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通過股市賺得盆滿缽滿的美國大亨,這兩天最火的莫過於電影《華爾街之狼》中萊昂納多飾演的金融大騙喬丹·貝爾福特。這位「華爾街之狼」的發財路徑很簡單:讓手下的股票經紀人慫恿不知情的投資者購買低價的垃圾股,以拉高垃圾股的股價,然後拋售自己持有的股票,謀取巨額利潤。如果說上當的投資者並非都是有眼不識垃圾股,那只能說他們是「空中樓閣」投資理論的奉行者,只關心能不能把手頭的垃圾股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其他的「傻瓜」。把垃圾股推銷給他們的貝爾福特,最終因涉嫌欺詐和哄抬股價鋃鐺入獄。與此同時,在離華爾街千裡之遙的美國中西部小城奧馬哈(Omaha),另一位投資者卻信奉「價值投資」理論,依靠長期投資那些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一步步走到了世界首富的位置。這個擲地有聲的名字就是——巴菲特。
源自中西部小鎮的樸素價值觀人們對「股神」沃倫·巴菲特的投資智慧與個人魅力有多麼好奇,看看這些數字就知道了:今年的巴菲特慈善午餐拍出了216萬美元的天價,而被視為投資者朝聖之旅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股東大會,每年吸引將近4萬人湧入這座密蘇裡河畔的小城,使奧馬哈的酒店價格漲到每晚1000美元。幸運的是,今年3月,我作為美國女大學生投資社團Smart Woman Securities的一員,趕在這兩大盛會之前來到奧馬哈,參加與巴菲特面對面的問答活動,並與他共進晚餐。巴菲特每年都在故鄉接待一批像我們這樣的年輕學生,整個活動只收取375美元的住宿和交通費。
奧馬哈雖小,卻擁有伯克希爾、康尼格拉食品、聯合太平洋鐵路等五家世界500強企業。即便如此,紐約到奧馬哈還是沒有直飛的航線,只能在芝加哥轉機。到奧馬哈的航班,我問機場櫃員要了靠窗的座位,拿到手裡的登機牌上卻寫著「aisle(走道)」。正兀自納悶之時,走上飛機一看,原來這架小飛機一邊只有一排座位,靠窗即是靠走道。看來只要是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之外的時間,奧馬哈的旅遊便常年處於淡季。這架飛機上除了我之外就是一批來自同一個公司的商務人士,個個西裝革履、穿著考究,不知是不是也是應伯克希爾之邀,才踏上這次遠離東海岸喧囂的商務旅行呢。
作為內布拉斯加州的首府,奧馬哈在美國南北戰爭前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城市。直到1860年左右林肯下令建造聯合太平洋鐵路,並把奧馬哈定為其東端的終點站,奧馬哈才隨著旅客們東來西往的匆匆跫音繁盛了起來。退伍老兵、鐵路工人以及懷揣創業夢想的小店主們紛紛進駐奧馬哈,其中就有沃倫·巴菲特的曾爺爺西德尼·巴菲特。西德尼的小雜貨店以售賣鵪鶉和松雞肉起家。沃倫的爺爺繼承衣缽後,巴菲特雜貨店已是奧馬哈所有大戶人家逢年過節必要打電話送貨上門的好評賣家。沃倫的父親卻走上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在奧馬哈開張了一家股票經紀公司。年幼的沃倫·巴菲特就是在這裡幫父親手繪股票走勢圖,發現了股票的價格並不為人們的看法所左右,萌生了他熱衷一生的「內在價值投資」情結。
