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張磊:在不確定的時間線裡堅守「長期主義」的信條

2020-12-20 澎湃新聞

稿件提供 | 楊大剛

編輯排版 | Eurus

Value

2020年,真是太特別的一年。我們所有人,仿佛走進了諾蘭的電影,在錯亂的時空裡,不斷經歷著驚喜或者驚嚇。不論是投資機構還是創業者,都被迫進入了一場超強的、不知何時結束的壓力測試。

雖然資本市場普遍降溫,但是高瓴資本仍然在今年2月啟動了百億規模的高瓴創投,布局早期風險投資業務,完成全階段全產業的投資策略,縝密布局。

近日,高瓴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首部力作《價值》面世,歷時五年寫成,首次對外界詳細闡述了高瓴的價值投資方法論。同時輔以經典案例,既有宏觀的思考,也有閃光的細節。

推薦閱讀

《價值》

作者:張磊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誠如本書黑底金字的極簡裝幀,張磊的投資哲學也異常樸素,「長期主義」四個字,大道至簡。

早在2005年創業之初,張磊就將東方古典哲學融於西方金融實踐中,提出了三個投資原則:

「守正用奇」,

「弱水三千,但取一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張磊指出,真正的投資,有且只有一條標準,那就是是否在創造真正的價值,這個價值是否有益於社會的整體繁榮。堅持這個標準,時間和社會一定會給予持續、巨大的獎勵。

1990年,張磊在高中校園留影

如何才能像張磊一樣,「做時間的朋友」,「重倉中國」,避開投資陷阱?不妨跟隨高瓴的腳步,讓「長期主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自己的價值投資人,在人生每個重大選擇中作出正確決策,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

Value

上市短短幾周,《價值》一書已經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閱讀和討論熱潮,被投資界人士推介為年度必讀書目。

眾多媒體和投資界、文化傳媒界大V們已經先睹為快,貢獻了濃縮的筆記乾貨,現摘編如下:

媒體 · 鼎力推薦

36氪

《高瓴張磊寫了一本書,他主張的<價值>和長期主義到底是什麼?》

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長期主義不僅是中國企業轉型的必然路徑,也是一條個人修煉和自我價值實現的根本方法。在價值創造的基礎上,長期主義從外部形禁勢格下的自發反應,走向了追尋自我成長和內心平靜的自覺選擇。在自序中,張磊也直截了當地點出了貫穿全書的精髓:「這是一條長期主義的道路」。

因為我們也同樣相信:在這樣苦樂不均、瞬息萬變的加速時代裡,任何斷言都是短視的、速朽的,真正經得起推敲、能被歷史長久檢視的只有長期主義精神。

在黑天鵝群飛的2020,《價值》不僅是張磊個人的經驗之談,也是一本呼應時代的作品。

投資界

《高瓴張磊親述:我的長期主義之路》

黑天鵝亂飛的年代,人人都寄希望於找到對抗不確定性的終極武器。但遺憾的是,萬能鑰匙並不存在,永恆不變的準則也不存在。作為時代的參與者,也許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亟待解決的課題是:

在遙望詩和遠方的同時,如何挺過眼前的苟且?

在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同時,如何找到內心的秩序?

時代當然不會向我們劇透答案,但拉大尺度來看,對長期主義的追尋,以及對價值、意義的持續探索,或許能提供一些線索。

最近,高瓴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即將問世的首部著作《價值》,就是對這一議題的探索。

作為一位投資家、創業者,張磊領導的高瓴,十五年來深刻嵌入到了中國產業經濟波瀾壯闊地發展脈絡之中,這使他有機會跨行業、跨地域、跨時間深入研究和實踐中國產業躍遷的創新範式,並不斷追問中國企業家精神的終極依歸。啟發大家對「長期主義」路徑的廣泛思考和討論,這或許是這本書,對當下社會的最大價值。

KOL · 讀後心得

秦朔盆友圈-秦朔

《理想的投資,就是用投資實現了理想》

高瓴帶著善意,相信這個時代,相信價值創造的規律。張磊和高瓴的成就,是個人之善、組織之善與時代之善的一次互動。他們有善念善行,而中國大市場、中國好公司、中國的創新經濟,則如遼闊的山谷,對他們發出的善之聲,報以百倍千倍的迴響。

作為價值投資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張磊此書的書名中沒有投資,而用了價值。也許他是希望用「價值」為投資正本清源。高瓴的每一步布局,都圍繞為社會創造正向正和的價值而展開。這是高瓴成為業界公認的好資本、良善資本的根本原因。

