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到底是什麼意思?你覺得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2020-12-25 楊冪私生活

問題:「倒春寒」到底是什麼意思?你覺得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倒春寒」是什麼意思?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氣候對咱們農民的重要性已經不需要再重點強調了,農民可以說是對天氣最在意的一批人。而倒春寒則對農業生產有著非常大的危害,對咱們農民的收益可以說是造成非常大的損失。咱們今天就來看看什麼是倒春寒,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農村確實有一些農諺俗語,根據入冬幾個節氣的天氣變化,來預測來年是否出現倒春寒天氣,但2019年是否會倒春寒,目前來看還缺少依據,農村有這樣一句農諺:「大雪晴,立春雪多」,「該冷不冷,不成年景」。按照數千年農業生產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大雪節氣天氣晴好,來年發生倒春寒的機率很大。

倒春寒的意思是說在初春的時候,往往是指三月份初期的氣溫回升比較快,可是到了春季的中後期,也就是四五月的時候又出現氣溫降低的天氣現象。在民間的說法就是「前春暖,後春寒」,而這種天氣就被稱之為倒春寒。往往發生在3月初到四月底,時間跨度達兩個月,而且南方的普遍要比北方的早。

因為日常我們所說的倒春寒是指春天氣溫陡升後的陡降,如果是這樣的倒春寒,那麼答案是:必須有;而如果是農業上的倒春寒(late spring coldness),也就是初春(一般指2月末3月初)氣溫回升較快,而暮春(一般指4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話,那麼答案是:不會有。

倒春寒也是對農業影響比較大的一種天氣現象了。因為當入春之後,如果冷空氣頻繁的帶來降溫,氣溫持續低迷的話,對農作物的生長是非常不利的,農作物很容易遭遇凍害,沒出土的農作物可能會爛種,出土的幼苗則可能會被凍死。

春天白天陽光溫暖,早晚氣溫變化很冷.冷空氣活動多,導致日夜溫差大,人體感覺不舒服.這個就是倒春寒.倒春寒影響農作物生長,有些植物剛剛開始芽出,需要溫暖和平穩的氣候環境,倒春寒直接導致農作物生長緩慢,甚至直接被凍死,影響產量.

如果你感覺到冷,可能是剛剛過去這兩天的大降溫。因為周末的時候,江南熱過頭了,杭州紹興等地都30多度,本就不是這個季節該有的溫度,而虛高的氣溫吹彈得破,所以一股冷空氣過境,就又打回原形,降到十度出頭,夏裝換冬裝了。

