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論談」生物醫藥分論談嘉賓雲集,專注傾聽。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蔣雅琛 見習記者 汪培清 實習生 蘇怡蓮
思維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凝聚起發展的力量。昨日,「旗山論談」——人才·項目·資本·服務暨閩東北人才協同發展對接活動舉辦,生物醫藥、氫能源、人工智慧等多場分論談同日上演,精彩紛呈。
在生物醫藥分論談現場,多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展開一場關於生物醫藥創新與資本的高峰對話。通過主題演講和圓桌研討等方式,專家學者深入分析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趨勢和前沿動態,圍繞構建可持續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進行探討,為推動醫藥產學研一體化和產業化發展建言獻策。
王國青
【專家分享】
生物醫藥面向精準健康
王國青 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
放眼全球,國際健康產業的成功經驗在於創新產業聚集發展,圍繞核心醫療服務,集聚科技研發、投資孵化、產業轉化、健康管理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創新集群。
分析顯示,美國的健康產業結構中,佔比最大的是家庭及社區保健服務,其次才是醫院醫療服務。這與我國的健康產業結構有很大區別,我國的醫院醫療服務佔比達到了68%,因此我們的產業結構必須調整,從被動醫療轉向主動預防。
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市場一直呈現高速增長趨勢,年增長率大於20%,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醫療器械市場。與此同時,國內自主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原創醫療器械產品快速增長和應用,醫學檢驗行業上市企業逐漸增多,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潛力巨大。
以上綜合來看,生物醫藥向精準健康發展是大勢所趨。近年來,博奧致力於全人全程健康管理,此前我們看到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良好趨勢,就在這裡發展了博奧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目前發展還不錯。現在,我們還建起感染性疾病快速檢測平臺,正在內部測試中,希望未來能為健康中國事業作出貢獻。
這次由政府搭臺的旗山論談,為研發企業和資本市場提供了很好的對接平臺,這讓企業有更多機會,也讓資本發現更好的項目,更向人才展示福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良好生態環境。
黃翰漾
生物技術將成創新藥研發新引擎
黃翰漾 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醫藥行業高級研究員
中國醫藥正迎來創新藥時代,創新藥研發主要處在以仿製為主到仿創結合的階段。企業結合當前國內臨床需求,在國際新藥產品基礎上,開發藥效和安全性更好的新藥是目前比較切實可行的創新路徑,也是國內創新藥研發的主流方向。雖然化學藥仍是創新藥的主要來源,但近年來生物類藥物增長迅速,生物技術將成為創新藥研發新引擎。
創新藥時代到來使得新藥項目的估值愈發重要。在創新藥的估值體系中,利潤增速將不再是估值的唯一核心要素,豐富的研發管線、成功率、臨床需求、專利布局等都是影響估值的重要因素。
就投資策略而言,醫藥行業在醫改的後紅利時代增速逐步放緩不可避免,但人口老齡化加劇,行業需求依然穩定,而且醫藥行業從不缺乏新產品、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加之科創板開通,更多創新產業將登陸二級市場,行業中長期前景依然向好且兼具高成長性,只是不同公司間的分化趨勢會愈發明顯,預計全年板塊業績增速有望維持在15%左右。
湯大傑
資本應與技術團隊「共同創業」
湯大傑 深圳前海勤智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早期生物醫藥創業企業往往九死一生。如何爬出「死亡谷」?資本應與技術團隊「共同創業」。
2010年前,中國大部分投資者認為創新藥是個「坑」,普遍看不懂、等不起、賣不動,但在2015年後,投資界對創新藥的投資開始持續加碼,2018年單筆融資額再創新高。2015年,國家啟動藥審改革,相關改革制度與配套政策密集出臺,為我國創新藥的研發和生產開啟了大門。這一年可以看成是中國創新藥發展元年,投資爆發性增長,優秀人才紛紛「海歸」,創新藥研發呈現爆發式增長。
目前,國內生物醫藥的產業投資時機已經成熟。雖然生物醫藥產業投資有研發周期長、階段性融資需求大、風險大的特點,但也要認識到生物藥已成為全球製藥行業增長最快、空間最大的細分領域之一,也是目前國內研發水平最接近國際水平的領域之一,一個成功的生物藥產品可以成就一家上市公司,投資生物醫藥產業是順勢而為。
投資的標準是要尋找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科學家。公司或項目的創始人要具備專注、專業、分享的特質,團隊核心成員誠信記錄良好,主要成員專業背景過硬,激勵到位,創始團隊有實際投入,專利及智慧財產權合法及完整。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