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一座城,一節一世界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夕陽西下,手拎一塑膠袋扎啤,走在城市街頭,成為很多文學作品中青島普通市民生活的典型形象。對很多外地遊客來說,認識青島是從青島啤酒開始的,青島啤酒也是一張城市名片,熱情好客的青島人拿著這張「名片」,引來了世界各地的朋友。青島啤酒已經和棧橋、嶗山一樣,成為這座旅遊城市不可缺少的標誌。每年的夏天,青島城市的街頭巷尾都會充滿青島啤酒的麥芽香味,因為這裡正舉辦著亞洲最大的啤酒盛會——青島國際啤酒節。從1991年,青島市政府和青島啤酒廠發起舉辦第一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開始,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青島國際啤酒節如今已是「三十而立」的成熟青年。


百年青島啤酒的芬芳中,孕育了青島國際啤酒節,每年青島國際啤酒節的狂歡盛會也更讓青島啤酒名揚世界。30年過去,青島啤酒和青島國際啤酒節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青島與世界乾杯」已成為這個城市的獨有性格。

 

「醉」難相忘:

百年老廠催生的城市節日



一大杯洋溢著雪白泡沫的啤酒高高舉過頭頂,耳邊是喧囂的音樂,和遠處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用微笑打個招呼,仰起脖子,伴隨「咕咚咕咚」的聲音,一絲涼爽從頭到腳,最後還不忘將杯底倒過來,向大家炫耀已經「全乾了」……這是青島國際啤酒節上重複無數的鏡頭,「歡暢」是這鏡頭裡不變得主題。今年6月份,時隔30年後,在青島國際啤酒節資深顧問林醒愚的發起組織下,部分參與1991年首屆啤酒節籌辦的親歷者齊聚當年的老會場中山公園,回憶起青島國際啤酒節的往事,感慨於一個企業、一座城市和一個國際盛會結下的不解之緣,也是從1991年開始,青島啤酒和青島城市走上了時代發展中互動融合的「加速」軌道,成就了今天青島國際啤酒節的盛世。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們啤酒廠一些技術幹部在德國杜明斯啤酒學院進修,他們親歷了德國慕尼黑啤酒節的盛況。回國後,在廠裡開會提出來,青島啤酒在全國影響力大,能不能也舉辦個啤酒節?我們就找到了省輕工業廳,沒想到他們對這個節日也很感興趣。」原青島啤酒廠工會主席,今年已79歲的王德枋聊起首屆啤酒節,顯得很激動。他說,在那個年代,改革開放為城市打開了一扇開放的大門,因為青島啤酒是一個幾乎與青島城市同齡的品牌,當時的青島已經是一個鑲有「啤酒」符號的海濱城市,啤酒已成為城市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當時,青島周邊的濰坊風箏節、泰山登山節等都相繼辦起來,並且非常紅火。而此時的青島仍是單一的觀光型旅遊城市。1986年,原青島市旅遊局就向青島市委、市政府打了一個報告,提出了舉辦青島國際啤酒節的構想。但那次舉辦啤酒節的報告被市裡否決了,當時的青島啤酒年產量不到30萬噸,還肩負著全國近8成的外貿出口任務。但是,舉辦啤酒節的想法並沒有就此擱淺,原青島市旅遊局、青島啤酒廠等相關人員都在努力著,深入做著調研,修改辦節方案。

    

「青島最有群眾基礎的就是啤酒,每年夏天,即使沒有啤酒節,青島人也會約朋友一起痛快喝幾次,並且這個活動算是男女老少都能參加」,「青島啤酒二廠即將投產,只要啤酒能供應上,我們就能辦啤酒節了」,「1990年9月26日,青島市委常委會通過了《關於舉辦青島國際啤酒節實施方案的匯報》」……一個個好消息傳來,王德枋等人尤為激動。

    

「1991年,青島啤酒入選首屆中國十大馳名商標,成為中國啤酒行業第一個馳名商標。」當年在青島啤酒廠計劃處工作的牟衛東回憶,包括王德枋在內的他們廠裡10多人一起組成了第一屆啤酒節「組委會」,回眸啤酒「起源地」德國,慕尼黑啤酒節為尋找品牌與城市的互動融合,提供了一面鏡子,將青島打造成「東方慕尼黑」在人們心中蕩漾。

