情誼。
  • 狄仁傑去世時,武則天說了什麼?暴露了兩人的關係,耐人尋味
    關於這點,武則天也是知道的,那她為何還對狄仁傑如此寵幸呢?這個問題可從武則天在狄仁傑逝世後說的一句話中看出答案,這句話同時也暴露了二人的關係。那麼武則天究竟說了什麼呢?據《唐書》所載,武則天為穩固自己的統治,任用酷吏,其中來俊臣最為出名,但凡被他盯上的人,大都難逃一死,狄仁傑卻是一個例外,長壽元年,來俊臣誣告狄仁傑謀反,還偽造其《謝死表》呈交武則天,向來心狠手辣的武則天卻沒有下令處死狄仁傑,而是親自過問案情,最後只將狄仁傑貶到彭澤。
  • 千裡馬與伯樂,通天神探狄仁傑,與武則天的知己人生
    和許多以悲劇落場的忠臣不同,他在人生的最後時光遇見了自己的伯樂武則天,以一世忠良獲封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欣賞,晚年升任宰相。在他去世後更是三天沒有上朝,他斷案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他就唐朝神探狄仁傑。狄仁傑這個人說起來非常有意思,出生在於一個宦官世家,家裡邊是比較有背景的。狄仁傑這個人,不願意靠家裡的背景,第一次當官的時候,他是個判官。
  • 歷史上的狄仁傑究竟是怎麼樣的人,武則天奉還李唐只因他一句話
    狄仁傑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舉賢為意。一次,武則天讓他舉薦一名將相之才,狄仁傑向她推舉了荊州長史張柬之。武則天將張柬之提升為洛州司馬。過了幾天,又讓狄仁傑舉薦將相之才,狄仁傑曰:「前薦張柬之,尚未用也。」武則天答已經將他提升了。狄仁傑曰:「臣所薦者可為宰相,非司馬也。」狄仁傑的大力舉薦,使張柬之被武則天任命為秋官(邢部)侍郎,又過了一個時期,升位宰相。
  • 武則天和狄仁傑什麼關係?狄仁傑死後,在遺物裡發現8字,暴露二人關係
    那些因為不能忍受女人,當皇帝的才子們寫文章辱罵武則天,武則天看了文章之後卻覺得這人文採很好,很值得一用讓那個人當了大官。 這樣聰明又寬鬆的武則天,遇到了狄仁傑就好像找到了左右臂膀一樣。武則天信任狄仁傑,給了他很大的權利。而狄仁傑也不負眾望,為了國家捨生忘死,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武則天做了很多事情。
  • 武則天為何最終將政權歸還兒子?狄仁傑貪天之功為己有,無恥之尤
    隨著影視劇的熱播,狄仁傑成了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許多人誤以為狄仁傑斷案如神,是護國良相,甚至真的以為武則天還政兒子,是聽從了狄仁傑勸諫的緣故。歷史上,狄仁傑確實在武周時擔任過宰相之職,也的確勸說過武則天順應民心,還政於廬陵王李顯。
  • 狄仁傑力薦唐室子弟廬陵王繼承皇位,武則天是怎麼做怎麼說的?
    狄仁傑力薦唐室子弟廬陵王繼承皇位,武則天是怎麼做怎麼說的?武則天執政晚期,狄仁傑常伴左右,兢兢業業,堅守自己的崗位,但是武則天已然老了,朝廷需要一位皇位繼承人,繼續延續唐王朝的光彩與榮耀。此時的狄仁傑覺得時機到了,他不顧性命的安危,再次站在風口浪尖上,直言進諫,推舉廬陵王李顯作為皇位繼承人,將自己對唐王朝的中心大白於天下。這一次武則天還會買狄仁傑的帳嗎?有一天武則天做了個夢,夢見什麼呢?夢見一隻大鸚鵡羽毛豐滿,可惜兩隻翅膀都折斷了,他心裡很不安,不知道這預示著什麼。第二天上朝他就問宰相,說我做這麼個夢是和徵兆,宰相們集體沒說話都怕說錯!
