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的年貨記憶

2020-12-20 中國氣象局

  中國人過年之前,要準備很多吃的、用的、穿的……統稱為年貨。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重要符號,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不同年齡段人們的腦海裡留下了不同的記憶,也成為每個年代更迭的縮影。

  春節前,各大超市、商場循環播放著喜慶的旋律,商家早已打出「年貨大街」、「年末掃貨」的促銷廣告,所有的一切都在為羊年的到來預熱。上了年紀的人說,備年貨,才有新年的喜慶氣兒。

  打開記憶的閘門,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那些逝去的時間和遠去的年貨記憶。

  20世紀50年代:吃頓餃子就算過年

  「初一早上吃頓餃子,這就是一年。」回憶自己十幾歲過年的情景時,今年79歲的臨港區汪疃鎮居民於日欣說,那時候年貨再簡單不過,2斤豬肉、炸1斤豆腐塊、蒸棗餑餑,「普通人家也就這些。」於日欣回憶,那時候,家裡招待客人的菜就是自家種的白菜,「白菜燉豆腐,加把粉條就是待客的硬菜。」

  在威海,過年蒸棗餑餑的習俗一直留傳至今,「吃不到餃子,吃大棗餑餑也知足。」於日欣說,那時過年很少見葷腥,但大棗餑餑一定要蒸。「那時棗不多,一個棗得切好幾半兒,省著用。蒸十個九個棗的餑餑,寓意滿堂紅。」於日欣說,富裕人的家裡用白面蒸,日子緊吧的就只能在棗餑餑裡加「裡子」,外皮是白面,裡面夾層夾上地瓜面、玉米面。

  20世紀60年代:50塊錢搞定所有年貨

  提起上世紀60年代辦年貨的情景,威海市民周國強說,「50塊錢能把所有年貨都辦了,可這是一年當中家裡最大的開銷。」

  到了那個年代,已經有魚、肉、雞蛋、糖豆、鞭炮,「花樣還行,就是每樣都少得很。」周國強說,魚論條買,還得是小魚,兩條大的魚得留著招待親戚。「糖豆,這個名字很形象,因為它就是豆子的形狀,吃起來甜中帶辣,現在已經很少見了。」當時家裡罕見地出現了酥糖,每個孩子分上幾塊,揣在口袋裡,小心翼翼地留著,直到包裝脫落,開始融化的時候,才捨得拿出來解饞。吃時酥糖入口即化,香甜膩口,滿口留香的感覺好像再難找到。

  「鞭炮是論把買。」周國強說,有時家裡過年就買一把小鞭,大概20個,一個一個放,就圖個新年喜慶,僅此而已,再無多餘的給孩子們消遣,那時候,能拿出一把鞭炮放放,還是一件很得意的事。

  20世紀70年代:搬著板凳排隊買菜

  上世紀70年代,在計劃經濟時代,物資匱乏,好多物品都要憑票供應,各家各戶平時都勒緊褲腰帶,省著各種票據,多置辦些年貨,過個體面年。搬個小板凳在供銷社門口幫爸媽排隊購年貨的情景,讓林霄燕記憶猶新,「城裡人買年貨基本就指望供銷社那樣的國營商店。」

  「過年的時候,我的任務就是幫家裡排隊買年貨。」林霄燕說,為了買菜,父親一般會大清早就到菜房子門口排隊,等她起床後就去接班,估摸著快排到了,父親就會再回去接手。林霄燕回憶,當年能買到的綠色菜很少,買到的黃瓜為了保鮮,回到家裡要裡三層外三層地包上布。

  20世紀80年代:果子、酒、蛋糕是年貨老三樣

  「走親戚串門送的禮是果子、酒、蛋糕,這就是點心。」今年60歲的市民江德麗說,那時候這些是送給親友禮品的標配。果子,是北方的一種麵食,和桃酥類似。「那時候的蛋糕比較硬,用透明的塑料包裝,送禮卻是很有面子。」

  「最想吃自己用碾子磨麵做的年糕。」70後市民於曉東說,那個年代過年前,村裡各家各戶都要磨黍米做年糕,村裡就一臺碾子,有時排隊要到半夜才能輪到。年糕因為諧音「年高」,是過年的應景食品。「蒸熟後,撒上白糖,那味道才是香。」於曉東說,現在市場上賣的那種年糕再也吃不出這種親手做的味道。

