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遠離槓精

2020-08-09 劉潤商學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不要和槓精爭輸贏。


1

為什麼不要和槓精爭輸贏?


前幾天,在進化島社群裡看到一條留言,問我有什麼看法。


什麼留言呢?


湖南耒陽一名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了676分的成績,排名全省前四。


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女孩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北大考古專業,卻沒想到被網友送上了熱搜:


說什麼專業選虧了,孩子真傻,選這麼冷門的專業,白瞎了這麼高的分數。



今年全江蘇省文科第一名,因為歷史選修的等級為B+,而與清北復交等名校無緣,被稱為「最慘高考狀元」的白湘菱,拿百萬獎學金去讀港大金融類專業,也被網友群嘲:


「一百萬就被買走了,這樣的狀元,真...沒骨氣。」


「好好的孩子,為了錢把自己的一輩子搭進去了。」


「被金錢蒙蔽雙眼,頭腦不清醒,遲早要後悔。」



有意思。有意思。


不看「前途」選北大考古專業會被群嘲,


看「前途」拿百萬獎學金讀港大也被群嘲。


通過這2件事,我得到最深刻的一個體會就是: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不要和槓精爭輸贏。


為什麼不要和槓精爭輸贏?


我們常說,一個人的表達,大概可以分為:


事實(Fact)和觀點(Opinion)。事實有真假,觀點無對錯。


但是細究起來,還可以再分。


至少可以分為四種:


事實(Fact),觀點(Opinion),立場(Stand),信仰(Belief)。


什麼意思?一個一個來說。




2

事實


人與人時間最大的差距,在於認知。

每個人看世界時,

都帶了一雙叫「認知」的「洞察力眼鏡」,

這個世界的色調既不是由世界真實的顏色決定,

也非你肉眼看到的事實決定,

而是由「認知」的「洞察力眼鏡」鏡片的顏色所決定。

每個人看到的只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

我以前經常舉一個例子。

今天很熱,是不是事實?這不是事實。

今天30度,這才是事實。

熱,是你的觀點。

事實,是獨立於人的判斷的,客觀存在。

當然,這也是在大多數情況下。

現實世界,有時複雜到,你無法判斷事實。

比如,你看圓柱體的正面,說這是一個圓形。

你看圓柱體的側面,會說這是一個方形。

你看一座山,橫看成嶺側成峰。

魚在魚缸裡看到的事實,這個世界是球面的。

你看到的事實,不是這樣。

但總體來說,事實是最不容易有爭議的部分。

我們只能說,我們對事實的了解,還不全面。




3

觀點


有些人並不在意觀點,甚至根本沒觀點。


只要對方是贊成的,他們就會反對;而只要是對方反對的,他們就會贊成。


他們只是不喜歡,或是討厭某個人,才會否決對方的觀點。


在意的不是觀點。


是好惡。是輸贏。


那,什麼是觀點呢?


觀點,是你對一個事實的看法。


觀點,和你的關係,比和客體的關係,更加密切。


你覺得30度熱,是因為你冷。你覺得30度冷,是因為你熱。


你的知識結構,你的信息環境,你的決策模型,決定了你的觀點。


有人說,網際網路世界為什麼有那麼多爭論?


是因為,本來人們就是活在不同的信息環境和決策模型裡的。


只是,他們彼此扎堆,交叉很少。


所以,這個世界相安無事。


信中醫的和信中醫的玩,不信中醫的和不信中醫的玩。相安無事。


但是,網際網路把這些人全都拉在一起了,於是彼此驚為天人,


吵得不可開交,都覺得自己代表的是「事實」。




4

立場


什麼是立場?


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響的觀點。


你說熱不熱?你覺得挺熱的。


但你是物業公司。你一旦說熱,就要給大廈開空調了。


你一邊冒著汗,一邊說,我不熱,我就是不熱。


這時,你和他就沒什麼好辯論的了。


除非你能和他有相同的位置和利益,否則你們倆,是不可能達成共識的。


在辯論場上,這叫「持方」。


因為持有正方觀點,你能面紅耳赤,說服對方。


甚至你都相信自己真的相信這個持方了。


但是,主持人突然說,交換立場。雙方愣了一下。


我們不爭對錯,我們只爭輸贏。


幾秒鐘後,因為持有反方觀點,你還是能面紅而赤,說服對方,甚至你都相信自己真的相信這個持方了。


這就是立場。


不要和有位置和利益相關的立場辯論。


這就是為什麼說:小孩子才談對錯,成年人只談利益。


為什麼?因為小孩子沒有位置和利益。


如果針對客觀事實依然產生爭議,有時我們會很憤怒,


這明明是一頭「梅花鹿」,為什麼這麼多人偏偏說是一匹「汗血寶馬」?


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這麼荒謬絕倫的觀點,為什麼還會有人支持,大家都是傻子嗎?


