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不要和槓精爭輸贏。
— 1 —
為什麼不要和槓精爭輸贏?
前幾天,在進化島社群裡看到一條留言,問我有什麼看法。
什麼留言呢?
湖南耒陽一名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了676分的成績,排名全省前四。
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女孩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北大考古專業,卻沒想到被網友送上了熱搜:
說什麼專業選虧了,孩子真傻,選這麼冷門的專業,白瞎了這麼高的分數。
今年全江蘇省文科第一名,因為歷史選修的等級為B+,而與清北復交等名校無緣,被稱為「最慘高考狀元」的白湘菱,拿百萬獎學金去讀港大金融類專業,也被網友群嘲:
「一百萬就被買走了,這樣的狀元,真...沒骨氣。」
「好好的孩子,為了錢把自己的一輩子搭進去了。」
「被金錢蒙蔽雙眼,頭腦不清醒,遲早要後悔。」
有意思。有意思。
不看「前途」選北大考古專業會被群嘲,
看「前途」拿百萬獎學金讀港大也被群嘲。
通過這2件事,我得到最深刻的一個體會就是: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不要和槓精爭輸贏。
為什麼不要和槓精爭輸贏?
我們常說,一個人的表達,大概可以分為:
事實(Fact)和觀點(Opinion)。事實有真假,觀點無對錯。
但是細究起來,還可以再分。
至少可以分為四種:
事實(Fact),觀點(Opinion),立場(Stand),信仰(Belief)。
什麼意思?一個一個來說。
— 2 —
事實
人與人時間最大的差距,在於認知。
每個人看世界時,
都帶了一雙叫「認知」的「洞察力眼鏡」,
這個世界的色調既不是由世界真實的顏色決定,
也非你肉眼看到的事實決定,
而是由「認知」的「洞察力眼鏡」鏡片的顏色所決定。
每個人看到的只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
我以前經常舉一個例子。
今天很熱,是不是事實?這不是事實。
今天30度,這才是事實。
熱,是你的觀點。
事實,是獨立於人的判斷的,客觀存在。
當然,這也是在大多數情況下。
現實世界,有時複雜到,你無法判斷事實。
比如,你看圓柱體的正面,說這是一個圓形。
你看圓柱體的側面,會說這是一個方形。
你看一座山,橫看成嶺側成峰。
魚在魚缸裡看到的事實,這個世界是球面的。
你看到的事實,不是這樣。
但總體來說,事實是最不容易有爭議的部分。
我們只能說,我們對事實的了解,還不全面。
— 3 —
觀點
有些人並不在意觀點,甚至根本沒觀點。
只要對方是贊成的,他們就會反對;而只要是對方反對的,他們就會贊成。
他們只是不喜歡,或是討厭某個人,才會否決對方的觀點。
在意的不是觀點。
是好惡。是輸贏。
那,什麼是觀點呢?
觀點,是你對一個事實的看法。
觀點,和你的關係,比和客體的關係,更加密切。
你覺得30度熱,是因為你冷。你覺得30度冷,是因為你熱。
你的知識結構,你的信息環境,你的決策模型,決定了你的觀點。
有人說,網際網路世界為什麼有那麼多爭論?
是因為,本來人們就是活在不同的信息環境和決策模型裡的。
只是,他們彼此扎堆,交叉很少。
所以,這個世界相安無事。
信中醫的和信中醫的玩,不信中醫的和不信中醫的玩。相安無事。
但是,網際網路把這些人全都拉在一起了,於是彼此驚為天人,
吵得不可開交,都覺得自己代表的是「事實」。
— 4 —
立場
什麼是立場?
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響的觀點。
你說熱不熱?你覺得挺熱的。
但你是物業公司。你一旦說熱,就要給大廈開空調了。
你一邊冒著汗,一邊說,我不熱,我就是不熱。
這時,你和他就沒什麼好辯論的了。
除非你能和他有相同的位置和利益,否則你們倆,是不可能達成共識的。
在辯論場上,這叫「持方」。
因為持有正方觀點,你能面紅耳赤,說服對方。
甚至你都相信自己真的相信這個持方了。
但是,主持人突然說,交換立場。雙方愣了一下。
我們不爭對錯,我們只爭輸贏。
幾秒鐘後,因為持有反方觀點,你還是能面紅而赤,說服對方,甚至你都相信自己真的相信這個持方了。
這就是立場。
不要和有位置和利益相關的立場辯論。
這就是為什麼說:小孩子才談對錯,成年人只談利益。
為什麼?因為小孩子沒有位置和利益。
如果針對客觀事實依然產生爭議,有時我們會很憤怒,
這明明是一頭「梅花鹿」,為什麼這麼多人偏偏說是一匹「汗血寶馬」?
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這麼荒謬絕倫的觀點,為什麼還會有人支持,大家都是傻子嗎?
那根本不是觀點認知差異,而是立場利益之間的博弈。
能夠想明白這一點,誰贏得爭論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怎麼和不同認知的人達成利益最大化。
強者站在立場贏得結果,
弱者站在觀點贏得辯論。
— 5 —
信仰
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邏輯體系。
你信基督教,他信佛學,那個誰信科學。這個比立場更厲害。
為什麼?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沒有立場。
我信的是「對」的東西。沒錯。信仰都是對的。
因為你無法證明它是錯的。這就是「邏輯自洽」。
一個有判斷力的人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大量邏輯自洽但互相矛盾的信仰。
信仰內邏輯自洽,信仰間互相矛盾。
這時,你只有選擇。一旦選擇,就無法被擊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
不要攻擊別人的信仰。
第一,你不可能獲勝。
第二,你會失去這個朋友。
最後的話
「槓精」這個詞是近期開始流行的,但是槓精這類人卻不是最近才有的。
我們的生活中從來不缺槓精的身影,他們是一個永遠擰巴的矛盾體。
他們好像從來都不會贊成什麼,也不會反對什麼,但是同時又好像既贊成一切又反對一切。
他們的觀點永遠取決於對方的觀點。
只要對方是贊成的,他們就會反對;而只要是對方反對的,他們就會贊成。
你說駱駝比馬大,他就說,我就看過一隻小駱駝,比馬還小。
這時候,你要立刻含笑閉嘴,給他豎一下大拇指:
「嗯,你說的都對。」
因為再爭論下去,你也無法幫他建立全局觀,他卻可以永遠在特例世界裡,洋洋得意。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不和槓精爭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