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拜這拜那,其實最應該拜這座庇佑了三個狀元的塔!

2020-12-19 穗城記

走過廣東這麼多古村落古鎮,不知你注意到沒有——從熙攘的廣州西關荔枝灣到偏僻的三水大旗頭古村,映入眼帘的除了大屋家祠榕樹河湧池塘,還有一座塔,叫做文塔。見多了以後,你步入一處嶺南傳統人居格局,就會自覺去尋找文塔,甚至自行判斷文塔的位置。

廣州大嶺村文塔

為什麼要建文塔?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封建科舉時代,大到一個州府,小到一個鄉村,都很重視自己地盤上讀書人的科舉運。因此要選一個好位置建文塔,以振興本地的「文運」。

文塔應該建在什麼樣的位置?這個更講究了。

如果是大一點的區域,如一個縣,一般是在縣學宮方位找一個「文筆峰」。「凡都、府、州、縣、鄉村,文人不利,不發科甲者,可於甲、巽、丙、丁方位,擇其吉地,立一筆尖峰,只要高過別山,即發科甲,或於山上建高塔,皆為文筆峰。」廣西隆安縣的榜山文塔,建好後就是一座立在縣學宮方位的文筆峰。父老鄉親們希望此塔能讓隆安學子科場順利,多出功名。

廣州沙灣鎮文塔

如果是村鎮,比如廣州西關荔枝灣湧的文塔,建在水口即可。因風水學認為「水口之間宜有高峰聳峙,所以興貯財源而興文運也」。

廣州荔枝灣文塔

佛山三水大旗頭古村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範例。該村是一個祠堂,家廟兼備,聚族而居的建築群,村中文塔建在祠堂前的池塘側畔的小高崗上,毗連一個平整的大曬場。文塔下有兩塊方石,大的像一方硯臺,小的像一塊官印。文塔、方石、池塘、曬場,正好組成筆墨紙硯齊全的文房四寶景觀,加上塔下的官印狀方石,對村中後輩「讀書做官」的期望很明顯。

三水大旗頭村
三水大旗頭村文塔
三水大旗頭村文塔

文塔的造型也分高矮。水邊的文塔不用太高,如荔枝灣、大旗頭村、大嶺村、沙灣古鎮的文塔,只有兩三層高。高的文塔一般建在高地或小山崗上,高可達七層以上。光看名字就知道它們矮不到哪裡去——佛山三水的魁崗文塔(九層),順德容桂獅山的文塔(七層),中山石岐的阜峰文塔(七層)……

順德容桂文塔

現在大多數文塔都成了公園或村中一景,不能入內登塔,也拜不了塔中的文曲星。沒關係,有心祈禱「文運」的話,見文塔拜就是了,因為能看到文塔已經意味著你站在了這個區域的風水寶地上。特別是到了荔枝灣的文塔面前,更是不能不拜。它是廣州市區內唯一的功名塔,已有400多年歷史。據傳,廣東清代三位狀元都是拜祭了這座文塔後才高中狀元的!