如今的奧馬哈與「巴菲特」這個名字緊緊相連,使我們總感覺奧馬哈的經濟都是靠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爾公司帶動的。雖然這個結論有待商榷,但相對於巴菲特對奧馬哈的世界名聲作出的貢獻,奧馬哈的大街小巷幾乎是看不到多少「巴菲特」的痕跡。唯一一次在奧馬哈看到巴菲特的照片,還是機場裡一幅內布拉斯加大學的廣告,上面寫著「沃倫·巴菲特,50『屆校友」。1948年,原本聽從父親的意願在沃頓商學院就讀的巴菲特抱怨「教授們還沒我懂得多」,乾脆跟隨父親回家鄉讀書,19歲從內布拉斯加大學本科畢業。被哈佛商學院以「年齡太小」拒之門外後,巴菲特申入哥大商學院,師從「證券分析之父」、《聰明的投資者》作者格雷厄姆,成為唯一一個在格雷厄姆課上拿到A+的學生。然而由于格雷厄姆自己的公司優先考慮猶太人僱員,巴菲特沒能如願以償留在華爾街為格雷厄姆工作。他回到那個收留了他的小商販曾祖父的小城,與親朋好友成立了「巴菲特聯合公司」,開始實踐格雷厄姆的投資哲學。
從機場到我們在奧馬哈市區下榻的酒店,坐車只有十五分鐘路程。沿路多是紅磚紅瓦的小房子,市區之外更是沒有高層建築。幾乎每條街道上都有一兩家牛排館,路上卻幾乎見不到行人。隨著夜色漸深,一排水銀燈影影綽綽照在絳紅色的街道上,如同好萊塢搭出來的布景,叫人難以相信現實中真有如此平靜的小城。或許就是在這裡,華爾街的「空中樓閣」才顯得荒謬,那些腳踏實地計算著企業未來現金流的投資者才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壤。
巴菲特青睞哪些公司?與巴菲特的交流將由一場Q&A(問答)環節和一頓晚飯組成。不過在此之前,我們要根據行程,參觀奧馬哈最為巴菲特鍾愛的幾家公司。這些公司或由伯克希爾公司控股,或受到巴菲特本人的長期關注。
買下內布拉斯加家具城(Nebraska Furniture Mart)的「君子協定」大概是巴菲特投資生涯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1983年,巴菲特走進這家由俄羅斯移民布朗金老太太開的家具城,問她是否願意把家具城賣給伯克希爾,老太太一口答應。而面對老太太六千萬美元的開價,巴菲特也沒有二話。雙方只籤訂了一頁薄薄的合同,而老太太對著寄來的支票甚至沒看第二眼。巴菲特曾說:「在我眼裡,布太太一句話勝過八個審計員的報告。」之後老太太仍負責經營家具城,一直工作到103歲——這是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得以兼營麾下多家公司的一大秘訣,即放心地任由合適的人才去經營他們擅長的領域。
如今,布朗金老太太的兩個孫子分別擔任家具城的CEO(執行長)和COO(營運長)。我們踏入內布拉斯加家具城的巨大展廳,眼前是鋪天蓋地的沙發群、躺椅群、落地燈群。在內布拉斯加與紐約相比便宜得如同白給似的土地上,家具城盡可以堅持他們「家具、電器、家紡……一站式消費」的理念。執行副總裁羅伯特·拜特招呼我們在滿大廳鬆軟的沙發和躺椅上坐下,隨後指著展廳中心一個大床墊說:「這就是我們的『伯克希爾床』!」「伯克希爾床」旁邊擺著巴菲特躺在該床墊上的留影,拜特先生介紹說,這是巴菲特為家具城做的「免費代言」。2009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曾播放過一個搞笑視頻,片中巴菲特正是躺在這個床墊上,自我調侃說隨著伯克希爾股價在2008金融危機中狂跌,所以被董事會炒魷魚來此賣床墊了。「言歸正傳,床可是個好東西,」拜特先生說,「不論潮流怎麼改變,電器更新換代,顧客永遠需要買一個舒適的床墊!」
