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教授商榷,關於農民懶惰,沒有貢獻的奇葩言論

2020-12-18 騰訊網

某些人為了出名無所不用其極,像前面那位網紅羅玉鳳說,「我九歲博覽群書,二十歲達到頂峰。我現在都是看社會人文類的書,例如《知音》《故事會》……往前推三百年,往後推三百年,總共六百年沒有人超過我。」還有徵婚的要求等等,這樣奇葩的言論,無論是什麼方式,反正紅了。

編輯

這不,有位王姓經濟學家,突然火了,看了他的視頻,什麼扯淡啊,什麼農民懶惰,沒有啥貢獻之類的雷人言語,靠這樣出格的言語火遍全網了。但是這種火卻是以一種卑鄙,無恥的嘴臉,不知道這樣的經濟學論述與社會的發展有什麼好處。

他說這麼多年,農民沒有什麼貢獻,出大力流大汗是懶惰和愚蠢,真的是讓人憤慨。

編輯

王教授這個年紀不知道是真不知道還說裝不知道,不要說戰爭年代農民對取得最終勝利的貢獻,即便解放後,農民·對國家的貢獻更大。

溫鐵軍教授說過,億萬農民三次救了中國。第一次是1950年土改,億萬農民分的土地,節衣縮食儘可能多向國家交售農產品,化解了囤積居奇、通貨膨脹的危機。第二次是1980年的二次土改,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鄉鎮企業、鄉村工業發展,拉動了內需、推動了城鎮化。第三次是2010年代,也就是現在,億萬農民將通過生態文明轉型,讓鄉村資源貨幣化吸納過量增發的貨幣,提高內需,拯救中國經濟。

編輯

在農村的生活過得人們都知道,以前我們機械化水平低,每年每個村都會出人去很遠的地方挖河,每個村村民集資給他們,他們都要去很遠的地方,住到窩棚天一亮推著小車一鐵鍁一鐵鍁的挖,一去就是一個多月甚至更久。

還有包產到戶以後,那個割小麥,吃在地頭,然後打場曬糧,再把收下來的一部分作為公糧支援國家建設,後來叫提留,農業稅,這個時候你掙著工資,不用交什麼還吃著農民交售的糧食,說著農民懶惰,這樣的經濟學家學的都是啥經濟呢?

編輯

現在機械化程度高了,我們國家經濟強大了,很多以前人工有機械代替,這也不代表農民懶惰,沒有貢獻。

再到後來的農民工進城,那些一座座高樓大廈,工廠的打工妹,清潔工等等,有多少農民的參與,為我們的經濟騰飛做出貢獻。他們怎麼是懶惰了呢?

編輯

這下真火了,可是這種數典忘祖的火真的是你要的嗎?

你高高的傲慢,所謂不屑於蠻力,空有高級職稱的你,暴露了何種的無知。

我們看什麼問題,要看到問題的本質,結合實際,吃著農民種的糧食,說著農民沒文化,沒貢獻,這樣的素質,這樣不要臉的說話,這樣鄙視說明了自己的無知與不要臉。

編輯

我們沒有那麼多的大道理,但是,凡事需要結合實際,需要深入調查,我們的國情,我們的農民的辛苦,我們城鄉二元結構,或許我們還有很多需要進步與改進的,但不是你說的懶惰,沒有貢獻。

