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設計微波集成電路,水平堪比人類專業工程師!

2020-12-12 EDN電子設計技術

2019年1月23日,在論文預發表平臺arxiv.org網站上發布的一篇文章稱,由創天科技、清華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聯合提出了一種新的神經網絡架構Relational Induction Neural Network(RINN),可以讓人工智慧(AI)自行設計微波集成電路。目前,這篇論文正在接受《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評審。Mhaednc

完整論文連結:https://arxiv.org/pdf/1901.02069.pdfMhaednc

論文介紹稱,這個全新的神經網絡架構名叫「關係歸納神經網絡」,它能夠總結和歸納微波集成電路內在的電磁規律,並自己學會設計和調試。文章給出的結果顯示,該神經網絡設計微波集成電路的水平堪比人類專業工程師。Mhaednc

相信看到這裡業界的朋友們會和當初小編一樣吃驚。正如論文裡披露,創天科技表示雖然AlphaGo已經是AI裡程碑,但下圍棋與微波集成電路相比,仍然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因為微波集成電路(MWIC)的解空間更大,結構也更為複雜,因此實現其自動設計一直以來都被視為人工智慧領域的一大難題。Mhaednc

微波集成電路是在電路板上採用特定的工藝製造大量高精度微米納米級的電路,電路之間存在複雜的電磁效應,微觀下的微小的擾動往往會帶來宏觀特性的巨大差異。圍棋的動作空間約為10-250,集成電路的狀態空間超過10-10000。Mhaednc

微波集成電路是人類工程師的智力勞動,是智慧、經驗和直覺碰撞出的產物。對於工程師來說,設計過程需要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尋找最優解決方案,這個過程繁瑣而枯燥,需要通過綜合各種方案分析、設計、優化去逼近最優解決方案。因此,如何使人類工程師徹底擺脫這項繁瑣的優化設計工作,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挑戰。Mhaednc

AI是如何設計微波集成電路的

AI能學會設計集成電路,靠的是一個「基於聚類和異步的優勢行動者評論家算法模型」。文章介紹道,該模型包含兩部分——聚類算法和強化學習神經網絡模型。其中,聚類算法用來對網格化的集成電路的設計動作進行劃分,即將集成電路的多個設計動作聚成幾個典型的動作類,類似於經驗豐富的集成電路模型設計師對模型的參數化設置;強化學習模型則基於聚類算法劃分的典型動作簇作為策略網絡輸出的動作類別,預測當前集成電路模型的設計動作,然後再由價值網絡評估該設計動作的好壞,以找出最優策略,從而達到自動設計微波集成電路的技術功效。Mhaednc

「我們設計了一個稱為關係歸納神經網絡的架構,它可以快速有效地學習集成電路內部數據之間的規律,從而達到設計任意複雜集成電路的目的。」研究人員表示,在其方案中,集成電路形狀被定義為一組參數化網格,當每個網格發生變化時,由標準的CAE軟體包計算出結果,然後使用聚類算法對這些結果的變化進行分類,最後交由強化學習神經網絡進行決策。Mhaednc

Mhaednc

圖1 | RINN架構。a, 聚類算法的數據集,即網格模型的S參數變化矩陣。B,聚類算法。C、網格化的模型和S參數矩陣訓練深度強化學習模型。d,以c為輸入,以動作的概率向量π和價值標量v為輸出的深度強化學習模型。Mhaednc

基於關係歸納神經網絡的微波集成電路模型設計框架如圖1所示,其包含兩部分:聚類算法(圖1b)和強化學習神經網絡模型(圖1d)。在本框架中,聚類算法用來對網格化的集成電路的設計動作進行劃分,即對集成電路的多個設計動作聚成幾個典型的動作類,類似於經驗豐富的集成電路模型設計師對模型的參數化設置;強化學習模型(採用A3C算法)基於聚類算法劃分的典型動作簇作為策略網絡輸出的動作類別,預測當前集成電路模型的設計動作,然後再由價值網絡評估該設計動作的好壞,以找出最優策略,從而達到自動設計微波集成電路的技術功效。Mhaednc

基於AI設計濾波器、天線案例分析

論文中針對微波傳輸線電路、濾波器電路、天線電路自動設計的不同方面進行的幾項綜合研究已經最得成功,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論文中的2個研究案例。Mhaednc

1.基於RINN 進行濾波器設計Mhaednc

為了考驗RINN 執行濾波器設計的能力,研究者考慮了四種濾波器設計任務,其中心頻率分別是9.3GHz、11.5GHz、7.55GHz 和6.95GHz,但是第四個濾波器的長度和寬度限制在5mm*5mm。具體設計任務見表1,具體設計方案見圖2。Mhaednc

