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片樓」成網紅景點,還上了英國《每日郵報》,網友問怎麼住人

2020-12-16 帶你萬水千山走遍

「紙片樓」成網紅景點,還上了英國《每日郵報》,網友問怎麼住人

在上海的寧波路石潭弄有一處非常奇特罕見的居民樓建築,引起了很多人和媒體的注意,就連英國的《每日郵報》也報導了它,於是,小樓一下就火了起來,引來無數遊客前來探奇,成為了網紅景點。它到底神奇在哪裡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這座居民樓被形象地稱之為紙片樓,因為整棟樓看上去就像是一紙片一樣,超薄,而且是搖搖欲墜的感覺,但它的堅固度完全不用擔心,據當地的居民說,此樓已經在矗立了上百年。

居住在此樓裡的居民還說,確實,紙片樓的兩頭空間是超級小的,兩頭的陽臺有時候放一把椅子都有些困難。但是中間就不一樣了,其實中間是一個大肚子,空間很大,居住起來完全沒有問題,所以網友心中的疑問——紙片樓怎麼居住,這個問題其實是完全不存在的。也正是這種三角形的設計,造成了視覺上的錯覺和衝擊感,讓紙片樓看起來薄如紙片。

細細研究,你還會發現,其實這種紙片樓在北上廣和深圳一代還是非常常見的,就連河南和濟南也有這種建築類型的存在。

不過紙片樓的獨特設計和視覺衝擊還是會引得很多人的圍觀和好奇,也難怪英國的《每日郵報》也報導它了,畢竟在外國這樣的建築並不多見。

紙片樓網紅景點你去過了,如果還沒有,可千萬不要錯過哦。

相關焦點

  • 重慶「穿樓小火車」上人民日報,網紅景點是怎樣「造」出來的?
    近日,重慶又一網紅景點登上人民日報——在涪陵藺市紅酒小鎮,一列從兩棟居民樓「穿洞」而過的小火車,成為新晉「網紅」!五一期間吸引數萬網友慕名打卡,成為抖音大賽打卡點。重慶許多網紅景點,都是重慶人眼中見怪不怪的日常生活,比如穿樓而過的輕軌、排隊百米也要坐一回的長江索道、看哭導航的最複雜立交……但事實上,網紅景點也是可以打造的!
  • 英媒:《每日郵報》成英國銷量第一的報紙
    參考消息網6月21日報導 英媒稱,在連續42年佔據英國最暢銷報紙的寶座後,《太陽報》終於被《每日郵報》奪去了殊榮。據英國《衛報》網站6月19日報導,自1978年以來,《太陽報》一直是英國最受歡迎的報紙。
  • 《人民日報》「聯姻」英國《每日郵報》:發出中國聲音
    《人民日報》和英國《每日郵報》展開合作了。 在外界看來,《人民日報》是有著近70年歷史的中共中央機關報,而《每日郵報》給人的印象是立場傾向保守的英國小報, 兩者之間似乎並不能構成合作關係。但其實英國《每日郵報》的網絡版郵報在線已經悄然與中國主流媒體《人民日報》展開合作長達一年多,《人民日報》每周與郵報在線互相交換約40篇報導內容。
  • 盤點十大網紅貓,瓜皮、樓樓在列,新晉網紅目前很虛弱要吊葡萄糖
    主人將其接回後,它累得不省人事,要吊葡萄糖,查看監控視頻後發現,晚上10點40至早上5點多,先後與5隻母貓,進行非正常社交活動(還不包括監控死角)。此事經《每日郵報》《英國鏡報》等報導,也引起了外國網友的關注。不過好在事情已經處理好了,據貓主人表示,因為藍貓有血統證,店家報銷貓醫院費用,懷孕的母貓店家賠償貓主人500元。
  • 外媒:維基百科封殺英國《每日郵報》稱其"不可靠"
    參考消息網2月10日報導 外媒稱,維基百科網的編輯們把英國《每日郵報》歸入"基本不可靠消息來源",除非特殊情況,在編輯維基百科英文條目時禁止引用。據BBC中文網2月10日報導,負責這個百科網站運營的慈善機構維基媒體基金會宣布了這個非同尋常的決定。
  • 英媒:中國小貓步態呆萌成網紅
