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佛教文化有幾千年的歷史,佛教在很多中國人心中佔有極高的地位。雖然許多人不相信佛教,但他們對佛教文化感到敬畏。每逢節日,許多善良的男女總是可以聚集在寺廟裡祈禱,祈求他們的願望。應該不難發現,每個寺廟都有一個小小的功德盒,裡面裝著善良男女捐贈的錢,一個是供養寺廟裡的僧人,一個是表達虔誠的心意。捐錢給功德盒已經成為一種默認的習慣,但是中國有一座沒有功德盒的寺廟,也是中國唯一一座沒有功德盒的寺廟。
海城大背寺是一座建於近代的寺廟,位於遼寧省海城市。寺廟四面環山,環境幽靜。住持是苗香大師。苗翔師傅1995年從山西五臺山回遼寧,後來到海城大背寺。整個寺廟沒有功德箱,剛進寺廟就有一塊牌子寫著「不準帶錢」。
廟裡所有的香都是廟裡提供的。寺內有90多名僧人,100多名僧人和永久護工。寺廟以最傳統的方式生活。不準和尚摸錢。所有的食物和飲料都是靠勞動掙來的。寺廟有自己的土地和蔬菜。如果沒有足夠的食物,村民們會給寺廟捐一些米粉。
為了修行成功,節省食物,和尚一天只吃一頓飯,中午以後不吃任何食物。更難能可貴的是,這裡的和尚每年都要步行,帶著柴米油鹽和經書走上千裡才回寺廟。他們需要乞討食物和自給自足,往往衣衫襤褸。這和現在的和尚完全不一樣。
廟裡的和尚說:「改變業力就是給這個世界一個行善的機會,也是為了積累功德。如果不出去看看,走在需要幫助的人中間,只是守護一座宏偉的寺廟,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因果報應。和尚接受別人的施捨時,會用一種特殊的東西送給別人。也就是說。
只要不是天氣不好,和尚就會聚集村民來講課,一路上遇到的事情會從佛教的角度進行澄清,這樣就好理解了。這些僧人學歷很高,能以最通俗的方式把佛教奉獻給世界。每當他們在路上遇到一些死去的動物,他們就把它們埋起來,一路上促進正能量。
如今,許多寺廟都充滿了薰香。有多少人能達到這種狀態?人的世俗欲望不是一般人能擺脫的。那麼,有多少和尚能做到呢?世界上有一個詞叫「欲望」。如果大家都能去掉這個詞,那這件事還有什麼讓你困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