Mhaednc

表1四種濾波器設計任務Mhaednc

Mhaednc
Mhaednc

圖2 | 濾波器的聚類 可視化結果。a)濾波器模型。b-d)設計好的濾波器模型的表面電流密度分布、電場分布和磁場分布。e)網狀模型(meshed model)。f-j)設計好的濾波器上的典型動作集群(action cluster)可視化結果。k-o)典型動作集群的可微S_11 曲線。Mhaednc

智能體從零開始學習如何在不知道設計規則的前提下設計MWIC 模型。通過觀察智能體設計過濾器的動作,我們發現智能體實際上已經學會了類似於工程師的動作。為了降低通帶回波損耗並增加濾波器的插入損耗,第一項任務的智能體學會了逐步調整當前頻率下諧振器之間的耦合係數,其設計過程如圖3(a-c)所示。Mhaednc

第二項任務和第三項任務的智能體首先學會調整諧振器的長度,以達到移動中心頻率的目的,然後調整諧振器之間的耦合係數,以減少通帶回波損耗,增加插入損耗,其設計過程如圖3(d-i)所示。Mhaednc

Mhaednc

圖3 | 基於RINN 架構的濾波器設計流程。a-c)第一個任務的優化濾波器模型,及其回波損耗(S_11)和插入損耗(S_21)變化圖。d-f)、g-i)、j-l)分別是第二、三、四個任務的優化濾波器模型、回波損耗(S_11)變化圖和插入損耗(S_21)變化圖。m)四個任務的學習曲線。智能體的學習速度與設計任務的複雜度相關,設計任務越複雜,智能體的學習速度越慢。Mhaednc

2.基於RINN 進行天線設計Mhaednc

為了進一步證明RINN 架構的設計能力,研究人員嘗試用它來設計天線。如圖4、圖5 所示,RINN 訓練的智能體在沒有任何人類知識的情況下成功地捕捉了天線的主要特徵,並學會了在設計天線時執行一系列的正確動作,這些動作能簡潔地表達引起他們觀察的因果關係。智能體基於學習的策略成功地設計出了三種不同頻率的天線模型。從設計天線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輻射貼片主要影響中心頻率,而饋線主要影響輸入阻抗。這些結果都與矩形貼片天線的理論以及電磁場分布一致。Mhaednc

Mhaednc

圖4 | 天線的聚類可視化結果。a,天線模型。b,表面電流密度分布。c,磁場分布。d,電場分布。e,Meshed模型。f-j,網格頂點聚類的可視化結果。Mhaednc

Mhaednc
Mhaednc

圖5 | a-c)三種天線模型,其中心頻率分別為8.5GHz、6.15GHz 和7.35GHz,由智能體設計。d-f)觀察智能體根據回波損耗曲線(S11)的變化設計天線的過程。g)所有天線的增益模式。h)三種天線模型的學習曲線。Mhaednc

AI與人類專業工程師設計對比

通過對人類工程師設計的集成電路模型與AI設計的集成電路模型的對比,在9.1GHz 的中心頻率和1.2GHz 的帶寬下,6階濾波器的反射損耗小於-15dB,插入損耗大於-1dB;第二,一個貼片天線中心頻率為7.35 GHz 時,其增益大於3dB。從圖6 中對比的人類工程師和AI 設計的MWIC 模型中可以看出,人類工程師設計的模型更加規則,並且參數數量有限。AI設計的電路是不規則的,參數多,自由度高,形狀更趨近於自然形成。實際上,AI能夠學習抽象出影響電路性能的關鍵參數,並掌握各種各樣的設計任務。因此,AI僅接收網格化電路模型和S參數矩陣作為其輸入就能夠達到與專業工程師相當的水平。Mhaednc

Mhaednc

圖6 | AI與人類專業工程師設計對比 a)由工程師設計的濾波器模型。b)由AI設計的濾波器模型。c)a 的回波損耗曲線(S11)和插入損耗曲線(S21),以及b 的回波損耗曲線(S11)和插入損耗曲線(S21)。d)由工程師設計的貼片天線模型。e)由AI設計的貼片天線模型。f)a 和b 的7.35 GHz 增益曲線。Mhaednc

對未來的工業自動化設計的意義

這項研究首次展示使用深度強化學習方法(不依賴人類經驗)訓練智能體來探索MWIC 設計,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通過訓練或學習,自動歸納微波集成電路內部結構之間的關係。值得注意的是,智能體自行歸納和總結的規律在電路的結構原理和電磁場原理等方面是可解釋的。研究工作跨越了人工智慧和集成電路之間的鴻溝,未來還可用於訓練其它領域的智能體(如機械波、力學和其他),為未來的自動化設計指明了方向。Mhaednc

論文題目: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s Design with Relational Induction Neural NetworkMhaednc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901.02069Mhaednc

