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讀陳寅恪,比讀橫排還是豎排重要太多了

2020-12-27 騰訊網

最近,出版文化圈最大的新聞應該就是橫排簡體字版《陳寅恪合集》的出版了。

2020年陳寅恪逝世已過50周年,其作品著作權權利保護期終止,進入了公版領域。長期以來,陳寅恪先生的著作都是以繁體豎排示人,譯林出版社此次出版的橫排簡體字版尚屬首次。

這件文化新聞的最大爭議無非是兩條:

第一,橫排簡體字版是否違背了陳寅恪先生的遺願。即吳宓之女吳學昭在《吳宓與陳寅恪》中所寫道的,「據美延回憶,國家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改革方案以前,寅恪伯父即對於中國文字將改為拼音而以簡體字過渡,持不同意見……寅恪伯父曾託章士釗帶話給毛公。章老後來告知,大局已定,不容再議。寅恪伯父反對改漢字為簡體,畢生未寫簡體字,且留有遺言,他的著作,必須用繁體字直排出版,否則寧可埋入地下。」

第二,橫排簡體字版是否會會造成對陳寅恪著作的誤讀,也正如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侯體健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所說的,「從學術研究的角度考慮,簡體版容易在某些語句中引起不必要的誤讀,特定的詞彙更可能引起誤讀。所以,學術研究肯定以繁體為好。」

暫且擱置第一點不談,事實上我覺得侯體健教授說的第二點也很有道理。但問題是,侯教授說的是「學術研究」,那麼對於閱讀呢?難道陳先生的著作僅僅只能作為「學術研究」,而不能進入知識普及領域麼?一個客觀事實是,受現代人閱讀習慣的影響,繁體豎排無疑是對閱讀流暢感的一種「阻礙」。

對於我這種看豎排書如龜速的人而言,對《陳寅恪合集》橫排肯定還是歡迎的。如果做研究,肯定是豎排好;如果只藏不看,肯定是豎排好;如果看古籍的功底強,肯定也是看豎排好;但如果你很有興趣,但因為是豎排到現在還沒通讀完,或者根本沒有勇氣去挑戰豎排繁體,那我覺得,還不如選幾本特別想讀的橫排看看吧。畢竟,如果大多數人說起陳寅恪,只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卻根本沒有看過原著,這才是最大的憾事。

我並不認為鄙夷橫排簡體算是裝,畢竟每個人的學力和背景並不一樣,但如果你根本沒看過原著,卻大談陳寅恪,那就真的是裝了,如果說以前還能以豎排繁體作為理由,那麼,現在有了橫排簡體版,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看呢?

在我看來,「知識的普及化」是個重要的問題,拉丁文和英文,沒有標點的古籍和有標點的古籍,都是這個道理。當然,普及化並不是唯一價值,所以,如果你可以讀豎排繁體,當然豎排沒問題。但前提是,你真的看完了麼?還是沒怎麼看過,就跑出來義憤填膺的亮明自己的鄙視鏈 。

菲茨傑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開篇就寫到,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 」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恩,輕鬆閱讀豎排繁體是一種能力,甚至是一種值得驕傲的能力,但也請記住,在這個國家的人中間,並不是個個都有這種能力。

事實上,這裡討論的並不是豎排繁體的陳寅恪著作好不好,而是我們能否接受橫排簡體本的問題,不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而是一個能否接受多樣性的問題。