  衣服是自己扯布做的,「那時候,衣服都是早就做好了,孩子眼巴巴看著,手指扒拉著數日子,等著初一穿新衣服。」於曉東說,那時候條絨是做衣服頂級的料子之一,穿條絨褲子走路,摩擦會有一種特有的聲音,「那聲音一出來,絕對拉風。」

  20世紀90年代:長輩不用「藏」年貨了

  「買的糖本就不多,為了防止孩子嘴饞偷吃,家裡長輩藏年貨跟打地道戰似的。」江德麗說。

  而到了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年貨逐漸豐富起來,長輩再也不用背著孩子藏年貨了。

  物資日益豐富,帶給人們的是更方便地購買生活必須品,過年的時候,家裡基本上能置辦新衣服,菸酒、茶葉、水果,還有很多人買上了電視機、洗衣機等「奢侈品」年貨。

  21世紀00年代:年貨亮出健康牌

  以往過年就是全家打牙祭的時候,「小時候,最盼望過年走親戚,又最恨走親戚。」於曉東說,盼望走親戚是因為,親戚以來就有好吃的,恨走親戚是因為,上世紀80年代,威海有小孩不上桌的規矩,眼巴巴看著親戚把肉菜都吃光了,孩子們無端就會生出抱怨,怪親戚沒有眼力價。

  到了21世紀,大魚大肉早就不是人們所追求的,健康、綠色蔬菜成了人們的新愛,年夜飯也減少了油膩的大魚大肉,「能買到很多反季節蔬菜,芹菜、油菜、西紅柿、黃瓜等等,大家不大熱衷葷菜了。」市民李芹說。備年貨的時候,蔬菜佔了很大比重。

  21世紀10年代:不備年貨現吃現買

  「現吃現買就行。」80後市民劉佳欣說,到了現在,大家吃的講究個新鮮、健康。今年過年,劉佳欣就買了幾斤乾果,準備當零食吃。

  超市裡光糖果就有硬的、軟的、水果味的、奶味的、各色巧克力,不下二十種,各類生鮮供應充足,人們一年四季可以在超市裡買到以前在過年才吃的東西。

  「在網上給奶奶訂了一件羽絨服,年前保證能到貨。」90後的江美男說,對於備年貨的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父母需要的東西,早在過生日、中秋、端午、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或者平常都買了,過年備點什麼回家過年,又成了80後、90後一代的難題,「最缺的應該是陪他們的時間吧。」江美男說。

  (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唐淼)

