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純潔」的寺廟,不設功德箱,寺中和尚一輩子都不摸錢!

2020-12-22 旅行中的樂趣

如今,伴隨旅遊業的興盛,很多著名的旅遊景區和景點便以各種方式和手段斂財;即使是弘揚佛法之道的寺廟,也被賦予了濃重的商業氣息,不僅開始收門票,很多燒香求籤或者開光的法事,也避免不了高昂的費用。

然而就當很多寺廟都開始設功德箱、收門票時,中國就存在這麼一座寺廟,堅持不設功德箱,不收香火錢,寺中僧人全都需要外出化緣,並且一輩子不摸錢。可以說它是中國眾多寺廟中的一股清流,是真正的佛教淨土,也因此被廣大民眾稱為中國最"純潔"的寺廟。

這座寺廟就是遼寧省的大悲古寺,位於遼寧省海城市毛祁鎮。據史料記載,是唐王李世民東徵時修建的一座古剎,迄今已一千多年的歷史;從古至今,一直以"塞外普陀山"著稱。走進大悲寺,之中的建築多是以灰色調為主題,相比較別的寺廟,它的整體外觀則稍顯單調,少了華麗的裝潢以及絢麗的色彩基調渲染,能看到的只是青磚石瓦。仿佛是在告訴世人,這是一座純粹用於修行的寺廟,且這裡也不設門票,僧人不搞經懺,更不做任何以利益為前提的商業行為;更讓人震驚的是,僧人一天只吃一頓飯,每天都是重樣,也不接受任何錢財捐贈。

此外,驢友更是從本地人那裡了解到,這座寺的修行僧一到每年的八月十五,便會集體外出修行,沿途靠化緣為生,露宿野外,每次外出的時間都需要十五天左右。即便化緣途中,途徑繁華之處他們也目不斜視,低頭觀自在。除了寺廟一些特殊節日外,平常日子就在寺內吃齋、念佛,打禪、聽法等;且寺裡所流通的經書佛像等法寶都是免費結緣的。

導遊也告訴我們,大悲寺僧人的文化修養都是很高的,大多是大學生,出家前曾從事醫生、記者、工程師一職的也不在少數。如果你認為他們出家是因為看破紅塵、或遭遇挫敗,那就錯了!他們這麼做只是為了實踐自己的信仰。

