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土牆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一、編制依據及目的1.1 編制依據1、根據相應的施工圖設計。
2、現行的有關施工規範及技術規程、標準。
3、我方施工技術水平、裝備能力及擬定參加本工程項目施工的人員技術量。
1.2 首件目的
1、通過首件工程認可制工作的展開,打造樣板工程指導施工。通過首件工程,使工程技術人員更加熟悉工程的特點及關鍵性技術要求,熟練的掌握新工藝、新材料在工程上應用特性及控制要點,並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分析和解決出現的各類問題,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工藝水平,全面提高工程質量。
2、通過首件工程認可制工作的展開,圍繞質量一流及工程全面創優的總體目標,落實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施工管理,貫徹以工序質量確保分項工程質量、以分項工程質量確保分部工程質量,以分部工程質量確保單位工程質量、以單位工程質量確保項目質量的創優保障原則,抓好關鍵性分項工程首件工程質量,制定完備的施工指導意見,將首件工程取得的經驗指導後續施工。
二、工程概況1、工程簡介A5標段起點 K60+800位於梓山鎮源楓村,源楓小學南 400米附近,順接 A4合同段終點,向南經小橋,跨越在建的贛龍複線、贛龍鐵路和貢江至良壩村,向南經石溪角,跨 G323國道,設置於都東互通連接 G323,向南至標段終點,位於梓山鎮張軍村,樁號為 K67+100,接 A6合同段起點,路線總體呈南北走向,全長6.3公裡。
本合同段全線5段擋土牆工程,現根據我標段實際情況,選取K63+995~K64+018段左側路堤擋牆為首件工程實施。
2.1主要技術指標
該段擋土牆為C15砼,擋牆長23.0m,平均牆高8m;主要工程數量約為:C15砼947.76m3,M7.5漿砌片石68m³,挖基1474m³,開挖土方242.1m3,錐心填土234.7m³。首件擋土牆具體斷面尺寸及結構形式圖見附圖。
三、 施工組織安排 3.1 首件工程人員分工項目部成立擋土牆首件工程施工領導小組,由項目部總工擔任組長,工程部長為副組長,組員包括安全部、主管工程師、試驗工程師等。施工現場管理及作業人員組成和分工如下:
現場施工負責人:
技 術 員:
試驗人員:
測量負責人:
3.2 工期安排和生產能力
本段擋土牆計劃於 年6月10日開始至 年7月30日完成。
3.3 材料、設備及人員安排
1、材料的採購、供應
主材及大宗施工臨時材料由公司集中招標採購。對於批量採購優先採用招標採購,採購單位從與我公司長期合作並有較高信譽的供應商中確定。對特殊規格具有壟斷經營性質的材料,採用定量定點定購。
2、材料的運輸
由供貨商或生產廠家負責送貨到現場,周轉材料通過公路運至現場。
3、首件工程主要機械設備及人員
主要機械設備表
序號
設備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數量
狀態
備註
1
挖機
CAT320L
臺
1
良好
2
裝載機
龍工ZL50
臺
2
良好
4
發電機
臺
2
良好
5
電焊機
BX-500-1
臺
1
良好
6
小型夯實機
臺
1
良好
7
灑水車
臺
1
良好
8
振搗棒
50mm
套
2
主要人員數量表
工種類別
數 量
備 注
管理人員
2
測量工
2
試驗員
2
電工
1
電焊工
2
砼工
4
木工
4
普工
4
合計
21
四、C15砼擋土牆首件主要施工工藝
4.1 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基坑開挖→地基承載力檢測→C15砼基礎→C15砼牆身→碎石反濾層設置→牆背回填。
4.2 施工場地準備
①測量放線,定出樁位中心線及開挖邊界線
②清除擋牆用地範圍內的樹樁、雜草、垃圾等所有障礙物;在基槽周圍挖設排水溝,排除地表水。
4.3 基槽開挖
測量人員將基坑開挖邊線放好後,採用挖掘機開挖基坑,挖至離基底還有20~30cm時,為防止挖掘機開挖破壞基底,改用人工開挖至設計標高並清理基底。開挖時基坑頂預留截水溝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內;基坑底挖排水溝和集水井,基坑裡的水經過排水溝匯入集水井,然後用水泵將水抽出基坑。
4.4地基承載力檢測基坑開挖至設計基底並清理乾淨後,通知項目部工地試驗室進行基底承載力自檢之後再通知監管部進行基坑驗收,檢查基底承載力。當測得基底承載力與設
計要求不符後,立即上報監管部、設計代表,由各方在現場協商確定處理方案,施工單位、監管部、設計代表在現場填寫現場變更會議紀要。
裡程樁號
位置
長度(m)
牆高(m)
地基承載力(KPa)
備註
K63+995~K63+999
路基左側
4.03
8.0
250
填土高=16m
K63+999~K64+005
路基左側
6.04
9.0
300
