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PKIT校正氣體分子自由能

2021-02-20 VASPKIT

目前至少80%的文獻中用VASP計算氣體分子並校正自由能的計算方法都是不準確的(或者說忽略了某些項的貢獻)!!因為VASP並不自帶自由能校正方法,而氣體分子自由能校正的過程又非常的繁瑣。用VASPKIT可以非常方便的讀取頻率計算的OUTCAR文件,自動做自由校正。

使用VASPKIT請引用

Wang, V.; Xu, N.; Liu, J.-C.; Tang, G.; Geng, W. T. VASPKIT: A Pre- and Post-Processing Program for VASP code arXiv e-prints [Online], 2019. https://ui.adsabs.harvard.edu/abs/2019arXiv190808269W (accessed August 29, 2019).

理論計算催化中的反應自由能變化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但是主流第一性原理計算程序(VASP, QE, CP2K等)都沒有內置直接計算分子自由能的模塊 (注: 計算化學程序如Gaussian有很完善的自由能計算模塊)。導致大量計算催化文獻中的自由能校正方法不統一,不準確,甚至出現嚴重的定量錯誤 (比如:比如NRR反應往往需要用實驗值校正N2分子的自由能,某些文章計算出的總包反應能量和實驗值偏差巨大,竟然審稿人看不出來問題,最後錯誤的結果發表)。

無論是氣相化學反應,還是表面、材料的化學變化,都是在一定反應條件下進行的,但是直接用第一性原理程序計算出來的都是指在0K下忽略零點振動能(ZPE)的能量(俗稱電子能量)。自由能校正中首先要校正ZPE,然後計算配分函數q,然後校正體系內能(U),焓(H),熵(S),ZPE。由此可以引入,反應溫度、壓力對能量的影響。隨後可以進一步考慮 pH、電極電勢等等外界因素對化學勢的影響,討論結果才和真實的實驗情況更為接近。

VASPKIT校正分子自由能方法

對氣體分子做熱力學量的校正需要計算振動、平動、轉動、電子激發對配分函數的貢獻,得到配分函數以後帶入到內能、焓、熵和配分函數的關係式中得到內能、焓、熵的校正值,再計算自由能的校正。這些過程涉及到較複雜的計算,好在VASPKIT已經把這所有的校正公式都編寫好了,用的時候只需要氣體分子的:

1,所有振動頻率,
2,氣體分壓,
3,溫度,
4,分子的基態多重度。

第一步:在一個大晶胞中優化分子,比如O2分子,

使用1 1 1的Gamma Center 的k點,
ISPIN = 2 (氧氣分子是三重態),
ISYM = 0 (防止不合理的對稱性導致錯誤的電子佔據),
ISMEAR = 0;SIGMA = 0.01 (對於分子體系可以設置很小的sigma確保精度)
EDIFF = 1E-7 (保證精度高一些,因為頻率計算和自由能校的精度對這兩個參數極為敏感)
EDIFFG = -0.001
晶胞邊長至少保證>10 Angstrom。

第二步:計算振動頻率。

修改以下INCAR參數:
IBRION = 5 或 6
NFREE = 2
POTIM = 0.015 (默認值)
EDIFF = 1E-7
計算完成以後grep cm OUTCAR,查看所有頻率:

得到3N個頻率,其中3N-6(直線分子3N-5)是屬于振動的。

  1 f  =   46.979964 THz   295.183821 2PiTHz 1567.082879 cm-1   194.293584 meV
  2 f =   1.952595 THz   12.268518 2PiTHz   65.131565 cm-1     8.075288 meV
  3 f =   1.120777 THz     7.042052 2PiTHz   37.385108 cm-1     4.635164 meV
  4 f/i=   0.006984 THz     0.043884 2PiTHz   0.232971 cm-1     0.028885 meV
  5 f/i=   1.046106 THz     6.572876 2PiTHz   34.894327 cm-1     4.326347 meV
  6 f/i=   1.294104 THz     8.131095 2PiTHz   43.166663 cm-1     5.351986 meV