    

「地點定在中山公園西側(今歡動世界),參節廠家以『魯啤』為主,吸收部分國內知名廠家參加。為突顯啤酒節的『國際性』,專門設計了外國啤酒的展示臺,擬邀請國外啤酒廠和代理商參加,亦可提供參節樣品酒。」當時已經50多歲的王德枋有一股使不完的幹勁,連續幾個晚上沒有睡覺,最後上報的方案和細則紙張有20多釐米厚,連每個攤位的報價、大篷如何搭建、遊行的路線,都一一標註得非常清楚。

          

 「醉」佳契機

青啤產量翻番 啤酒節暢爽開喝      


     

1991年,青島啤酒二廠的投產,讓青島啤酒的產量翻番,給青島國際啤酒節的舉辦奠定了物質基礎,解決了青島舉辦啤酒節啤酒供應不上的尷尬。當年5月,青島市政府和青島啤酒廠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了首屆青島國際啤酒節新聞發布會,中央各媒體和倪萍等青島籍明星等近百人出席。「當時啤酒節確定在6月23日,是因為恰巧這個時間青島在舉辦『青交會』,想達到兩個節會互相襯託的目的。」時任市旅遊局政工處副處長單保宣說。


「中山公園離當時的市中心近,交通便利,而且第一屆進園是免票的,人流量特別大,全民參與性強。」王德枋說,首屆啤酒節佔地九萬平方米,建好啤酒城事關啤酒節的成敗,更牽動著島城人民的心。「慕尼黑啤酒節的雕塑立在啤酒城的一個制高點,是一位美麗的少女手牽一頭雄獅,那是慕尼黑啤酒節一個永久性的標誌。」王德枋說,首屆青島啤酒節,借鑑慕尼黑啤酒節的做法,也建了一座雕塑,作為啤酒節的永久紀念。於是請北京和本市幾位知名雕塑家進行設計,最後青島工藝美校教師邢成林的作品入選,由青島啤酒廠出資建造,這就是「啤酒女神」銅雕。



「開幕式在中山公園門前舉行,由100多輛彩車組成的花車藝術巡遊開場。」1991年6月23日上午,首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在中山公園開幕,時任市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第一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開幕式總指揮林志偉至今不忘當時的情景,參加藝術巡遊的演員就有大約4萬人,他們從湛山集合,一直巡遊到中山公園啤酒節舉辦地,再沿文登路上去,場面非常宏大。

    

當年30多歲的青島市民曲法純特別愛喝啤酒,他和幾個朋友開幕當晚就去了青島啤酒廠的攤位。「那時候喝啤酒幾乎沒有可吃的菜,但只要能喝啤酒也很快樂。」曲法純說,當時品嘗啤酒全都是免費的,所到廠家展臺前,啤酒商家服務人員會熱情接待,盛滿啤酒的杯子端到面前請你品嘗,不管你是買還是不買他的產品,一律笑臉迎送,整個會場氣氛非常好,一圈逛下來,沒花幾個錢還喝了不少啤酒。曲法純有收藏門券的愛好,進啤酒城時與工作人員打了招呼,所以完整地保留了第一屆青島國際啤酒節的門券,此後每年的青島國際啤酒節,他都要去品酒、收藏門票,如今已經積攢了一大本。

  

   

平時好喝點啤酒的市民高仲當天也約好了五六個同事,大中午趕到早已爆滿的中山公園,好不容易擠進啤酒城,高仲和同事就直接開喝了。逛到下午兩三點,已經喝了十來瓶啤酒的高仲,在聽到要舉行喝啤酒比賽的廣播後,趁興報名登臺。「比賽項目就是一瓶啤酒,看誰『吹』得最快。」裁判員喊完「一、二、三」,高仲拿起酒瓶一仰脖,咕咚咕咚幾口,一瓶啤酒全下了肚。計時員一報出「8秒1」的成績也把高仲嚇了一跳。「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能喝這麼快,那時的青島啤酒都是大瓶的,一瓶640毫升。」憑著這個成績,高仲奪冠,雖然當時沒有「酒王」的稱號,獎品也只是一件印著吉祥物的文化衫,但高仲就像得了奧運金牌一樣興奮。