主要作者:

Jie Liu , Zhi-Xi Chen, Jia Shi , Hong-Liang Teng 石家莊創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Mhaednc
Wen-Hui Dong , Xiao Wang , Stephen S.-T. Yau, Ping-Fa Feng 清華大學Mhaednc
Chang-Hong Liang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Mhaednc
Xi-Wang Dai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Mhaednc

第一作者Liu Jie是創天科技AI實驗室的研究員並且是人工智慧算法設計與開發技術負責人。Mhaednc

來源:微波射頻網Mhaednc

相關焦點

  • ai什麼時候能夠超越我們人類智力水平?
    那麼,ai到底什麼時候能夠超越我們人類智力水平?其實,人工智慧,從業者們分為三個類型:真正的ai民工(發源於中國,總部大中華地區);展望ai發展的背景民工(發源於美國,總部美國);及其他純ai民工(發源於歐洲,美國和國內一線城市的高校、企業、科研機構)。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怎麼樣?在電子信息類專業中前景如何
    就業崗位主要從事硬體工程師、電子工程師、電氣工程師、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師、高級硬體工程師等工作。對口崗位硬體工程師、電子工程師、電氣工程師、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師、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師、高級硬體工程師、數字電路設計工程師、嵌入式硬體工程師、數字ic設計工程師、模擬電路設計工程師、射頻工程師、電路設計工程師等。
  • 單片微波集成電路(MMIC)設計系列——MMIC基礎
    從本期開始,是德科技EEsof EDA部門將用系列微信文章的形式為您詳細講述MMIC設計的流程以及關鍵步驟。我們將從MMIC的基本概念講起,以MMIC設計流程為主線,涵蓋前端設計,後端設計中所有重要的知識點。幫您快速整理出MMIC設計攻略。分享有禮:閱讀文章並分享到朋友圈,然後在八月十日之前發送截圖給我們,您就有可能獲得精美小米藍牙耳機。
  • 【協會通知】2020年申報儀表電子、集成電路專業 高級工程師、工程師職稱人員需完成的繼續教育學時要求
    ]256號)的要求,以及市人社局專技處的要求,現將2020年申報儀表電子、集成電路兩個專業高級工程師、工程師職稱人員需完成的繼續教育學時要求匯總如下:一、2020年申報學時要求職稱申報的繼續教育內容分為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
  • 2020年申報集成電路、儀表電子(電子元件、儀表自動化、廣電、儀表機械)專業高級工程師、工程師職稱 ​需完成的繼續教育學時要求
    )專業高級工程師、工程師職稱人員需完成的繼續教育學時要求根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人社部令第25號)、《關於完善本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培訓工作的通知》(滬人社專[2017]256號)的要求,以及市人社局專技處的要求,現將
  • 談談傳統射頻、微波工程師的轉型與發展
    如果題主想做電路但又不想放棄熟悉傳統射頻流程的優勢,可以考慮做PA,因為PA比較特殊會涉及到很多接近板級設計的內容(比如如何做阻抗匹配使輸出功率最大),而且PA-天線共同設計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微波設計:在CMOS尚未佔領的微波領域,仍然是在用傳統微波的方法在做設計,例如汽車雷達。這些領域不像手機裡的射頻系統那麼廣為人知,但是也很需要人才。
  • Microwave Office 微波平面電路設計工具介紹
    引言 從八十年代開始,國際上微波電路技術已經從傳統的波導及同軸線元器件和系統轉移到採用微波平面電路(又稱微波集成電路或微波印刷電路), 其特點是把電路印製在介質基片平面上。 體積,重量和成本都大大減小。 除了微帶,共面波導,槽線,懸置線等無源電路以外, 微波半導體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平面電路上, 構成混合微波集成電路。
  • 填志願參考: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就業前景及開設院校
    1、21日下午,正在江西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南昌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他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2、國務院22日召開常務會議,確定拓展社會辦醫空間,允許在職或停薪留職醫務人員申辦醫療機構;3、財政部、稅務總局近日聯合發布集成電路設計和軟體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 微波電路的發展現狀和前沿技術
    然而,當年所用的微波技術水平是很落後的,當時的微波實驗常常利用光學試驗臺進行,國際無線電工程(IRE)會刊在其五十周年紀念專集中發表了一篇回顧微波技術發展歷史的文章,其中就有幾幅當年所用設備的照片。 例如多層微波集成電路和三維微波集成電路(3DMMIC)、低損耗傳輸線和屏蔽膜片微帶(SMM)電路、多晶片微波模塊、微波電路的微機電系統(MEMS) 的互聯與製造技術,新型樹脂微波PCB技術、新型微波電路防護塗層技術,以及應用於微波電路設計的三維電路仿真技術、基於智能方法的微波電路CAD與優化技術等等 。
  • 如何學習模擬集成電路?
    關注微信號eetop-1,回復以下紅色關鍵詞,閱讀推薦文章:職業發展01 : 何為技術型複合人才‍‍開發工程師人生之路數字IC工程師的技能樹好的模擬IC工程師應該具有的素養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工程師中長期職業規劃一位老工程師的心裡話
