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振雙:淺談疊瓦組件的顯在優勢及技術成熟度

2020-12-25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疊瓦作為一種平臺性的組件製造技術,批量應用後,一直受到專利方面的困擾,可靠性方面的質疑聲音也較多。儘管如此,憑藉其在組件效率提升方面的比較優勢,近兩年來,疊瓦仍呈現出較為強勁的增長勢頭。2018年全球疊瓦組件出貨量在1GW左右;2019年前10個月,不完全統計,疊瓦組件出貨量已超過1.5GW。

(來源:鑑衡認證  作者:紀振雙 )

為適應市場需要,自2016年開始,鑑衡認證中心推出了「領跑者」先進技術產品認證制度。有別於常規產品認證,該項制度將「技術成熟度」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價指標。此前,對技術成熟度的評審,針對的是製造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評審:設計鑑定和定型的適度性、製造過程的工藝成熟度、目標效率命中率、不良品率及技術的隱性風險等。近期,針對高效組件應用過程出現的問題,以及國家認監委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總體要求,鑑衡認證中心針對性地開展了認證產品應用效果的證後評價工作。

本文以疊瓦組件為例

事例性地說明認證產品證後評價的基本思路

一、疊瓦組件的比較優勢

根據生產廠家宣稱的技術優勢,歸納起來,疊瓦組件主要有以下特點:

更高效率;

與現有電池和組件生產線的兼容性較強;

根據需要,可更為靈活地調整組件的版式和大小;

有效降低遮擋和隱裂對組件的性能影響。

以下為根據鑑衡在產品認證及電站檢測過程獲取的數據和信息,針對企業宣稱的優勢,給出的評價結果▼

1)組件效率

疊瓦組件的最大特點是將電池主柵置於電池的疊層之間,且電池間無橫向間距,見圖1。此種設計可以增加組件的有效受光面積,進而降低電池和組件間的效率差,提升組件效率。

圖2為根據鑑衡認證過程的檢測結果,從4家企業各選取一款典型疊瓦組件,給出的電池和組件效率差及組件與電池總面積的增加率。

註:電池與組件效率差、組件面積增加率分別按以下公式計算:

電池與組件效率差 = 抽檢批投用電池樣件效率均值—抽檢批樣本組件效率均值;

組件面積增加率 =(組件面積—電池總面積)/組件面積。從圖2可以看出,與常規組件相比,疊瓦組件面積增加率降低7.8% 左右,與理論計算值(假定主柵焊帶寬度為1mm,電池橫向間距為1.5mm)基本相當;效率差減少0.9%左右,即採用同樣效率的電池,組件效率可以提升0.9%,以效率為19%的310W組件為例,與有些廠家宣稱的功率增加15W基本一致。

2)產線兼容性

疊瓦組件用電池的生產與現有產線具有完全的兼容性。組件生產需要增加或調整某些工藝環節,見圖3。

圖中紅框內為新增或需要調整的工藝環節,其他為常規組件兼容性工藝環節。總體看,疊瓦組件大部分工藝環節與現有產線具有兼容性。需要提醒的是,紅框內的工藝,不同組件生產企業裝備和工藝控制水平不一樣,並導致產品使用性能及可靠性水平差異較大。

3)組件版式和尺寸

目前,市面上常規組件有2種基本版型,60型和72型。疊瓦組件已突破原有的版型設計,除60和72擴展型,又出現了準78型。表1為3個企業典型版型的示例。

從表中可以看出,由於電池尺寸變小,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可以更為靈活地調整單塊組件的電池數量和組件尺寸。需要提醒的是:目前電池和組件的外形尺寸,包括電學參數,過於雜亂,亟待規範。

4)遮擋影響圖4為根據生產廠家宣稱優勢,給出的疊瓦與常規組件電路結構及遮擋影響示意圖。

圖4. 電路結構與遮擋影響示意圖根據鑑衡的監測結果,實際應用中,不同遮擋條件下,疊瓦組件作用效果不盡相同。圖5為兩種典型的遮擋條件圖示。在圖中所示的兩種遮擋條件下,與常規組件相比,A條件下,疊瓦組件對降低遮擋影響的作用不明顯;B條件下,疊瓦組件在降低遮擋影響方面,作用明顯。圖5. 不同遮擋條件圖示