 

「醉」長陪伴

城、酒與節30年的「相互成就」


「青島國際啤酒節成功的關鍵,在於我們這座城市選擇了本地特色的啤酒作為一個節日的核心,這個定位的準確是一個神來之筆。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城市都搞了各種節慶,經過了幾十年,很多節日陸陸續續的見不到蹤影了,而青島啤酒節仍然一枝獨秀,不斷壯大發展。」林志偉介紹,青島啤酒的各類產品豐富,在新加坡、中國香港、東南亞等地出口布局,口碑非常好,青島市也把青島啤酒作為本地特色,來宣傳青島、開發青島的旅遊業,青島啤酒成為了青島走向世界的媒介和平臺。



「第一屆青島國際啤酒節上,青島啤酒廠提供了免費啤酒供市民品嘗,來自全國各地的40個啤酒生產廠商攜酒進城參展,日本、美國、加拿大、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啤酒廠、啤酒代理商參加了展銷和交流,10多萬遊客湧進啤酒城,參加飲酒和各種娛樂活動。」林志偉說,第一屆啤酒節期間還舉行了中外啤酒飲料技術講座與交流、時裝表演、文藝晚會、海上風光遊覽等活動。第一屆青島啤酒節中也籌備了很多活動。「包括現在啤酒女神的評選,第一屆就推出了,現在的啤酒比賽那時候也都有,啤酒節開幕式的文藝演出,包括啤酒器械博覽會等,還有歌曲、節徽等,」林志偉講述,後來又建永久性啤酒城,將啤酒節做成固定形式,達到城節合一的形態,每逢到啤酒節開城那天門口人山人海,可見大家對啤酒城期望多麼高。



從中山公園內舉辦的前3屆啤酒節,到第4屆搬到在嶗山專門建設的青島國際啤酒城,第22屆搬到嶗山區政府門前的世紀廣場上,再到第26屆開始,金沙灘啤酒城也開門納客,如今青島國際啤酒節已經形成了全城歡動的盛會,「青島與世界乾杯」成永恆主題 。這個節日及它背後的這座城市對我們而言有著難以抵擋的吸引力,激情、熱烈有著濃濃的啤酒氛圍。」從第一屆啤酒節就參會的德國慕尼黑皇家啤酒負責人宋修偉道出了參展商們的心聲,作為中國著名的海濱城市、旅遊城市,在青島匯聚了四面八方的遊客,另外,青島有著獨一無二的悠久的啤酒積澱和薰陶,這對我們而言是市場,對遊客而言是豐富多彩,對啤酒節而言是所有啤酒精粹都被盡收城中。



「每年的8月,我們都會邀請世界各地的客戶來青島,以青島國際啤酒節為契機,用青島啤酒來增進我們的業務聯繫。」今年8月12日,在金沙灘啤酒城奧古特啤酒大篷內,青島一家外貿公司的負責人王興利告訴記者,對外地友人提起青島啤酒,他有一種自豪感,外地友人說起青島啤酒也都會豎起大拇指,他覺得自己能有機會請朋友來青島啤酒節是優勢,看著客戶們高興地提著青島啤酒返程,他心裡特別欣慰。

 

「醉」響IP:

青島啤酒節向全國向世界「呼朋喚友」



今年8月3日,由青島市政府、成都市政府聯合舉辦的2020首屆成都青島啤酒節盛大開幕,成都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參加青島啤酒節,喝到新鮮純正的各種青島啤酒,一場以文化為核心、藝術為媒介、美酒美食為橋梁的啤酒嘉年華激情上演。