網友表示,這才是真正的佛教領土,堪稱佛教界的楷模!現代一些所謂的佛教徒利用佛教的名號讓人聞佛色變,誤了多少善緣。對此你們贊成網友的觀點嗎?你所去過的或聽說過的類似佛教淨土的寺廟又是哪些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唯一的寺廟淨土,不設「功德箱」,不接受任何金錢饋贈
    這讓少林寺爭議不斷,有的人覺得景區的維護管理都需要支出,也有的人覺得,少林寺的人流量那麼多,完全可以降低一些門票,減少雜七雜八的收費。見多了名山大廟裡追討香火錢,也厭惡了朋友圈裡「結善緣」的「居士」們,當善心被「大師」們欺騙,信仰蒙上了銅臭的味道,讓這個中國最「純淨」的寺廟,帶你認識一個真正的佛教!
  • 中國只有這座寺廟沒有功德箱,僧人衣衫襤褸,經常徒步乞食
    中國的佛教文化有幾千年的歷史,佛教在很多中國人心中佔有極高的地位。雖然許多人不相信佛教,但他們對佛教文化感到敬畏。每逢節日,許多善良的男女總是可以聚集在寺廟裡祈禱,祈求他們的願望。應該不難發現,每個寺廟都有一個小小的功德盒,裡面裝著善良男女捐贈的錢,一個是供養寺廟裡的僧人,一個是表達虔誠的心意。捐錢給功德盒已經成為一種默認的習慣,但是中國有一座沒有功德盒的寺廟,也是中國唯一一座沒有功德盒的寺廟。海城大背寺是一座建於近代的寺廟,位於遼寧省海城市。寺廟四面環山,環境幽靜。住持是苗香大師。
  • 中國唯一不搞旅遊,不設功德箱的寺廟,苦行僧們真正的修行之地
    中國唯一不搞旅遊,不設功德箱的寺廟,苦行僧們真正的修行之地自佛教傳入我們國家,也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我們中國民眾的心中,更是有著很大的信仰影響力。我們在平時的旅行途中,也不難看見許多宗教建築,有的更是香火旺盛,每年都能吸引許多虔誠的佛教徒前去朝拜,但是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很多的寺廟也開始變得十分商業化,門票和香火錢都價格高昂,將寺廟這種神聖的地方變得如此功利化,也違背了佛家「無欲無求」的觀念,引起了許多旅客的吐槽。
  • 東北大悲寺:僧人過午不食不能花一分錢,不設功德箱不接受捐贈
    可是凡事總有例外,在所有寺廟都開始設置眾多收費項目時,有這樣一座寺廟,不設功德箱,也從來不收遊客一分錢,更不會以各種理由收取費用。這座寺廟可以稱得上眾多寺廟中最清貧的一座,廟裡的僧人每天的日子也十分貧苦。這樣一座寺廟,靠什麼來維持生計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東北大悲寺。大悲寺位於東北遼寧省海城市的毛祁鎮上,它並不是建立在城中,而是矗立在山水之間。
  • 中國真正的寺廟,從不設功德箱,免費提供香火,是僅存的清修之地
    中國真正的寺廟,從不設功德箱,免費提供香火,是僅存的清修之地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從東漢時代開始傳入中國,在中國廣泛傳播,形成了本土化佛教,至今,佛教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依然深遠,中國各大城市都有佛教家的廟宇,信徒更遍布全國,旅遊業發展迅速,許多國家的遊客湧入旅遊勝地
  • 遼寧這座佛門淨地,不收門票不設功德箱,禁止觀光遊客卻絡繹不絕
    ,相信這在全國的寺廟來看都是很罕見的吧,而且僧人們也不接受金錢供養。第三是這裡的僧人們不接受以任何形式的送禮,第四是僧人們如果得到一些供養的話,一定要全部上交。不得不說這裡的和尚的的確確是真和尚,這樣的寺廟絕對是問心無愧的。
  • 南陽男子怪求籤不靈驗 盜竊寺廟功德箱被刑拘
    一男子專程到寺廟燒香許願,求得一上上籤,自以為橫財將至,於是把黑手伸進寺廟竊取錢財。被抓後,該男子稱,虔心拜神很辛苦,只是神仙不靈驗。8月20日中午,石泉縣公安局雲霧山派出所接到報警:轄區水田坪村蓮花寺內功德箱被撬,箱內現金全部失竊。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到發案地進行勘查。
  • 中國唯一沒有功德箱的寺廟,僧人堅持過午不食,內心只有信仰
    中國唯一沒有功德箱的寺廟,僧人堅持過午不食,內心只有信仰隨著城市的發展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過上了小康生活,而隨之而來的社會生活壓力也漸漸變得更大了,很多人在城市高壓力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感到十分疲憊,內心更是空虛不已,
  • 我國最良心的寺廟:不設功德箱甚至不給捐錢,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旅遊業發展至今,已經帶動了不少的省份城市的發展,就拿貴州來說,曾經的貴州就是我國最貧困的省份,但如今憑藉旅遊業,貴州也都已經慢慢開始脫離貧困了,但是隨著旅遊業的越加興盛,不少的景區也都開始變得過度的商業化,成為了不少遊客的詬病。
  • 中國最「佛系」的寺廟,不設立功德箱,僧人們一天就只吃一頓飯
    佛教,自公元前67年左右(漢朝)傳入中國。由於歷史悠久,在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寺廟也有很多,例如少林寺、白馬寺、靈隱寺等。起初中國的寺廟只是作為佛教傳播的載體。但是在如今這個越來越發達的社會,經濟化、商業化越來越普及,當然寺廟也不例外。
