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是個人人皆知的日子——教師節。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建立教師節,標誌著教師在中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的未來。
教師作為一個教書育人的職業,擔負傳道授業解惑之重任,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兢兢業業,默默無聞,為祖國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品學兼優的社會精英和國家棟梁,為社會的和諧,經濟的發展,國家的長期繁榮穩定,富強民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為人師表,率先垂範。這是對身為教師的基本要求和期待。這也是對教師的一種褒獎。每個人人生路上都有印象深刻的老師,或是自己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或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燈。作為教師,我深刻的感覺到自己的責任使命與時代的迫切需要。溫總理說過,「無論是做教師,還是做人,都應該有一顆同情心、一顆愛心。同情和愛心是道德的基礎。」教師的愛心,既是激勵學生成長、學習的催化劑,更是一顆種子,把同樣的愛心播撒、紮根在每個學生的心中。同樣,只有充滿愛心的人,才能體現教師的無限價值,樂於做教師並享受教師生涯的樂趣。教師應該具有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滿愛心、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淵博的科學知識。用一句話來講,教師應該是責任、愛心和求知者的化身!
教師這個職業是令人敬佩的,是崇高的。教師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高尚品格。教師總是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標準來教育學生。教師是長者,他們不僅教育學生科學文化,還教育學生生活的哲理。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性格,對學生的影響也不同。有嚴師,嚴厲中卻不失慈祥有愛心,慈愛中卻照樣嚴格要求學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每當我看到唐代詩人李商隱寫下的千古名句時,心裡便湧出了一股對我的恩師們的感激之情。在這即將來臨的節日裡,我衷心地向我的恩師們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