以對組串級性能影響為評價單元,總體看,實際應用中,存在組件或組串級遮擋時,效果不明顯;存在電池或電池串級遮擋時,疊瓦組件在降低遮擋影響方面,效果明顯。

對比疊瓦組件與常規組件的電路結構,理論上也能對上述現象做出解釋。

5)隱裂影響

圖6為常規組件,無明顯缺陷與存在碎裂片組件電學參數的示例性對比;圖7為疊瓦組件,無明顯缺陷與存在碎裂片組件電學參數的示例性對比。

從圖6、圖7中的兩組數據對比看,對常規組件,存在較為嚴重的碎裂片時,Vmp、Imp、Pmp均顯著降低;對疊瓦組件,存在較為嚴重的碎裂片時,Vmp、Imp、Pmp的降幅明顯低於常規組件,說明疊瓦組件可以有效降低隱裂(碎裂)對性能的影響。對比疊瓦組件與常規組件的電路結構,理論上也能對上述現象做出解釋。

二、疊瓦組件的技術成熟度

圖8為產品生命周期法則圖示。目前,已有多家組件企業量產疊瓦組件,全球出貨量已接近組件總出貨量的2%。總體判斷,疊瓦組件尚處於導入期到成長期的過渡階段。此階段需要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特別是可靠性;適度降低與常規組件的價差,提高性價比;進一步理清產品市場定位。總體判斷:上述問題解決得好,會走出圖8中「A」走勢;解決得不好,不排除「B」或「C」走勢的可能。

圖8.產品生命周期圖示

1)需要重視的應用質量問題

圖9為在投運一段時間的電站中,抽檢疊瓦組件中存在的典型EL缺陷圖例。

圖9. 疊瓦組件典型EL缺陷圖

中給出的4種缺陷形式,全部為疊瓦組件因電氣連接方式的改變容易產生的缺陷。從對組件性能的影響程度看,A類缺陷的影響較小;B類缺陷有一定影響,會導致組件Vmp下降;C類缺陷有較大影響,會導致組件Isc上升,Imp下降;D類缺陷有嚴重影響。另外,某些缺陷,會導致嚴重的熱斑,見圖10。

圖10. 內部質量導致的熱斑圖示

從應用情況看,不同廠家供應的疊瓦組件,出現的缺陷類型和程度有較大差異。有的廠家供應的組件,如隆基樂葉,抽檢組件中並未發現對組件性能有較大影響的缺陷;有的廠家供應的組件,存在對組件性能有較大影響的缺陷,且缺陷比例在不可接受的水平。說明不同廠家疊瓦組件的技術成熟度存在較大差異,有的已基本具備大批量供貨的條件;有的尚存在需要進一步解決的技術質量問題。

2)需要考慮的製程質量問題

疊瓦組件將電池間連接方式由焊帶焊接改為導電膠連接。總體看,還有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導電膠粘結劑和導電粒子的選擇及粘結工藝控制,包括返修工藝的選擇。追溯某些使用過程中所發現缺陷的導致原因,可以歸結為電池間連接技術不夠成熟或製程質量控制不當等。

目前,可供選擇的導電膠粘結劑主要有丙稀酸、有機矽、有機氟、環氧樹脂等4種,導電粒子有純銀和銀包銅兩種。不同類型的導電膠在工藝性能、粘結性能、高溫和低溫性能、固化速度、耐候性、可返修性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有必要針對組件長期運行的需要,將可靠性放在首位,同時兼顧經濟性來選擇適宜的導電膠。另外,目前的粘結工藝有點膠和印刷兩種方式,不同企業的自動化程不盡相同,也需要從質量和工藝控制一致性的角度,研究並解決工藝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包括提高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在返修方面,目前的返修工藝有兩種,一種是局部更換問題點的電池,另一種是採用橋接的方式,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採用哪種工藝,均需保證返修組件的電學參數滿足要求。

