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生物醫藥 牽手資本市場

2020-12-25 福州新聞網

  「旗山論談」生物醫藥分論談嘉賓雲集,專注傾聽。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蔣雅琛 見習記者 汪培清 實習生 蘇怡蓮

  思維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凝聚起發展的力量。昨日,「旗山論談」——人才·項目·資本·服務暨閩東北人才協同發展對接活動舉辦,生物醫藥、氫能源、人工智慧等多場分論談同日上演,精彩紛呈。

  在生物醫藥分論談現場,多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展開一場關於生物醫藥創新與資本的高峰對話。通過主題演講和圓桌研討等方式,專家學者深入分析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趨勢和前沿動態,圍繞構建可持續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進行探討,為推動醫藥產學研一體化和產業化發展建言獻策。

  王國青

  【專家分享】

  生物醫藥面向精準健康

  王國青 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

  放眼全球,國際健康產業的成功經驗在於創新產業聚集發展,圍繞核心醫療服務,集聚科技研發、投資孵化、產業轉化、健康管理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創新集群。

  分析顯示,美國的健康產業結構中,佔比最大的是家庭及社區保健服務,其次才是醫院醫療服務。這與我國的健康產業結構有很大區別,我國的醫院醫療服務佔比達到了68%,因此我們的產業結構必須調整,從被動醫療轉向主動預防。

  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市場一直呈現高速增長趨勢,年增長率大於20%,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醫療器械市場。與此同時,國內自主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原創醫療器械產品快速增長和應用,醫學檢驗行業上市企業逐漸增多,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潛力巨大。

  以上綜合來看,生物醫藥向精準健康發展是大勢所趨。近年來,博奧致力於全人全程健康管理,此前我們看到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良好趨勢,就在這裡發展了博奧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目前發展還不錯。現在,我們還建起感染性疾病快速檢測平臺,正在內部測試中,希望未來能為健康中國事業作出貢獻。

  這次由政府搭臺的旗山論談,為研發企業和資本市場提供了很好的對接平臺,這讓企業有更多機會,也讓資本發現更好的項目,更向人才展示福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良好生態環境。

  黃翰漾

  生物技術將成創新藥研發新引擎

  黃翰漾 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醫藥行業高級研究員

  中國醫藥正迎來創新藥時代,創新藥研發主要處在以仿製為主到仿創結合的階段。企業結合當前國內臨床需求,在國際新藥產品基礎上,開發藥效和安全性更好的新藥是目前比較切實可行的創新路徑,也是國內創新藥研發的主流方向。雖然化學藥仍是創新藥的主要來源,但近年來生物類藥物增長迅速,生物技術將成為創新藥研發新引擎。

  創新藥時代到來使得新藥項目的估值愈發重要。在創新藥的估值體系中,利潤增速將不再是估值的唯一核心要素,豐富的研發管線、成功率、臨床需求、專利布局等都是影響估值的重要因素。

  就投資策略而言,醫藥行業在醫改的後紅利時代增速逐步放緩不可避免,但人口老齡化加劇,行業需求依然穩定,而且醫藥行業從不缺乏新產品、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加之科創板開通,更多創新產業將登陸二級市場,行業中長期前景依然向好且兼具高成長性,只是不同公司間的分化趨勢會愈發明顯,預計全年板塊業績增速有望維持在15%左右。

  湯大傑

  資本應與技術團隊「共同創業」

  湯大傑 深圳前海勤智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早期生物醫藥創業企業往往九死一生。如何爬出「死亡谷」?資本應與技術團隊「共同創業」。

  2010年前,中國大部分投資者認為創新藥是個「坑」,普遍看不懂、等不起、賣不動,但在2015年後,投資界對創新藥的投資開始持續加碼,2018年單筆融資額再創新高。2015年,國家啟動藥審改革,相關改革制度與配套政策密集出臺,為我國創新藥的研發和生產開啟了大門。這一年可以看成是中國創新藥發展元年,投資爆發性增長,優秀人才紛紛「海歸」,創新藥研發呈現爆發式增長。

  目前,國內生物醫藥的產業投資時機已經成熟。雖然生物醫藥產業投資有研發周期長、階段性融資需求大、風險大的特點,但也要認識到生物藥已成為全球製藥行業增長最快、空間最大的細分領域之一,也是目前國內研發水平最接近國際水平的領域之一,一個成功的生物藥產品可以成就一家上市公司,投資生物醫藥產業是順勢而為。