相關焦點

  • 1980到2016,80後記憶中的那些年貨(組圖)
    不同於老一輩上街置辦年貨,相關公司股票走勢眼下的年輕人更喜歡「宅」在家裡淘年貨。跟隨長輩上街市買年貨的經歷,跟隨爸媽到親戚家上門拜年的經歷,80後們,你還記得嗎?  30多年來年貨變化,從最初的簡單到現在的豐富,我們可以從這些簡單的細節變化一窺三十年中國經濟的巨變。
  • 僑鄉年貨節 | 來僑鄉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春節前夕,為了給遊客們提供一個方便快捷的年貨採購市集,呈現一臺豐富多彩的年俗文化藝術盛宴,江淮僑鄉·六家畈將於1月23日舉行「僑鄉年貨節」。本屆年貨節將匯集「賞民俗、品美食、辦年貨」等吃喝玩樂遊賞購於一體,讓遊客們切身感受一場獨具匠心、別開生面的「年味盛宴」。
  • 2018年貨節,我們一起追尋年的味道
    新年漸近,年味愈濃,年貨買買買的節奏也是越來越快。年的味道,往往就在一場美食盛宴的饕餮中,在一份份用心準備的年貨裡。琳琅的年貨,作為春節最重要的載體,能最先喚醒人們對年味的感知和記憶。新湖南聯手京東,推出2018年貨節主題報導,並將在新湖南客戶端、湖南日報微博、為你等媒體平臺啟動有獎互動話題,與您共同見證湖南濃濃的年味。兒時的年味,你還記得嗎? 年味,首先是內心的豐盈,其次才是年貨的豐盛。小時候買年貨,是甜甜的期盼。兒時的年味,你還記得嗎?最懷念的是什麼呢?如今,當人們在感慨年味漸漸變淡的時候,恰恰是我們都在尋找那濃濃的年味兒。
  • 記憶老家的年之炸年貨
    文/ 張素麗 不覺間臘八已過,都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年味就在盼望中一天天濃鬱起來。 小時候盼過年,從頭到腳一身新,穿新衣吃大餐,歡喜的拿著壓歲錢,各種炸年貨零嘴兒不斷,歡呼雀躍的幸福感在跨年的鞭炮聲中爆棚。長大工作了,就盼著一年忙碌之餘家人親友團聚,美食閒暇作陪。 忙年的事項裡,炸年貨不可或缺。劈材火地鍋裡熱滾的油香味和鍋裡炸年貨的滋滋的響聲,讓忙年的氣氛更加熱烈。
  • 2020年貨備好了麼?今年最值得買的年貨就是TA了
    本網1月09日訊 年,像淡煙,又像遠山的晴嵐。我們握不著,也看不到,當它走來的時候,只在我們的心頭輕輕地一拂,我們就知道,年來了。—— 季羨林《年》2020的浪漫元旦一過,我就催促著老公儘早去買菸酒,女兒在旁開心地拍手,「太好了,馬上就要過年了!」你看,季羨林都說不清什麼時候到來的「年」,5歲的孩子知道。
  • 各地春節必備年貨曝光!
    年!貨!跟在父母身後買買買吃的、喝的、用的、玩的、穿的樣樣都不能少而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各地年貨又有不同的講究往往都獨具地方特色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春節那些我們必備的年貨雖然兔兔那麼可愛但是也架不住它那麼好吃啊以前過年屯年貨是為了有充足的物資過個舒心年所以能長久保存的腊味是必不可少的廣式臘腸承包一代廣東人的記憶(就是用來做令人聞風喪膽的「煲仔飯」那個)
  • 那些年的高考 我們的獨家記憶
    其實每一代人的高考,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著每一代人自己的記憶和經歷,在這裡,用一組老照片,和大家一起回顧那些年代的高考歲月,謹以此致敬我們神聖的高考。
  • 年味在哪裡?來「快手年貨節」找找看
    但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多人都覺得年味越來越淡,於是「尋找年味」成為每年春節前後的重要話題。今年,「尋找年味」有了新去處,那就是打開快手,來看看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的「快手年貨節」。快手結集了各式各樣的快手年貨、手藝奇貨、品質國貨,在1月8日至10日的「快手年貨節」中讓老鐵們提前「過大年」,找到記憶中的傳統「年味」。
  • 連續8年打造「年味」禮盒,百草味上線全新年貨禮盒矩陣
    但變化的是形式,不變的是「人情味」,中國人過年送禮、置辦年貨的傳統習俗已經深深的刻在文化基因裡,年貨禮物承載的不僅是對親朋好友的祝福,也是情感溝通的紐帶。作為中國休閒零食行業的領軍企業,百草味已經連續8年打造「年味」禮盒,通過對中國人獨特年味場景的還原,為消費者打造具有濃濃中國味的國民年貨禮盒。
  • 「顛覆」年味:當國潮文創遇上年貨
    年貨,承載著一份節日的美好,設計師、插畫師、藝術家是如何展現不一樣的巧思創意來「顛覆」年味的?世博會博物館「2020首屆國潮文創年貨節」近日開幕,將持續至1月19日。近百個文創品牌聯合300多位設計師,帶來了500多件文創產品。