通讀《價值》一書,高瓴「新價值投資觀」的核心,不是安全邊際,更不可能是尋租套利,而是超越傳統的周期性投資思維和機會主義思維,建構起反套利、反投機、反零和遊戲、反博弈的正和思維與創新思維。

投中網-主編董力瀚

《〈價值〉:「作者張磊」的野心和誠意》

如果說年初施瓦茨曼那本自傳承載的是人與事,張磊的《價值》就是用人的故事講道理,前者是西方審美的「奇談」,後者是東方傳統的「立論」。本書用了幾十萬字,通篇都在回答:高瓴是如何尋找、創造並獲取價值的。對於讀者而言,此書的價值並未均勻分布在500頁的書稿中,但是暗藏於不可計數的信息細節裡。

回到這本《價值》來講,起碼從立意上,忽略了案例、故事細節,便也忽略了江湖奇談的腥羶氣,捨棄了飛揚人生,理念與哲學才存在長久的意味。所以選擇這樣的寫作方式也有其好處,亦或者說它暗藏著作者的野心:案例是時代的案例,人是時代的人,而思考和理念則有可能穿越它。

故事編程-周健工

《周健工談《價值》:「靜靜的」護城河》

什麼是價值?什麼是企業的價值?如果一家科技公司,影響了成百上千萬,甚至上億的用戶,給他們帶來方便效率,產生美好體驗,是不是為用戶創造了價值?為用戶口創造價值的公司,是不是有價值?這些價值,是不是最終能從公司的市場估值反映出來?

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的市場,是否適合進行價值投資,如何進行價值投資。把價值投資的一般原理與中國市場經濟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非常複雜,充滿爭議,又令人著迷。

最近收到了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的著作《價值》,書中最需要劃重點的部分,是對價值及價值投資的精闢分析。這些觀點與方法令人信服,因為作者總結了其個人和團隊在中國15年的成功投資實踐。書中透露,高瓴資本為其第一個出資方耶魯捐贈基金創造了24億美元的回報。目前,高瓴資本旗下管理資金達650億美元,是亞洲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

高瓴是個堅定的價值投資者,但他並不教條。對於價值投資的起源,基本原則與方法,結合不同的技術水平、不同的市場條件而產生的演變,張磊解讀得非常透徹。張磊認為,動態護城河可能是理解價值投資的最重要的門徑。護城河是一個來自美國工業時代的概念與方法,在中國,在信息科技、網際網路與人工智慧的時代,不能僵化地認識和實踐護城河理論。如果公司的創新是動態與開放的,護城河也應該是動態與開放的。

遠川投資評論-儲松竹

《張磊新書筆記:做時間的朋友,上中國號快車》

這是一本典型的投資思想分享,除了對高瓴15年投資歷史的思考,也談了一些成長和經歷,從康德到汪曾祺,從資本論到馬克思韋伯的引用,也令人感慨他的閱讀涉獵之廣泛。書中對教條的警惕、對投機的拒絕、對陷阱的歸納無不浸潤著千錘百鍊後的實踐智慧。在踏上投資的彎路前,學習中國最頂尖投資機構的內功心法,或許能幫助我們少摔兩個跟頭。

頂級的廚師能把一盤炒青菜做成人間至味,背後是其一生掌勺的功力。價值投資早已成為婦孺皆知的道理,張磊卻把《價值》兩個字寫得力透紙背。高瓴十五年所堅持的投資理念和思考,包括對創業者格局和創業組織的理解,給整本書注入了活潑又深邃的視角。

在讀完《價值》之後,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是高瓴成為了這個時代中國投資機構的領頭羊。是高瓴的資金量最大嗎?是高瓴的時運最好嗎?是高瓴的投研最強嗎?或許都有一些,但我想真正重要的,是高瓴帶來一種全新的投資理念:真正的投資是在創造價值,對社會的整體繁榮帶來幫助。

高瓴用一種全階段、跨領域的投資模式,將投資的著眼點放在創造價值上,始終堅持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高瓴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錢,更是一整套企業發展的解決方案。高瓴未必能幫助企業走的最快,但希望能跟企業一起做時間的朋友,走得更遠。

在高瓴之前還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投資機構,在《價值》之後,此道不孤,或許高瓴應該換個名字,從高瓴資本改為高瓴產業。