相關焦點

  • 黑幫拜關羽,太監拜嶽飛,盜墓賊拜曹操,那誰拜呂洞賓?令人意外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的「狀元」已經是人中翹楚,但在此之上,還有更加令人欽佩的,就是每個行業的祖師爺了。
  • 《拜無憂》不拜天地,不拜高堂,只拜我這片刻的無憂
    今天呀,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首小編個人超級喜歡的古風歌曲(突然發現好像每次都和大家說這是小編超級喜歡的歌,哈哈哈,因為呀,小編都把自己最喜歡的分享給大家了呀),這首歌是小編剛開始接觸帶有戲腔的古風歌曲時所發現,小編如今之所以會這麼喜歡戲腔,這首歌可是功不可沒的呀!這首歌就是《拜無憂》。
  • 在農村,人們常說「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人們常說「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這是什麼意思呢?一拜天、再拜地、三拜父母和師尊,除了上面說的三拜,其餘的不能拜,俗語裡說的拜三不拜四,拜其它的要麼是出事了,要麼會出事。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不可輕易跪拜,所以拜三不拜四的的跪拜是指男人。我們是文明古國乃禮儀道德之邦,三拜九叩是最志誠的叩拜,是對尊者敬重姿態,所謂的三拜裡的三是指天時,地利,人和此三種,從遠古一直到延續到今天,結婚的新人都是一拜天地,二拜父母,然後夫妻對拜,為了強調這個三,新婚大喜時,天地並列排在了第一,加上了夫妻對拜,這樣就是三拜了。
  • 結婚拜堂,為什麼要一拜、二拜、三拜?
    拜堂成親那麼結婚的時候,一拜、二拜、三拜到底在拜什麼?為什麼要這麼拜?還是很有講究的。標準的拜堂有四拜,從上天拜到個人。一拜天地第一拜:一拜天地為什麼要拜天拜地?這是在祈求上蒼的護佑,是天地創造了人,沒有天地,就沒有人類,所以有時人們常說的是「天地姻緣」。
  • 農村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是啥意思?
    就比如這句民間有關禮節的俗話「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其描述的就是有關傳統禮儀中的叩拜的忌諱!那麼這句話中「三」和「四」分別指的啥?老祖宗講的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意思?為何不能拜四?
    雖然有的拜佛,有的拜神,但是本質其實是一樣的。不過中國農村有一句「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卻是讓無數的信徒有些不能理解,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中國文化中,一直有一種「神三鬼四」的說法。什麼是「神三鬼四」?什麼叫神三?天、地、人統稱為三神,所以我們要敬天、敬地、敬人,這也代表著天時、地利加人和。
  • 「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老祖宗的禮儀講究,你知道多少?
    在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中,流傳最廣的就是俗語文化,俗語言簡意賅,小智慧中透露著大道理,值得人們好好品味,不少俗語還與禮儀有關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個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關於農村禮節的一種講究,就是說跪拜磕頭的時候要拜三下,而不能拜四下,若是拜了四下很可能會出事,那麼這一講究的依據是什麼呢?
  • 上海這座百年老城隍廟,可拜財神拜父母拜學業
    一說起城隍廟,小時候我所了解的城隍廟是在電視劇「聊齋志異」裡鍾馗那集知道的。現實中大家都知道是上海的城隍廟,但是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廟宇,更是每個城市必不可少的,上海的城隍廟並不是中國最古老的,中國最古老的城隍廟應該是在蕪湖。
  • 老話「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意思,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中國有一句老話,也是俗語中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那麼這句話裡面的三和四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撥雲見日。一拜在古時候,拜是要跪在地上的,而且要拱手抱拳,低頭並且與手平行,而現在的拜,多數是指站立雙手合十的姿勢。拜在古代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一般來說,這種拜其實是針對男子而言的,拜和叩首一樣,跪在地上不但要拱手低頭,而且還要行磕頭大禮,這一拜多數都是晚輩叩謝長輩。
  • 廣州求姻緣最靈驗的寺廟,拜過的人都說很靈驗,你知道是哪裡嗎
    在廣州有很多人都喜歡燒香拜佛,為自己和家人祈福;在廣州也有不少香火旺盛的寺廟。而如果是想求姻緣,那麼,廣州的這兩座寺廟據說是非常靈驗。那就是廣州的光孝寺和六榕寺了,現在還是單身又渴望脫單的朋友,如果有到廣州旅遊的話,不妨去這兩座寺廟拜一拜,求個姻緣,說一定回去就能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呢。
