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助200體育人留學,他們發現中國體育人才的7大趨勢和6個挑戰

2020-12-14 和訊

  從2014年46號文件頒布後,留學海外,愈發成為國內體育人自我提高、進階的一大方向。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體育管理類、體育訓練學或是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歐美的優質高校,都成為了有意留學的體育人的潛在選擇。

  畢竟,處於萌芽的體育產業,更需要吸取國外體育產業的經驗與教訓,與全球化的體育完成更好的接軌。而深耕這一市場多年的WEsport體育國際教育,總結出了這一細分市場六大趨勢和七個挑戰。

  文/ 體育產業生態圈 X WEsport

  2015年,邁阿密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姚瓊和密西根大學研究生畢業的李韜之一起成立了WEsport,走上了創業的這條路。北美體育管理專業學習的經歷,讓他們深知留學的重要性,以及從0到1的過程中,年輕人所會遇到的疑惑和困難。

  與此同時,在3年多的創業過程中,姚瓊和李韜之以一個實踐者的身份,參與、見證甚至是推動了國內體育留學細分市場的發展。這期間, WEsport的團隊利用自身對體育職業發展以及海外優質高校的豐富經驗,幫助數百位名候選人成功申請到了海外的體育名校。

  在幫助資歷優秀的候選人申請到體育類名校的同時,WEsport更希望幫助那些即便學術水平、英語能力不那麼高的同學或運動員,以解決他們的出國難題,實現體育留學夢。

  在這樣日復一日的服務與工作中,他們首先看到了中國體育人才進階的這七大趨勢。

  七大趨勢

  趨勢1:體育留學人口激增,體育管理專業最為火爆

  從WEsport在留學服務的業務增長,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意向進行體育留學人口的激增。2017年,WEsport一年諮詢人數基本上是300人左右,最終籤訂協議的客戶為30人左右。到2018年WEsport一年諮詢人數超過了1000人,籤約客戶也達到100+。

  根據WEsport對於國內體育專業留學的統計,2017年前,英美高校錄取體育相關專業人數不超過1000人。而從2018年開始,這個數字激增至2000以上。而在這其中,申請體育管理專業的人數漲幅度最大,佔到了體育留學人群總人數的80%。

  趨勢2:體育留學人人群背景多樣化

  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選擇體育類專業留學的大部分人群,往往擁有體育相關專業或工作背景。但這一趨勢在近些年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在WEsport2018年的統計中,有64%的客戶為非體育專業背景,只有36%的客戶有體育相關的學習和工作經驗。而這個比例,到2019年6月為止,已經演變到了70%和30%。

  2017年至2018年年底WEsport服務的客戶專業背景分布如表1所示,涵蓋了文科、社科、理科、工科、醫科、管理科、體育科等多個領域的專業。與之對應的,這些準體育留學生的院校背景遍布體育專業院校、師範類大學體育院系、非體育院校。

  趨勢3:體育留學人群生源地範圍擴大

  除了專業背景和高校的多樣性外,從地域分布的角度來看,WEsport也逐漸發現有意向進行體育留學的候選人來自全國各個地區,山東、安徽、河南等省市的增長明顯,但變化最大的是廣東地區。

  趨勢4:體育留學生低齡化趨勢明顯

  傳統意義的體育留學,大多為碩士研究生項目。在2017年的研究報告中,碩士留學生的比例佔到所有體育留學比例的72%。但根據WEsport近兩年的業務觀察,隨著體育留學概念被更多的父母得知、接受,越來越多的高中生計劃申請本科的體育留學項目。

  趨勢5:體育留學人群男女比例趨於1:1

  在2017年10月生態圈與WEsport共同發布的【體育留學人才報告】中,體育海歸的男女比例為61%和39%。但從2018年的體育留學人的統計中,男女比例已經接近55%和45%。

  越來越多的女生選擇體育類專業留學,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應了體育行業從業者的男女比例正在逐漸改善。