  • 劉雷波:用英文教幾萬人設計集成電路
    【教師簡介】劉雷波,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用英文教幾萬人設計集成電路對於為什麼要開設「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在線課程,劉雷波有三方面的想法:首先,集成電路已經成為影響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性產業,其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 專注射頻集成電路設計,「米樂為微電子」提供高集成度晶片解決方案...
    36氪近期了解到一家專注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晶片,模塊和系統解決方案的設計、開發和供應商——「南京米樂為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米樂為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5月14日,專注射頻/微波集成電路晶片的設計開發和供應,致力為國內外客戶提供自主研發的高頻率、高性能、高集成度的晶片和模塊產品,據公開信息顯示,其產品覆蓋了全頻段(DC -110GHz)以及全品類
  • Hittite微波公司開發第一款電池供電的手持式信號發生器 HMC-T2100B
    電池供電 10MHz~20GHz,可持續工作4小時 日前,全球頂級的微波集成電路解決方案供應商Hittite微波公司發布了業界第一款電池供電的手持式信號發生器 HMC-T2100B ,頻率範圍可達10MHz~20GHz。
  • 數據告訴你:半導體工程師的薪資都是啥水平?
    集成電路產業技術技能崗位主要包括研發工程師。工藝工程師、測試驗證工程師、設備工程師、產品工程師、專業技術工人等。而每個環節對崗位的需求存在差異。根據2019-2020年需求規模和供需指數,遴選出緊缺崗位TOP20的崗位,僅供大家參考。
  • 有一波英語專業的本科生已經憑實力轉行!加入月薪2W+模擬版圖設計工程師行列!(內含offer)
    模擬版圖設計工程師,顧名思義,就是從事版圖設計的專業人員。主要負責通過EDA設計工具,進行集成電路後端的版圖設計和驗證,最終產生送交供集成電路製造用的GDSII數據。中文名為版圖設計工程師,我們也稱之為layout 。主要工作內容有:負責獨立進行版圖規劃、設計或驗證等,以及承擔模塊(Block Level)版圖設計、改進和維護等工作。
  • AI強攻EDA,無人晶片設計還有多遠?
    作為晶片設計生產的必備工具,EDA用不到百億美金的市場規模,支撐起了幾千億美金集成電路產業的欣欣向榮。 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成為電子科技深刻變革的主要推動力,它們正在進行更深層次的滲透,從方方面面影響我們的生活。半導體和電子產品繼續主導現代生活的同時,AI與ML也在改變背後的設計體系,使其不斷推陳出新,成為所有創新的源頭活水。
  • 工業微波能技術專業理論數據詳解
    微波器件 (這個其實是個很大的概念,主要包括,功分器,雙工器,濾波器,耦合器,鐵氧體器件,華為的同學主要做這個,主要用是衛星微波通信)。RF 射頻,主要是微波電路,一般只要是有研發部的電子,通信公司包括中興,華為,廣電,都要電磁兼容和射頻工程師)。
  • 微波EDA電磁場仿真軟體評述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4245.htm隨著單片集成電路技術的不斷發展,GaAs、矽為基礎的微波/毫米波單片集成電路(MIMIc)和超高速單片集成電路(VHSIC)都面臨著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電路的設計與工藝研製日益複雜化
  • 合肥工業大學校企共建國際水平集成電路實驗室
    人民網訊 12月8日,合肥工業大學與全球最大的電子設計技術、程序方案服務和設計服務供應商——Cadence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將通過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建「合肥工業大學-Cadence聯合實驗室」。 集成電路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基礎之一,然而,我國當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水平尤其是創新能力距離我國國防安全和經濟快速增長的戰略需求仍不相適應。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達到2322億美元,已超過原油,成為我國第一大進口商品。目前,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人才緊缺情況嚴重,有創意、會規劃、能設計的高端人才和擁有一定技術能力的「藍領」都較為匱乏。
  • 三江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當今世界,電子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發達程度和國力強弱的主要標誌之一。這其中4大重點工程與我院各專業息息相關,結合緊密,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如2008年統計全國IC設計工程師需求量為25萬人,但全國各大學微電子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只有300多人、本科生僅有萬餘人。  根據信息技術發展需求,我院長期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並重的辦學理念,每學期開設2周集中實踐培訓,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採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並重,進行模塊化和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