如果你說為何不出版橫排繁體呢?我個人覺得這也是一個選項,但我可以保證,一定還有人用「不倫不類」這樣的理由開始新的批評和攻擊。

對橫排簡體本的批評,個人覺得,還是得走出宏大敘事,進入細節探討,去挑錯,幫助它不斷提高「校勘水平」,才是對陳先生著作的最大尊重。

相關焦點

  • 簡體橫排《陳寅恪合集》出版紛爭:曲高和寡,還是擁抱大眾?
    這也是國內首套以簡體橫排形式出版的陳寅恪著作。 此前,大陸出版過兩版陳寅恪著作集,分別是上世紀80年代初由陳寅恪高足蔣天樞編輯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陳寅恪文集》和2001年由陳寅恪幼女陳美延編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出版的《陳寅恪集》。兩版文集皆採用繁體豎排。
  • 為什麼陳寅恪的「恪」要讀作què?
    有一次我參加學生會的聚餐,一個學金融的姑娘見到我,非常高興:「太好了,來了個學歷史的,我可要好好跟你聊聊,我最近特感興趣——」接下來,她給我們開了一場講座,從內務府制度,講到雍正的每個兄弟的脾氣,再講到康熙爺的每個老婆的家世來歷,我完全接不上她的話茬。最後她問我:「你是幾爺黨?」……NND,老子共青團員,你說我什麼黨。
  • 陳寅恪的「恪」,到底讀kè還是què?
    外文拼寫「K」就是漢語讀「K」音嗎?去年年底,陳小彭所在地凌晨四點不到。她發微信給我:「忽然想起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認為非常重要。因為夜裡胸骨肋骨有些不舒服,睡不好覺,就想起來了。以前我們家裡的箱子上、是爹爹從國外帶回來的箱子上,用油漆寫的名字,彷佛記得『恪』字是用K起頭的。」
  • 國學大師陳寅恪的名字該怎麼讀?應該讀què 還是讀 kè呢?
    應該讀chén yín què ,但讀chén yín kè 也不能說就是錯的。陳寅恪先生名字中的\"恪\"字的讀音問題頗有一些爭議。一般人都讀\"ke\",文化界、學術界中人則多數念\"que\"。中山大學歷史系程美寶教授在英國牛津大學查閱到一些有關陳寅恪教授的檔案,中有胡適用英文寫給牛津大學推薦陳寅恪任教的信件,信的 開頭就是\"Professor Ying—ch\'iuh Chen......
  • 網絡掀起復古風 橫排簡體字變成豎排繁體字
    東方網7月12日消息:近日,網絡上興起豎排古文風,網友爭相傳送各種能將一般橫排簡體字轉換成豎排繁體字的軟體網站地址。據介紹,轉換後的豎排文字既不妨礙閱讀,更弘揚了中華古典文化,又增加了趣味性。昨日,成都網友「飛翔的文字」發起網上投票:「你認同網上使用豎排古文的意義嗎?」
  • 網絡掀起復古風 橫排簡體字轉換豎排繁體字(圖)
    豎排古文走紅網絡掀起復古風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近日,網絡上興起豎排古文風,網友在網上發帖《古文豎排轉換》,傳送各種能將一般橫排簡體字轉換成豎排繁體字的軟體網站地址。據介紹,轉換後的豎排文字既不妨礙閱讀,更弘揚了中華古典文化,又增加了趣味性。
  • 陳寅恪 的「恪」應當怎麼讀?
    漢字文化教育圈 有人問:陳寅恪 的「恪」應當怎麼讀?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的『恪』字,查閱常用工具書只有kè音讀,而很多人卻讀成què音,這『恪』字究竟念kè還是què?據《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和《辭源》等工具書,「恪」字僅一讀音:「kè」,然大家在稱陳寅恪先生之名時,「恪」字卻讀「què」音。這是為何?據40年代中期曾作過陳寅老教學助手的王鍾翰回憶,陳寅老的親屬呼其名時,「恪」字均讀「què 」,於是約定俗成,友人及學生亦效仿之。
  • 陳寅恪的「恪」字該怎麼讀?
    陳寅恪的「恪」字該怎麼讀?有關陳寅恪的掌故逸聞廣為流傳,不可否認,這些與純學術關涉不大的陳寅恪掌故,對塑造「中國讀書種子」陳寅恪的形象,起到了純學術著作所起不到的作用。但陳寅恪之所以被人們視為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主要是因為他在學術上為我國學術由舊入新、躋身世界學術之林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人格上堅守「為學不作媚時語」的風骨節操。
  • 「陳寅恪」的「恪」應當怎麼讀?
    在答覆朱光先生的問題以前,先引錄《文史知識》1997年第4期刊載的董寶光《「恪」字讀音》一文,以供參考,同時也作為後面拙文討論的起點。 「恪」字讀音董寶光據《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和《辭源》等工具書,「恪」字僅一讀音:「kè」,然大家在稱陳寅恪先生之名時,「恪」字卻讀「què」音。這是為何?
  • 橫排還是豎排 如何安裝光伏組件才能讓收益最大化?