  趨勢6:體育留學目標專業/目標學校多樣化

  隨著海外高校的體育相關專業增多,且愈加細分,可供國內留學生的選擇也愈加豐富。根據WEsport的統計,僅僅是體育管理類專業,歐美的眾多高校中就細分了體育產業管理、運動員管理、體育領導力等12項專業。

  不僅如此,體育教育、運動科學大類旗下的各類細分專業也不斷迎來中國的留學生群體。在這個多樣化選擇的背後,是國內的體育留學人對自己的留學生涯規劃、職業生涯發展愈發清晰的體現。

  趨勢7:體育留學目標院校選擇個性化

  對於體育留學的前期準備中,鎖定目標院校是最重要的環節。學校的選擇,決定了一個體育留學生未來幾年的課程內容、實習資源、體育氛圍、校友關係以及職業發展的傾向。

  在WEsport最早接觸的一批客戶中,大多數傾向於排名高、知名度大的院校。但隨著越來越多體育海歸的反饋,以及網際網路時代所消除的信息不對稱,新一批的體育留學人更傾向於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高校所在城市、實習機會等因素來綜合擇校。

  例如,對體能訓練和運動員培養工作十分熱愛的L客戶,根據自己的經驗,選擇的學校更多的是位於美國南方的學校,因為氣候溫暖更適合運動員訓練、提高運動成績,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會有更多時間進行戶外訓練機會。

  而對冰球運動特別感興趣的S同學,根據自己的經驗,選擇的學校更多的是擁有較好冰球運動開展條件的美國北方的學校。而對體育傳媒、體育商業感興趣的C同學和L同學,選擇了位於美國紐約等經濟文化傳媒業發達地區的學校。

  在形成這七大趨勢的背後,是WEsport對於體育留學細分市場的理解,也是體育留學受眾群體不斷進化的體現。與此同時,體育留學市場中,無論是潛在留學人、還是留學中介、高校,都面臨著新的問題與挑戰。

  六個挑戰

  挑戰1:體育留學規劃缺乏執行力

  從留學意向的萌生到最終順利入學,其最短的準備時間為半年,平均跨度為一年。在這期間,申請者需要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挑戰,以及自我設定的關鍵時間節點。例如,何時開始託福、GRE等標準化考試,何時開始準備申請簡歷,何時開始完成網申,何時聯繫推薦人等留學必備工作。

  但根據WEsport工作人員的經驗,很多諮詢留學的年輕人並沒有做好處理這一系列問題的準備。甚至在他們聯繫WEsport開啟留學計劃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時間節點。這並不是個例,而是一個普遍現象。在他們的諮詢客戶中,最終因為行動力缺失或是拖延症而失去留學機會的比例佔到了30%。不僅如此,缺乏執行力還會讓很多原本有機會申請到更優秀學校的候選人失去拼一拼的機會。

  關鍵時間節點沒有清晰合理的認識。紛繁複雜的留學準備任務,這對大多數缺乏執行力的人而言,很大程度阻礙他們留學夢想的實現。

  挑戰2:體育留學背景提升缺乏針對性

  在歐美的教育體系中,體育類專業偏重實操,且招生過程中高校看重相關的工作、實習、志願經歷。

  根據WEsport的總結歸納,他們發現在認為自己沒有申請到最理想學校、專業的準體育留學人之中,有70%的人是因為缺少有針對性的相關實習經歷的展示,而是喜歡堆砌各類對申請幫助不大的實習和志願項目。但其實他們並不知道的是一份直擊要害的實習工作對於成功申請的重大意義。除此之外,即便是候選人明白實習履歷的重要性,但因為身處校園,缺少提升能力、優化背景的機會,也無法尋找到非常合適的臨時機遇。

  對於如何完成簡歷、如何完成網申、如何完成個人陳述、如何完成推薦信等重要事項沒有經驗。對於目標學校的託福成績要求,GRE成績要求多少,GPA成績要求多少缺少數據支撐。對於不同學校項目之間在招生要求方面的差異情況缺少概念。在實習工作經歷這個領域,多數有體育留學打算的人群並沒有能力和通道進行有針對性的進行實習,提升能力,優化申請背景。