    原標題:英媒:中國小貓步態呆萌成網紅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21日刊發一篇報導,題為《短腿貓「丟丟」以其可愛的跑步姿勢成為網紅》。小貓的主人張(音)女士對《每日郵報》網站記者說,她在中國東部山東省的家中拍下了「丟丟」的萌態,當時這隻小貓正試圖得到它最喜歡的食物。張女士是一名鋼琴教師。她說,那時她剛打開一盒金槍魚罐頭,「丟丟」聽到聲音,就急切地朝她跑來。
  • 英國《每日郵報》:大笑並非「百益無一害」
    資料圖片:2007年5月6日,印度人在孟買參加「大笑比賽」。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13日報導,咯咯地笑、輕聲地笑或開懷大笑,人們一直被告之笑是應對生活給你帶來的壓力與緊張的最佳途徑。   但是據研究人員說,笑可能不是最佳良藥,甚至可能會導致身體產生嚴重的併發症。   來自牛津大學的科學家說,一名婦女在大笑後因心跳加速症候群昏厥並死亡。
  • 《每日郵報》:張裕葡萄酒進入英國Tesco
    近日,《參考消息》轉載了英國《每日郵報》對張裕葡萄酒在英銷售的新聞報導,文章寫道,中國正在開發本國的醇厚葡萄酒,此舉將令法國人不寒而慄。此前,英國《每日郵報》(TheDailyMail)就發表題為《中國開始向英國出口葡萄酒》的報導,文章稱,繼張裕解百納幹紅早前已進入Sainsbury’s銷售之後,全球第三大超市集團Tesco(樂購)也開始銷售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莊2015年份摩塞爾傳奇赤霞珠幹紅,這也是唯一一款在TESCO銷售的中國葡萄酒。
  • 臺中紅點文旅被英媒譽為全球最好玩飯店
    ,被英國《每日快報》譽為全球最好玩的飯店,英美媒體因而跟進報導。 接著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也於12日報導,這間在臺灣臺中市的飯店創造了一個最刺激的設施讓旅客來往樓層之間。 《每日郵報》表示,「紅點文旅」以10萬英鎊(約新臺幣500萬元)裝置的溜滑梯,讓住客「下樓有風」,引發英國網友熱烈回復討論,有不少人對此溜滑梯躍躍欲試。
  • 歪腰郵筒爆紅 網友贊臺灣人面對困境仍有幽默感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導 臺媒稱,颱風8月8日侵襲臺灣,卻沒有打擊臺北居民的精神,中山區一對被掉落招牌砸歪的郵筒,成為另類的民眾朝聖景點,經由媒體報導後,網友讚賞臺灣面對困境時展現的幽默感。據臺灣「中央社」8月11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稱,為了跟這對「歪腰郵筒」拍照合影,民眾排了約半小時的隊伍,現場還有兩名郵差先生維持秩序。英國《每日郵報》稱,一名郵差先生也融入其中,配合遊客擺pose,拍下一系列逗人發笑的照片。
  • 《每日郵報》刊載中國學生的手寫英文,英國網友:快把我兒子和他的「雞扒字」帶走!
    總有那麼幾次,你看著筆記上凌亂扭曲的英文字體,大感頭疼;總有那麼幾次,你因為過分潦草的英文書寫,信心滿滿的作文卻被老師棄如敝履...作為非英語國家,英語書寫是很多人難以言說的痛。更有網友表示,連中文都寫不好,英文就算了吧。
  • 英國每日郵報:中國盲人的燈塔,網際網路時代的弄潮兒
    (原標題:英國每日郵報:中國盲人的燈塔,網際網路時代的弄潮兒) 就像貝多芬在變成聾人之後創作出最傑出的作品一樣
  • 「石家莊最美爛尾樓」成網紅上熱搜,誰是世界上最能盈利的爛尾樓?
    有人說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那爛尾樓也有可能是大隱於世的景點。石家莊的一個爛尾樓卻有些與眾不同,這就是位於石家莊火車站附近的「祥雲國際」,曾號稱投資170億的「大手筆」,爛尾多年卻意外火成網紅打卡聖地,還以#石家莊最美爛尾樓#話題被推上微博熱搜。不僅是"祥雲國際",國內外還有許多著名爛尾樓,或因建築本身,或因建造故事,即便爛尾多年還會受到許多關注。
