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2020年感動世界的抗疫者,別來無恙!

2020-12-22 新華社客戶端

2020年極不尋常

幾乎所有地球人都受到新冠疫情衝擊

這一年,說不完的悲中也有歡

這一年,道不盡的苦裡仍藏甜

只因為

平凡的人帶給世界最多感動

從支援中國抗疫的外國朋友

到海外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再到各地自助、互助的個體

新華社記者記錄下一個個不平凡的故事

也一次次在中國「刷屏」、上熱搜

臨近歲末

跟我們一起聊聊

這些或遠或近,或熟悉或陌生

曾感動我們與世界的抗疫者

—— 還記得戰鬥民族「千人飈中文」嗎?

今年2月,中國抗疫攻堅之時,俄羅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聲援活動,近千名員工用中文高呼「中國加油」,場面震撼!

歲末之際,我們回訪了參與者奧博斯卡洛娃·埃琳娜,一個曾在中國住了十多年的俄羅斯姑娘。埃琳娜說,疫情在俄羅斯持續蔓延,父母、朋友和她本人陸續感染了新冠,幸運的是,她逐漸痊癒並已重返工作崗位。

埃琳娜和同事們目前只能遠程辦公。她期待著一切早日回歸正軌,期待著整個團隊在辦公室重聚的日子。

「我想,等到再見面的時候,我們一定會一邊笑著一邊回憶這段特殊的時光。」

—— 還記得感動中國網友的日本姑娘嗎?

同在中國抗疫艱難時分,日本護士巖崎春香提前結束在中國的工作交流,但回到家中依然心繫中國朋友,於是用自繪防疫漫畫聲援中國。「請你們好好保重,一定安全歸來!」她3月還錄製視頻,為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中國醫務同行祈願平安。

巖崎在回訪中介紹了這一年的經歷:隨著日本疫情加劇,她主動應募到抗疫一線,先後服務於新冠病毒感染輕症患者隔離點和機場檢疫所,近期還要奔赴新的醫護崗位。

2020年11月,她在一個日本青年感知中國的徵文比賽中獲獎,作品《加油》正是以抗疫為主題。

「地理上的距離並不等同於心理上的距離,這是我在中國過春節時從中國朋友那裡強烈感受到的。在新冠疫情的非常時期,在很容易產生孤獨感的當下,為對方著想、彼此相互鼓勵顯得尤為重要。2021年,我們一起加油吧!」

—— 還記得「逆行」海外的中國抗疫專家組嗎?

危急時刻方顯英雄本色。三十餘支中國醫療專家組先後奔赴三十多個國家及地區,助力當地抗擊疫情,贏得當地民眾和國際社會大寫的贊。

其中,從中國農曆新年到伊朗傳統新年,從國內抗疫一線到伊朗抗疫一線,赴伊朗的中國抗疫專家組幾乎無停歇地與疫情賽跑,把寶貴經驗帶給深陷疫情之中的伊朗。

臨近歲末,團隊成員、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中心實驗室主任馬學軍對新華社記者回憶起一件感人小事:中國專家組完成任務乘機回國那天,德黑蘭機場大廳冷冷清清。忽然間,一些機場工作人員圍了過來,有人還舉著「疫情無情」「中伊有情」「英雄回家」等標語。儘管彼此語言不通,但這一幕讓中國專家倍感溫暖。

如今,馬學軍仍奮鬥在科研一線,希望在病原體核酸檢測新技術的研發領域有所突破,為人類共同抗疫貢獻更多力量。很多「逆行」的中國抗疫專家回國後,繼續堅守抗疫一線,通過線上研討等方式助力世界抗疫。

「德黑蘭機場工作人員爭相與我們合影,還教我們跳拍手舞,聽說這是當地歡送英雄回家的最高禮儀,我非常感動。」

—— 還記得「勒痕臉」的義大利醫生嗎?

今年3月,義大利疫情告急,醫生尼古拉·斯加爾比在重症病房連續工作13個小時,脫下防護裝備後,臉上滿是勒痕。他的自拍照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吸引大量關注。經我們報導後,「勒痕臉」的故事也在國內引發很多共鳴。

「我不覺得自己是英雄。我只是一個熱愛這份工作的普通人。」他當時在個人帳號上寫道。

當義大利秋冬季遭遇「第二波」疫情,斯加爾比把個人社交媒體帳號頭像換成了「鳥嘴醫生」。據說,中世紀黑死病肆虐歐洲時,醫生用可過濾空氣、狀如鳥嘴的面具自我防護。他以古喻今,為的是呼籲民眾不要輕視疫情之重。

也想在這個故事後,向中國和世界所有醫護人員再道一聲:謝謝你們,真心英雄!

「疫情終將過去,只要我們團結一致。」

—— 還記得疫情中「愛的回饋」嗎?