  挑戰3:體育留學標化考試成為瓶頸

  體育留學過程中的標化考試成績在準備留學的過程中有著「敲門磚」一樣的作用,因此,取得合格的標化成績,對於爭取到目標學校的青睞和錄取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由於文化課程基礎相對薄弱,對於具有體育專業背景的體育留學人群而言,標化考試成績的提高如同一座高山橫亙在申請人和目標院校之間。體育專業背景,尤其是術科申請人的體育留學人群,迫切需要能夠儘快提升託福、雅思、GRE等資格考試的有效途徑。

  挑戰4:體育留學相關院校項目認知缺失

  體育類留學與整個留學產業相比,其市場體量小,相關案例少,這導致的是體育留學項目相應的具體詳實公開信息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體育留學人群深入了解體育相關專業院校項目的可能性,對於可選擇的院校及項目限定在較小的範圍內,無法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院校和項目。

  挑戰5:高校準入門檻變高

  隨著體育留學申請人數的增加,許多知名高校為了能夠更有效地篩選出優秀的候選人,增加了例如面試等環節。根據WEsport匯總的信息,增加了面試環節的高校包括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天普大學、羅格斯大學等。而這對於大部分不太善於用英語進行自信、流利表達的候選留學生而言,又是一道被提升的門檻。

  不僅如此,由於許多高校剛剛實施這一招商方式,也讓很多不甚了解的申請人不知道如何有針對性地對面試環節進行準備,無法在面試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能力。

  挑戰6:體育留學環境競爭愈發激烈

  在上一部分的留學趨勢中,我們重點強調體育留學項目申請人數量的增長趨勢以及背景的多元化,而這一趨勢所帶來的最直接問題就是競爭壓力的增加。目前,向WEsport諮詢體育留學項目的人中,越來越多的來自像北大、清華、人大、南京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等頂級「211」、「985」院校。

  無論從履歷還是能力方面,這些候選人都會給二本、三本,以及大專院校學生造成極大的申請壓力。但對於他們而言,留學可能又是一條能夠幫助他們縮短教育履歷差距、並剛好地從事他們所熱愛的體驗行業的必經之路。

  總體而言,根據WEsport三年中對體育留學市場的親歷與觀察,他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有標化成績突破困境、實習經歷單一,專業素養不夠突出這三大挑戰。

  分類來看,對於沒有體育背景的非體育專業客戶而言,他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有對體育留學的認知較少、缺乏體育相關的學習經歷。

  而不了解海外院校體育相關專業招生政策的問題,普遍存在於各類體育留學客戶中,並最終體現為擇校計劃制定的偏差,最終無法申請到自己最為心儀的留學高校。

  除此之外,留學準備工作盲目、缺乏堅持下去的毅力、對學校政策把握不準確造成申報學校要求過低或過高錄取結果不理想,也一直困擾著整個體育留學群體。

  而目前在中美貿易戰的大環境下,留學市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整體來說,籤證審查周期延長、有效期縮短以及拒籤率上升的情況都是真實存在的。美國主要嚴查的是技術類、安全類的專業,比如核技術、導航、生物、遙感、計算機、微電子、材料、信息安全、機器人等等。對於體育專業,比如體育管理、運動康復等暫時都沒有看到巨大的影響。

  對於目前中國的體育產業而言,那個蒙眼狂奔,浮躁浮誇的時代已經過去。進入業務深耕的中國體育市場,需要的是有能力、有思想、有耐心的年輕人、留學人,長期在這個領域裡工作、探索、創新。