那根本不是觀點認知差異,而是立場利益之間的博弈。


能夠想明白這一點,誰贏得爭論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怎麼和不同認知的人達成利益最大化。


強者站在立場贏得結果,


弱者站在觀點贏得辯論。




5

信仰


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邏輯體系。


你信基督教,他信佛學,那個誰信科學。這個比立場更厲害。


為什麼?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沒有立場。


我信的是「對」的東西。沒錯。信仰都是對的。


因為你無法證明它是錯的。這就是「邏輯自洽」。


一個有判斷力的人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大量邏輯自洽但互相矛盾的信仰。


信仰內邏輯自洽,信仰間互相矛盾。


這時,你只有選擇。一旦選擇,就無法被擊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


不要攻擊別人的信仰。


第一,你不可能獲勝。


第二,你會失去這個朋友。




最後的話


「槓精」這個詞是近期開始流行的,但是槓精這類人卻不是最近才有的。


我們的生活中從來不缺槓精的身影,他們是一個永遠擰巴的矛盾體。


他們好像從來都不會贊成什麼,也不會反對什麼,但是同時又好像既贊成一切又反對一切。


他們的觀點永遠取決於對方的觀點。


只要對方是贊成的,他們就會反對;而只要是對方反對的,他們就會贊成。


你說駱駝比馬大,他就說,我就看過一隻小駱駝,比馬還小。


這時候,你要立刻含笑閉嘴,給他豎一下大拇指:


「嗯,你說的都對。」


因為再爭論下去,你也無法幫他建立全局觀,他卻可以永遠在特例世界裡,洋洋得意。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不和槓精爭輸贏。