拜特總結了內布拉斯加家具城77年來經久不衰的秘訣:堅持做自己擅長的事,即使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電子零售連鎖巨頭百思買(Best Buy)進駐內布拉斯加、電商網站一一崛起——家具城仍堅持大批進貨、低價出售、誠信經營。儘管家具城不久前剛開發了網上銷售渠道,但本著「人們總想坐在家具上試一試」的理念,仍把店內體驗作為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家具城至今只有兩家分店,僱員精簡且保持了77年不曾裁員的紀錄。
這種經營策略,倒是與巴菲特本人的「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投資理念不謀而合--巴菲特只投資那些「自己有能力真正了解」的公司,也正因如此,常受到投資權新秀們的冷嘲熱諷。矽谷知名投資人馬克·安德森就認為巴菲特頑固不化,稱他為「那個不懂科技股的白人老頭」。想到這裡,我倒是想到一個可以在晚餐時詢問巴菲特本人的問題:他與比爾·蓋茨交好多年,這位微軟創始人難道沒有為他推薦過科技方面的投資嗎?不過正如巴菲特那句名言所說:「花上二十年建立的好名聲,只需五分鐘就能毀於一旦!」所以能在「能力圈」之內做到常青不倒的人或企業,在他人眼裡難免一副如履薄冰的謹慎形象。
參觀的下一站,是伯克希爾從1989年開始控股的波爾仙(Borsheims)珠寶公司。與內布拉斯加家具城類似,波爾仙走的是大批量進貨控制成本的路線,六千平方米的店面裡有超過十萬件珠寶、手錶。不過大多數人知道波爾仙,還要歸功於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的一大活動。每年大會,巴菲特要親自來波爾仙向來往賓客推銷兩個小時的珠寶。2013年的大會,巴菲特不僅幫波爾仙兩小時成交兩百萬美元營業額,還邀請比爾·蓋茨以及美國奧運會桌球明星、華裔少女邢延華在珠寶店的室內廣場打桌球、打橋牌。不過波爾仙的銷售總監西恩·摩爾先生悄悄向我們透露,為了保證這兩個小時內的營業額不至太難看,那些來到現場買珠寶的買家都是經過提前篩選的,否則恐怕會有太多的粉絲衝上來掏20塊錢買個搖頭娃娃、只為和巴菲特合影一張啦!
由一個日本移民於1932年在奧馬哈創立的東方貿易公司(Oriental Trading Company),如今已是全美最大玩具禮品直營商。與前兩家公司不同,東方貿易倒始終敢為天下先,在八十年代率先推出免費訂貨電話和季節性產品目錄,九十年代就建立了訂購網站。在帶領我們參觀了足有12個橄欖球場大小的卸貨裝貨流水線之後,CEO山姆·泰勒先生講述了他接手東方貿易以來的經歷:2008年之後公司財務槓桿比例極高,債臺高築,而訂單數量又因金融危機縮減到原來的四分之三,即使兩次裁員、對衝基金參與公司重組之後仍難以為繼。2012年公司出售失敗,泰勒和公司管理層求助於巴菲特,結果巴菲特以5億美金收購了東方貿易,將其從破產邊緣拯救回來。
曾在埃克森美孚、迪士尼等公司工作的泰勒說,伯克希爾是他遇到過的最沒有官僚氣的公司,而伯克希爾讓東方貿易管理層繼續自己經營的做法,也是那些私募股權、對衝基金不可能開出的條件。如今的東方貿易公司無債一身輕,還在伯克希爾的幫助下完成了兩筆收購。東方貿易以自己的方式「答謝」了巴菲特:訂製了一批以巴菲特和其投資搭檔查理·芒格形象製作的橡皮小鴨。當然,也少不了送給我們這些千裡迢迢趕來奧馬哈的年輕訪客們人手一對。現在,看到我書桌上這兩隻繫著領帶的白髮小鴨,就聯想到這兩位奧馬哈投資人在家鄉投資公司的理念:「鬱金香泡沫」、「網際網路泡沫」再怎麼潮起潮落,人們晚上總得在床上睡覺,孩子總得有玩具陪伴。
(圖片均由作者提供)以巴菲特和其投資搭檔查理·芒格形象製作的橡皮小鴨。(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