  通過與WEsport體育國際教育的合作,我們希望能夠客觀、正確地勾勒出體育留學市場的最真實現狀,幫助每一個有意進階的體育人,選擇一個最正確、最適合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了解更多體育留學信息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體育產業生態圈。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2020體育留學人才報告:沒有不可逾越的冬天 | 收藏
    與此同時,自2014年「46號文件」頒布後,留學海外,愈發成為國內體育人自我提高、進階的一大方向。在整體留學市場不斷增長的大環境下,體育留學也逐漸迎來其發展時期。自2017年起,ECO氪體與體育國際教育機構WEsport共同發起體育留學領域的相關調研和分析,意在尋找中國體育留學市場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也為更多有意選擇體育留學的家庭和年輕人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 2020年體育人去哪找好工作?我們總結了這三點趨勢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散,但相信仍有不少業界同仁準備換個崗位重新出發,應屆的畢業生們也已經到了春招的關鍵時刻。在這個漫長而煎熬的假期即將結束之時,體育大生意回顧了2019年體育行業招聘情況,對於2020年體育人才供需趨勢做出了這三點預測,幫助即將出發的人們更好地迎接挑戰。
  • 關於體育留學的真心話與大冒險
    「體育留學的前景究竟如何?在WEsport主辦的第三屆體育留學論壇上,主辦方發布了體育留學人才報告,參會的嘉賓各自講述了他們關於留學的故事。在這裡,或許你能找到關於體育留學行業的不少真心話,聽到關於體育留學的大冒險,看到屬於行業的光明未來。
  • 中國體育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體育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從體育產業內部結構來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製作業的總產出佔全部產業的 60%以上,但體育服務業增速較快,總產出佔比由 **年的 33.4%增長到 35.9%。體育服務業中又以體育健身休閒活動增長較快,總產出和增加值名義增速均超過 30%, 反映了群眾體育的蓬勃發展。
  • 我國休閒體育的時代特點與發展趨勢
    中國休閒文化厚重,中華民族的休閒體育項目眾多,56個民族有很多的休閒活動和休閒項目,其中絕大多數是休閒體育項目。但中國還不是一個休閒體育的強國。在中國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發展的過程中,休閒體育大有作為。
  • 中國體育俱樂部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體育俱樂部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是對體育俱樂部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如何應對體育人才缺口大難題?
    人才缺口大,師資良莠不齊,成行業發展痛點今年3月,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共同舉辦「中美體育管理發展與人才培養論壇」上,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曾表示,中國體育發展過程中市場力量快速進入、科技創新勢不可擋、改革壓力空前巨大、改革任務和發展任務交織而沒有緩衝期和磨合期,因此現階段體制短板和人才短板很明顯,到2020年和2025年體育產業從業人員的缺口分別是
  • Seven League發布《2020年體育數位化發展7大趨勢》報告
    圖片來源:Pexels全球領先的數字體育諮詢公司Seven League,於今早發布了《2020年體育數位化發展的7大趨勢》報告。同樣聚焦於過去12個月數字體育產業的發展與變化,並進行了深度的思考。另外,2020年作為又一個十年的終結,《2020年體育數位化發展的7大趨勢》報告的內容來自Seven League超級聯賽顧問回顧與總結後的見解與思考。
  • 青鳥體育董事長卞光明 談體育產業的下一個風口
    6月26日,夏季達沃斯論壇首次關注蓬勃發展的中國體育產業,首次主辦了 「誰來領跑中國體育產業」論壇,聚焦中國體育產業發展。本次論壇圍繞「世界新經濟時代的新引擎」、「第四次工業革命下中國體育的創新和機遇」、「中國體育市場的新跑道」、「國際舞臺上的中國資本」等話題展開。
  • 體育專業前景如何?要不要體育留學?不妨聽聽學生家長怎麼看
    的確,對於學生而言,畢業在即,或奔波於面試,準備進入職場;或留校複習,一心為考研;或站在世界地圖的路口,徘徊著要不要選擇走上留學的道路……而隨著「46號文件」等政策文件的扶持、2022冬季奧運會的臨近、國內體育市場的急劇變化,中國體育產業正不斷向前發展,每個人的命運也跟時代緊密的結合的起來。
  • 江小涓:體育產業發展——新的機遇與挑戰
    這些變化和挑戰表明,體育產業發展有了許多新商業模式,體育活動有了許多新項目,體育消費有了許多新內容,人們觀賞體育活動有了許多新載體,中國人口規模在數字和智能技術與體育融合方面有了新優勢。與此同時,體育產業發展也會碰到新問題、新挑戰。這些變化還表明,今後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路徑與先行國家之前路徑的可重複性有所降低,今後中國體育發展將呈現出既符合一般規律、又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色的鮮明特點。