RIH投讀會-譚校長投資進化論

《解讀張磊的長期主義價值投資:邁進「錢多與熵減」的增強迴路》

高瓴用十多年的時間,從零開始成長成為本土投資機構中的頭部機構,可以說創造了一個奇蹟。張磊對外講得最多的是長期主義。這本書關於這一點有了更生動的描述。

張磊認為投資的第一性原理是優化資源配置,如果從哲學意義上來說,其實是進入一個更多的錢和更少的熵之間的增強迴路。要進入這個增強迴路就需要跨越臨界點,而這個臨界點由幾個要素構成:首先是長期主義的思維方式和定力,其次是不斷積累和加深的研究功力,然後是長期的錢以及整合資源的能力。

雪球-陳達美股控資

《長期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這是一本講道的書。講道的書和講術的書不一樣,後者雖然立意不高但總會有些方法論,講好了,就是所謂乾貨。而講道的書高屋建瓴,但容易言之空洞,俗稱心靈雞湯。但幸好《價值》不是一碗純雞湯。

長期主義的關鍵是理解時間的價值。有四個維度,一是大家最熟悉的複利的威力,號稱世界第八奇蹟,還包括其他三個維度:1. 理解時間的跨度;2. 將時間作為選擇;3. 時間是最好的復盤。

天空之城影業-路斯基

《〈價值〉背後,關於作者張磊的幾個小故事》

這是一本很「素」的書,無論是設計還是裝幀,也許這就是投行所追求的 「Simple is beautiful」。這也是一本很容易閱讀的書,像一本對話錄,把很多高維的理念用聊天般的行文和大家說道說道。

但斌

《讀張磊先生《價值》書有感》

張磊先生無愧為當代真正意義上「價值投資理念的探索者」,同時是充滿「現代主義理想的創新者」,更是難得的「堅持樂觀主義的投資人」!透過《價值》,如同打開一面多稜鏡,我們可以從不同側面觀照到張磊先生在追尋價值歷程中的層層思考,由外而內,「價值的底色」漸變沉靜而豐滿,「長期主義」也成為一種投資信仰。

馮侖風馬牛

《沉澱15年,高瓴的故事和張磊對價值的思考都在這本書裡》

有些人註定會成為領航者,高瓴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就是其中之一。在《價值》這本書中,張磊不僅分享了他的個人歷程,更分享了他所堅持的投資理念和方法,他對價值投資者自我修養的思考,還介紹了他對具有偉大格局觀的創業者、創業組織以及對人才、教育、科學觀的理解。在這部誠意滿滿的作品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一個價值投資者的成長曆程,也能夠感受到他的投資思想與理念的迭代與升級。

薦者如雲,開卷有益。

從某種程度來說,本書不僅談投資,更是談人生,談格局,如同與張磊品茗暢聊。

難能可貴的是,張磊在投資中貫穿了詩意和哲學,將投資煉成了一門藝術。

張磊尤為強調「格局」:「凡盛衰,在格局。格局大,則雖遠亦至;格局小,則雖近亦阻。」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張磊認為,「真正的價值投資應該摒棄通過精確計算的功利方法來實現所謂成功的方式。」

「不管從事何種職業,都要把創造價值,而不是積累個人的財富或者其他無益於社會的事情作為最重要的目標。」藉此,我們可以戰勝短期的困境,不被「眼前的苟且」困住,而且更重要的是,相信未來,堅定不移創造價值,找到「詩和遠方」。

作為投資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張磊在本書中凝結了近50年的人生智慧,上述書評和薦文也只是擷取了吉光片羽。若想要讀得酣暢淋漓,不妨珍藏一冊在手,細細品讀。