我們常說換位思考,這位教授或許只站在自己的優勢面,坐在空調房裡說著一些不找邊際的話,這樣的教授教授學生是一種對下一代的不負責任。

編輯

真正優秀的人懂得謙遜,悲天憫人,他不會亂咬人,為了出名而來一些奇葩言語。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也許沒有什麼過人的天賦,但這並不代表不努力,一些客觀條件決定了農民的身份,不代表不勤奮,對社會沒有貢獻。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農民沒有什麼貢獻可言!高學歷究竟代不代表高素質?
    有很多人說,農民工既沒有學歷也沒有素質,只能做一些重地搬磚的工作,已經不能適應這個高科技發展的時代了,這個時代已經不需要農民工了。而前些日子,北大教授王福重的一席話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王福重當眾說:「農民沒有什麼貢獻可言,出大力流大汗,這是懶惰和愚蠢的表現。」
  • 經濟學家王福重:農民辛苦勞作,是一種真正的懶惰
    可是,前段時間他在一期節目中痛批農民,在網絡上引發了軒然大波。那麼,他究竟說了什麼,會引發如此強烈的批評呢?1、雷人觀點之一:農民跟我們吃到的糧食關係不大,幾乎沒貢獻。王福重在視頻中說道:糧食是可以被製造出來的,其實農民跟我吃到的糧食關係不大,對我們的糧食生產也幾乎沒有貢獻。
  • 王福重教授之奇葩言論:你們老百姓憑什麼要求看病藥費便宜呢?
    大部分人認識王福重教授都是從他那句「要把農民消滅,消滅農民,中國才能真正的富強」說起!作為北大的經濟學教授,多次在公共場合發表異於常人的見解,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更是說「農民其實是最懶惰的,對國家的發展毫無用處,只會出大力流大汗」。這些言論也引起了熱議,一個權威的經濟學教授竟然發表出這樣的見解和看法,著實讓人不敢苟同,有關於他的種種議論,也一直都停止不休!這部王教授之前又說過一句有關於民生問題,又讓人大跌眼鏡。
  • 為什麼一個經濟專家會說出「農民懶惰愚蠢、消滅農民」等荒誕之詞
    「農民,出大力、流大汗,在我看來是一種懶惰和愚蠢;它不能帶來發明、開創新世界,也引領不了世界的進步!」很難想像這樣的話語是從一個北京大學博士後說出的。王福重,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後、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理事等等,看到這一系列頭銜,我們不禁驚嘆!但是為什麼他會說出這樣的言論?中國自古就是個農業大國,以農立國。中國有大量的農民在土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沒有農民何來糧食,僅靠進口,能夠養活中國14億人民嗎?
  • 辛苦勞作是懶惰,出力流汗是愚蠢,請問王教授:什麼算是勤勞聰慧
    02出大力流大汗是一種愚蠢和懶惰,這是對勞動人民的極大侮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沒有先進的生產工具,沒有機械化,為了擺脫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別的說,就拿運動員來說,如李娜、姚明、朱婷等,誰不是靠出力流汗練出來的,如果他們沒有苦幹實幹的精神,沒有艱苦奮鬥的精神,他們能達到今天的成就嗎?所以說,王福重教授的說法就是無稽之談。
  • 北大教授:農民沒有什麼貢獻可言!應該儘早消滅?
    所以說,農民對於這個國家的貢獻,是不弱於其它人的。但就是有一些看似高素質的人,卻說出一些十分低級的話。比如說,一位名叫王福重的北大教授,他認為農民根本沒有啥貢獻,此言一出自然引發了激烈的討論。事實上,這幾十年中國經濟的騰飛,其實跟農民的關係非常大。從一線城市到二三線城市,農民工的身影可謂是無處不在,他們用自己的辛勞和汗水,推動著這個國家的製造業快速向前發展。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農民工兄弟,中國根本不可能成為製造業大國。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願意從事農民工的人數越來越少了。
  • 這個磚家說農民沒有貢獻,出力流汗是懶惰愚蠢,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我看到一段視頻,是一個叫 王福重的人視頻,他在視頻中說農民沒有貢獻,出大力流大汗是種懶惰和愚蠢,這讓我很生氣,難道這個磚家是吃粑粑長大的嗎?視頻來自於網上王福重,何許人也,我上網搜索了一下:王福重,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後,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
  • 經濟學教授王福重跟農民有什麼仇什麼怨,竟想要「消滅農民」?
    這就是王福重出名的方式,這就是教授有流量的原因,他用特立獨行的觀點,也為他賺來了可觀的收入。農民怎麼惹著了王福重教授?看過王福重教授評論農民的視頻,他說:農民出大力、流大汗,是一種愚蠢和懶惰,只有消滅農民,國家才能真正的富強!
  • 農民無故被「中傷」,王福重為何要出言不遜?農民:放下碗就罵人
    不過也不是所有關於農村的一些論調都是對的,有個別專家所說的東西不僅不對,而且十分荒謬。近段時間就有個叫王福重的專家(經濟學家)發表了對農村及農民的看法,在王教授的眼裡,農民不算是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人,因為王福重覺得「農民在田間地頭流汗,是一種十分懶惰的行為,而且不能為社會創造直接的價值,不像是科學家,能帶來什麼生產力的進步」,還大放厥詞說要想實現經濟上的富裕,就要「消滅農民」。不管王福重是出於何種目的,他的這些言論都讓農民感覺十分不能接受。
  • 王福重罵農民懶惰和愚蠢,是外在狂妄自大內心卑微無知的表現!