填土高=16m
K64+005~K64+010
路基左側
5.03
9.0
300
填土高=16m
K64+010~K64+018
路基左側
8.05
6.0
200
填土高=16m
擋土牆地基承載力數據表
4.5 C15砼基礎施工1、基底經監理檢驗合格後安裝模板,模板固定要牢固,結構尺寸符合設計及規範要求。用浸泡瀝青木板按設計要求(10~15m)設置沉降縫。
2、振搗:採用砼振動棒振搗,快進慢出,間距30~50cm,振搗至砼不在下沉和流動就說明砼已經振搗密實。
3、澆注至基礎頂面後,插入Φ16連接鋼筋,連接鋼筋長度100cm,埋入混凝土深度50cm,間距50cm。
4.6 C15砼牆身澆築
1、測量放樣:基礎澆築完成後,根據設計圖及現場高程放出擋牆澆築邊線。
2、模板安裝
①模板採用鋼模板,模板厚度不得小於5mm。
②保證混凝土結構和構件各部分設計形狀尺寸和相互間位置正確;
③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承受新澆築混凝土的重力側壓力及施工中可能產生的各項負荷。
④模板的接縫不得漏漿;在澆築砼前,木模板應澆水溼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
⑤模板與砼的接觸面應清理乾淨並塗刷脫膜劑,但不得影響模板結構性能。模板使用後應按規定修整保存。
⑥模板之間粘貼雙面不乾膠帶,以減小模板縫防止漏漿,以保證砼面的觀感質量。
⑦模板採用M14×500螺栓與預埋鋼筋拉結配D48×3.5鋼架管橫、豎龍骨加固,並配以大號蝶形卡緊固,對拉螺杆按1000×500的間距布置,設置時將洩水孔位置與螺杆緊貼布置,以防振動棒碰壞PVC管.緊貼模板的豎向龍骨間距不得大於300㎜。
3、澆築砼
① 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a)制定澆築工藝,明確結構分段分塊的間隔澆築順序,先澆築基礎混凝土,由於牆身較高,因此決定牆身混凝土分兩次澆築完成,施工縫進行鑿毛處理。
b)根據結構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確定必要的防溫防裂措施。
c)施工前應仔細檢查模版、預埋件的緊固程度。
② 澆築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a)混凝土應分層進行澆築,不得隨意留置施工縫。
b)混凝土澆築應連續進行。當因故間歇時,其間歇時間應小於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不同混凝土的允許間歇時間應根據環境溫度、水泥性能。水膠比和外加劑類型等條件通過試驗確定。
d)新澆混凝土與鄰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巖土介質間的溫差不得大於15℃。
f)在澆築混凝土過程中或澆築完成時,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較多,須在不擾動已澆築混凝土的條件下,採取措施減少泌水。
g)澆築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模板穩定情況,發現有鬆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
h)澆築混凝土時,應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
i)自高處向模板內傾卸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一般應滿足下列要求:從高處直接傾卸時,混凝土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以不發生離析為度。
g)在混凝土施工縫處接續澆築新混凝土時,一般應滿足下列要求:抗滲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施工縫宜做成凹型、凸型。
③ 混凝土振搗
a) 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應隨時對混凝土進行振搗並使其均勻密實。振搗宜採用插入式振搗器垂直點振
b). 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應避免重複振搗,防止過振。應加強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和接縫的密合情況,防止在振搗混凝土過程中產生漏漿。
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溼度和溫度控制,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灑水養護,並保持暴露面持續溼潤,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
