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齡齒」伴人終生6至12歲患病率最高

2020-12-20 搜狐網

  本報訊(通訊員侯曉菊)近日,一個牙疼的7歲女孩,滿臉淚水的被媽媽領進北京兒童醫院口腔門診。家長說孩子喊牙疼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因為忙和怕耽誤孩子上學一直沒來看,另外想孩子還會換牙就沒太在意。接診的朱紅主任檢查發現,孩子的一顆牙齒已經「壞」成空殼,牙髓也發炎。她說孩子的這顆牙齒消炎後只能拔掉了。

  朱主任介紹:這顆牙叫「六齡齒」,它從長出以後就不會換,是要伴隨人一生的。她提醒家長要保護好孩子的「六齡齒」。朱大夫介紹:「六齡齒」是指孩子6歲時開始萌生的第一恆磨牙,共有4顆。6歲到12歲左右,是孩子乳牙和恆牙的替換期,但「六齡齒」從長出來就不再替換。醫生們在門診治療中發現,這個階段「六齡齒」的齲齒患病率最高。有的長出時間不長,就已經發生嚴重的齲壞。主要原因是它萌出最早,開始時表面的牙釉質還沒有完全鈣化,如果不注意口腔衛生很容易發生齲齒。另外,「六齡齒」上有很多窩溝,其底部常鈣化不好,窄而深的窩溝容易積存菌斑和食物殘渣,刷牙也很難清除。還有些家長把孩子萌出的「六齡齒」誤當成乳牙,認為會像其他牙齒那樣更換,因此在孩子已發生齲齒後也不積極治療,結果最後只能拔除。

  「六齡齒」起著重要的咀嚼作用,在口腔中可承受較大的咀嚼壓力。同時由於它所處的位置,還成為整個恆牙列形的基礎。這個牙壞了或是早失掉都會影響其他牙齒的正常排列,從而破壞咬合關係,降低咀嚼效能。為了預防「六齡齒」發生齲壞,醫生提醒,除了要保持口腔衛生外,還可以採用窩溝封閉的方法。其原理是用高分子材料封閉牙齒表面的點隙窩溝,防止菌斑、食物殘渣在窩溝內堆積,從而預防齲齒的發生,6到7歲是採用這種方法的最佳年齡。