  • 武則天年老時做了一個夢,狄仁傑說:臣可以幫陛下解夢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一路走來,並不容易。雖然唐太宗並不喜歡她,但她卻抓住機會,獲得了唐高宗的寵幸。唐高宗身體不好,她則趁機取得了大權。為了獲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她先後讓四位親生兒子當過太子,其中長子李弘和次子李賢都蹊蹺離世,正統史書指責是武則天自己所為。
  • 狄仁傑:武則天的親信,變成家喻戶曉神探,這位荷蘭人功不可沒!
    比如狄仁傑、寇準、陳希亮、包拯、海瑞、于成龍等人。狄仁傑青年開始踏入政局,幾起幾落,兩次做到宰相之位。清如水,明如鏡,一生為官清廉,愛護百姓。替朝廷剿匪除惡、剷除貪官,一心輔助武則天,共同建立盛唐大業。
  • 一代女皇武則天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相信,為何唯獨相信狄仁傑?
    狄仁傑,字懷英,并州太原人,他和武則天(并州文水人)是老鄉。狄仁傑第一次拜相是在長壽元年,由於政績突出,遭到酷吏來俊臣嫉妒而誣告,說狄仁傑等大臣謀反,刑部將他們逮捕下獄。多虧了武則天明察秋毫,相信狄仁傑不會謀反,免去狄仁傑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貶為地方官。狄仁傑有復國之功,武則天稱帝後,欲立侄子武三思為皇太子,詢問宰相們的意見。狄仁傑道:「我看天下人都還思念唐朝恩德,若立太子,非廬陵王(武則天第三子李顯,即唐中宗)不可。」武則天大怒。後來,武則天做了一個夢,便讓狄仁傑解夢。
  • 此人對唐室的功績高過狄仁傑,不惜身家性命兩次勸諫武則天
    從垂簾聽政到獨掌朝廷大權, 最終改唐為周作了女皇,武則天可謂機關算盡,一路走來辛苦異常。但在其統治末期卻將皇位還給了兒子李顯,又下詔改周為唐,還政李唐。這麼做與其絞盡腦汁篡奪的初衷相悖,道理上完全講不通,因而引得不明真相吃瓜群眾議論紛紛。多數人認為,是因為在狄仁傑的勸說下武則天才下定決心還政給兒子的。這個說法其實只對了一半,而且沒有說到根子上。
  • 武則天想立自己的侄兒武承嗣為太子 狄仁傑為何說不行?
    武則天想立自己的侄兒武承嗣為太子 狄仁傑為何說不行?時間:2020-09-18 18:27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武則天想立自己的侄兒武承嗣為太子 狄仁傑為何說不行?
  • 狄仁傑為何受武則天重用?知道真相後,狄仁傑:我才是無德之人
    一天,在朝堂上,武則天問狄仁傑:「老狄,知道我為什麼重用你嗎?」狄仁傑說:「肯定因為我有才學,我不是光拿工資不幹事的人。」武則天搖頭,嘆了口氣:「放屁,你這無德之人!」武則天接著說:「狄公,你雖然是很有才學,但是,如果沒有他向我推薦你,我根本就不認識你,自然也不會重用你。在德行方面,你比他差遠了。」狄仁傑問:「天后,那是誰向你推薦我的?」武則天指著狄仁傑的身邊說:「就是經常被你排擠的婁師德,你還常常說他壞話來著。」
  • 為什麼狄仁傑要武則天「戒色」,後者直接張嘴?這是何意?
    ▲武則天劇照 一、狄仁傑 武則天的左膀右臂就是狄仁傑根據歷史記載當初狄仁傑病逝後,武則天更是廢朝三日來祭奠他。在狄仁傑去世之前就像武則天說過,登基後定要戒色而武則天卻把自己的嘴巴張開讓他看,她的嘴巴中究竟有什麼東西呢?
  • 斷案如神的狄仁傑,和武則天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們是何關係?
    二聖在唐高宗時期與二聖同尊,開啟了武則天的權謀道路。儘管武則天是個女權主義者,但她的治國才能卻絲毫不遜於歷史上的許多英明帝王,她的善用賢能更是人人皆知,比如著名的狄仁傑。對於狄仁傑,我們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斷案如神這一方面,但他在政治上的建樹卻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