  • 遼寧深山藏有一座寺廟,352年不收捐贈,僧人每天睡4小時吃一頓飯
    「文/牛團長(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有時候,在旅行中,你會遇到一輩子的好朋友,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兩個人,就這麼簡單的走到一起。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中,釋指中國佛教文化。佛教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社會現象,佛教在中國既是一種信仰實踐,又是一種文化現象。
  • 中國最能「掙錢」寺廟,香油錢用麻袋裝,據說最多一天有80萬!
    在中國,佛教文化的盛行導致了寺廟也是分布廣泛,全國各地都修建有各式各樣的寺廟,如今有很多寺廟已經不僅僅是信徒祈福朝拜的地方,還被開發成了旅遊景區供大眾參觀遊覽,但是我國有一座寺廟卻因此很「苦惱」,只是因為香油錢太多了,寺裡的和尚每天都是拿著麻袋來裝錢回去,據說最多一天能有80萬!
  • 全國最「掙錢」的寺廟,每天用麻袋裝香油錢,廟裡的和尚都是富豪
    全國最「掙錢」的寺廟,每天用麻袋裝香油錢,廟裡的和尚都是富豪文/月半在大家看過的影視劇和印象當中,寺廟應該是一個非常清心寡欲的地方供奉著一些大佛,擺著供人們上香的香壇,裡面有很多和尚敲著木魚,念著佛經,或者為人們化解困惑和祈求福報。所以寺廟是一個人們信仰的歸屬地,和物質橫流的世俗社會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我們都覺得寺廟是現在社會為數不多的清淨之地,但是其實現在能夠做到保持本我的寺廟已經不多了,很多寺廟已經進入了盈利模式。
  • 私設的「功德箱」 潭柘寺撤了(圖)
    探訪 摸石魚10元一次 還設六七處收費項目  除了「功德箱」,今年6月記者探訪時發現,寺內還有用「功德箱」收費的項目。  在寺內東側的小院內「打銅錢」處。據稱,砸中幾米開外的銅鐘,便可獲得福氣。  在該項目旁的桌子上,數百個銅錢已按10個一組摞好,一旁的牌子清楚地寫著「打銅錢10元十枚」。
  • 中國最「掙錢」的寺廟,和尚全部是富翁,錢多到每天需要用麻袋裝
    現在很多人空閒的時候都選擇去寺廟拜拜佛或者是上上香,祈求自己以後的生活可以一帆風順。那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中國賺錢最快的寺廟。裡面的和尚都是非常的富有。這個寺廟位於雲南的西雙版納旅遊區。這座寺廟從外觀上來看就是富麗堂皇,由於是一個少數民族,所以這座寺廟也是帶有很濃鬱的少數民族的風格。
  • 海城大悲寺,中國目前唯一一座堅持苦修的佛教寺廟,難能可貴
    前陣子普陀寺上市風波,鬧得沸沸騰騰的,但普陀寺並不是個例,佛教山門商業化,和尚成為高薪代表,宗教修行之所本屬世外之地,但現在卻成了入世的優秀代表。慶幸的是,在這宗教商業化的浪潮中,有那麼一座寺廟還保留著那難能可貴的佛性。
  • 雲南這個寺廟裡頭的和尚,個個都是富翁,幾麻袋香火錢撿到手軟!
    雲南這個寺廟裡頭的和尚,個個都是富翁,幾麻袋香火錢撿到手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經濟水平得到顯著的提高,最明顯的就是現在很多小夥伴們在空閒的時間裡都會出外遊玩,去別的地方散散心,但是現在去旅遊的人越老越多,很多以前不收費的景點現在也開始收取門票,比如一些天然的山水景點和一些寺廟。
  • 清代一樁和尚私逃事件,引發的寺廟奇案
    寺廟中有和尚30餘人,和尚們每日誦讀經文,背誦戒律,倒也安守戒律。寺後有片田地,約有七八畝,和尚們在地裡種植玉米和油菜,以維持基本的生活。寺中有一和尚名戒塵,戒塵從8歲入寺後,每日陪伴青燈古佛,終日與經文、土地打交道。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戒塵和尚31歲,這一年他當上了寺中的炊房掌事,負責寺中的夥食採買事務。
  • 很多寺廟都有「功德箱」,往裡面放錢,究竟會不會積「功德」?
    作者 | 子曰簡介 | 透過易經觀世相,通過慧心寫人間註: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每當逢年過節時,家中老人就愛拉著子曰去寺廟裡祈福,希望來年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然後子曰就發現,幾乎每一個菩薩前,都立著一個長方形盒子,用燙金的大字寫著「功德箱」,那麼如果我們朝裡面放錢,就會有「功德」產生嗎?在揭曉答案前,子曰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是我國佛教史上最有權勢的一位佛教擁躉。
  • 花50億翻建的寺廟,規定功德箱有「年收入考核」,網友:鑽錢眼裡
    導語:花50億翻建的寺廟,規定功德箱有「年收入考核」,網友:鑽錢眼裡每個國家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幾千年前,人類就開始從崇拜部落圖騰到現在宗教的發展,然而說到中國的宗教,最為有名的就是道教和佛教了,它們傳承千年的時間,至今仍有許多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