  投資的標準是要尋找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科學家。公司或項目的創始人要具備專注、專業、分享的特質,團隊核心成員誠信記錄良好,主要成員專業背景過硬,激勵到位,創始團隊有實際投入,專利及智慧財產權合法及完整。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

相關焦點

  • 分析:中國資本如何爆買美國生物醫藥資產
    跑步「錢」進:中國資本是如何爆買美國生物醫藥資產的出於對本土生物醫藥行業投資泡沫的擔憂,中國風投和私募資金今年開始在海外特別是美國大肆「撒錢」。但是在貿易戰陰霾、技術引進和研發失敗等風險下,這樣的投資穩固嗎?「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這說的可能就是今年美國生物醫藥初創企業面對「中國資本」的感受。
  • 倚鋒資本合伙人朱湃:生物醫藥的投融資大潮下,有哪些「暗流」和...
    ,以「生物醫藥投資迎來「黃金時代」」為題,為我們解讀生物醫藥產業變化趨勢,以及大範圍融資之後的未來資本市場爆發點。隨著全球外包訂單向亞太地區轉移,國內新藥審批改革對創新藥審批的助力,科創板對生物醫藥企業門檻的降低,更多生物醫藥創新企業在集中湧現,其中大量的項目在今年都獲得了資本市場青睞。
  • 磐石資本攜百吉生物在新加坡建立5000萬美元生物醫藥專項投資基金
    新加坡2019年11月8日 /美通社/ -- 磐石資本與百吉生物集團合夥共同在新加坡建立專項生物醫藥投資基金,2019年11月7日在中新廣州知識城騰飛園正式籤約。該基金將募集總額為5000萬美金的專項投資基金,其重點投資目標是百吉生物集團生物技術轉化平臺的孵化公司和項目。
  • 華興資本2019年全球生物醫藥報告:資本起落,創新為先
    相比之下,中國新興的生物醫藥行業在一二級資本市場表現大相逕庭:私募融資在經歷了2018年的高潮後進入低谷,科創板IPO表現明顯優於港股,併購合作交易量達到了三年來的高峰。國家醫保目錄更新、帶量採購等重大政策的出臺以及CDE的持續改革使得國內外新藥上市的時間差越來越小,生物醫藥領域系統性紅利正在逐漸消失。
  • 高瓴資本三季報出爐 持47家生物醫藥企業超持倉總數一半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王寧青睞生物醫藥的高瓴資本,再度向市場展示了投資風格。11月17日,高瓴資本公布了今年三季報,數據顯示,高瓴資本合計持有89家公司股份,其中,生物醫藥領域企業高達47家,總持有市值為132億美元;在新進個股方面,三季度新進了22家公司,10家為生物製藥領域企業。從板塊分布來看,生物醫療、網際網路、硬科技為主要布局領域,中概股依然佔據強勢地位,同時,三季度還加碼了新能源和新基建領域相關個股。
  • 和鉑醫藥:立足中國引領全球,生物醫藥技術先行者
    來源:財華網前言:和鉑醫藥(02142-HK)擁有「領先生物技術平臺+腫瘤及自身免疫產品管線+各路資本加持」等多重優勢,目前已經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於昨日開始招股。集政策、產品及技術於一身的和鉑醫藥,上市之後勢必會藉資本力量及自身強勁的研發實力,不斷實現醫療市場未被滿足的巨大需求,推動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早日實現從「並跑「到」領跑「的跨越,相信未來能夠為長期支持其發展的投資者及股東們帶來更加豐厚的回報。
  • 復宏漢霖敲鐘 復星醫藥開啟生物製藥新一輪資本運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復宏漢霖港交所敲鐘 復星醫藥開啟生物製藥新一輪資本運作從2017年、2018年到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的三個月,復宏漢霖的整體研發開支分別為6.37億元、9.72億元和2.25億元。
  • 廣州崛起千億生物醫藥產業群
    百濟神州之所以選擇廣州,背後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GE董事長兼執行長傑夫·伊梅爾特率GE全球董事會訪華,「相中」廣州投資環境好,服務效率高,市場成本低,發展空間大。因此,他引薦並促進百濟神州牽手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隨著該項目的發展,他非常看好廣州成為生物製藥領軍城市。
  • 中國頭部資本群集舊金山,試圖尋找中國生物醫藥界的「BAT」
    其中最顯著的變化是更雄厚的資本加入戰局,會議逐漸由曾經的創新科技會議轉型為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會議。會議的關注點也從曾經的生物技術逐步覆蓋整個醫療健康領域,涵蓋了生物技術公司、製藥企業、醫療器械公司、醫療服務提供商等等。圖 | 第 38 屆 J.P.
  • 國盛證券--醫藥生物行業2021年度策略:醫藥黃金時代行情不會缺席...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一、回首2020,醫藥如何走過?總體上來看,2020醫藥先抑後揚,一度領跑全行業,8月後震蕩回落;年初以來申萬醫藥漲幅在全行業中排名第六。市場對疫情走勢的預期成為醫藥行情的主導因素。