「我沒去過青島,但對青島啤酒卻是非常熟悉。一直很遺憾沒有感受過青島國際啤酒節的熱烈,沒想到這次在家門口也能體驗到這份激情。參加了青島啤酒節,喝到了最純正的青島啤酒後,我現在更想找機會到青島,體會一下啤酒之城的魅力了。」成都市民高會偉說,在成都,他最愛麻辣配啤酒,相信到了青島,海鮮配啤酒一定會同樣刺激。


這並不是青島啤酒節向外的第一次「輸出」。早在2003年,青島啤酒就攜青島啤酒節開始走出青島,開始向全國各地輸出青島啤酒節節慶模式。現如今全國每年50多個城市舉辦,規模不斷擴大,人次不斷遞增,成為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活力IP,創造著越來越多的服務和價值,掀起了啤酒文化+當地文化的極致體驗狂歡。

    

從最初的十幾萬人次,到60萬人次,到100多萬人次,到2006年第16屆的428萬人次參與,再到如今全城歡動的超千萬人次;從第一屆啤酒節的1.7萬箱飲酒量,到第23屆的1200噸飲酒量,再到如今數千噸的飲酒量;從國內廠商甚至是省內廠商為主,到如今國際廠商佔據9成以上,從第一屆的10多種啤酒,現在是20個國家40多個品牌,青島國際啤酒節在一步一步地發展壯大。每到8月,青島人見面的互相問候必然是「去啤酒節了嗎?」

    

「青島國際啤酒節實際上是青島夏季旅遊的一個催化劑,這個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第一屆啤酒節就是以市民為主,因為它還不是一個成型、有知名度的旅遊產品。現在青島國際啤酒節已經成為吸引全世界遊客的金字招牌,人們越來越追求節日的生活化和休閒化,這就是我們的日常,這就是一種幸福,這就是節日的變化!」林醒愚說,擁有青島啤酒這個世界知名品牌為基礎和靈魂,通過青島國際啤酒節這個媒介「呼朋喚友」,引來世界各地啤酒品牌參節節流,更豐富節日的內涵。青島國際啤酒節在青島,如同城市的「精神剛需」一樣,既是青島啤酒的榮耀,也是如何進一步城酒共生共榮的時代命題。

     

青島啤酒這個117歲的品牌持續為這座城市締造著經濟發展的快車道,為百姓釀造著生活的快樂滋味的同時,也澎湃著新時代青島「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城市基因,暢行「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其中,去年12月,青島啤酒節跨越1.3萬公裡的直線距離,走進了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開啟了「青島啤酒節香飄絲路行」的首站之行,通過打造以「青島啤酒節+城市推廣+商旅文化」為主題的國際節會新模式,促進商貿文化友好交流,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助力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貢獻力量。


