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8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院士主持,中國中醫科學院黨委書記查德忠宣布學部委員名單並頒發證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局長於文明到會。我院國醫大師、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朱南孫當選首批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是中國中醫科學院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首批學部委員共93人,包括46名院士和47名國醫大師,他們是對中醫藥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聲譽卓著,為國家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提供戰略意見的高級專家。
朱南孫教授是海派朱氏婦科第三代傳人,其祖父朱南山、父親朱小南是近代中醫名家,朱南孫教授幼承庭訓,學有淵源,1942年畢業於新中國醫學院,1943年獨立設診,1952年加入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嶽陽醫院前身),醉心臨床,終成一代婦科大家。作為國家及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朱氏婦科療法)代表性傳承人,她畢生以流派發展為己任,傳承中醫文化,光大國學精粹。
朱南孫教授臨證八十載寒暑,長期投身於中醫婦科臨床、教學與科研。學術上注重「乙癸同源,肝腎為綱」「衝任以通為盛」「陰陽既濟,以平為期」,首創「審動靜偏向而使之復於平衡」的觀點,總結「從、合、守、變」臨證四法,為診治婦科疑難病證建立了一套朱氏婦科特色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臨床療效顯著,引領全國。同時臨床與科研並進,帶領團隊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課題100餘項,推廣新技術5項,獲國家智慧財產權5項及各科技獎勵10餘項。在她的帶領下,朱氏婦科團隊還完成了朱氏婦科治療不孕、閉經、痛證、更年期子宮肌瘤等優勢病種的臨床研究,梳理了朱氏調經促孕方、加味沒竭湯、朱氏盆炎湯、紫蛇消瘤斷經湯、將軍斬關湯等驗方的用藥特色。其中,朱氏調經促孕方新藥研發工作已經啟動;紫蛇消瘤斷經湯治療更年期子宮肌瘤已獲國家發明專利;痛證經驗方加味沒竭湯作為院內製劑應用臨床40餘年,療效顯著,正積極研發新藥;將軍斬關湯作為崩漏病·血瘀證的代表方廣泛應用於臨床,歷年來被各版《中醫婦科學》教材引用。
朱教授奉行朱氏婦科「大醫無秘方」之傳承精神,主編專著、發表論文50餘部,著述立說,傳道授業。2001年起即以工作室形式開展流派傳承工作,期頤之年仍親自主持朱氏婦科流派建設,培養後學,傳承隊伍已遍及海外。在朱老的帶領下,嶽陽醫院婦科先後成為全國中醫婦科醫療協作中心、國家局重點專科、衛生部重點專科、上海市重點學科,確立了嶽陽醫院在上海市乃至全國中醫婦科界的學術地位。
由於朱南孫教授對中醫藥事業的卓越貢獻,2017年國家人力資源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院管理局聯合授予朱南孫教授第三屆「國醫大師」稱號,2018年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授予首屆「上海中醫藥發展終身成就獎」,2019年國家人力資源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院管理局聯合授予「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
成立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中醫藥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致中國中醫科學院六十年院慶賀信精神,按照全國中醫藥大會提出的「做大做強中國中醫科學院」的任務要求而成立的,是中醫領域的最高諮詢機構。它匯聚了優秀專家的智慧,將有力發揮兩院院士、國醫大師在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中的高端引領作用,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為建設健康中國,服務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此次朱南孫教授獲聘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是對其學術貢獻的高度認可。望我院職工學習朱南孫教授濟世仁愛、赤誠堅守的大醫精神和嚴謹求實、力求創新的學術態度,秉承「精、勤、仁、信」的院訓,貫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把中醫藥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為將嶽陽醫院建設成世界一流的國際化中西醫結合醫院而努力奮鬥,為中醫藥振興發展和建設健康中國作出積極貢獻。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官方微信訂閱號二維碼,歡迎掃碼關注!
原標題:《嶽陽醫院國醫大師朱南孫教授當選首批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