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手機」,手機依賴已經成為刻不容緩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手機從一開始作為聯絡工具到現在的萬能神器,老百姓隨身攜帶的手機功能是越來越強大,但是他的危害表現的也越來越明顯。主要直接危害有:電磁波輻射、注意力下降、損害視力聽力,影響睡眠質量、手指綜合症、容易焦慮、降低溝通能力等。
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休閒、甚至是睡眠中,我們逐步被潛移默化的養成了一種手機依賴症。逐漸的家人之間的溝通少了、學習工作的注意力不集中了、睡眠的質量下降了、人與人面對面的對話少了、真正的休閒感受自然的時間少了,多出的時間都給了手機。手機逐漸取代了電腦、電視、錄音機、照相機、書籍、散步、遊山玩水甚至取代了家人和朋友。也經常有報導因為沉迷手機出現交通意外、溺水、猝死、走失兒童、偷盜、搶劫、賭博等各種重大人身傷亡或犯罪事件。
手機的危害在孩子的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青少年和兒童身心還都處在成長階段,各種危害都有可能會被無限放大。他們很難抵擋住手機的誘惑,沉迷手機極大的破壞了他們的身心發展,嚴重的幹擾到他們的學習、飲食、睡眠、運動等日常生活的質量。隨手拿著看視頻、玩遊戲往往是如痴如醉、無法自控。
針對其中的一些問題,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和衛健委等八部門公布《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其中規定了嚴禁學生將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學校教育合理使用電子產品,不依賴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把電子產品的教學時間控制在30%以內。早些時候,法國也立法禁止幼兒園、小學、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
9月21日山東省更是將其上升為法規的高度,通過了《山東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條例規定從11月1日起嚴禁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
無獨有偶,10月3日立陶宛政府出臺規定,從2018年11月起行人過馬路時為避免分散注意力將禁止使用手機等行動裝置,違者將被罰款約160至320元人民幣。從影響交通注意力的方面制定了規則。
有一句話「想毀掉一個孩子,請給他一部手機。」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手機危害的嚴重性,相關的規則會越來越多。請儘可能讓孩子們遠離手機,真心的希望他們擁有一個不沉迷於手機的美好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