屮、嘂、叒、沝…… 這些不常見的漢字,你會讀嗎?
近日,中國藥科大學官方微信推送的一條校園新聞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藥大校園裡新開了一家名為「屮樂軒」的書店,書店的名字吸引了網友的注意力,「屮」字到底應該怎麼讀?還有好事者,翻出了一堆和「屮」字類似的漢字,如「嘂」、「勥」、「槑」、「彧」……這些字不僅在網絡世界裡高頻出現,還被賦予了新的用法和解釋。有網友感嘆:這年頭不好好讀點書,在網絡世界裡都「寸步難行」了。
通訊員 姜晨 楊洋 劉美茹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象形字走紅,「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
如果不是藥大官方微信裡的這條新聞,估計很多人都遺忘了「屮」這個字的存在。10月21日,中國藥科大學在江寧校區舉辦了校園書店「屮樂軒」的開業儀式。書店坐落在藥大圖書館二樓,總佔地面積為270平方米,陳列書籍種類涵蓋豐富,主打社科、文學、生活類書籍,也不乏和藥大學生專業學習相關的考試用書。除此以外,各大圖書網站及出版社暢銷榜單的書也會入選。
微信推送後,不少讀者對書店的名字「屮樂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屮」字應該怎麼讀,這就是個問題呀。學校的微信推送裡,對書店名稱的由來做了解釋。「屮樂軒」中「屮」為草木初生之意,讀音為(chè),「樂」為歡喜快樂之意;「屮」與「樂」合而成為「藥」的繁體字「藥」;「軒」為環境溫馨明亮之意。這麼一看,書店的名字還的確很有藥大特色。
網友們這下興趣來了,翻出了一組和「屮」字類似的漢字,如一群「屮」字扎堆的茻(mǎng),望文生義,草木就更加茂盛了。還有一堆「口」的扎堆,也很有「殺傷力」。這個看上去結構怪異的「嘂」(jiào)字,因為外形奇特,贏得了網友們的別樣青睞,很多人還在論壇回復裡頻繁使用。一個字裡有「四張嘴巴」, 耳邊自動響起了嘰嘰喳喳的BGM(背景音樂),反正看著就很吵……事實上,「嘂」字的「音量」的確很高,它有高聲大哭的含義,作為名詞時,則是一種樂器大壎。在網際網路世界裡,「嘂」字被開發出了「板凳」的新用法,網友們覺得,四個「框框」看上去也挺像凳子,於是原本常見的回覆「板凳」,被「嘂」字替代。看上去文乎文乎,能震懾一下別人也不錯。
生僻字擁有了「一家人整整齊齊」的效果,網友們紛紛舉例「一家人」系列漢字,如已經不算陌生的又雙叒(ruò)叕(zhuó、yǐ、jué、lì),土圭垚(yáo),還有人名中已經算是常見的火炎焱(yàn)燚(yì),水沝(zhuǐ、zǐ)淼(miǎo)(màn),是不是很長知識?
這些「柴火棍」其實也是字
無巧不成書,最近熱門的微信公眾號「中文男足」,也在生僻字的問題上被網友調侃了一把。公眾號計劃著改名,但操盤手發完改名公告,卻忘了進行改名申請。於是,原定的公眾號新名字「Just Lose It」慘遭搶註。
由於微信公眾號的暱稱裡不允許出現任何類似於豎線|、引號「」這樣的特殊符號,操盤手「鄧香蘭」靈機一動,在Just Lose It左右兩邊加了兩根「火柴棍」,並註明,「這玩意不是豎線,而是漢字的筆畫豎,所以不算特殊字符,看上去也不太離譜。」有機智網友調侃,「丨」也可以理解為漢字呀,意味「上下貫通」,可以讀成「gǔn」。
事實上,「丨」還真的是字,雖然用的不多,獨自出現的時候也不算常見,但正兒八經有四個讀音shù、yī、gǔn和tuì。類似「丨」一樣特別省力氣的漢字還有π的「兄弟」「丌」(qí)字,長相即全部,一打眼就是個墊東西的底座。還有「灬」(huǒ,biāo),一堆柴火堆一起,這火燒的能不旺麼?
筆畫少的字不常見,筆畫多了,還是不認識。很多人認識「羋」「嬛」或是「彧」,基本都是靠著電視劇來完成的。《羋月傳》播出時,網友們認真學習了一下「羋」字作為姓氏出現的源頭,至今還有人熱烈探討著羋月和屈原或是白起在N年前是不是遠親。「嬛」的認字工程量其實比「羋」要大,《甄嬛傳》播出的時候,孫儷扮演的角色到底應該是讀甄嬛(huán),還是甄嬛(xuān),網友們吵翻了。虛擬的人物無從可考,但根據電視劇設定的情景咬文嚼字一下也不算壞事。劇情裡,甄嬛用「嬛嬛一嫋楚宮腰」向皇帝解釋著自己名字的由來,「嬛」作為形容詞時的讀音為xuān,但在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嬛」字出現了讀音大一統的趨勢,讀音只有huán。
還有被改名了很多年的謀士荀彧,成為了表情包界當之無愧的「泥石流」。網友們嚴格按照「看不懂的字讀半邊」的土方法,自動將外貌和「荀」字有些類似的「苟」字,還有比「彧」少兩筆的「或」字的讀音借來使用了。事實上,「彧」(yù)字的含義特別美,不僅文採斐然,還特有教養,顯得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