因為線性分子的振動自由度為(3N-5)。發現有三個虛頻和兩個非常小的頻率,這是平動和轉動在振動自由度上的投影,直接忽略即可(VASPKIT自動判斷並忽略)。忽略最小的5個(線型分子)或6個(非線型分子)振動頻率,並不是直接忽略了平動和轉動的貢獻。而是通過平動和轉動的配分函數另外計算其對熱力學量的貢獻。其中平動熵是氣體分子熵的主要貢獻。

第三步:在頻率計算的文件夾裡,直接運行VASPKIT 502功能,依次輸入(1)溫度,(2)壓力,(3)自旋多重度。VASPKIT會自動判斷分子的對稱性和轉動慣量,用於計算轉動配分函數。

502
+- Warm Tips -+
  -->> (01) Reading Structural Parameters from CONTCAR File...
-->> (02) Analyzing Molecular Symmetry Information...
Molecular Symmetry is: D(inf)h
Linear molecule found!
+---+
Please input Temperature(K)!
298.15
Please input Pressure(Atm)!
1
Please input Spin multiplicity!--(Number of Unpaired electron + 1)
3
-->>
-->> (03) Extracting frequencies from OUTCAR...
-->> (04) Reading OUTCAR File...
-->> (05) Calculating Thermal Corrections...
U(T) = ZPE + Delta_U(0->T)
H(T) = U(T) + PV = ZPE + Delta_U(0->T) + PV
G(T) = H(T) - TS = ZPE + Delta_U(0->T) + PV - TS

Zero-point energy E_ZPE   :       2.240 kcal/mol   0.097144 eV
Thermal correction to U(T):       3.724 kcal/mol   0.161475 eV
Thermal correction to H(T):       4.316 kcal/mol   0.187167 eV
Thermal correction to G(T):     -10.302 kcal/mol   -0.446723 eV
Entropy S                 :     205.141 J/(mol*K)   0.002126 eV

可見最後的輸出格式和高斯程序的自由能校正模塊非常相似, 依次輸出,ZPE,內能,焓,自由能的校正值,最後還有熵。但是kcal/mol或eV。氧氣分子的自由能校正值是 -0.447 eV,而查閱JANAF-NIST熱力學數據表的數據大約是-0.45 eV,非常接近。

用G(T)加上電子能量(結構優化OSZICAR中最後一個E0,或者頻率計算中第一個E0的能量)值就是自由能校正之後的氧氣分子的能量。

用 -0.447 eV + 結構優化最後的電子能量(-9.855 eV) = -10.302 eV

注1:固體材料的自由能校正需要用phonopy計算聲子,然後做各種熱力學量的校正,這篇文章只針對氣體分子

注2:一般文獻中的表達,不把ZPE包含到內能校正中,所以G(T)可以寫為如下內容:

其中:H(T) = U(T) + PV

好多文獻中的校正方法沒有考慮U(T),用的公式是G(T) = EDFT + ZPE + TS + PV, 是因為這些文獻的作者認為U(T)的貢獻很小可以忽略,實際上,對於氧氣分子這部分貢獻有大約有H(298.15 K) = 0.161475 - 0.097144 = 0.064331 eV。查Janaf-NIST熱力學表得到的 H(298.15 K) = 8.683 kJ/mol = 0.08999 eV, 由此可見對於精度要求稍高的計算,忽略H(T)是不合理的做法

配分函數(Partition function)

統計熱力學中最關鍵的量是配分函數Q,

物理意義是體系的平均熱可及的量子態數,由它可以得到各種熱力學性質。計算中只能得到單個分子的性質,所以就需要把系綜的配分函數和分子的配分函數聯繫起來。含N 個分子的系綜的配分函數Q 與單個分子的配分函數q之間有如下關係:

藉由分子配分函數將有大量組成成分(通常為分子)系統中微觀物理狀態(例如:動能、勢能)與宏觀物理量統計規律 (例如:壓力、體積、溫度、熱力學函數、狀態方程等)連結起來的科學。如氣體分子系統中的壓力、體積、溫度。一個分子的能量可以認為是由分子的整體運動的能量(平動能),以及分子內部運動的能量(轉動能,振動能,電子激發能)之和:

所有熱力學量都可以分解成這些組分的加和:
亥姆霍次自由能:

內能:

熵:

轉動、振動、電子躍遷對U的貢獻等價於對H的貢獻,對Cv的貢獻等價於對Cp的貢獻。(只差一個PV或P),例如:

相關焦點

  • VASPKIT校正分子自由能
    一、前言二、計算原理三、氣體分子自由能校正四、液體分子自由能校正五、吸附分子自由能校正六、固體自由能校正七、查JANAF-NIST表計算氣體分子的自由能校正八、關于振動頻率的貢獻        理論計算催化中的反應自由能變化是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
  • VASPKIT軟體介紹
    主要功能有:1.生成不同計算任務的INCAR文件  2.結構對稱性查找 3.生成倒空間K點網格 4.生成晶體的能帶路徑(包括雜化泛函),並處理能帶數據 5.處理態密度DOS和投影態密度PDOS 6.處理電荷密度、靜電勢,繪製是空間波函數 7.其他功能,比如熱力學量校正(新增),光學、分子動力學、導電率和半導體方面的小工具。2.
  • 真實氣體自由膨脹,溫度如何變化?
    今日題目:真實氣體自由膨脹,溫度如何變化?這裡的自由膨脹,默認是絕熱環境。因為如果不絕熱,達到平衡時體系和環境溫度必然相等,問體系的溫度怎麼變就沒有意義了。當然,如果問題明確說明「絕熱向真空膨脹」,表述更加嚴格。自由膨脹即反抗真空膨脹,W=0。絕熱過程Q=0。所以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氣體的ΔU=0。
  • 氣體檢測儀中測試和校正兩者有什麼不同
    打開APP 氣體檢測儀中測試和校正兩者有什麼不同 佚名 發表於 2020-12-14 15:54:04 因此,為了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所以不管是使用何種氣體傳感器的氣體檢測儀,都需要定期進行測試,如果測試結果偏差超過了正常範圍,則需要對氣體檢測儀進行重新校正。有不少的朋友常常把測試和校正兩者混淆,那麼氣體檢測儀測試和校正有什麼區別呢?
  • 【新書推薦】《分子氣動力學及氣體流動的直接模擬》
    根據錢學森先生氣體流動分區的概念,氣體流動分為連續流、滑移流、稀薄過渡流和自由分子流等四大流域。對於連續流,通過求解以N-S方程為基礎的經典體系,可以獲取流場和運動物體的各種參數。對於滑移流動,經典流體力學本構關係依然有效,但是物面邊界出現速度滑移和溫度跳躍。在自由分子流域,採用無碰撞項的Boltzmann方程作為基本控制方程,可以獲得解析解。
  • 紫外分光光度計為什麼要校正?如何校正?
    物質的吸收光譜就是物質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長的光能量,相應地發生了分子振動能級躍遷和電子能級躍遷的結果。由於各種物質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 、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間結構,其吸收光能量的情況也就不會相同,因此,每種物質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譜曲線,可根據吸收光譜上的某些特徵波長處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別或測定該物質的含量。
  • 新工具 「開啟 」超冷分子的量子氣體
    JILA的研究人員開發了 "開啟 "超冷分子的量子氣體的工具,獲得了長距離分子相互作用的控制權,以實現量子計算和模擬的數據編碼等潛在應用。將分子氣體推移到其最低能量狀態(稱為量子退化)的新方案,同時抑制分解分子的化學反應,最終使得探索所有分子相互作用的奇異量子狀態成為可能。這項研究發表在12月10日的《Nature》雜誌上。
  • 專題|熱學-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定律-理想氣體
    上題答案:C1g水含有的水分子要全世界的人不間斷的數10萬年以上,體現分子數量巨大。知識要點:熱學專題重點內容有: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定律和理想氣體三部分內容。分子動理論:1、物體是有大量分子或原子組成;2、分子永不停息的無規則熱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 氣體分子數量速度和壓強
    《氣體分子數量速度和壓強》(李君輝/微博:陰山遊牧李-君-輝)1,[cp]#科普##自然物質的數學原理##牛頓運動定律# 空氣運動速度跟空氣壓強有關,1,單位空間內體積變小,分子運動速度不變,數量和能量不變
  • 葉軍團隊製作超冷分子氣體的電開關