在發現和實現價值之路上,希望藉助本書,我們都能像高瓴一樣行穩致遠。

推薦閱讀

《價值》

作者:張磊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今日互動#

關於《價值》一書,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想看本書的理由,

我們將在下周五抽3位朋友

每人贈送《價值》1本~

End

//湛廬文化//

掃碼即可關注湛廬文化,

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原標題:《高瓴張磊:在不確定的時間線裡堅守「長期主義」的信條》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高瓴張磊點評王興、張一鳴:長期主義創造《價值》
    編者按:今年6月,高瓴低調地度過了15周年慶。作為植根於中國、著眼於全球的亞洲基金之一,高瓴一向低調,但其所投資的諸多項目卻非常亮麗。從騰訊到京東,從滴滴到美團,從格力到藍月亮,每一個項目都堪稱業內經典。這些經典投資的背後,是高瓴始終恪守的長期主義價值投資理念。
  • 對抗不確定性:高瓴張磊的「三把火」「三哲學」和「七公式」
    只有張磊不慌。他頻頻發言:「Think big,think long」(謀大局,思長遠」)。這是張磊的「長期主義」價值觀,這一價值觀也奠定了高瓴資本長期以來信奉的信條。直到受邀來到中國人民大學2017年畢業典禮上演講,張磊還在說:「選擇做時間的朋友」,「Think big,think long」 。
  • 眾人眼中的高瓴張磊:喜歡冒險、喜歡去挑戰那些更難的雪道
    這些,是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在自己的新書《價值》中,對自己這些年投資經歷的回顧和思考。種種理念,一言以蔽之,正是張磊一直以來所堅持的長期主義。巴菲特曾說,最棒的能力是「讓周圍的人變的更出色」,這與智商無關,而是與價值觀、人生觀有聯繫。
  • 張磊:僅5個月個人財富增加150億,成功秘訣在于堅持長期價值主義
    長期主義,這是我第一次在高瓴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的首部著作《價值》中聽聞。張磊之所以這麼牛,我們可以在他的新書《價值》裡找到他成功的秘訣。那就是「長期主義」,張磊如此解釋:把時間和信念投入到能夠長期產生價值的事上,盡力學習最有效率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標準,遵循第一性原理,永遠探求真理。
  • 高瓴張磊:堅定的看好醫藥產業 用更長時間去深耕不輟
    也是在今天,張磊出席由36氪主辦的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上表示,今年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顯然醫療健康是最大的投資機遇。 「我們會堅定的看好醫藥產業,甚至用更長的時間去深耕不輟,這就是我們在不確定時代所確定的堅守。」他說道。
  • 高瓴資本張磊:不能創造長期價值的護城河就是紙老虎
    2017年9月,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應邀參與了第三季的《改變世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訪談錄》,與第一財經CEO周健工對話,交流高瓴的投資哲學、重倉中國的理念和對未來投資市場的判斷。此專訪以視頻的形式已於今年1月份在第一財經平臺上播出。
  • 高瓴張磊投資十年造就洗衣液一哥,江小白是下一個「藍月亮」?
    高瓴資本的跨行業投資版圖看似紛繁龐雜,但張磊的心中其實有清晰的主線。在他的《價值》一書中,重倉中國和長期的價值投資是高瓴資本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在這個脈絡背後,我們還能從高瓴資本身上看到什麼?尋找新物種:如何理解投資機會的?張磊用源自佛經故事的「弱水三千,但取一瓢」來描述高瓴資本的投資哲學。投資項目分門別類,好比弱水三千,但關鍵在於選對那一瓢。高瓴資本不喜歡做天女散花式的投資,而是希望抓住最有價值的投資機會,用超長期的資本周期對企業做最大化的投資。
  • 高瓴張磊: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正進入創新2.0階段 堅定看好醫藥產業
    來源:聰明投資者原標題:高瓴張磊今天發聲: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正在進入創新2.0的階段,我們會堅定看好醫藥產業 「高瓴的長期價值投資就是不看一時得失,有能力去克服恐懼和貪婪,相信簡單的常識,堅持長期價值投資就是投入未來。一旦看好,長期支持,並參與到企業的創新和發展中,和企業共同成長。」
  • 高瓴資產增長3500倍,張磊靠什麼賺錢?