敘利亞難民阿蘭·古米姆和妻子在葡萄牙重建人生,在當地人支持下開了裡斯本第一家敘利亞風味餐廳。當疫情重創歐洲,他們決定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免費供餐,還帶動了一些人參與。許多醫生和護士來電錶達感謝。

裡斯本目前仍是疫情重災區,餐飲等服務業這一年深受重創。阿蘭的餐廳生意慘澹,只能靠外賣維持基本運營。儘管如此,阿蘭還是對專程趕去看望他的新華社記者表達樂觀信念——每天笑對生活,他堅信人類一定能戰勝疫情。

「加油,2021年!」

—— 還記得「陽臺音樂會」嗎?

埃及疫情嚴重時,小提琴手穆罕默德·阿德爾走上自家陽臺,為鄰居們奉獻不間斷的「陽臺音樂會」。宵禁逐步解除後,他還報名成為埃及巴赫亞醫院的志願者,在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療的過程中為他們演奏。

「陽臺音樂會是我的起點,看到患者聽到音樂而展露笑容,我很欣慰,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了放鬆。我希望在音樂療法領域做更深入的研究,帶動其他藝術家用同樣方式幫助到更多病患。」

—— 還記得這位重返「前線」的老兵嗎?

最後一個故事,來聽聽一位百歲勇者的話吧。

英國二戰老兵湯姆·穆爾上尉繞自家院子步行100圈,為抗疫一線壓力重重的英國醫護人員募捐。老兵最後的「戰績」超過3200萬英鎊。

接下來的日子裡,老兵沒有停下腳步。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會,發起名為「與湯姆上尉聊天」的慈善活動,親自接聽電話,鼓勵和安慰那些在疫情中承受孤獨和喪親之痛的人們。

「你們一定要記住,我們最終會走出(困境)。一切都會好的。」

再回首

依然荊棘密布

再回首

背影仍在路上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曾經的感動

給我們繼續前行的力量

2021,我們來了

(記者:馬曉燕、張若玄、姜俏梅、陳霖、周嘯天、溫新年、吳丹妮、張代蕾、羅晨;剪輯:孫碩、王玉珏;編輯:孫浩、王申)