    在製作鍶原子鐘時,研究團隊將鍶原子冷卻到略高於絕對零度(約-273攝氏度),使得原子變成量子氣體,把原子能量推到最低狀態,稱為量子簡併,從而避免原子間碰撞作用的影響。那麼,把同樣的思路套到分子上,可以製作出奇異的超冷分子量子氣體嗎?
  • 讓理論家無比苦惱的問題:星際氣體中的分子是怎麼活下來的?
    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星際氣體幾乎全部是由單個原子組成的。被觀測到的只有CN、CH、CH+和OH這少數幾種簡單的分子,那時人們認為氫分子以及更大的分子會輕被紫外線星光輕易的破壞。星際星雲中的粒子密度雖然高於周圍空間,但其實仍然是很低,因此按照推測,任何倖存的分子都會因為太過於稀薄而無法被檢測到。
  • 如何利用相對分子質量快速判定排空氣法收集氣體
    初三化學中牽涉到的實驗比較多,其中有很多是實驗室製取氣體的實驗,那麼在收集氣體的時候,收集方法常見的有兩種:①排水法②排空氣法,對於排水法很簡單,只要是這種氣體難溶於水或不與水發生反應,那麼我們就可以用排水法進行收集。
  • 【DFT案例解析】如何計算吉布斯自由能
    , PM7預測有機分子的振動頻率、理想氣體熵、熱容和吉布斯自由能使用量子化學方法可以確定理想氣體的非常精確的熱力學性質,包括可以計算流體的熱力學性質,蒸汽壓力,溶劑化熱容量,溶解能,以及確定氣相反應的化學反應能量和動力學參數等等。
  • 星系Markarian 273的分子氣體有何奇妙之處?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一組國際科學家最近在一個被稱為Markarian 273的超發光紅外星系的北部核中進行了分子氣體的研究。在Mrk 273的北核中,藍移分子流出的模擬圖。圖片:Aladro et al., 2018.先前對Mrk 273的觀測顯示,它的北部核向南北方向擴展了氣體流,一個朝向東西的核圓盤,和一個非常緊湊的核,其中包含一個強大的星暴。
  • 深入分析能帶結構(二)-VASPKIT能帶圖計算
    (3)運行302功能準備2D材料能帶計算的KPOINTS文件,注意檢查列印到屏幕上的對稱性信息是否有錯誤:302 +- Warm Tips -+     See An Example in vaspkit/examples/seek_kpath/graphene
  • 熱力學——理想氣體(一)
    阿伏伽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氣體的體積是指所含分子佔據的空間,通常條件下,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約為分子直徑的10倍,因此,當氣體所含分子數確定後,氣體的體積主要決定於分子間的平均距離而不是分子本身的大小。2.
  • 研究發現氨氣分子擴散存在同位素分餾效應
    這一差異雖然超出了預期,卻意外地刻畫了氨氣同位素分子擴散引起的氮同位素分餾效應。 進一步的理論計算發現,由於輕同位素(14NH3)和重同位素(15NH3)分子量不同,它們在空氣中不同的擴散速率造成了氨同位素的分餾,導致15NH3貧化了17.7‰,這與在北京實際大氣中觀測到的差異(15.4‰)非常接近。
  • 《科學》:新材料能選擇性吸收溫室氣體
    (圖片來源:UCLA)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在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上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材料,並證實該材料能夠隔離並捕獲二氧化碳分子。此外,該發現也能夠讓發電站擺脫毒性材料的使用,且能夠有效地收集氣體。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2月15日的《科學》雜誌上。 進行該項研究的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化學教授Omar M. Yaghi及其同事。Yaghi說,「選擇性消除二氧化碳的技術難題已經被攻克,新發現的結構經過精確『裁剪』,能夠捕獲並保存二氧化碳,並且沒有逃逸。
  • 幾何校正,正射校正,影像配準,輻射定標,輻射校正,大氣校正,地形校正概念詳解
    正射校正是對圖像空間和幾何畸變進行校正生成多中心投影平面正射圖像的處理過程,它除了能糾正一般系統因素產生的畸變外,還可以引起地形引起的幾何畸變。       正射校正是幾何校正的一種,與Image to Map方式的幾何校正過程基本一致,需要高程點或DEM,在地形起伏較大的地區精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