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作為診斷和治療腸道疾病最常用、有效的檢查方法之一,相信不少人有過切身體會,不免會有人喊上一句,「這酸......爽!」
然而,除了「腸鏡檢查」是門大學問外,在檢查前的腸道準備可不容忽視,這不僅影響腸鏡圖像的「美感」,甚至性命相關......
為何要做腸道準備1、增加視覺「美感」如果腸子裡面都是大便,這還不得把醫生給噁心到了?而且,當你的眼中充斥著大便,試問還能愉快的工作嗎?
毫無疑問,這極大地影響了醫生的工作積極性,也就進一步影響診療效果。
2、提高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準確性及醫生工作效率當腸鏡視野開闊而明朗時,醫生更容易找到病灶,以明確疾病的由來,從而更好地消滅疾病。
3、減少患者不適感如果沒有做好充足的腸道準備,糞塊積在腸道裡,若此時還硬生生地把腸鏡「捅」進去,容易增加患者不適感,如腹脹、腹痛等。
「理想」的腸道準備理想的腸道準備方法應具備以下特點:
能在短時間內排空腸內糞便;
不引起腸黏膜改變(如損壞等) ;
不會引起患者不適,依從性良好 ;
不導致水電解質紊亂 ;
價格適中(這個聽起來最接地氣)。
打開「喝瀉藥」的正確方式常用瀉藥:聚乙二醇電解質散
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是目前國內常用的一種腸道清潔劑,通過大量排空消化液清洗腸道,不影響腸道吸收和分泌,不會導致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目前常見口服用法是內鏡檢查前 6 hr 內服用聚乙二醇溶液2 000 ~ 3 000 ml,2 hr 內服完。
然而,許多患者在服用該藥過程中,常因嚴重腹脹、腹痛或噁心、嘔吐而停止服用或減慢服用,從而影響腸道清潔效果,最終影響結腸鏡的診療效果。
那麼,該如何是好?
分次服用效果更佳
1、清潔度更佳
有研究發現,腸鏡檢查至少 6 hr 前,分次口服聚乙二醇電解質溶液與單次口服相比,分次口服該瀉藥後腸道清潔度優於單次口服。
2、不適感更少
分次服用瀉藥可以減少患者在腸道準備過程中噁心、嘔吐和腹痛等不適感,且對患者睡眠質量影響更小。
3、安全性更高
分次服用瀉藥,每次用量比較適中,患者更容易接受,不至於一下子喝好多水,肚子脹得受不了。
如果你認為做腸鏡只是簡單地喝一下瀉藥,那就大錯特錯了!
若盲目喝大量瀉藥,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例如,對於某些腸梗阻的病人,盲目喝瀉藥反而容易導致腸子大量積水積氣,甚至導致腸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除此以外,臨床上常見的腸道準備方式還有飲食調理、灌腸等。
如此可見,做好腸道準備並不是簡單地喝兩包瀉藥就完事了,需要積極跟醫生溝通好,以確定哪種腸道準備最合適自己。
大家都在讀:
腸癌來臨,排便時會有「3多」,吃飯時會有「2短」,指什麼?
無論男女大腸癌「踢門」前,放屁時會2次「通風報信」,不妨自測
祖傳秘方讓我戰勝了癌症,公開直腸癌的症狀及治療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