    對於組件的排布情況,相信很多朋友也都有相關的了解:橫排安裝的組件發電量高;豎排安裝的組件相對於橫排來說,發電量還是偏低。那有人看到這裡就會問:為什麼橫排安裝組件的發電量會高呢?常規組件的電池片會按左圖紅線所示進行串聯接為獨立的三串,並在每串中加上一個旁路二極體,通常有三處二極體來保證組件的輸出功率。
  • 橫排還是豎排?對Windows 8來說,這是個問題
    在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上,很少有人會將顯示器豎起來用,但在平板電腦則不一樣,有的人會將平板像看書一樣豎起來,兩個手握著,然後用大拇指進行操作,而且,許多應用在豎排模式下反而更能體現效果(如下圖在平板中使用Twitter)。
  • 郭沫若陳寅恪橫、豎排版之爭:郭提倡橫排版,陳寅恪一氣之下立遺囑
    我們今天所閱讀的資料,無論是紙質書籍也好,還是媒體文件也罷,無不是採取橫著排版的方式。眾所周知,古代文獻或者近代早年間出版的書籍,都是採用豎著排版的方式。這一傳統一直到建國初期才被打破。郭沫若等人由於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在當時極力贊成橫排書籍的出版,但是卻有一些老學究依然堅持豎版文書的傳統。那麼相較於舊式的豎排,橫排書籍有哪些好處呢?
  • 為什麼日漫英文版採用橫排文字,而漢化版卻使用豎排?
    所以國漫和歐美漫畫都使用橫排文字,而日漫則使用豎排文字。 但問題在於,既然日漫英文版可以改成橫排文字,那麼漢化版為什麼要保留豎排文字呢?
  • 字斟句酌 | 陳寅恪的「恪」怎麼會讀「què」?
    音專用(因當地粵語「肫胗」也開合不分可都說胗)。但不應把通行全國的「圳」都折合為開口。原來大概是把它當作廣東俗字來定是從北京音白讀來的。按元明清時期的重要韻書如《蒙古字韻》《洪武正韻》《四聲通解》《五方元音》等,「恪」都沒有
  • 簡體橫排陳寅恪合集爭議不斷:違背「遺願」還是傳播思想
    信息時報 圖 「值陳寅恪誕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際,譯林出版社推出了國內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橫排簡體版陳寅恪集。」 近日,這則出版動向一經披露,便引發學界、業界的高度關注和熱議,輿論焦點在於簡體橫排是否有違陳寅恪本人的生前意願、繁簡轉換是否可能出現偏差等。
  • 對新刊簡體字版《陳寅恪合集》的疑問
    這恰巧剛剛過了陳寅恪先生的著作權保護期(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按照法律,出版這部《合集》不需要經過陳先生著作權繼承人的授權,想來可以不用付稿費了。雖然難免令人產生遐想,但法律既不禁止,也就無可厚非了。
  • 想要考上博士的人,不妨讀一下陳寅恪的這段語錄,會助你考上博士
    可想考博士是多麼難,要讀二十多年的書,就算很聰明,是讀書那塊料,這二十年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更是要耐得住寂寞,不然就無法專心。為何陳寅恪說考博士並不難呢?這裡可以從他的一段語錄中看出來,所言非虛,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文字如下: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 Excel表格文字橫排設置成豎排技巧(建議收藏)
    Excel 是微軟辦公套裝軟體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進行各種數據的處理、統計分析和輔助決策操作。Excel中大量的公式函數可以應用選擇,使用Microsoft Excel可以執行計算,分析信息並管理電子表格或網頁中的數據信息列表與數據資料圖表製作,可以實現許多方便的功能。我這裡給大家說說Excel表格文字橫排設置成豎排的技巧方法、就是利用文字方向來實現豎排和Excel自動換行來實現豎排!
  • 讀這兩本書長大的孩子,文採必然出眾
    更重要的是,古詩文中素來有諸多典故的使用,在背誦的同時,還可以了解更多歷史常識,增加知識儲備,一舉多得。更何況,2019年全國中小學的教材都有所改變,語文的比重將極大提高,對傳統文化的考察也逐步深入,因此,學習傳統韻文也就變得更加重要。
  • 讀文||「精通22種外語」的語言大神陳寅恪是如何被吹出來的?
    而他一生再也沒有使用英語發表過論文,也是他英文寫作能力欠缺的重要證明。李繼宏所謂的「說到陳寅恪,也是個比較熱門的人,被神化得很厲害,據傳他精通十幾門外語。他到底精通幾門外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的英文水平很低」之說,有其合理性。在1931年2月13日,陳寅恪在給傅斯年的信中明確地承認自己「英文不能動筆」這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