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不管在什麼年代,食物都是人類必須要吃的,人吃五穀雜糧,這是我們每天都必須攝入的能量來源。我國也是以農業發展為主的國家,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民的數量在逐漸減少,但是農民的減少並沒有影響我國的糧食儲備。農民是偉大的,當農民並不低賤,他們用辛勤的勞作為我們提供了生活必備的糧食。如果沒有了農民,想必我們都會活活餓死吧。
我們的祖輩們大多數都是農民出身,他們一輩子都在為春種秋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如果沒有他們也就沒有今天的我們,可以說農業就是我們的根基。現在我們的國家依然非常關注三農問題,國家還會把農民的問題當做大事來對待。但是,還會有一些所謂的教授在鄙視農民群體,還記得那個傲慢無禮並揚言要「消滅農民國家才能富裕」的王教授嗎?後來他怎樣了呢?
王福重就是這位目中無人狂妄自大的教授,他是一個順境成長的人,一出生就生活在條件優越的家庭裡,長大後又成為了北京大學的教授。他對農業了解的並不深刻,根本不懂農民種植生產糧食的艱辛。在他的觀念裡,覺得農業是非常無用的,是農業拖了中國經濟的後退。他還非常的鄙視農民群體,他認為農民的身份就等於無知,如果消滅了所有的農民,中國人口素質就會大幅度提高。這些觀點讓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身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教授怎麼會有這樣偏激的想法?
王福重的觀點讓一大部分人都非常的憤慨,這種說法直擊中國5億多農民的內心深處,這真的是對農民群體莫大的傷害。很多網友開始不淡定了,在網上把這件事情推到了風口浪尖,大多數人都持反對意見。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王福重也感覺到自己言論的荒謬,最後他選擇了道歉。這件事情過後,王福重很少公開任何的言論,很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了。
現在中國城市化的腳步越來越快,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我國人口素質也在穩步提升,農業機械化的加入,也讓農民的勞動也比以前要輕鬆許多。現在的農民不是沒有文化的農民,更多的都是懂得如何進行科學種田的農業型人才。種地種田是我們生活的根本,身為農民不可恥更不卑賤,農民才是我們真正的衣食父母,我們應該心懷感恩之心對待農民群體。春種秋收年復一年,如果你參與進去就會發現,其實農業生產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最後希望大家可以多了解農業,多關心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