  • 去寺廟拜觀音菩薩時,默念這三點,好運不請自來
    佛教認為,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也是與眾生最有緣的菩薩。生活中,大家前去寺廟拜觀音菩薩,無非是遇到了難事,希望菩薩幫助渡過難關,或是想祈福庇佑,祈求全家幸福安康。然而,很多人在寺廟拜觀音菩薩時,只知道向菩薩索取,當所求所想不能滿願時,就會埋怨菩薩不靈驗,倘若帶著功利之心去拜菩薩,自身毫無作為,卻只希望得到庇佑,心想事成,殊不知這又跟盼著天上掉餡餅有什麼區別?當然是不可行的。佛門警世之言教導我們:「萬事皆定數,福禍皆因果。」
  • 【終極版】天師宮拜太歲攻略 | 2021辛丑年順星拜太歲、禳星禮鬥詳解
    所以,這將使得畫符的難度再次提升。信眾最後收到的符,有的是黃布朱符,有的是黃布墨符。之前很多信眾問什麼時候用硃砂畫符,什麼時候用煙墨畫符,不了解其中關鍵的往往覺得硃砂畫符最好,其實精準匹配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朝真禮鬥,拜神之形,觀神之顏,得神明加持;對於信眾來說,冥神存思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拜太歲時候,一定要供奉相關主事神明,以此直抵神闕中宮。
  • 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 一拜天地這一拜故夢陸離完整歌詞
    近日抖音上有一首《一拜天地》火了,不過其實這並不是一首歌,而是一個廣播劇,將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以演唱的方式展現出來,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  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  最近抖音上很火的《一拜天地》其實是一個耽美廣播劇,用演唱的方式講述了民國時期一個悽美感人的愛情故事,這樣的劇情配上獨特的古風音樂,於是吸引了很對抖友的關注。  一拜天地廣播劇哪裡可以聽  目前《一拜天地》這部廣播劇在抖音、網易雲音樂以及b站都可以收聽了。
  • 再見了「摩拜」!摩拜APP正式停止服務
    受訪者供圖秩序與組織40多歲的莊驥在虛擬組織裡是摩拜獵人創始人,被摩拜粉絲尊稱為「莊叔」;在現實世界,他是上海某藝術館的市場負責人。2016年4月,摩拜單車剛在上海小批量投放,就引起了莊驥的注意。對他來說,這既是公共運輸方案,又是個「絕佳的思維訓練案例」。
  • 拜觀音菩薩,牢記這3個字,福報無量!
    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3個字——「聞、思、修」,自得無量福報!「聞思修」是修學佛法的三大次第,出自《楞嚴經》。關於「聞思修」,在《楞嚴經》上有詳細記載: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聞思修,就是要聽聞道理,然後依照道理、智慧去修行。
  • 「三叩九拜」真要拜9次?別被電視劇給騙了,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
    古代最大的禮節就是「三叩九拜」,從字面上理解來看,就是叩頭三次拜9下,有些古裝劇中偶爾也會出現這樣的場面,但是在禮法上面,這恰恰是行不通的。
  • 一拜天地,一拜終生
    「一拜天地,牽紅線;二拜高堂,黃泉見;夫夫對拜,來世與君見。」即使無數遍閱讀這句話,但每讀一遍仍然叫人鼻頭髮酸。似乎能夠讓人聯想到那樣的場景:兩個有情人哭著笑著拜堂叩首,這一拜,終於算是一輩子在一起了。
  • 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原因?古人的禮儀講究
    在古代最常見的就是見面的一些禮儀,比如說作揖、拱手、拜、頓首等。我們祭祀神仙或者祖先都要又拜又叩,「拜」指的是可以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崇拜的人。「叩」就是跪下身體,頭點地表示頂禮恭敬的意思。這個禮儀就很有講究,俗語中有一句「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就是叩拜時候的禮儀禁忌。
  • 再見了「摩拜」!摩拜APP今晚正式停止服務
    為了分流,摩拜一族以行政區設立分會,上海的分群一度細緻到「xx街道」。他們共建起了近50個群,在全國聚起了5000多人,上至60多歲的退休阿姨,下至12歲的未成年粉絲都囊括其中。莊驥和孫世躍這兩位早期運營者開始制定權力體系、核心思想和運行法則。他們首先把有熱情者和吃瓜的「庸眾」篩分成三個群體:深度用戶、實習獵人和正式獵人,每個階層設置了嚴苛的流動門檻。
  • 拜文殊菩薩只是為了孩子學業?這其實是極大的偏見和謗佛
    我們不能說是錯的,文殊菩薩確實是以「般若智慧」布施大眾,但是這個佛法的般若智慧絕不是我們世俗中的小聰明小智慧,讀個書考個試什麼的,這實在是太大材小用了,等於是殺雞用牛刀。如果非用現實中的例子來說明的話,那就相當於是您得了個普通感冒卻掛了鍾南山院士的專家門診,鍾老作為全國呼吸科的北鬥泰山能夠治療感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