    王福重談農民種地,稱辛勤勞動是懶惰,下面是根據視頻抄錄下的字幕:在種地這個事情上,是農民這個片倒數(偏導數?)是非常小的,而地那個片倒數是非常大的,所以說農民跟我們吃到糧食的關係並不大,甚至幾乎按我說的,幾乎沒有什麼貢獻,因此我還要要說的是,還要強調的是,辛苦本身並不必然值得尊重,因為辛苦本身,天天鋤地並不會發明東西,並不會開放新世界,並不是任何,並不能搞出任何發明。
  • 經濟學家王福重語出驚人要」消滅農民「?看來是農民把他餵太飽
    經濟學家、教授、博士後導師反正就是一堆頭銜此前我從未知道有這號人,郎鹹平、吳敬璉這些我都知道,就是沒有聽過王教授的大名。今天有幸了解到他,竟然也是因為他關於農民的一番雷語。有多雷?有多語出驚人?我都有點擔心他會因此丟掉飯碗!為了儘量不曲解王教授的原文意思,一下標題部分都是王教授的原話。
  • 還記得那個揚言要「消滅農民國家才能富裕」的王教授嗎?後來怎樣
    我國也是以農業發展為主的國家,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民的數量在逐漸減少,但是農民的減少並沒有影響我國的糧食儲備。農民是偉大的,當農民並不低賤,他們用辛勤的勞作為我們提供了生活必備的糧食。如果沒有了農民,想必我們都會活活餓死吧。
  • 北大博士王福重:農民就是一身蠻力,對國家沒什麼貢獻
    在21世紀這個過於逐利的時代,很多人的一些思維模式已經把傳統的美德拋之腦後了,他們一般都會把自己的表象揭露於自己的言論上。在一次會議中,1965年出生在河北的王福重博士就說出一番言論,他認為農民只有一身蠻力,對國家毫無用處。就是這一番言論,讓他被網友質問:那你吃什麼?
  • 北大博士發表「不當言論」?口出狂言:出大力流大汗,不值得尊重
    可以說,正是我們口中的「農民」、「農民工」,給予了我們最基本的吃穿、為城市一磚一瓦作貢獻。而我國的國家領導人也直言: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    說起來,王福重蔑視農民的言論非常多,他覺得「農民出大力流大汗,是一種懶惰和愚蠢」,他認為「農民應該被消滅」。在眾多人覺得農民為國家貢獻糧食很辛苦,理應被尊重的時候,王福重卻不這麼覺得。
  • 農民應不應該受到尊重?值不值得尊重
    所以我認為,中國農民最值得尊重,也應該受到尊重。第一,某些專家偏激言論和其名頭不符某專家認為:「農民出大力流大汗,是種懶惰和愚蠢!"「農民應該被消滅!"「農民只會種地做苦力,對國家沒用!"農民是個階層,要消滅農民階層,必須把話說明白。如果糧食已經能夠滿足人們需要,而不是僅僅靠進口,所有的農耕作業都能實現機械化,農民也就變成了工人!為了實現經濟發展,脫貧後農民都能夠在家鄉就近就業,農莊裡有作業工人,統一收種,統一管理,農民生活也會舒心幸福。
  • 中科大教授炮轟國足:大學對國家的貢獻比國足大得多 這是常識
    7月16日消息,昨天,北大學者王小東炮轟國足「對國家貢獻是負數」,今天,中國科技大學副研究員袁嵐峰力挺王小東,袁嵐峰表示,王小東講的完全是常識,大學對國家的貢獻顯然比國足大得多。王小東這一言論也引起了很大爭議,包括黃健翔、董方卓等很多足球圈人進行了回懟。今天中午,現年42歲的中國科技大學副研究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化學博士後袁嵐峰在微博上力挺王小東,他表示:最近,有些人說國足對國家的貢獻都比北大、清華大。
  • 王福重說只會出大力流大汗的農民是懶惰和愚蠢,這話你怎麼看?
    如果王福重不說這麼自以為是的話,可能沒有人知道此人是北大的博士後,也沒有人關心過他曾經擔任過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的財經評論員。至於他出過多少篇學術論文,別人更不會去關心。但是有一點大家應該知道,他曾經被譽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有良心有水平的經濟學家,那麼既然是有良心有水平的經濟學家,為什麼會說出這麼沒有水平的話?說中國的農民沒有貢獻,出大力流大汗就是懶惰和愚蠢。如果斷章取義的來看這句話,的確是讓廣大的農民朋友接受不了。中國有9億農民,住在農村務農的人數起碼也有8億。
  • 王福重說農民出大力流大汗是種懶惰和愚蠢,沒有貢獻,你怎麼看?
    王福重是河北農村出身的人,但是各種頭銜可不少,中國經濟學家,北大博士後,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曾經任職北航國際貿易系主任。他在一檔訪談節目上的語出驚人,當時他對主持人評論道:中國的農民只會出大力流大汗,根本就不值得我們尊重,他們對我們國家的技術進步沒有絲毫的作用,我們只有消滅了農民才能走向富強和現代化。他說河北又髒又窮製造霧霾,但他自己原籍就是河北省文安縣人。
  • 自稱調侃,奇葩言論被罵冤嗎
    ,現在由於個人原因離職,多半是被奇葩言論所累。然而,隨著功成名就,慢慢的一些觀點和言論,愈發的奇葩,甚至不被人認可!如今,更是因為這些奇葩言論的影響,只能夠在一些自媒體平臺上,通過自製短視頻打造自身的IP價值,資深粉絲不少,在部分圈層裡很受關注。實事求是的講,就筆者個人來說,非常的不喜歡這個人物,包括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也只是單純想要推而廣之,讓更多的人知道,居然還有這樣的經濟學專家,不服不行!
  • 北大教授:農民燒火做飯,產生大量汙染!請給農民留條路吧!
    這幾年來,農民、農業、農村等三農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正是因為關注度高,每隔一段時間,總是能出現幾個事關三農的熱點話題。各路專家經常就農村的大事小情、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發表看法,有的深受農民支持,有的卻總讓人大跌眼鏡,覺得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