  • 中國體育2019成績盤點 2019年中國的體育成就總結
    2  兩大賽事,一悲一喜  這一年,中國迎來了兩大國際體育盛事,分別是在8個城市舉行的男籃世界盃和在武漢舉行的第7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這兩大國際賽事都是第一次來到中國。值得一提的是,舉辦男籃世界盃的8個城市中,廣東佔了4席,分別是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顯示出南方特別是廣東良好的籃球氛圍和基礎設施。
  • 廈門體育設施規劃曝光!布局近200個全民健身體育場館!
    最近,廈門體育設施規劃曝光!將新增7所城市競技體育場館!在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廈門醫學院內新增2座綜合體育館全市布局規劃近200個全民健身體育場館!還有多個時尚體育設施!體育「豪華套裝」來襲!城市規模:至2025年常住人口46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535平方公裡,其中城鎮開發邊界內建設用地410平方公裡;2035年常住人口60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666平方公裡,其中城鎮開發邊界內建設用地550平方公裡。指導思想: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國戰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
  • 中國體育產業園區發展趨勢及主要園區與案例
    目錄  一、中國體育產業園區發展現狀與趨勢   (一)中國體育園區的發展歷程   1.企業自生集聚階段   2.政府園區培育階段  3.體育產業示範基地認定階段   4.體育特色小鎮階段   (二)體育產業示範基地發展現狀及趨勢
  • 我國幼兒體育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二、幼兒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1、幼兒體育潛在人口規模1.3億,未來保持平穩增長我國幼兒體育發展的人口基礎龐大,截至2018年底,我國大陸0-7歲兒童大約有1.3億人,其中幼兒園在園幼兒人數為4656.4萬人。
  • 中國體育科技、教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
    另外市級及以下的科研機構還有各類科技、科輔人員269人,其中從事科研的人員為198人。     3. 科技資金投入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5年對全國省級以上體育部門的科技投入,達到6.9億元。其中,國家體育總局直接投入科研經費4800萬元,是上個奧運周期的4倍。
  • 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2019年選派部分優秀運動員赴美國短期留學有關...
    大 中 小 體人字〔2019〕24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體育局,有關運動項目管理中心,中國足球協會,中國籃球協會,有關改革試點項目協會,有關高校:  優秀運動員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寶貴人才
  • 中國體育場館市場深度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
    2、消費價格指數CPI、PPI 763、全國居民收入情況 784、恩格爾係數 795、工業發展形勢 806、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877、財政收支狀況 892、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 1043、衛生和社會服務 1054、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1055、中國城鎮化率 1076、居民的各種消費觀念和習慣 107二、社會環境對行業的影響 110
  • 留學讀體育 名牌院系哪家強?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令全世界球迷為之沸騰,也由此帶動了大家對體育的關注。隨著世界性的體育賽事越來越多在中國舉辦,中國的體育產業也在蓬勃發展,與體育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是市場上非常搶手的人才。然而,我國很多大專院校開設的體育專業課程還只是屬於傳統的體育教育範疇,難以滿足體育人才市場化的需求。
  • 了不起的中國體育留學生
    2018年5月27日至6月1日,我隨團出訪俄羅斯莫斯科市,參加國際體育科學大會及同期舉辦的俄羅斯國立體育運動青年和旅遊大學(別稱俄羅斯國立體育大學,中文簡稱俄體大)100周年校慶活動。國內組團參加該次國際會議和交流活動的分別是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和河南大學五所大學。一行人中,來自上海體育學院姚頌平教授、北京體育大學楊斌勝教授和首都體育學院王子樸教授除了代表中國學者,他們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俄體大的留學生,另一個的身份是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