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織經》卷一註解:閱人卷

2021-02-23 影書雜談

聊了幾個月時事,每個月風半個月,今天終於又可以出來見人了。

咱不再聊時事了好伐,免得一個號被折磨得體無完膚。

咱家算啥呢?胡編前天寫一個支持翻牆的文章不到24小時就乖乖自行和諧了。

就算你唱一萬次Zan歌,也不能獲取一次批 評權豁免。

咱不如來寫寫書評吧。

有些好書,確實也需要人介紹,不然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比如《烏合之眾》,比如《偶像的黃昏》,比如《羅織經》..

我覺得第一篇應該寫《羅織經》,因為現實世界,當Guan的大多都已經學會了,平頭百姓再不學習,韭菜根被人撥起了還會用韭菜須繼續發芽。

《羅織經》要說成一本書,比較牽強,總共十二篇,每篇也就兩三百字,全卷大概三千字。

網上的譯註版也好,印刷的加注版也好,竟然有好多地方的誤解和錯譯,而且引的事例也不貼切。

所以我決定自己來逐篇寫完自己的註解,以饗讀者。

老慣例,每天一篇。

《羅織經》是一本奇書,一本顛倒正常人認知的書,一本guan場文化必不可少的枕邊書,絕對比學啥強 國靠譜。

據說酷吏周興讀到此書,自嘆弗如,本書作者來俊臣請他入甕時,他甘願受戮;狄仁傑讀到此書,冷汗淋漓,武則天讀到此書,殺心頓起,來俊臣絕不可留。

我讀到這本書時,豁然醒悟,為什麼我的人生這麼曲折,就是因為我完全逆著此書之道而行,悲哉,嘆哉。

廢話少說,書歸正傳。

今天寫卷一,閱人卷:

原文:閱人卷第一

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偽,豈可信乎?子日:「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恥其匿怨而友人也。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聖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多欲則貪,尚私則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懲,吏之懼禍,或以斂行;但有機變,孰難料也。為害常因不察,致禍歸於不忍。桓公溺臣,身死家衰;夫差存越,終喪其吳。親無過父子,然廣逆恆有;恩莫逾君臣,則莽奸弗絕。是以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終無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幸念。此道不修,夫庸為智者乎?

 

《羅織經》庭槐 註解:閱人卷

 

知道嗎? 人除了臉皮,還有一層面具。臉皮尚會變紅,面具永不改色。

 

你所以為別人的性情,大多都是經過矯飾掩蓋。世間的習俗,也都是虛假偽造的,三綱五常,誰信誰傻逼。

 

孔子說過:花言巧語,奴顏諂媚,卑躬屈膝,不要說左丘明瞧不起,我也是瞧不起的。

明明心裡有怨氣,而表面裝得卻很友善,這樣的人真的很無恥,唐朝的李義甫就是這樣的人,口蜜腹劍。但這樣的人,會少嗎?你仔細觀察你身邊,這種人一抓一大把,而且往往還都特別成功?為什麼?

 

人心不足蛇吞象,自私不過是人的本性。

 

事情做成了,就下山摘桃子,事情沒做好,就把過錯推諉給別人,俗稱甩鍋。

甩鍋的本事越好,取得的成就就會越大。聖人都會這樣幹,大人物更會這樣幹,這只不過是人的本能,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幹就是吧。時代的一粒灰,落在中南路差館,就是一口鍋。歐巴馬都退休了,米粒尖現在的事,都是他前面犯下的錯。

 

欲望太多,人就會生貪念,什麼都想要。

 

崇尚自私,人就會枉法亂來,什麼都敢要。

 

這樣一來,犯罪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平頭百姓一般都怕被懲罰,達guan貴人則擔心引禍上身。懼怕和擔心,會讓他們收斂自己的行為,但一碰上合適的機會,比如天下大變,他們就會什麼都不怕了。

 

法不責眾,群體犯下的過錯和罪行,都會被打著正義的旗幟掩蓋。

 

亂世多英豪,其實不過只是因為人衝破了法律和規定的束縛,最大化釋放了追逐滿足欲望的能量。

 

人若不善於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物,就會深受其害。

 

而宅心仁厚,當斷不斷,手段過於仁慈,禍事就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楚雖三戶,滅秦必楚,如果楚絕戶了呢?