  • 我國4座「奇葩紙片樓」,最窄處僅20釐米,居民:看著怕被風吹倒
    上海 首先是上海寧波路的紙片樓,這座建築曾經上了每日周刊。而且是從大樓的前側方30度拍攝的,這個角度看上去,這裡就像是單層的磚頭壘起來的一樣,很多人都以為這是ps的,但其實不是,當然也不是專門為了擺拍而建造的,是真實的,可以住人的居民樓,大樓其實是一座三角建築,而照片中的部分是三角形的最尖端,一些住在這個角落的居民表示很難。
  • 英國《每日郵報》:園藝讓人更加快樂
    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導 如果你感到沮喪,別再借酒澆愁了,帶上鏟子到花園去吧。外媒稱,一項研究表明,園藝可以讓人振奮精神。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14日報導,《園丁世界》雜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90%的園丁認為園藝可以讓他們心情好轉。調查發現園丁很少看起來不快樂或沮喪。
  • 英國《每日郵報》:「長腿」城市什麼樣(圖)
    「長腿」的城市電腦模擬圖(英國《每日郵報》網站)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 英報稱,想像一下生活在一個「長了腿」的城市裡會是什麼樣子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1月5日報導稱,「搭乘」這樣一座巨大的「履帶式」都市,你會被帶到世界各地,你的郵政編碼也會不斷發生變化。這樣的設想看似荒謬,但這確實是攻讀建築專業的西班牙學生曼努埃爾·多明格斯提出的一套方案。根據多明格斯的構想,這座「遊牧城市」將會在履帶(類似於坦克履帶)的幫助下移動到便於居民找到工作的地區。
  • 一棟樓有20餘家酒店 貴陽花果園又成了「網紅」!
    物業解釋:本就規劃為商業公寓樓  1月10日下午,一名博友在新浪微博發帖稱:位於花果園的一棟樓房外牆上,掛滿了數十家酒店的廣告牌,不禁讓人想入非非。這名博友還調侃道: 「這將是貴陽新一代建築網紅的節奏,而轉發此文的,在2016年定會告別單身狗。 」  市民態度  有人認為正常,有人反對  博友的微博一發出,立即引起廣大網友的「共鳴」 。網友「巍才毅」說:「商機來了,看來要整個用品店在附近了。 」 網友「BEATA-ZX」也說:「太怕了,不知道有多少少女在這棟樓吃虧嘍!
  • 每日郵報:英國不該做美國奴隸
    參考消息網8月30日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28日發表題為《我們為什麼還騙自己說英國是偉大的強國?》的文章,作者為史蒂芬·格洛弗。文章稱,英國為什麼感覺自己必須像世界強國一樣行事?作者稱,8月28日英國議會下院有關敘利亞的辯論跟最後的結果沒多大關係。無論英國加不加入,美國都將襲擊敘利亞。在這場滑稽劇中,作者最反對的是假裝英國的決定至關重要,英國的軍艦和飛機對行動起關鍵作用。英國只是小角色,最多只是為美國提供一點點聲援。誠然,英國在入侵伊拉克之前對美國有用,可以提供政治和外交掩護。現在也是如此。
  • 卡薩登上英國每日郵報,直言擊敗KZ是意料之中
    在MSI季中邀請賽結束之後,RNG擊敗KZ取得冠軍的消息傳遍了世界各國,在我們國內就有很多媒體在紛紛報導RNG奪冠的事情,而這一次英國的《每日郵報》對就RNG戰隊這次的強勢奪冠做了一次專訪,採訪的是RNG的打野選手Karsa,每日郵報是英國的最早的現代報紙,在當地擁有極高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