相關焦點

  • 別來無恙!手繪中文防疫漫畫的日本姑娘,戰鬥在日本抗疫一線
    回顧即將過去的2020年,巖崎告訴新華社記者,令她感觸最深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和美好有多麼重要。這個日本姑娘與中國朋友的緣分始於2018年夏天。(圖片由受訪者提供)因疫情之故,她2020年1月提前回國,人在日本卻時刻心繫中國當時的抗疫情況。「請你們好好保重,一定安全歸來!」3月上旬,巖崎在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的家中錄了一段視頻,祈願在武漢抗疫前線奮戰的所有醫務人員平安。
  • 這個感動中國網友的日本護士,別來無恙!
    編者按:2020年,世界深受新冠疫情衝擊。困境中,平凡的人們帶給世界最多感動。從「花式」支援中國抗疫的外國朋友,到海外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再到世界各地自助、互助的個體,新華社駐外記者這一年記錄了很多平凡人的抗疫故事。臨近歲末,記者回訪了一些曾給中國網友留下深刻印象的抗疫中人。現在的他們,還好嗎?別來無恙。
  • 這位感動中國網友的日本護士,別來無恙!
    2020年,世界深受新冠疫情衝擊。困境中,平凡的人們帶給世界最多感動。從「花式」支援中國抗疫的外國朋友,到海外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再到世界各地自助、互助的個體,新華社駐外記者這一年記錄了很多平凡人的抗疫故事。臨近歲末,記者回訪了一些曾給中國網友留下深刻印象的抗疫中人。現在的他們,還好嗎?別來無恙。
  • 用音樂打退疫情 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奏《抗疫者之歌》
    華夏經緯網4月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在疫情籠罩世界的險峻時刻,美妙樂音更顯安定人心。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31日於粉絲專頁張貼一段影片,由擊樂家朱宗慶領頭,演奏《抗疫者之歌》,共17位擊樂家們戴著口罩,各自敲鼓搖鈴,奏出活潑樂章,為樂迷帶來無限希望。
  • 「抗「疫」者說」蔣集政: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看中華民族凝聚力
    編者按:為了解和掌握基層抗「疫」戰役中的基本情況,聽取基層幹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湖南省省情研究會利用遠程辦公系統,聯合紅網論道湖南頻道策劃推出抗「疫」者說,以期暢通社情民意、服務科學決策,進一步凝聚共識、齊心協力改進工作,早日奪取抗「疫」的絕對勝利。
  • 向成都抗疫一線捐贈烤饢的新疆小夥兒:我收穫了太多感動
    向成都抗疫一線捐贈烤饢的新疆小夥兒:我收穫了太多感動 2020-06-04 15:12:50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向成都抗疫一線捐贈
  • 致敬抗疫者 不一樣的「開學思政課」
    14時30分,上課「鈴響」,學生們端坐著,緊盯教室裡的大屏幕: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南都導覽團成員領著一行二三十人來到特殊的「教室」,迎接他們的,是500餘幅抗疫照片和121件抗疫見證物——這是開幕近一個月的《眾志成城——致敬抗疫者》專題展。
  • 安徽理工大學心理抗「疫」紀實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和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安徽理工大學這群自稱是「安理心理人」的普通教師,用自己的學識、智慧、耐心、決心與恆心默默奉獻,用心為每一位安理學子和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服務,增強大家戰「疫」信心。
  • 心理抗疫,安徽理工大學在行動
    心理抗疫,安徽理工大學在行動 2020-12-23 09:35:57   來源:安青網
  • 全民抗「疫」!12歲小學生用文言文寫下「疫日沉思」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每個人都是抗「疫」的參與者。專家、醫生、護士、解放軍戰士……他們奮戰在抗疫一線,我們在後方靜待春回大地。宅在家裡的孩子,雖然足不出戶,卻從網絡、電視等渠道了解了這次疫情,看看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長春市第一實驗小學六年三班的劉姝辰,用文言文寫下「疫日沉思」。
  • 抗「疫」滿分作文範本,有分析,有點評(附最新人物素材)
    來源:2012年02月03日《人民日報》2、醫者仁心,不辱使命(題目飽含深情 鏗鏘有力。)(開篇交代背景事件,引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捨己為人的壯舉。)醫衛事業,向來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充滿愛心的光榮事業。翻開中華民族的醫學史,「醫者仁心」「醫道無私」的理念世代相傳。當前,疫情是命令,病房如戰場。面對疫情,多少醫護人員「最美逆行」,多少白衣戰士「請戰出徵」。
  • 抗疫信息「直通車」跨越五大洲
    連線活動中,親身經歷海外抗疫的華僑華人代表,猶如海內外華僑研究學者的「望遠鏡」,跨越時空距離,還原不同國家抗疫一線的真實情況。「新加坡抗疫經歷佛系抗疫到強力幹預的轉變,通過嚴明律法等方式阻斷病毒傳播」「中俄合作抗疫受到俄羅斯主流社會肯定,中國駐俄大使館與當地僑團為華僑華人團結抗疫服務到位」……一場場視頻連線,就像一份份「產地直送」的「營養餐」,快速便捷,信息滿滿,為學界提供親歷者的思考和認識,同時穿越紛亂嘈雜的國際輿論環境,澄清某些海外媒體誇大扭曲的不實報導。
  • 綏芬河抗疫日記|盛開在戰疫一線的90後護士「小花」
    抗疫日記2020/04/19我叫楊寧,是綏芬河市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這段時間,綏芬河口岸出現跨境輸入疫情,我和同事忙得不可開交。今天,趁著珍貴的輪休機會,記錄一下我的抗疫經歷。抗疫日記2020/04/19去那20多天左右的時候,我跟爸媽說了。這場戰役需要的就是醫務人員,就跟打仗一樣,需要醫護人員的時候,醫護人員就上。
  • 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抗疫人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抗疫人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抗疫人物素材   1.「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   「我覺得我應該去,因為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呀!」說出這話的是四川第四醫院護士佘沙,今年24歲。
  • 濱州師生用小古文為抗「疫」加油
    近日,濱州逸夫小學五年級二班的師生,用小古文的形式記錄抗「疫」故事,抒發抗「疫」感受,為抗「疫」助力,為中國加油!數人在戰"疫」情,病毒皆無了。道行者,有志向;醫護者,有勇氣;老師者,有明智。加油!中國!戰「疫」情(二)逸夫小學5年級2班 陳楚軒已為庚子之初,本應遇喜,豈料有「疫」危九州大地,民眾皆憂而守於家中。人皆雲:"此年清已!
  •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此前回顧:感動深圳 100 個凡人 " 疫 " 事①: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感動深圳 100 個凡人 " 疫 " 事②:他們的守護,你我的心安感動深圳 100 個凡人 " 疫 " 事③:點滴善舉,一座城的溫暖感動深圳 100 個凡人 " 疫 " 事系列之四通過 10 則抗疫日記近距離感受 " 逆行者 " 風採通過他們的視角和筆觸體會其文字背後對家人的不舍
  • 天童美語怎麼樣:助力抗「疫」,共擔時代使命
    原標題:天童美語怎麼樣:助力抗「疫」,共擔時代使命天童美語全額免除在校援鄂抗疫醫務人員(持相關有效證件)子女2020年至2021年12月31日之間未交的學費及續班教材費。
  • 「魚」你《在一起》 伊貝詩攜面膜代言人楊洋致敬最美抗疫英雄
    10月1日,由伊貝詩面膜代言人楊洋主演的抗疫劇《在一起之同行》在愛奇藝等多平臺暖心播出,伊貝詩魚子精華面膜溫暖入鏡,致敬最美抗疫英雄。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抗疫」的一年。疫情陰霾逐漸散去後,多部根據疫情中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影視劇被搬上熒幕。
  • 【喜報】「最美抗疫家庭」「巾幗最美抗疫先鋒」榮譽花落耿馬法院
    【喜報】「最美抗疫家庭」「巾幗最美抗疫先鋒」榮譽花落耿馬法院 2020-12-12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全球科學抗疫 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一文了解→
    聚焦全球科學抗疫國內外科學家、專家匯聚一堂開展和討論關於公共衛生、青少年教育本屆大會主題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以「提升公眾科學素質 促進全球科學抗疫」為主題,圍繞「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公眾科學素質與社會治理」「保障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等話題展開多邊專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