 

齊桓公寵溺大臣,不加防範,終養虎遺患,身死人亡,家道從此沒落。

 

夫差沒有吞併越國,結果反受其害,吳國亡于越國,死也要以布蒙面,無顏見地下的伍子胥。

 

親不過父子,養育之親,羊尚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但像楊廣這樣的逆子又少了嗎?活埋八十老母就是最新的例子。

 

恩賜之情,誰能大過黃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土之濱,莫非王土,食君俸祿,忠君事上,但像王莽這樣的奸臣從來就沒絕過。

 

所以說人心多詐,看人不要被表象迷惑。大奸似忠,身邊睡的,多是赫魯雪夫。

 

世態炎涼,真情難覓,心慈手軟者終難有成就。

 

相信別人不如相信自己,只有死人才會為你保密,只有自己才會最愛自己。

 

提防對手別心存僥倖,東郭先生與狼,農夫與蛇,位置隨時都會調轉,別人可沒你當初的惻隱之心。苻堅不殺姚萇,終為姚萇所殺。

 

大丈夫立於世間,不把這個門道研習透,叫哪門子智者嘛。

 

相關焦點

  • 羅織經:狄仁傑看了直冒冷汗,武則天看了自嘆弗如!
    羅織經:狄仁傑看了直冒冷汗,武則天看了自嘆弗如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追求理想,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生。在人生的追求中,要達到彼岸,將會面臨困難重重。既有自身能力的不足,不善划船,在汪洋中迷路,無法到彼岸。奇書《羅織經》中的大智慧《羅織經》全書共12卷,分別是閱人、事上、治下、控權、制敵、固榮、保身、察奸、謀劃、問罪、刑罰、瓜蔓。
  • 千古奇書《羅織經》:道盡人間邪惡,害人之術令人不寒而慄,值得謹記
    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歷任侍御史、左御史中丞。少時兇險,不事生產,他因告密得武則天信任。他和羽黨共撰《羅織經》,作為告密的典範,羅織人罪,陷害無辜。他們實行廣泛的秘密偵查,集整人之大成,是請君入甕的發明者。《羅織經》是一部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中孽生出來的集邪惡智慧之大成的詭計全書,更是一段酷吏赤裸裸施酷行惡的告白。
  • 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
    我們經常聽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很多人把讀書、行路和閱人理解為矛盾對立而大談讀書無用論,而我認為這三者完全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而渾然一體的。先來說讀萬卷書,一本好書可謂是作者的寶貴經驗的濃縮,讀書就相當於與作者進行了深度溝通交流,也就相當於一定程度的模擬行路和閱人。再說行萬裡路,這主要是為了對於書中存疑的地方,進行更深入的取材驗證,當然行路之中,除了自我觀察地理人文歷史外,還要與人溝通,如此才能了解到一些比較隱晦的事物。
  • 因為你太自戀,所以職場不如意丨閱人卷3-巧言令色
    今天我繼續為大家講解《羅織經》閱人卷的第03講,我們先看原文:【原文】子曰:
  • 人生五堂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自己開悟
    讀萬卷書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日久見人心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閱人無數讀人如讀書 閱人宜閱己邪正看鼻眼 功名看氣宇 事業看精神
  • 《羅織經》:用大半輩子實踐出來的社會人際交往之道,值得學習
    在"體制內"摸爬滾打了40多年,如今60多歲退休了才恍然大悟: "哪怕是身處鐵飯碗內,利益也才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根本!" 用了大半輩子"踩雷"實踐出來的幾條社會人際交往之道,句句扎心卻是真理:一、"是以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 人的內心隱藏著太多的秘密,不能光看他的外表。
  • 因你不懂人性,是時候讀讀《羅織經》了
    在《羅織經》的「閱人卷」裡有一句話,一針見血地點破了人性的秘密,放在職場中同樣適用: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聖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不能被別人當槍使,替人背黑鍋,不能什麼忙都幫!正如上面《羅織經》裡的話,享受成功是人性,推諉責任也是人的本能,我們要戰勝本能,不迴避自己的過錯,同時也要謹防別人把你擋槍使,一出問題就把你當做擋箭牌。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我是一個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我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我是一個內向的人。從小到大我父母都說我笨,我確實不如我哥哥妹妹聰明,學東西人家一點就透,我要學好多遍才行。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我是一個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我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我是一個內向的人。從小到大我父母都說我笨,我確實不如我哥哥妹妹聰明,學東西人家一點就透,我要學好多遍才行。