    高瓴資本,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之一,資產規模超過5000億元,高瓴資本由張磊在2005年創辦,僅用了15年時間,資產增長3500倍,張磊靠什麼賺錢呢?從人民大學畢業後,同學們都找了份體面的工作,張磊也要生活,也只能選擇就業,但他和其他同學不一樣,其他同學都想方設法到銀行等金融機構上班,他卻到五礦集團工作,而用做的是收儲工作。這讓他可以全國各地跑,對各地的經濟結構、資源環境、營商環境都有了比常人更多地了解。
  • 張磊和高瓴資本的魔幻時刻:基金規模超4千億 強調長期價值投資
    高瓴資本便是全球化這個經濟趨勢中的龐然大物與投資行業碰撞出的產物之一,從創辦這家公司之初,張磊就決定把口袋裡那張耶魯抬頭支票裡的美金花在中國市場上,14年後,關於全球化的洞察與連接,仍然是高瓴資本不同於其他競賽者的能力基底。
  • 高瓴資本張磊:什麼是企業真正的護城河
    對價值投資的堅持,讓張磊選擇了將高瓴資本打造成亞洲獨有的「長青基金」(Evergreen Fund)模式。但堅持並非僵化。雖然重點投資領域包括網際網路與媒體、消費與零售、醫療健康、能源與先進位造業等,但張磊稱高瓴的本質是一家 「投資於變化」 的機構。他也多次談及 「世界永恆的只有變化」 。所以,他覺得很幸運能夠生活在這個創新層出不窮的時代裡,並有幸幫助那些敢於擁抱變化的企業家實現夢想。
  • 高瓴資本張磊:我的投資觀
    張磊:我堅持不做短視的投機,專注長遠的投資。做企業的超長期合伙人,這是我的信念和信仰。高瓴基金的模式在亞洲也是獨有的,我們是一家「長青基金」(EvergreenFund)。同時,我們堅持市場化原則,從變化中尋求價值機會,這是高瓴資本的成功之道。
  • 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張磊,為大家分享格局大的人,需要具備的特質
    可能大家對於他並不了解,其實他不只是高瓴資本的創始人,更被很多人稱為是中國的巴菲特;但其實他也只是出生在一個比較普通的家庭,某年在河南駐馬店的一個村莊當中有一個七歲大的孩童就已經展露出比較明顯的經商天分了,但是他的父母家人卻並沒有認為他之後能有太大的成就,還是把他當作普通孩童看待。
  • 「中國寶潔」、「洗衣液一哥」將上市,張磊堅守十年獲益20倍
    高瓴資本堅守藍月亮10年,回報超過20倍。承銷商給予的藍月亮的估值738.63億港幣至968.79億港幣。按照最低的估值計算,高瓴資本持有10%藍月亮股份的市值約為74億港幣,約62.34億元人民幣。 獲益20倍。這還不算藍月亮今年6月向高瓴資本派發的股東股息2.3億港幣。
  • 高瓴張磊對話高毅邱國鷺:投資人比的是品質與心性
    張磊:對。邱國鷺:談到能力圈,我們知道高瓴的能力圈確實比較廣,一級到二級,投資到實業。很少有人真的是橫跨一二級投資的,我們覺得這個思考方式很不一樣。其中有一個學員問,假如您能夠穿越回15年以前,你遇到當時剛剛創建高瓴資本的張磊,你會跟他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張磊: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句,還是要精心的選擇自己的同事,選擇合作夥伴,選擇投資人,把選擇做好。這些精心的選擇,每件事情只要有一點點偏差(都有可能有不一樣的後果)。
  • 「價值捕手」張磊:真正的長期主義,就是不時提升本人的人生格局
    ——張磊真正兇猛的人,做人一定有過人之處。高瓴資本開創人張磊曾受邀到巴菲特的家中做客,有一件小事給他留下了深入印象。當時巴菲特的車來接他時,張磊習氣性地翻開後座車門準備進車時,令他吃驚的是,坐在司機位上的居然是巴菲特自己。
  • 張磊:這個世界只有一條護城河 | 高瓴 Event
    會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以「讓奇蹟創造者再創奇蹟」為題發表了演講。張磊表示,這個世界只有一條護城河,那就是企業家們不斷創新,不斷瘋狂的創造長期價值。以下是張磊演講摘要:歡迎各位朋友們在這個美好的春天與我們一起相聚在四月的北京。我們經常說投資就是要不走尋常路,這跟高瓴一直堅持的「守正用奇」,本質上是相通的。
  • 高瓴張磊:最重要的是right place,right time
    源自:經濟觀察報作者:文釗 張磊雙手抱肩,穩穩地站在平衡板上。這是2018年夏天的一個早晨,在北京平安國際金融中心28層高瓴資本他的辦公室裡。他喜歡這種狀態。據說他常常以這樣的姿態跟同事討論問題。 這也是他的一種運動方式。他喜歡滑雪、衝浪。平衡板可以訓練他更好地把握平衡。
  • 高瓴張磊:憑恩師給的3000萬美金創業 弱水三千但取一瓢
    當資本是長期持有時,GP才有條件花時間思考什麼是具有長期前景的商業模式,什麼樣的企業值得持有30年以上。張磊之所以可以得到這些海外長期資本的青睞,不僅靠的是獨到的投資眼光,也與其經歷息息相關。他師從耶魯大學基金首席投資官大衛•史文森,也是巴菲特長期持有思路的堅定執行者。史文森主導的「耶魯模式」使其成為機構投資的教父級人物。
  • 高瓴張磊對話高毅邱國鷺:投資人如何突破能力邊界
    「我希望大家最後記住我們是有趣的人,做的是有趣的事情,是創造價值的事情,是做長期的事情。」以上,是6月21日高禮價值投資研究院在線公開課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與高毅資產董事長兼CEO邱國鷺的部分精彩對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