三、結語

疊瓦組件的性能優勢比較明顯,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樣突出。從投放時間和市場佔比看,疊瓦組件尚處於起步階段,各廠家需要抱著「呵護」的心態,重視並解決產品製造和使用中出現的問題,逐步打消業內的疑慮,謹防「一個老鼠壞一鍋粥」情況的發生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疊瓦組件與HIT組件現狀評估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疊瓦(疊片)電池隨著光伏技術的進步和「領跑者」計劃的深入推進,中國光伏行業開始進入高效產品比拼的時代。一、疊片電池結構和原理作為主流高效組件技術之一的疊片技術目前受到廣泛關注。這樣使得電池以更緊密的方式互相連結,在相同的面積下,疊片組件可以放置多於常規組件13%以上的電池片,並且由於此組件結構的優化,採用無焊帶設計,大大減少了組件的線損,大幅度提高了組件的輸出功率。二、疊片技術的前景更高效率更低損耗,疊片技術無疑將對國內的高效組件封裝技術帶來革命性影響。
  • 疊瓦到底行不行?一文深度講述
    疊瓦技術的優勢在於增加受光面積,減少線損,兩者綜合作用下可提升組件功率>20W。1)有效增大受光面積,提高光電轉化率。疊瓦技術用導電膠替代焊帶,避免了焊帶遮擋,充分利用組件內的間隙放置更多的電池片。
  • 國家知識產權局明確:疊瓦專利有效!
    12月22日晚間,中環股份(SZ:002129)發布公告稱,收到合資公司Maxeon通知,近日其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送達的《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宣告請求人針對權利要求提出無效理由全部不成立,Maxeon所屬發明專利「疊蓋式太陽能電池模塊」(201710523237.1號,以下簡稱「疊瓦專利」)的專利權有效。
  • 劉鈞:淺談技術創新對降低電機控制器成本的重要作用
    [摘要]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鈞在大會上做了「淺談技術創新對降低電機控制器成本的重要作用」的主題演講。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鈞在大會上做了「淺談技術創新對降低電機控制器成本的重要作用」的主題演講。一.背景概述電機驅動系統的性能直接決定了車輛的性能。是支撐電動汽車技術體系的三項關鍵共性技術之一。
  • 2019年各企業雙面組件產能知多少?一文詳述雙面技術
    (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測試網」作者:Faye)雙面技術成為第三批應用領跑者新寵,半片/疊瓦等技術初露鋒芒在八大基地38個項目招標中,投標企業共54次申報雙面技術,雙面技術合計中標2.58GW,佔比52%,其中PERC+雙面1.45GW,P型雙面100MW,雙面+半片200MW,N型雙面831MW
  • 2021年182組件產能達54GW,晶澳、晶科、隆基合體打造光伏度電成本...
    2020年11月12日,由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綠能聯合舉辦的「回歸客戶價值,打造更優度電成本」的182組件與系統技術論壇在上海成功召開。本次論壇邀請了逆變器企業、支架企業、電力設計院、EPC企業及第三方認證機構就182組件的設計理念、生產成本、產業配套、系統應用以及產品認證等做了全方位的分析。
  • PERC技術頭部企業淨利5分/瓦?HIT最終產能預計達300GW?
    PERC電池經過3-4年的普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效率已經達到了22.5%,明年大概率就要見到23%的效率極限,很多技術手段都已經用了,再往上提效可能比較困難或者不具備經濟性;而且PERC的非矽成本也已經到0.23元/瓦左右,再下降已經很困難了;疊加電池工藝高度集成在設備中,PERC技術快速擴散,產能無序擴張,目前頭部企業淨利也只有5分/瓦,光伏電池產業需要尋找新的方向來拓寬盈利空間
  • 中南光電閃耀墨西哥 組件榮獲FIDE認證
    本次展會,SUNERGY精選了多款高效組件,滿足拉美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其中,SUNERGY高效疊瓦組件、雙面雙玻組件等具備領先的技術優勢,為客戶提升投資收益帶來了更多選擇,在展會現場吸引了大量的目光與關注。
  • 突然爆火的異質結HIT光伏技術優勢與挑戰並存,PERC主流地位短期內...
    如此可喜的態勢,不僅讓異質結HIT電池成為A股當紅「炸子雞」,也讓眾多光伏從業者樂觀的認為,異質結HIT技術的突破將取代PERC市場主流地位,帶領行業迎來新的拐點。然而,尚處於研製初期的異質結HIT技術卻是優勢與挑戰並存,其爆紅的背後仍有眾多亟待邁過的門檻。能否成為下一代技術領袖,還有待時間的考證。
  • 被「爆炒」的矽片尺寸:對標210的500瓦 182聯盟火力全開