  全市工商局同時對公眾開放

  中高招上線殘疾考生錄取率今年百分百

相關焦點

  • 六齡齒可不是乳牙,萌發後終生不會換,換牙期的家長要注意了
    很多人都知道,小孩子最先開始長出來的牙齒叫做乳牙,年紀增長會逐漸脫落然後新的伴隨我們一生的恆牙就會開始萌出。也正因為這樣固有的認識,才會叫一些人忽略掉了六齡齒的重要性。基本上在小孩子6歲左右,所有牙齒最後的位置會萌出一顆新的牙齒,這顆牙齒我們形象的根據其萌出年齡段稱之為六齡齒。需要注意的是:六齡齒天生就是恆牙,不是乳牙。所以它自萌出開始就要伴隨我們一生的時間。
  • 調查發現:廣州三成孩子「六齡齒」患齲
    ●廣州孩子乳牙患齲率高達66.2%,恆牙齲壞率也不低,為14.3%  ●六歲應為「六齡齒」做窩溝封閉,12歲可將第二恆磨牙窩溝封閉;前牙排列不整齊七八歲即可提前幹預,不一定要等到12歲才矯牙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近日發布了一項針對廣州15所小學3000多名學生的牙齒健康狀態所作的調查報告,調查發現,廣州孩子乳牙患齲率高達66.2%,恆牙齲壞率也不低
  • 揚州一名4歲男童睡前不刷牙 20顆牙蛀掉12顆
    先看兩個案例案例一20顆牙蛀掉了12顆,市區一4歲男童豆豆(化名)上小班,每晚睡覺前,有喝牛奶的習慣,由於豆豆年紀小,一刷牙就愛哭,家長也沒堅持讓孩子睡前刷牙,前段時間,幼兒園安排孩子們體檢,醫生發現,豆豆20顆牙蛀掉了12顆。
  • 「六齡齒」:最容易齲壞的牙齒
    □北大深圳醫院口腔科 張敏浩    兒童到了6周歲,在牙列的最後面,即在第二乳磨牙的後面萌出的牙,就是第一恆磨牙,也就是孩子的第一顆「終身性」大牙,習慣稱為「六齡齒」。  因為「六齡齒」萌出時沒有乳牙的脫落,所以常被家長忽視,以為它是還要替換的乳牙,從而對它的齲壞置之不理。殊不知,嚴重的齲壞可能造成「六齡齒」脫落或拔除而成為永久性缺牙,不僅會大大降低兒童的咀嚼功能,造成兒童營養不良,還會影響頜骨的發育。  「六齡齒」是恆牙列中最強壯的。它牙冠最大,牙尖最多,咀嚼面積最寬,承擔的咬合力和咀嚼功能都比其他恆牙大。
  • 六齡齒不可換齲壞以後有麻煩
    兒童到了6周歲,在牙列的最後面即在第二乳磨牙的後面萌出的牙,就是第一恆磨牙,6-7歲萌出於口腔內,上下左右各一顆,因其在6歲左右萌出,所以習慣稱為「六齡齒」。
  • 六齡齒是什麼齒?第一大臼齒又是什麼牙?
    問題四:六齡齒是乳牙嗎?是乳牙就拔掉!問題五:六齡齒在哪裡?大臼齒又在哪裡?問題六:我的孩子不可能長大臼齒?問題七:大臼齒人也長啊?。。。。。。再解釋下這些讓人迷糊的問題:解答問題一:不光您的孩子有六齡齒,健康的孩子、別人的孩子,以及每一位口腔健康的人都有六齡齒。
  • 東莞:免費為7—9歲孩子窩溝封閉為3—6歲幼童免費塗氟
    12歲孩子恆牙患齲率為33.2%,即10個孩子超過3個人有齲齒,平均每個孩子有0.61顆齲齒。  在東莞,情況也差不多。石龍鎮曾對鎮內19間幼兒園和6間小學的16540名學生進行口腔健康普查後發現,幼兒園孩子患齲率從小班的48.87%猛增到大班的75.88%,小學階段二年級至五年級的幼兒患齲率均超八成水平,幼兒園大班到小學四年級的這個階段,幼兒的齲均值均超過4,即平均每個人都有4顆齲齒。」
  • 六齡齒為什麼要做窩溝封閉?
    因為這顆牙是在6歲左右萌出,被很多家長誤認為是乳牙,後面要再替換,很多家長對孩子六齡齒不是很在意,故而等到小朋友六齡齒齲壞了才來問醫生怎麼辦。蛀牙的預防做好,孩子也會少遭受一些蛀牙的侵擾。
  • 中國精神衛生調查顯示:精神障礙中焦慮障礙患病率最高
    調查結果顯示,在精神障礙中,焦慮障礙患病率最高,為4.98%。作為國家支持的重點科研項目,「中國精神障礙疾病負擔及衛生服務利用的研究」(簡稱「中國精神衛生調查」)歷時3年,重點研究我國精神障礙的患病率和疾病負擔,描述精神障礙患者衛生服務利用現況,探討影響精神障礙患病率、疾病負擔、服務利用等相關因素。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免費為6歲至12歲兒童實施牙齒窩溝封閉2萬顆
    本報三亞7月9日電 (記者李豔玫 通訊員盧智子)近日,三亞市啟動2019年適齡兒童口腔預防幹預項目,將為三亞市各小學6歲至
  • 每6人中1人有精神問題 焦慮症患病率10%
    「如果你最親的人得了精神疾病?」 「全力以赴地照顧她,治好她。」 「治不好的話,也會好好地照顧他。」 上述是國家主題宣傳片裡的對話實錄,事實上,受訪的他和她,最親的人得了精神疾病,更別提一般人對精神病人的不理解。
  • 孩子12歲前必須處理的12種兒童牙頜畸形!