  • 譜誠博閱原卷留痕閱卷機——新型智能閱卷開創教育行業閱卷新模式
    >  1.無紙化考試依賴電腦和手機,不能得到普及  2.專業不同考試內容不同,不能完全無紙化  3.教師只能在電腦端批改難度加大,一張試卷分工流水作業難得整體評估,工作量大大增加  4.教師根據機器識別度出題限制了題型的自由  5.反饋周期太長不能解決及時講評的要求  6.分析結果沒有重點和針對性,不能指導實踐,為老師的下一階段教學給出有效意見
  • 都說讀萬卷書,行千裡路,讓人見多識廣,但更重要是你會閱人嗎?
    所謂讀萬卷書,行千裡路,就是說人見多識廣了,在同樣的情況下,處理某些事物方面會比其它人想得更全面、更到位,處理得更恰到好處。那麼讀萬卷書,行千裡路,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閱人,當你閱人無數,見多了人生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你的身心會得到巨大的升華,思想境界會得到大的提升,所有的事情在你面前都不叫事兒了。打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大酒店的門童,每天迎來送往, 「先生您好,歡迎光臨」,「小姐,歡迎下次光臨,請慢走」, 給形形色色的客人們開門問候。
  • 實錘 | 閱了21年高考作文卷的陳建新,終於被「解職」啦
    對於社會輿論強烈質疑多日的,浙江省滿分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一事浙江省教育考試院最新通報顯示:日前,網上流傳今年我省高考評卷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引發網民熱議。為做好每年的高考評卷工作,我省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製定了《評卷工作細則》與《評卷教師工作規則》。經調查,今年語文評卷組高考作文的成績評定過程符合評卷工作規範。
  • 摸清高考老師閱作文卷的套路,助我們作文得高分!
    昨天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人說平生最不喜歡的事就是高考監考和高考閱卷,而最不喜歡的就是閱高考作文卷。那麼,閱高考作文卷到底有什麼套路?我們弄清了這些套路後,是不是能幫助我們作文得高分呢?在高考語文考試中,作文幾乎佔了語文考試的半壁江山。
  • INSPIRE:閱一卷丹青 見一方意境之美
    如同閱一卷丹青,觀氣韻、讀神韻、看筆法,東風Honda全新概念車INSPIRE(參數|詢價) Concept的藝術之美,同樣需要細細品味。  氣韻生動| 流暢線條與動感輪廓,造就神形之美  物態的內涵和神韻,一直是中國畫創作、批評和鑑賞所遵循的總圭臬。
  • 《羅織經》VS《鬼谷子》:雖同為古之禁書,但也有本質區別
    正是這樣一位負面評價頗多的人物,寫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講述如何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籍——《羅織經》。但是如果僅憑這些大致性的介紹,其實也無法完全囊括這部書中的內容,因為書中的確也講述了一些較為客觀的道理。比如此書第一卷中就有這樣一句話:「多欲則貪,尚私則枉,其罪遂生。」
  • 2020年的十套試卷的語文作文題目解讀(一)--全國卷I
    一、2020年高考一共有10套題的作文題目,可以這樣解讀:(1)全國卷I:「氣度、小我大我」;(2)全國卷II:青年精神、人類命運共同體;(3)全國卷III:自主發展;(4)新高考I卷:疫情(今年山東新高考的題);(5)新高考II卷,也是新高考的新改革,在海南省考的,是「地域文化」;(6)北京卷考的是個人與集體
  • 三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家長看到試卷後懵了,難道是英語老師閱的卷
    #期末考試#三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家長看到試卷後懵了,難道是英語老師閱的卷一張數學考試卷子,出現了好幾個英文單詞,而且是老師閱的卷,這就有點奇怪了。家長看到試卷後,發現解決問題的題目上寫了好幾個單詞「Good」,難道是英語老師閱的卷?如果是數學老師閱卷,即使考得很好,應該是寫「優秀」或者「很棒」這樣的詞語,應該不會寫「Good」這樣的單詞吧?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套試卷吧!
  • 羅織經(全文)
    閱人卷第一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偽,豈可信乎?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 陳修園《十藥神書註解全卷》摘選,內附方歌,助你快速記憶!
    本篇文章摘自陳修園《十藥神書註解全卷》,由於全卷太長,本文只摘取了甲字、乙字兩卷▍全文共1676字,閱讀時間大約需要5分鐘
  • 《羅織經》:一個外表忠厚老實的人,未必可深交
    《羅織經》說「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我們通常講一表人才、儀表堂堂,用第一印象來判斷一個人,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現實中以貌取人,被人欺騙的例子也不在少數。越是高級的動物,越是會掩飾自己、隱藏自己,以防被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