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西家的兒子貝貝剛上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天送到幼兒園以後,貝貝並沒有哭鬧。小西看到孩子適應得不錯,還高興地發了朋友圈。
結果到了第二天上學,臨出門的時候,貝貝卻說自己肚子疼。小西很緊張,準備帶貝貝去醫院看看。但是一聽媽媽說要去醫院,貝貝卻說自己肚子不疼了。
小西想,是不是孩子不喜歡去幼兒園,所以裝病呢。
其實像貝貝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特別是在新生剛入園的階段會更容易出現。不過,這樣的情況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在裝病,也有的孩子是真的不舒服。
裝病也好,真的難受也罷,但是其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孩子從心裡有些抗拒去幼兒園。
孩子是真生病還是在裝病?家長要根據情況來分辨清楚。
孩子入園以後的分離焦慮,不僅僅表現在形式上,當焦慮的情緒過於嚴重,還會引起身體的不適。
有的孩子真的是會肚子疼或者是影響到食慾,還有一些是孩子因為緊張和壓力,感覺到身體不舒服,但是又不能明確地表述出來,通常會籠統地說是肚子疼。
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要耐心的跟孩子溝通,幫他放鬆下來。如果孩子有哭鬧的行為,家長要允許孩子將情緒發洩出來,這樣也有利於緩解壓力。
孩子因為焦慮情緒而引起身體不適的情況,通常不會在入園第一天出現,而是在後續的幾天出現。
因為孩子只有去了幼兒園,才會對在幼兒園的一些情況有所了解,發現自己對適應這個新環境有一些困難,這時候壓力會有所增大。
另外,如果孩子在幼兒園當中受到了一些挫折,比如跟小朋友之間有一些衝突,或者是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比如不願意去廁所,不願意吃飯等。也會讓孩子產生壓力,在心裏面會抗拒去幼兒園而引起身體的不適。
當孩子因為不想去幼兒園而去想藉口的時候,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說自己生病了,身體不舒服,而不去幼兒園。
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首先不能指責孩子或者是批評孩子。越是去批評孩子,反而會讓孩子對上幼兒園更加抗拒。
比起孩子裝病,家長更應該重視的是,孩子為什麼裝病,他抗拒去幼兒園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孩子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家長可以通過跟孩子溝通,去分析一下具體的情況。
孩子不想離開家,不想離開爸爸媽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沒有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畢竟孩子從出生以後長達兩三年的時間,都是在家中的。
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確實需要時間,家長要更為耐心地去鼓勵孩子,並且及時跟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哪方面的能力需要加強,比如生活自理方面,或者是語言表達,人際溝通等。
家長了解之後,在家中可以幫助孩子去鍛鍊這些能力,逐漸地增強,這樣讓孩子能夠更容易地去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在小班新生階段,更容易出現孩子之間發生肢體衝突的問題,這時候孩子們還沒有學會如何去遵守規則,有時候不能約束好自己的行為。
被打的孩子,因為受到了欺負,有時候就會因此對幼兒園而有所抗拒,怕去幼兒園再被欺負。
如果孩子是因為這樣的問題而抗拒去幼兒園,那麼家長要在老師的幫助下,讓兩個小朋友之間和解,幫助孩子解開心結。
另外,還有一種孩子在幼兒園當中常遇到的挫折就是,感覺到自己被忽視了。在家中多個大人圍繞著一個孩子,被關注習慣了,有一些敏感的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以後就會覺得自己被老師忽視了。
因為被忽視而產生的失落感,會讓孩子不想去幼兒園,希望待在家中有家長的陪伴。家長可以給孩子解釋,只有長大了的小朋友才可以去幼兒園,老師相信每個小朋友都能做得很好,所以不會像爸爸媽媽一樣,事事都去幫助小朋友。
讓孩子感受到自己長大了,能力有所增強,是被信任的,這樣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就不再會糾結於,在幼兒園當中自己是否被忽視了。
新生入園的前幾個月,孩子確實比較容易生病。原因在於,情緒焦慮容易使得免疫力降低,另外環境的改變,加上換季氣溫的改變等等,都容易讓孩子生病。
家長要注意及時為孩子增減衣物,晚上讓孩子早點休息,在家也要督促孩子多喝水。多跟孩子溝通,幫助孩子緩解焦慮的情緒。如果孩子身體不舒服,一定恢復好了再送孩子去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