  • 生物醫藥的「大泡沫」快要破了?
    01 資本催肥,遍地「創新」2015年藥品審批制度改革以來,中國新藥上市速度明顯加快,資本聞聲而動,快速催肥。2017年底,港交所允許未盈利的「生物技術類」企業在主板上市;2019年3月,科創板同樣向不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敞開大門。
  • 牽手世界知名生物醫藥研究機構
    近日,深圳灣實驗室與世界知名生物醫藥研究機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籤署合作協議。12月2日,記者從深圳灣實驗室證實,雙方將共同開展化學生物學交叉學科研究及創新藥物應用轉化國際合作。
  • 金融界價值沙龍:聚焦生物醫藥產業 探尋增量要義
    3月29日,金融界價值沙龍落地深圳,與專業人士一起聚焦生物醫藥,探尋增量要義。 金融界上市公司中心副總經理邢靜發表致辭,她表示,雖然產業升級加快築高了信息壁壘,但是通過加強持續溝通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促進資本更高效流動,提升企業融資效率和抗風險能力。
  • 蘇州工業園區:探路從「零」培育生物醫藥產業
    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倪乾說,園區在硬體建設上遵循「生物醫藥產業前期主要依靠人才、資本投入」的規律,傾力打造公共實驗室等服務平臺,減少企業前期投入;又持續推出人才、金融等政策組合拳,全面營造科創「軟環境」。
  • 泰州醫藥高新區:致力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園區動態...
    ,致力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開展委託招商,與醫藥行業內影響力大、資源豐富的協會以及知名中介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實施資本招商,打造「基金+項目+園區」的生態鏈,實現資本與項目有效對接;強化駐點招商,在北、上、廣、深等地開展駐點招商,重點跟蹤引進優質項目落戶園區;突出會議招商,瞄準海外生物醫藥產業資源豐富的地區,適時舉辦1-2場「雲招商」會議,捕捉項目信息,拓展聯繫渠道。
  • 上海寶山開闢生物醫藥產業「新賽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記者李治國報導:「通過加快載體建設、探索資本注入、優化平臺功能、招引培育並舉等舉措,上海寶山將打造成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集群發展承載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標杆和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新高地。」
  • 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進入「廣州時間」
    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再度進入「廣州時間」。6月10日至12日,素有「生物醫藥產業風向標」之稱的第十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在廣州召開。在此期間的6月10日,被譽為生物醫藥領域「達沃斯論壇」的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辦。本次第三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由廣州市政府主辦、廣州開發區管委會承辦,論壇主題為「聚焦生物經濟,共謀灣區創新」。
  • 知名醫藥企業牽手中國夥伴為「雙循環」新格局注入活力
    知名醫藥企業牽手中國夥伴為「雙循環」新格局注入活力 2020-11-06 21:03:40丹麥藥企諾和諾德供圖   (第三屆進博會)知名醫藥企業牽手中國夥伴為「雙循環」新格局注入活力  中新網上海11月6日電 (記者 陳靜)諾和諾德牽手微軟提升民眾對糖尿病認知;諾華製藥與微醫打造「專病一體化診療」模式;輝瑞與醫學院校共同推動醫防協同;勃林格殷格翰助力中國卒中學會推廣標準化、規範化的卒中診療流程
  •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吳淵:醫藥生物產業分化加劇 創新能力重估...
    在資本市場加速變革的這幾年,堅持獨立觀察和研究,讓我們能較為領先的抓到行業關鍵點。2019年,我們成立了醫藥生物、房地產、電子信息三個專業化工作室。後面,我也會對研究體系和工作室的要點做簡單的說明。 現在,我簡要的和大家過一下今天這份報告的一些特徵與亮點。會刊中也有報告的專題,可以掃碼查看。
  • 三井住友牽手中國醫藥集團,日企抱團開拓中國醫療市場
    三井住友牽手中國醫藥集團,日企抱團開拓中國醫療市場 中國日報網 2015-06-17 13:46:00   《日本經濟新聞》訊,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