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尋味星球
青島,一直都頗有好感的城市,也是我第一個去的北方城市。
道路時常有上下坡,教堂式的紅色磚瓦房就坐落在兩邊,還有綿延的海岸線,清新復古。
拎著用塑膠袋裝的啤酒和烤串,嗅著街巷裡飄著海鮮香氣,慢慢散步不知不覺就到了海邊,煙火氣濃厚。
夏天的青島是最迷人的。
「哈啤酒,吃蛤蜊,洗海澡」,每年都想去這個海濱之城過幾天這樣的生活。
青島這座城市
是啤酒+可樂味兒的
且先不論吃,單憑「喝」青島這座城市就足夠意思。
青島啤酒和嶗山可樂,在全中國粉絲團人數絕不少於流量明星。
/ 青島啤酒 /
「喝點吧,我們這兒的酒好。」
剛到青島,就被朋友拉去了宵夜街上。原漿、精釀、鮮啤、特供……青島啤酒的花樣多到讓人眼花繚亂。
青島人的生活離不開啤酒。
六七瓶是最日常的數量,多的時候都是一桶一桶鮮啤這樣幹。(鮮啤是青島啤酒廠直供的桶裝啤酒,每桶40斤。)
雖然青島人愛喝酒,但他們很挑,只愛喝青島啤酒。
青島市內有四間啤酒廠,一廠、二廠、四廠和五廠。外地人喝不出差別,老青島一口就能分得清楚。
相對來說一廠出品的酒是最好的,它用的是德國人留下的設備,主要成產高檔酒和出口酒。
二廠次之,主要生產青島純生、易拉罐、普通大綠瓶。
也有人覺得五廠的酒比二廠要好,大排檔裡桶裝原漿和鮮啤大多是五廠生產。
而四廠是原來的嶗山啤酒廠,部分「酒彪子」喜歡喝。
作為國內經年啤酒的聖地,有了這四大廠,其他啤酒似乎都是多餘。
很有意思的是,你在街上經常能看見有人塑膠袋裡裝著啤酒。
袋裡裝的是生啤,沒有添加任何防腐劑,直接從生產線上下來的第一手啤酒。
新鮮的生啤保質期只有一天,即買即喝,用塑膠袋裝是最方便的辦法了!
/ 嶗山可樂 /
除了啤酒,在青島你不可錯過的還有這款有點土氣的飲料——嶗山可樂。
它和被稱為「世上最難喝飲料」的嶗山白花蛇草水同根同源,都是青島嶗山礦泉水公司生產的。
不過你可別笑看嶗山可樂,喝著喝著竟然就上癮了。
1953年出生的它,配方竟然加入了烏棗、白芷、砂仁、良姜、丁香等十多種中草藥,難怪入口有股一言難盡的甜味。
它也被稱為「飲料屆的五仁可樂」,不同省份的人能喝出不同味道。但不管怎麼說,它都陪伴了無數代青島人的成長。
加中藥的可樂,青島人專屬的朋克養生學,領先全國60年。
哈啤酒 吃蛤蜊
在青島吃東西是一件很放鬆的事兒
下午2點在街頭喝啤酒聊天的人 圖@趙華鵬
/ 吃蛤蜊 /
在青島,有啤酒的地方就有蛤蜊。
「吹海風,曬肚皮,哈啤酒,吃蛤蜊」,是青島人特有的生活方式。連梁秋實和老舍都曾寫過青島蛤蜊,可見它的不一般。
青島海鮮很多,但貝殼類的小海鮮偏能得到老青島的獨愛,尤其是紅島蛤蜊。
炒蛤蜊和清蒸蛤蜊的做法最好,能保留蛤蜊肉的原汁原味,就愛那股海水味兒。通常點辣炒和醬爆的肯定都是外地人。
吃的時候也講究,要連殼一起放進嘴裡,這樣才能嘗到貝殼香。來青島不吃蛤蜊,真的等於白來啦。
/ 鮁魚餃子 /
鮁魚水餃是青島人最常吃的菜餚之一,青島人黃曉明還曾對這道菜公開示愛。
青島人靠海吃海,將新鮮的鮁魚肉做餡包成餃子,皮薄有韌勁,魚肉鮮甜緊緻,一口咬下還伴有汁水,是青島人的味蕾情結
最新鮮的鮁魚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5月至6月正是鮁魚最肥美的時候。
鮁魚餃子,是山東青島人在外地很難吃到的「家的味道」。
/ 野餛飩 /
青島特色,深夜路邊燒烤餛飩統稱「野餛飩」。
之所以叫野餛飩是因為它夠「野」。一輛小推車,一個煤氣罐,一套灶具,載滿了青島的煙火氣。
它一般晚上10點出攤,一出來小檔口前就坐滿了人,除了餛飩還有各式燒烤。
即使沒有空調,擼著串喝著冰啤酒滴著汗的青島人,依然很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