    (來源:光伏們 作者臧超)在電池、組件本身技術提升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增加矽片尺寸成為行業的一致選擇,這個由晶科能源158.75mm開始引領的潮流,如今成為了行業爭議的焦點。天合光能與東方日升推出的210組件在此不再贅述,上述兩家已經實現了批量出貨,6月18日中環股份控股的組件企業環晟光伏宣布首片G12疊瓦組件下線,並且已經具備量產能力。
  • 晶澳公布180mm矽片組件深藍系列「DeepBlue3.0」技術方案
    來源:華夏能源網晶澳產品技術部總監 湯坤5月18日,晶澳科技(股票代碼:002459.SZ;以下簡稱「晶澳」)正式公布了基於180mm矽片的超高功率組件深邃之藍DeepBlue3.0技術方案。據晶澳產品技術部總監湯坤介紹,DeepBlue3.0為採用180mm大矽片的72/78片組件版型,在繼承上代450W+五大創新技術的同時,應用Percium+高效電池技術。此前5月11日晶澳宣布,其DeepBlue3.0高效組件72片版型在標準測試條件下的功率輸出超過525W,刷新行業紀錄,並於2020年下半年正式面向市場銷售。
  • 產能規劃超10GW 規模化發展下HJT電池優勢愈加顯現
    其中,由通威太陽能發布的異質結太陽能電池以435W的發電功率拿下PV EXPO的光伏組件效率榜首,採用SHJ技術搭配疊瓦的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可謂風頭極盛。在未使用半片、MBB等組件提效技術前提下,量產60片單面組件最高功率達到332.6W。未來兩年內,晉能科技的HJT異質結組件產能將達到GW級,成本也將大幅下降,實現光伏發電度電成本的突破性下降。  2019年2月,福建晉江市晉銳能源有限公司HDT高效異質結太陽能電池項目開工。
  • 專家訪談:亟待規範——從應用角度談組件尺寸及版型設計標準化
    對此,光伏頭條記者採訪了鑑衡認證中心紀振雙副主任。 一、 矽片、電池、組件結構設計現狀及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暫且不論M10矽片生產,以及使用此矽片量產電池和組件的條件是否成熟,「倡議」之所以引起熱議,實質上反映出行業對扭轉矽片、電池和組件尺寸自行其事、雜亂無序狀態的期許。
  • 單、多晶組件衰減及發電成本對比分析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近期將推出系列文章,從單多晶材料的原理,單多晶系統的度電成本和實際電站案例測試數據,分析單多晶的各自優勢。我們提倡行業同仁秉承科學公正的態度,通過技術的交流,相互提攜、競爭、促進,從而進一步擴大,讓進入世界能源領域的甲級隊。
  • 疊瓦技術不靠譜,但它普及了:我們電腦還用給機械硬碟留位置嗎?
    這種組合的邏輯其實很簡單直接,固態硬碟有著絕對的性能優勢,但是可靠性不行,而且數據無法挽救,只適合安裝系統和程序,機械硬碟雖然慢但是更可靠,而且一旦也發生故障也有機會把數據搶救回來,所以承擔著存儲重要數據的重任,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便宜。然而現在這種看似穩固且合理的組合,正在隨著硬碟技術升級而變得土崩瓦解。
  • 最低1.665元/瓦,天合擬中標珠海綜合能源16.2MW組件採購
    12月14日,珠海綜合能源有限公司2021年度晶體矽光伏組件框架招標中標候選人公示,天合光能以1.665元/瓦的最低報價位列第一中標候選人,隆基樂葉以1.7元/瓦的報價位列第二中標候選人,第三為合肥晶澳,投標單價為1.68元/瓦。具體中標結果見下: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重「疊層」
    「3篇採用疊層技術的文章值得重視,將來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商品化矽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化效率,但這一方向目前國內開展研究的不多。」李永舫指出,「國內研究者應該重視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尤其是在現有矽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技術的基礎上開發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同時需要研究疊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後對原來的矽太陽能電池產品穩定性和壽命的影響。」
  • SunEdison 利用新的高效太陽能組件技術來削減太陽能成本
    加利福尼亞州貝爾蒙特2014年10月15日電 /美通社/ -- 領先的太陽能技術研發公司和太陽能服務提供商 SunEdison, Inc. (NYSE: SUNE) 今天宣布推出新的零空白 (ZWS) 太陽能組件技術。這種技術較高可以將太陽能組件輸出功率提升15%,從而有效降低整體系統成本,較大降幅可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