混凝土帶模養護期間,應採取帶模包裹、澆水。通過噴淋灑水措施進行保溼、潮溼養護,保證模板接縫處不至失水乾燥。為了保證順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澆築24~48h後略微鬆開模板,並繼續澆水養護至拆模後。
在任意養護時間,若淋注於混凝土表面的養護水溫度低於混凝土表面溫度,二者間溫差不得大於15℃。
4.7 碎石反濾層設置①洩水孔布置
洩水孔為10cmPVC洩水管,應上下交錯設置,間距一般為2m,,洩水孔進水口周圍應用反慮土工布包裹以免洩水孔淤塞,土工布尺寸為100×100cm。
②沉降縫設置
擋土牆縱向在K64+005處設一道伸縮縫(沉降縫),縫寬2~3cm,宜採用瀝青麻筋沿牆內、外、頂三邊填塞,其深度不得小於15cm。
③碎石反濾層設置
用人工夯填0.2m厚的防水膠泥。牆背50cm範圍內用袋裝砂礫填築,砂礫石反濾層的顆粒組成按設計要求配置,反濾層材料應注意保持乾淨,注意均勻攤放,不得從上向下傾倒,以防顆粒分離。
4.8 牆背回填當牆身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85%以上時進行擋牆牆背回填,以確保混凝土牆體的質量。牆背回填區回填砂礫,按15cm一層分層填築夯實,壓實度不得小於96%。
五、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5.1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查組織機構:我們將按照ISO9002質量體系建立本項目的質量保證體系,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總工程師為副組長的全面質量管理小組,設立專門的自檢機構──質檢科,配備專職質檢工程師,控制工程總體質量。並配備專職的技術人員,把好質量自檢關。
5.2施工質量標準擋土牆施工質量標準
項次
檢 查 項 目
規定值或允許偏差
檢查方法和頻率
權值
1△
混凝土強度(MPa)
在合格標準內
按附錄D檢查
3
2
平面位置(mm)
30
經緯儀:每20m檢查3點
1
3
頂面高程(mm)
±20
水準儀;每20m檢查1點
1
4
豎直度或坡度(%)
0.3
吊垂線:每20m檢查2點
1
5△
斷面尺寸(mm)
不小於設計
尺量:每20m檢查2個斷面,抽查扶臂2個
2
6
底面高程(mm)
±30
水準儀:每20m檢查1點
1
7
表面平整度(mm)
5
2m直尺:每20m檢查2處
1
5.3建立嚴格的質量檢查程序:
作業班(組)在每一道工序過程及完成後,由項目部的質量檢查小組按設計圖紙和技術規範要求進行自檢,合格後報項目經理部的質檢組進行復檢。經項目經理部質檢組複查合格後,質檢工程師籤字,並將檢查表格報送監理工程師,請監理工程師進行檢查,如監理工程師檢驗不合格,堅決返工處理.
5.4質量保證措施:1、工程開工前,組織全體職工、民工學習合同文件和技術規範,每個工程開工前進行技術交底,時時處處堅持質量第一,真正把工程質量看作是企業的生命。
2、嚴格按監理程序辦事,根據合同條款的要求,在監理工程師的監督和指導下施工,並如實向監理工程師匯報工程進度和質量情況。
3、在開工前,由試驗室對該項目所需各種材料(半成品、成品)進行檢查,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加強隨機抽檢,杜絕不合格材料進入現場;由試驗室進行配合比試驗,其數據經質檢工程師審查並報監理工程師批准後,再予實施。
4、對於僱請的合同制民工,我們將儘量使其從事的施工項目單一化,以此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和穩定施工質量。
5、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當質量與進度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質量要求。
6、定期校正檢測儀器和檢查施工機具,避免施工中出現「意外」。
7、凡自檢不合格或監理工程師驗收不合格的,均無條件返工處理。
8、測量必須保證放樣的準確。
5.5 雨季施工技術措施1、在雨季施工期間進行施工的工程,要認真編制雨季施工技術措施,並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制定層層落實的具體辦法和定期檢查的制度,以利於雨季施工技術措施的落實。
2、根據現場布置實際情況,及時做好施工現場排水工作。
3、臨時設施及現場施工設備的防護: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在雨期前應整修加固完畢,保證不漏、不塌、不倒,周圍不積水。施工現場的機電設備(配電盤、閘箱、電焊機、水泵等),均應有可靠的防雨措施(如搭設防雨蓬或設簡易機電房等)。同時,對於電氣設備的電源線要懸掛固定,不得拖拉在地,現場電氣設備的防雨漏電接地保護裝置應靈敏有效,並有專人負責隨時檢查。雨季到來之前應檢查照明和動力線有無混線、漏電、電桿有無腐蝕、埋設是否牢靠等,保證雨季能正常供電。