    而且,其潛在的危害是,最有可能導致兒童成長到30至40歲時出現顳下頜關節紊亂病。 一般情況下此牙在六歲左右萌出,故俗稱為「六齡齒」。「六齡齒」齲壞率最高,拔除的比例和罹患其它牙病的發生率均比其它牙高。從功能上說該牙又是最重要的大臼齒,失去六齡牙易致牙齒排列不齊,而且矯治難度會加大很多,因此要特別重視「六齡齒」的保護。
  • 中國過敏性疾病患病率超10% 過敏性鼻炎患病率最高
    在一個普通工作日的中午12點半,當《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到達這個科的門診時,當日出診的主任醫師王向東還沒有診斷完上午的病人,而掛了下午號的患者已經陸續抵達,很快就擠滿了狹小的候診區。­  根據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主任委員、同仁醫院副院長張羅等人的調查與估算,中國成人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數已高達1.5億人。
  • 六齡齒是要做窩溝封閉的!
    六齡齒 在孩人類到6周歲左右的時候,將會長出人生第一顆恆磨牙,它在牙列的最後面即在第二乳磨牙的後面萌出的牙,就是第一恆磨牙「六齡齒」。 「六齡齒」在上下左右共四顆。
  • 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略有上升,老年男性患病率高
    為了評估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研究組設計了一項基於人群的橫斷面研究。選擇2015-2017年中國大陸31個省市區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橫斷面數據,參與者為75880名年齡在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 根據2018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診斷標準,研究組估算了生活在中國的成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以及按性別、地區和民族來劃分的患病率。
  • 保護恆牙從六齡齒開始,早點帶孩子做窩溝封閉
    六齡齒窩溝封閉宜在6-9歲做 什麼是六齡齒? 6-7歲萌出於口腔內,上下左右各有一顆,正是因為其在寶寶6歲左右萌出,所以習慣稱為「六齡齒」。
  •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發布|心血管|重磅|中國|患病率|高血壓|...
    正常高值血壓:1991~2011 年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在中國9 個省市(2011 年增至12個省市)對≥18歲成年人進行了8次橫斷面調查,血壓正常高值年齡標化檢出率從1991 年的23.9% 增加到2011 年的33.6%,2006 年前呈明顯上升趨勢,2006年至2011 年間變化無統計學差異。
  • 孩子防齲齒 3歲、6歲和12歲最適合做窩溝封閉
    孩子防齲齒 3歲、6歲和12歲最適合做窩溝封閉 發布時間:2016-11-06 16:13:48 星期日  來源:杭州網  (杭州網視頻報導)記者了解到,窩溝封閉的最佳時間有三次,分別是:第一次在3歲左右,此時乳磨牙已長出;第二次應在6歲左右,這個年齡的孩子普遍會長出上下四顆"六齡齒",需要填充窩溝;第三次應在12歲左右,此時恆牙全部長齊,可以將窩溝全部填充完畢。
  • 12歲後新生槽牙 將進行窩溝封閉
    本報訊 北京兒童的六齡齒(即6歲之後生出的第一顆槽牙)由政府出錢保護,以預防齲齒。6年來,共有67萬多名兒童的122萬多顆牙齒已獲免費窩溝封閉。北京市牙防辦昨天透露,今後,孩子在12歲後長出的第二顆槽牙也有望得到繼續「關照」。健康北京人的標準之一就是,年老之後仍有20顆有咀嚼功能的牙齒「服役」。要使市民在老了以後還能吃嘛嘛香,就要從娃娃開始預防齲齒。
  • 至少20種牙頜畸形必須在12歲前矯治(圖)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已就「12歲前有哪些牙頜畸形需要矯治」,特邀湖北省口腔醫學會正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口腔中心主任彭友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