相關焦點

  •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遠離槓精,遠離鍵盤俠
    為什麼不要和槓精爭輸贏?湖南耒陽一名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了676分的成績,排名全省前四。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女孩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北大考古專業,卻沒想到被網友送上了熱搜:說什麼專業選虧了,孩子真傻,選這麼冷門的專業,白瞎了這麼高的分數。
  •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永遠不要和槓精爭輸贏
    「槓精通過這2件事,我得到最深刻的一個體會就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不要和槓精爭輸贏。」為什麼不要和槓精爭輸贏?這就是立場。不要和有位置和利益相關的立場辯論。這就是為什麼說:小孩子才談對錯,成年人只談利益。
  • 拒絕巨嬰,遠離槓精:寫給成年人的3條法則
    成年人,就是懂得如何用這些法則和對方協作並且保護自己。作者:劉潤來源:劉潤(ID:runliu-pub)最近,有同學問我,怎樣像一個成年人一樣和世界打交道?因為他常遇到「巨嬰」和「槓精」,協作很困難,彼此很難理解,甚至吵得不可開交。
  • 槓精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出處在哪裡?槓精是什麼樣的人介紹
    不識相、不懂氣氛、不合時宜、又往往與你表達目的無關的回覆,被統稱為抬槓,而這種老是抬槓的人稱之為槓精。槓精本精是什麼意思?槓精本精源於網絡流行語「戲精本精」,「戲精本精」也是一個調侃用的詞,形容一個戲多,是戲精裡的戲精,偏向於貶義,槓精本精也就是槓精裡的槓精的意思。
  • 論一個槓精的自我修養,天下事皆可槓,槓盡天下事
    請珍惜生命,遠離槓精。如果不幸遇上了,敬而遠之,恕不奉陪;如果跟一個槓精槓上了,,,那結局,就怕是槓到天崩地裂海枯石爛山無稜天地合,也無法與君絕。槓精,不管別人說的是什麼,先反駁挑刺,為了反對而反對,通過反駁別人來凸顯自己的優越感。
  • 最頂級的自律,就是這樣……
    成年人煩惱極多,生活想要過得去,還是靠自律。最頂級的自律,是克制糾正他人的欲望。小孩子才談對錯,成年人只談利益。大家耳熟能詳的「指鹿為馬」,是多麼荒謬,不也有很多追隨者嗎,都是傻子嗎?不,那根本不是認知上的差異,而是立場涇渭分明的博弈,沒看懂的才會厲聲呵斥,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
  • 為什麼你罵不過槓精?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為什麼生活中或者網上大家會罵不過槓精雖然大部分網友覺得是因為他們從小孤兒,無人教無人養,但是這樣能解氣嗎?」肯定不能解氣啊「並且大部分槓精是沒有意識自己是不是槓精的這個意識的第一:大多數槓精是有自己的邏輯體系,也就是一開始就是放棄交流,以打壓別人為自身樂趣。
  • 槓精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當你看到這個標題是否有點疑惑「槓精」是個什麼物種?槓精簡介一種神奇的新新物種在21世紀10年代,人們把喜愛在網絡上「抬槓」,並以此為主要消遣娛樂方式的人統一尊稱為「槓精」。《槓精的自我修養》小青青終於拿到XX證了!
  • 槓精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槓精的誕生出處介紹
    不識相、不懂氣氛、不合時宜、又往往與你表達目的無關的回覆,被統稱為抬槓,而這種老是抬槓的人稱之為槓精。  槓精本精是什麼意思?  槓精本精源於網絡流行語「戲精本精」,「戲精本精」也是一個調侃用的詞,形容一個戲多,是戲精裡的戲精,偏向於貶義,槓精本精也就是槓精裡的槓精的意思。
  • 「槓精」是怎樣練成的?
    「槓精」,是這兩年快速流行起來的一個網絡用語,大意指抬槓成精、抬槓過癮的一類群體。不管別人說什麼,上了就是一頓炮擊,不真正關心事實的觀點,只對人不對事,為了反對而反對,通過反駁別人來凸顯自己的優越感,刷足自己的存在感,找到自己的優越感。
  • 我的生活只有抬槓 | 自我防禦視角談槓精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在網上發言的時代,「槓精」也是隨處可見,格外引人注目。「槓精」是種病麼?明明很幼稚,為什麼還有人要當槓精呢?今天這篇文章,小編從精神分析防禦機制的角度來談談槓精。『槓精』,是種怎樣的心理?
  • 電臺FM:成年人在感情中最大自律就是及時止損
    【周讀書社】成年人在感情中最大自律就是及時止損04:11來自周讀書社文章丨聲音 來源:慄子聽說,成年人的離開都是悄無聲息的。這個時候活命的唯一方法就是放棄一隻腳。感情中也是同樣的道理。放棄身邊熟悉的那個人,可能比砍掉手腳還要痛。但只有及時止損,才能把傷害降低到最小,這是最考驗情商的地方。堅持,是一種美好的品格。
  • 「槓精」用英語怎麼說?
    文中提到的「槓精」也迅速躋身主流詞彙的行列。所謂「槓精」,就是熱衷抬槓,或者說抬槓成精的一類人。無論你說什麼,他們都能找到突破口跟你槓,似乎天生的使命就是給你添堵。《人民日報》給了個簡單的例子:你發個微信朋友圈說熊貓好看,他偏偏評論說難道斑馬不好看?這種人就是槓精。
  • 槓精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身邊有個槓精是種什麼體驗?
    槓精可以說是繼鍵盤俠之後,社會上又多了一個新群體,許多人還不是很熟悉,不知道是啥意思,下面來看看吧!  新物種槓精是什麼意思  「槓」是指抬槓的意思。而槓精是指那種抬槓成精的人,非常喜歡和別人抬槓,什麼都要槓上一筆。抬槓成癮的一類群體。
  • 遇到槓精怎麼辦?教你識破十種槓精常用手段
    奉勸大家遠離生活中的槓精,多來槓組抬槓娛樂就 好。小槓怡情,大槓傷身啊!最後,若是大家生活中遇到槓精無法躲避,還請優雅的回覆槓精一句:因吹斯汀〜註:本帖有部分內容節選自某心理學GZH文章。
  • 如何正確回懟槓精?
    槓精,網絡流行語,指抬槓成癮的一類群體。不管別人說的什麼,首先反駁挑刺,為了反對而反對,通過反駁別人來凸顯自己的優越感,再加上「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嗎」的句式加持,基本上能成功惹翻他人。那麼你在生活中最常遇到的槓精是哪一種?
  • 哲普/本質上,解構主義者就是一個槓精
    進步思想的內核蔓延出無數能指鏈,生成一個新的文化符碼區間,在穩定的靜態默認之中,新的權威,主人能指和隱晦權力/等級秩序又將重建並統治這片國土,它們讓進步思想不再直接與真正的進步的鬥爭本身相連接(先鋒隊模式最大的矛盾就是落後的先鋒隊與進步群眾之間的矛盾)。
  • 社交規則:別做一個槓精,槓贏槓輸都沒人喜歡你
    在生活中,總會時不時遇到一種叫「槓精」的人。這種人最大的特點是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要和你抬槓,在激烈的辯論中找到存在的感覺。如果他的觀點真的對,符合大眾的認知,那可以算是對觀點的堅持。如果是沒有什麼根據,不管別人說什麼都喜歡槓一下,這就不讓人喜歡了。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別做一個槓精,槓贏槓輸都沒人喜歡你。
  • 遇到槓精怎麼辦?
    有三類不招人待見的人群——噴子、鍵盤俠、槓精,這三類人不僅存在於網絡之中,甚至生活之中也無處不在。這三類人群誰是最討厭的呢?那肯定是非槓精莫屬。噴子和鍵盤俠的意圖很明顯,你一眼就能看出他們在瞎噴,所以遇到這兩類人時你往往不會多想,你一般不會跟他們一般見識,選擇一笑了之。但是槓精就不同了,這類人群隱藏性很強,他們表面上是跟你談論這件事,實質上就是想噴你。
  • 請問槓精的表現是什麼?如何在生活中避免成為槓精
    靜靜想了想,其實那些槓精也是很可憐的(正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他們極想表現自己、找存在感,究其本因,也許是缺愛(父母照顧沒到位),亦或是自尊心過強(太敏感,別人說點什麼就會對號入座,以致去抬槓),或過於想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