廣告

相關焦點

  • 點亮一座城,共讀一本書!「雲上」親子閱讀節啟幕!
    點亮一座城,共讀一本書!「雲上」親子閱讀節啟幕!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卷在手
  • 一本書,一座城
    我近乎緊張地拿起它,翻開扉頁,上面多了一段字:「把它留在這裡而非座位上,是希望更多的人願去主動拿起它,去感受這種美,它不僅是一本書,也是一種文化,而現在,我們讓這種文化有了交流和傳承。」再次合上書的一刻,心中的喜悅和感動無以復加。抬頭望望周圍,人們駐足流連於書架間,眼裡閃著耀眼的光芒,於紙頁堆積成的迷宮中嬉戲,書頁翻動的聲音不絕於耳。
  • 一車一站一座城,一人一包一獨行:邯鄲
    一座城:邯鄲邯鄲,位於河北省最南端,晉冀魯豫四省交界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邯鄲也是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幾乎每一個上過學的人都知道成語「邯鄲學步」,故事就是發生在戰國時期趙國都城,今天的邯鄲。邯鄲是一座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城市,邯鄲這個名字至今已經沿用三千年,城市依然保存了很多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比如女媧宮、邯鄲故城、大名府故城、廣府古城等等。邯鄲之行,是要見識一下廣府古城,擁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的城市在今天又是怎樣一副樣子。廣府古城,又稱永年城、永年廣府城。隋末夏王竇建德在此建都,之後為歷代王朝的郡、州、府、縣治所。
  • 一杯臘八粥溫暖一座城
    孫端街道開展「濃情臘八節 寒冬送溫暖」志願活動。志願者們為行人、環衛工人盛上熱騰騰的臘八粥,還有送春聯、理髮等活動,讓更多人體驗中華傳統的節日魅力。現場,孫端街道三條漊村村民告訴記者,她買菜路過,看到義工在分臘八粥,便領了一份,熱騰騰的臘八粥在手上,心裡頓時也暖暖的。
  • 《一本書一座城》,那裡才是真實的她.
    三年前,當「以書讀城」的想法第一次進入我腦海的時候,我還稱不上一個創作者。我只是在 主播臺上看著世間亂象叢生,把來不及咀嚼的碎片轉述給屏幕另一邊有一搭沒一搭聽著的觀眾。我衝著紀錄片來到中國藍,卻陰差陽錯坐進了演播室。主播的世界很簡單,就是演播室的方寸天地。雖然每天各種各樣的新聞從我口中傳遞出去,但對我而言,卻沒有什麼瞬間給我留下特別深的印象。
  • 一汪水,一座城
    一汪水,一座城     □蔣君芳    密布交織在成都中心城區的各河流水系,將迎來一次徹底的「整容手術」。三年治水行動後,成都中心城區水面將擴大近6倍,呈現「六河貫都、百水潤城」的美好景象。    2000多年前,李冰修築都江堰,也讓成都與水結下不解之緣。2000多年後的今天,成都再次做大「水文章」,盯住的是多重功效的疊加:美觀城市、宜居生活、鞏固生態。    「清」是人們對水域最基本的要求。年初,成都發布「水十條」,「全面取締」「強制」「撤銷」等強硬詞彙,表明了治水態度。
  • 一盞燈,一座城,擇一人,終一生
    我們在同一個時區,卻有一輩子的時差一盞燈,一座城,找一人。01有人說,關注一個城市的天氣,是因為那裡有你牽掛的人。我的文字,是我的一座城,我的城池,我在固守。這是我心的一角,我將這個角,鎖成一座城,從不邀請任何人光顧,自己沉醉,自己獨醒,自己行走,自己荒涼。習慣關注天氣,是遙遠的那個城池。
  • 一所名校撬動「一座城」
    一所名校撬動「一座城」如今這一歷史性的發展大幕已然拉開「南大要來了!」提起「南大」,63歲的鄒文伯打開了話匣子。徐瑛是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集團總校長,在她看來,南大蘇州校區無疑是一座高聳的文化地標,「每個孩子都會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 一座城·一池水·一個人
    那麼是否有一座城市以「水」為名,把水的品性與美德發揮到極致呢?答案是:有,它就是開封這座文化古城,因了水的浸潤,它也具有著水的品性,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卻不張揚,不做作,不爭不奪,靜守安寧。開封是河南省地級市,簡稱汴,古稱東京、汴京,為聞名中外的中華八朝古都。
  • 一壺酒看一座城,山東就是這麼有味道!