  • 百草味全新年貨禮盒矩陣上線,「國民年禮」走進千家萬戶
    但變化的是形式,不變的是「人情味」,中國人過年送禮、置辦年貨的傳統習俗已經深深的刻在文化基因裡,年貨禮物承載的不僅是對親朋好友的祝福,也是情感溝通的紐帶。作為中國休閒零食行業的領軍企業,百草味已經連續8年打造「年味」禮盒,通過對中國人獨特年味場景的還原,為消費者打造具有濃濃中國味的國民年貨禮盒。
  • 過年父母最期待的年貨是什麼?答案竟然是……
    ▲童年記憶之槽子糕再比如誰若能帶來一大罐黃桃罐頭孩子們一定會尖叫到跳起來吧?▲童年記憶之黃桃罐頭過了一段時間生活改善了許多年貨的種類也豐富了許多那時候過年這種花樣繁多的點心盒子一定很常見▲哪種糕點是你的最愛?
  • 最「貴」的年貨|送給奶奶的保暖內衣,是我買過最「貴」的年貨
    隨著春節的臨近,「年味兒」越來越濃,中國人的年,是從辦年貨開始的。你的年貨備好了麼?年關將至,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和您一起回望「年貨變遷史」,只要您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情報站曬出您的「年貨故事」,就有機會贏取價值100元的京東E卡!
  • 喜上楊柳尋年味丨2019好街年貨節圓滿落幕
    歡天喜地辦年貨,熱熱鬧鬧迎新年。上個周末,杭州楊柳郡園好街人潮湧動,不僅僅是園區業主們周邊的住戶、綠粉紛紛趕來。許多其他小區的綠粉、綠迷也聞訊而至,參與一年一度的好街年貨節盛典。作為一年裡好街最熱鬧的活動,這裡匯集了省農業廳優選、京東海淘商戶、物業、鄰裡等上百家優質年貨商家。
  • 保利·大國璟|年貨好禮五折購,傳統年味兒都在這裡!
    大紅燈籠高高掛,如今大街小巷年味越濃是時候大顯身手,把年貨"安排明白"保利·大國璟年貨特惠節,喜迎金豬年2019金豬年,金玉滿堂好禮來保利·大國璟年貨特惠節闔家歡樂,一同挑年貨五折豐盛好禮,盡興又一中國年真土貨,嘗年味金豬納福迎新年,一口腊味暖在心那些熟悉的風味喚醒你味蕾對於年的記憶
  • 2019年北京農展館年貨大集時間及乘車路線
    2019年北京農展館年貨大集時間:2019年1月12日-2月1日(每日8:30~17:00)  2019年北京農展館年貨大集地點:全國農業展覽館11號館  >2019年北京農展館年貨大集地址: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6號農展橋東側(近亮馬橋)  集市特色:農展館的年貨集市辦了有些年了,米麵糧油、肉魚蛋奶、果脯堅果都齊了~各地特產居多,而且還有好多攤位賣小吃,可以邊吃邊逛,很有逛廟會的感覺喲~隨著春節臨近,賣場裡擠滿了趕集置辦年貨的市民。
  • 2020年天貓年貨節什麼時候 2020天貓年貨節時間公布
    2020年天貓年貨節什麼時候?隨著2020年年關的逼近,新年天貓年貨節將在什麼時候開啟也引起了小夥伴們的共同關注。那麼2020年天貓年貨節的時間大概是什麼時候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20年天貓年貨節什麼時候
  • 關東糖、點心匣子、雜拌兒……70後北京人的私家年貨美食記憶
    年味兒是什麼呢,對我這樣的70後北京人來說,經歷過那個物質和食物匱乏的年代,年味兒就是各種魂牽夢縈的食物的香味兒,比如點心匣子,對它的渴望曾經貫穿我童年的每一個春節。大概很多70後往上的人都會有類似的經歷,那時的孩子盼著過年,其實就是盼著「吃點好的」,吃點平時吃不到或者不捨得吃的東西,食物的香味兒便是最濃的年味兒。那些年和春節有關的美食,您還記得哪樣呢?
  • 2020華南城年俗年貨節|年豬祭祀豬王遊街 年豬免費領!
    2020年1月1日-1月5日,「幸福城·中國年」合肥華南城年俗年貨節即將盛大開幕!屆時,琳琅滿目的商品、民俗文化、美食小吃薈萃一堂,辦年貨、品小吃、寫對聯,看表演、分豬肉,好吃好玩好看應有盡有,精彩紛呈,為您呈現一場盛大的年貨盛典。
  • 第十七屆深圳年貨博覽會海量精品帶來年味
    農曆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各家各戶已把置辦年貨提上議事日程。1月8日-21日,第十七屆深圳年貨博覽會在深圳市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來自全國各地500多家知名企業攜南北年貨、綠色食品、糖酒茗茶、家居用品、服裝鞋帽、節慶禮品等數萬種年貨特色商品展銷。 「年貨博覽會每年都舉辦,已逐漸成為深圳人年前必參加的活動之一,深受百姓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