4、怕雨、怕潮、忌腐蝕的原材料、構件和設備等,應放入室內,或設立堅實的基礎堆放在較高處,或採用蓬布封蓋嚴密等措施,進行分別處理。
六、安全及文明施工6.1安全保證體系建立安全保證體系由項目經理牽頭負責,由總工程師、施工隊長二條線分管共抓。總工程師分管工程部、質檢部,從技術方案角度來落實安全生產措施;施工隊長分管各隊施工現場安全工作,主要負責落實各隊施工隊伍安全施工情況。各施工隊建立專職安全員責任制度,並由他們督促班組長和安全員,將安全生產落實到人,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對全體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認真學習、貫徹執行國家、省、市安全法規,職工勞動權益保障規定,安全文明施工規範,增強職工安全法制觀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搞好安全施工。其具體措施如下:
①從組織機構上保證:
項目經理部設置安全保衛機構,負責全施工段安全生產及保衛工作,各施工隊設安全保衛組,隊長為組長(第一責任人),負責本分隊範圍的安全生產和保衛工作,各班組設專職安全員(班、組長為第一責任人),負責日常生產、生活的安全保衛工作。本施工段成立項目經理、安全保衛科、安全保衛組、安全員的安全管理體系,實行自下而上的逐級負責制,以確保安全生產。
②從制度上保證:
由安全保衛科組織各工區安全保衛組和安全員根據國家安全法規,健全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和條例。建立安全教育的學習登記制度,落實安全教育的時間和人員,建立事故登記報告制度,一旦出現事故,應立即處理,並逐級報告、登記,杜絕重大事故的發生,以保證安全生產。根據各種不同的工種分別制定具體的安全生產實施細則,並在生產中認真貫徹執行。實行持證上崗制度,上崗前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的教育和培訓,增強職工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的意識。實行安全員跟班作業制度,發現事故苗頭和隱患,應及時排除和防範,杜絕各種事故的發生,以確保生產安全。
③從管理上保證:
根據公司制定的安全生產獎懲制度,結合本經理部的實際情況,制定安全生產獎懲實施細則。對遵守國家政策、法律、法令,遵守勞動紀律,按安全法規和施工技術規範要求進行施工,維護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治安有顯著功績的施工分隊、班組和個人分別給予獎勵,反之,給予處罰,以保證生產、生活有序地進行,確保生產安全。
班組每周,施工隊半月,項目經理部每月檢查一次安全生產情況,總結經驗、教訓,表揚、獎勵先進,達到全員重視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的目的,以保證安全生產。
6.2安全措施
1、嚴格按照「安全標準工地」實施辦法建設標準化工地,進行文明施工。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由專職人員進行安全技術監督。
3、施工現場的材料、機具堆放必須整齊,實行文明施工,對髒、亂、差的工地要嚴肅處理。
4、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工地安全情況,發現安全隱患堅決制止。
5、定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做好安全技術交底。
6、現場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必須持證上崗。
6.3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1、挖排水溝,雨水及施工用水集中在排水溝排放,不得到處橫流及衝刷。
2、工地上必須懸掛施工標誌牌,安全標誌牌,材料必須堆放整齊。
七、環境保護措施
1、基坑的開挖土方按規定棄置,並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棄土流失。
2、施工儘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特別是要避免對農田水利的破壞。
3、做好施工地點排灌系統的疏通工作,不得破壞周邊農田及其水利設施。
4、不得隨意丟棄生產及生活垃圾,垃圾的埋置或處理,應按照當地環保部門的要求進行。不得隨意排放含油廢水及生活汙水。
5、在居民聚居區或其他噪聲敏感建築物附近施工時,當噪音超過規定時,應及時採取措施,減少施工活動對沿線居民的幹擾。
6、施工過程中採取措施控制揚塵、廢氣排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