    客服電話:0531-86920439地址:濟南市歷下區趵突泉南路1號價格:40元/人Part 2青島·琅琊臺青島的琅琊臺酒沒有青島啤酒那樣享譽世界,青島的琅琊臺也沒有八大關那樣具有老青島標誌性,但兩者的歷史放在一起,卻比其他的景點更加厚重。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一千成語一座城
    見微知著鮮活如初一座歷史悠久的八公山,一座可以鮮活如初的壽州古城,一部鴻篇巨製《淮南子》,承載了厚重的文化積澱。淮南成語眾多、典故豐富,首先讓人記起的典籍便是《淮南子》。目前,《漢語成語詞典》收成語約1.02萬條,《古今漢語成語詞典》收成語1.5萬條。而僅這兩部詞典從《淮南子》一書中摘錄的成語就達122條。
  • 一樹,一景,一座城,什麼樹代表了你的家鄉
    用樹代表一座城,展現城市氣質在世界範圍內都收到人們的歡迎,這就是市樹。市樹,是一個城市形象的重要標誌,也是城市的一張重要名片,市樹不僅代表了一座城獨居特色人文景觀、文化底蘊、精神風貌,更能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且可以帶動一個區域內的綠化產業發展、優化城市生態環境。
  • 在歐洲的十字路口 小男孩一泡尿救下了一座城
    布魯塞爾是位於歐洲西部的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不僅是歐盟的主要行政機構駐地,也是很多國際組織的機構常住地,如北約、世界勞聯等。雖然故事有多個版本,但最著名的還是一泡尿救下一座城——傳說西班牙佔領者撤離布魯塞爾時,打算用炸藥炸毀城市,幸虧一個名叫於廉的小男孩夜出撒尿,澆滅導火線拯救了全城。如今,撒尿小男孩已經成為這個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重要象徵,有趣的是,這個雕塑經常會穿上各種各樣的服裝,很多國家都曾給這個雕塑贈送過衣服,我國贈送了一套唐裝。
  • 乾杯青島 連接世界-青啤九大驚喜亮相啤酒節 總有一款撩到你
    而這次,青島啤酒帶著9大驚喜強勢進駐啤酒節會場,總有一款撩到你。最醇國際金獎啤酒敞開喝去年以來,青島啤酒多款產品連續在世界上奪金摘星,拿下歐洲啤酒之星大獎,連獲世界啤酒錦標賽金獎,用無與倫比的品質徵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啤酒評委
  •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樹花」——四川攀枝花
    攀枝花市名由來許久,據傳清朝同治時期,攀枝花還只是一個小村莊,原名叫上、下壩村,由於村口有一棵巨大的攀枝花樹,人們就把這個村莊改稱為攀枝花村。攀枝花是攀枝花市的市花,素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樹花」的美譽。攀枝花又叫「木棉花」,它還有個別稱「英雄花」。
  • 《長沙印象》一艘船 一窯火 一座城
    《長沙印象》一艘船 一窯火 一座城□專題策劃:本刊編輯部□採編執行:周 群 胡曉倩□文字主筆:姚建剛□圖片攝影:肖 毅 肖 克等《長沙印象》刊載專版《一艘船 一窯火 一座城》如果要在長沙製造中提煉一種精神的話,我認為那一定是銅官窯精神 。
  • 因音樂而紅的城市:一人一生一雙人,一歌一曲一座城
    在我們的心中,外面的世界一定都是一個很美好的樣子。無論我們身在哪裡,總會對外面的世界有著莫名的嚮往。然後會將其視為自己的夢想,不顧一切的去追求,去努力實現自己的想法,將這種後來變為未來,理想變為現實。於是,我們會努力的出去旅遊、拓展,見識外面的世界,也豐富著我們內心的希冀與嚮往。
  • 山東女子學院開展「讀一本書,愛一座城」主題書展活動
    為此,山東女子學院圖書館志願者協會特此舉辦「讀一本書,愛一座城」主題書展活動,旨在讓女院學生手捧書籍,從書中感悟濟南文化的獨特魅力。用一本書,讀懂一座城,從而更加了解城市文化、校園文化。  一座城市宛如一本細節豐富的圖書,一本好書也會讓人讀懂一座城、愛上一座城。
  • 百聯又一城「愛.劇場」公益演出兒童節專場
    上海2018年6月4日電 /美通社/ -- 時值六 · 一國際兒童節,百聯又一城購物中心隆重舉行了【愛·劇場】公益演出 -- 「讓歡樂照進童年·讓愛陪伴成長」 兒童節專場,在為商場增添濃鬱藝術氣息的同時,也為消費者們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
  • 水鄉澤國·禾城嘉興·花語堂|體味「一園一世界」的馨暖
    屋角飛簷、磚瓦有靈、疊石成山、碧水深流,「花語堂」項目不僅是一次對東方文明的溯源,還是一場傳統園林匠人工藝的精彩呈現——讓傳統園居在新世界裡激碰出美妙的詩意變奏。城市氣韻——水鄉澤國·禾城嘉興「花語堂」項目位於中國浙江省嘉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