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先前看過一個故事,說的是兩個一胖一瘦的和尚一起下山去化緣。
途中有一隻蚊子落在瘦和尚身上,瘦和尚奇癢難耐,正要把蚊子拍死,胖和尚見狀遂說:「出家人不可殺生。」
瘦和尚聽了,就此作罷,一路只能忍著。
沒一會胖和尚身上也落了一隻蚊子,還沒等瘦和尚開口阻止。
胖和尚的手一抬一落間,蚊子就應聲而亡了,只剩瘦和尚在原地目瞪口呆。
我們大多數人又何嘗不是那個胖和尚呢?
勸你大度,勸你開懷,勸你諒解,可蚊子不叮咬在自己身上,永遠不知道有多難受。
作者瑪格麗塔·凱撒【美國】
人這一生,很多時候都是在踽踽獨行。
無數的心事,只能掩埋在最深處的心底,渡不過心河,上不得彼岸。
也如同歌詞裡唱的那般:「也許世界就這樣,我也還在路上,沒有人能訴說。」
我們的心長在自己身上,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去體味,要求別人懂你的感受,叫得再大聲也是白費功夫。
因為真正能理解你的,只有你自己。
這讓我想到一檔綜藝節目裡,馬薇薇提到自己因為抑鬱症而難過的時候,高曉松接過話說:
「你那個不算什麼,我們比你慘多了。」
這時蔡康永反駁他:
「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可以拿你的痛苦去比較別人的痛苦,不是你這個才痛,別人的就不痛。」
可生活中,真正的共情和感同身受實在是太難得了。
更多時候,不過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罷了。
可我們總要獨自走過一段無人問津的日子,才能迎接鮮花和掌聲。
即便今天想要逃避,但在明天的太陽升起之前,你還是要鼓起全部勇氣去面對。
2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裡寫:
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儘管身體相互依傍卻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的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史鐵生剛癱瘓的那幾年,血氣方剛的他根本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甚至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思考自己為什麼要出生。
當時,他住在北京胡同一個大雜院的最裡邊,從院門到屋門,輪椅得走過幾十米坑窪不平的土路,一不小心,輪椅就要翻車。
輪椅翻了,史鐵生也不喜歡喊人,就坐在地上先扶起輪椅,再用雙臂把自己硬撐上去。
就這樣一個人與生活鬥爭了數年,後來他終於想明白了: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想開了之後,他坦然樂觀地接受了這個不幸而殘酷的現實,用文字寫下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
劇作家易卜生說:在這個世界上最堅強的人是孤獨地只靠自己站著的人。
也許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痛苦的一年;也許大家在日復一日的奔跑中漸漸變得頹喪。
但換個姿勢你就會發現,即使身處絕境,周邊還是會有意想不到的風景。
只要心中有光,即使黑暗裡,也能看到前路的方向。
是啊,撐不住的時候,再咬牙堅持一下吧,回頭看看,已經走了很遠的路,停下了,所有的努力也就戛然而止了。
天助何嘗不藉助人手,人助又何嘗不成之於天?
在到達光明之前,你必須穿過黑暗;熬過萬丈孤獨,內心才能裝得下星辰大海。
3
成年人的世界是悲喜自渡
楊絳在《一百歲感言》裡說:「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做人實在是夠苦。」
正因為夠苦,所以要等,所以要忍,等到磨難打了敗仗,幸福才會不請自來。
可無論進退成敗,人生這趟旅程,永遠不要指望有人能當你的救世主。
每個成年人,都應該做自己悄無聲息的擺渡人。
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長貝裡奇巡視工作時,看到一位小夥工作時一直在虔誠地叩頭。
貝裡奇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小夥答道:「我在感謝一位聖人,是他幫助我找到了這份工作,讓我有了工作。」
貝裡奇笑了,說:「我也曾遇到過一位聖人,因為他,我才有了現在的一切,據說凡是遇到他的人都會有好運,你想認識他嗎?」
既然是聖人,小夥子表示很願意去拜訪。
貝裡奇和他說,那位聖人就住在附近一座有名的山上,爬上去就能找到他。
謝別貝裡奇後,小夥子就上路了。
他一路披荊斬棘,風餐露宿,終於登上了那座山。然而,他在山頂徘徊了一整天,也沒遇到任何人。
小夥大失所望,回去後便去找董事長。
貝裡奇說:「你說的沒錯,根本沒有什麼聖人。因為你就是自己的聖人。」
20年後,這位小夥子成了美孚石油公司開普敦分公司的總經理,面對眾多記者提問關於自己傳奇的一生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
「發現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人生成功的開始。能創造奇蹟的人,只有自己。」
俗話說:靠人都是假,跌倒還得自己爬。
人生諸多困苦,唯有自渡方能得渡。
漫長的人生之旅,有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也有顛沛流離、風餐露宿。
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都是經歷過絕望和困苦後的厚積薄發。
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依舊奔跑的人。
就像席慕容說的:「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下,也會收起,沒有什麼可以讓我氣餒的,因為,我有著長長的一生。」
請相信,你可以比你想像的,更加強大。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一星期一本書」,文章原標題為「渡」,本文經授權轉載。
作者 一本叔
主播 孔令茹
後期 孔令茹
編輯 孔令茹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