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吉他速成也是遍地開花,速成的背後是享受了一時的快感,帶來的卻是止步不前。想學好一門技術,必須重視基礎,學吉他就是在學習音樂,音樂的基礎是:音階(旋律)和節奏。現實中,很多吉他愛好者只會看六線譜,對簡譜(音階、節奏)不重視,或者直接忽視。六線譜只是表現六線上的一個具體位置,按照六線上的位置,在吉他品和弦上按出這個位置,再把它彈出來,彈完並不知道自己彈的什麼音,這是很多初學者學了很久,一直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
吉他彈唱是由「彈」和「唱」組成,彈的是伴奏(左手按和弦指法,右手彈分解和弦或掃弦,通過兩隻手共同表現出和聲),唱的是歌詞,我打個比方,把彈比作「硬體」,唱就是「軟體」。
學習吉他彈唱從0基礎到入門,我認為只需要掌握以下「硬體」就已足夠:左手熟練轉換C、G兩個調8個三和弦(C、Dm、Em、F、G、Am、Bm、D),右手會彈常見的幾套萬能分解和弦和掃弦。1、萬能分解和弦:①42拍的T3 23,②44拍的T3 23 13 23,③43或86拍的T3 21 23;2、萬能掃弦:①42拍或44拍:下 下下上(下 下下上);②44拍:下 下上 下(空)上 下上;③44拍:下 下下上 下上下 下下上;④44拍:下 下下上 空上下上 下下上;⑤43/86拍:下 下上 下上;(這些硬體好比吃飯拿筷子、寫字拿筆的一項熟能生巧的技能,左右手要練到不思考就能信手拈來,外加一個變調夾,給所有歌曲伴奏綽綽有餘。)
「軟體」是樂理(重點是簡譜),比如:記住吉他C、G兩個調第一把位的音階位置,以及對簡譜常用音符、節奏型的理解和運用,用CG兩個調的音階練習10首兒歌的單音旋律(我的視頻專欄有講解),最好是記住它們的旋律,並且學會簡譜視唱和節奏視唱,學會這些估計要花費2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時,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素養,對旋律(調式、音階、音高、音準);對節奏(音符、拍子、節奏型)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彈唱就是硬體和軟體的結合。在吉他圈子裡面,極少有人從接觸吉他開始,能夠明白硬體和軟體是什麼,也不知道硬體和軟體二者的關係,絕大多數吉他自學愛好者是找到一首自己喜歡歌曲的彈唱譜,就開始照著譜子彈唱了,在這個自學吉他的過程,有很多吉他自學愛好者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學習吉他(原因有:左手和弦按不響,手指疼、認為自己的手指短、粗,和弦轉換慢;右手撥弦有雜音,掃弦不好聽,掃弦節奏亂;另外,彈唱配合不上等)。在國內琴行學習彈唱,大多數教彈唱的吉他老師只教你硬體,不會單獨把軟體拿來講(因為軟體是彈唱教學的一個重難點,你要學習很多簡譜的樂理知識,比如調式,音階,音符,節奏型,節奏視唱,簡譜視唱……這樣學會嚇跑一大批吉他學員,也會讓家長對吉他老師產生質疑,認為學了這麼長時間還沒學會一首彈唱歌曲,所以,吉他老師教軟體,最多在彈唱教學過程點到為止,最簡便的方式是教你用53231323的×或者用掃弦箭頭去對歌詞的字,這樣教學就直接省掉了軟體的教學環節,也就是國內所謂的吉他彈唱速成路線)。
為什麼說學過聲樂,學過其他樂器的人,學彈唱入門比較快,因為學聲樂,學其它樂器好多是從簡譜(旋律)開始學,而吉他彈唱學的是和聲(和弦),彈的是伴奏,唱的是簡譜的旋律(這裡的「旋律」絕大多數人只是模仿手機音樂學的唱,而不是根據簡譜學的唱),而教旋律樂器的老師很多是教簡譜,所以,學過旋律樂器的人,軟體有了一定的基礎,學吉他彈唱練好硬體就行了。
針對吉他愛好者自學彈唱過程遇到的問題,結合國內現階段琴行彈唱教學存在的短板,綜合以上二者存在的問題,我這套教程——《0基礎到入門——民謠吉他彈唱教學》,彌補了自學彈唱和在琴行學習彈唱的空缺,教你實行兩手抓的學習方法,既練習了硬體,軟體也沒有落下。
這篇文章,旨在分享我學習吉他彈唱和教學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廣大熱愛吉他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