相關焦點

  • 今冬何時立春,「滑年」是什麼意思?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今冬何時「立春」,「寡婦年」是什麼意思?19年會「倒春寒」嗎?大雪節氣馬上到了,距離新年還有2個月的時間,隨著一股冷空氣的來臨,對於北方的我們來說,有些尷尬,明明是下雪的節氣,但是卻下起了雨!也許寒冷會在雨後,但是,今冬的首場降雪依舊還未到來,這也讓很多村民擔心,今年冬天氣候真的偏暖嗎?19年會不會出現「倒春寒」呢?很多村民都說,明年是「寡婦年」,什麼是「寡婦年」呢?今天,我們就以上的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一、今冬天氣真的偏暖嗎?
  • 今冬何時「數九」,大寒節氣在哪一天,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今冬何時「數九」,大寒節氣在哪一天,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轉眼間2018年已經步入了尾聲,今年冬天由於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今冬氣溫較往常有些偏暖,馬上大雪節氣來臨,可是在我們家鄉的農村,今冬還未出現冰凍,這也讓村民很擔心!
  • 「春脖長,回春晚,少有倒春寒」啥意思?農諺預測倒春寒,準嗎?
    農諺「春脖長,回春晚,少有倒春寒」什麼意思?古人的話還準嗎?文/農夫也瘋狂立春又叫打春、咬春、報春等,是中國傳統的24節氣中的第一個。老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而立春的意思是說,冬天就要結束了,春天馬上就要到了。在古代的時候,立春還被當做為春節的第一天,也就是說立春在過去是大年初一,所以在古代的時候是很受重視的,上至帝王,下至普通老百姓都要參加迎春慶賀活動,並且在民間也有很多迎春的習俗。立春一到,馬上就要開始春耕了,而這個時候對於農民朋友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後期會不會出現倒春寒了。
  • 冬至「數九」具體幾月幾日,三九何時開始,20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文/豬友巴巴冬至「數九」具體幾月幾日,三九何時開始,20年會出現倒春寒嗎?時值初冬,寒風凜冽,樹葉枯黃片片落下!2020年會出現「倒春寒」嗎?今天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一、冬至「數九」具體幾月幾日冬至節氣是24節氣中,最具有自然與人文內涵的了,在農村,冬至有祭祀的習俗,很多外出打工的鄉親會陸續返回家鄉,為逝者掃墓,緬懷先人!
  • 19年會有「倒春寒」,專家的預測老農認可嗎?
    19年會有「倒春寒」,專家的預測老農認可嗎?大家好,這裡是「更三農」,每日分享農村新鮮事,更有趣味冷知識!如果大家想持續看到更多農村新鮮事,請記得點上方「關注」呀!眼下,寒冬臘月裡,村民們也開始「備貨」過年了,如今距離新年已經不足一個月,農村的大集上也變得越來越熱鬧了!
  • 農村的老話「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現倒春寒」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現倒春寒」,其實2018年的倒春寒很好地驗證了這句農村俗語可靠性,科學性。說到2018年的倒春寒,首先想到的是山西、陝西、寧夏等地的倒春寒,使正在開花的梨樹、蘋果樹遭受致命的打擊。有些果樹今年絕收,大部分正在花期的果樹,遇上了倒春寒,造成果樹大幅減產。其實2018年不只是西北,遭遇倒春寒,其他地區也遭受不同程度的倒春寒的影響。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
    導讀: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隨著冬至節氣的臨近,立春也就不遠,關於立冬有句老話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這裡指的是夏季入伏的時間以及數九的開啟。立春對於年份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立春由於閏月的存在,會在不同的年份之中,立春出現的次數也各不相同,有的年份立春節氣會出現兩次,這就是所謂的雙春年,而有的年份則只出現一次,也就被譽為是單春年,而有的年份則是年首沒有立春,年尾也沒有趕得上立春,沒有春天也就是少的意思,少也被稱之為寡,所以沒有立春的年份,最原來是被稱為寡年的,寓意指的是缺少立春節氣的寡,但後來在民間慢慢地被叫轉了
  • 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會出現「倒春寒」嗎?一起聽聽專家分析
    天氣好,那麼收成就好,天氣不好,那麼農民也就賺不到什麼錢。一位老農問: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會出現倒春寒現象嗎?對此,專家給出了回應。二、 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現在科技已經發達了,人們很少再使用紙質日曆。但是對於農民來說,不使用紙質日曆還是不習慣,可是紙質日曆中的信息沒有電子日曆那麼全面。
  • 什麼時候冬至,什時候開始「數九」,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導讀:什麼時候冬至,什時候開始「數九」,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現在天氣逐漸變得很冷,樹上的葉子都在紛紛往下落。冬天也在悄悄的來臨,那麼冬天來臨的時候,當然少不了路面會結冰,氣溫會變得很低,甚至還會下雨下雪。
  • 「小寒大日頭,來年倒春寒」啥意思 小寒節氣還冷嗎?今年有倒春寒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寒大日頭,來年倒春寒啥意思 小寒節氣還冷嗎?今年有倒春寒嗎? 元旦小長假已過去,三天假期很多人外出旅遊,從全國的天氣情況來看,各地氣溫還是比較溫暖的,各地都在緩慢升溫,很多人感慨終於不冷了,外出也不需要穿上幾個羽絨服保暖。
  • 大雪節氣馬上要到了,「大雪大凍,倒春寒」啥意思?冬季偏冷嗎
    導讀:大雪節氣馬上要到了,「大雪大凍,倒春寒」啥意思?冬季偏冷嗎?其中有句俗語是這麼說的,說的是「大雪大凍,倒春寒」。「大雪大凍,倒春寒」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這句話雖說只有七個字,兩個不同季節,字面意義不難理解,表面意思說的是:大雪節氣這天很冷,那麼來年春季會有倒春寒天氣。
  • 農諺「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會有倒春寒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寡婦年,寡婦年又叫做啞年,其實就是指在一整個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的年份。之所以會出現寡婦年這一情況,和農曆的結合方式有關係。很多人會將農曆叫做陰曆,其實農曆其實是陽曆和陰曆結合後的產物。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會有倒春寒嗎
    農村老人常說「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會出現倒春寒嗎?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寡婦年,寡婦年又叫做啞年,其實就是指在一整個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的年份。之所以會出現寡婦年這一情況,和農曆的結合方式有關係。很多人會將農曆叫做陰曆,其實農曆其實是陽曆和陰曆結合後的產物。
  • 2019年春節冷不冷,會不會出現倒春寒,農民早了解早準備!
    現在已經進入12月中旬了,2019年的春節比較早在2月5號,也就是剩下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就要過春節了,最近幾天各地降溫,農民也都沒事幹,大家也都開始陸續準備過年的東西了。問了王大爺才知道,對於天氣冷不冷農村有很多俗語可以預測,就拿「數九寒天」來說,一般在三九和四九的時候比較冷,而2019年春節時2月5號,正好處於六九的開始,數九歌中,六九的說法是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也就是說進入五九和六九之後天氣就逐漸轉暖,柳樹都已經開始發芽了,那自然在六九的時候就不冷了,所以王大爺說今年過春節的時候就不需要購買厚棉襖了,可以買一件稍微薄一點的衣服。
  • 「啞年」是什麼意思,倒春寒會發生嗎?
    眼下,冬至即將來臨,寒潮影響下,天氣陰冷,很多村民在問,今冬最冷會出現在何時?村裡老人常說的「啞年」是什麼意思,對於明年來說氣候會如何,真的會向村民說的那樣有「倒春寒」嗎?一、今冬最冷會出現在何時?在農村老話說「冷在三九」,何時開始數九呢?
  • 俗語「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啥意思?春節天氣是暖還是冷?
    導讀:俗語「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啥意思?春節天氣是暖還是冷?今天已經是陽曆年的1月3號了,算是跨入到陽曆2021年了。看看家裡的老黃曆,今天是在二九時節之內,具體來說是二九第五天,而農村老人常說「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這句話說的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天我們圍繞這這句話展開說明,我們要說明的問題有:1、數九怎麼數?二九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2、二九刮南風意味著什麼?3、春節的時候天氣是暖還是冷?4、倒春寒天氣特點是什麼?對農業有什麼影響?
  • 農村俗語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明年會有倒春寒嗎
    雖然我們已進入數九寒天,但氣溫與降雪卻並不應景,至少在我們煙臺,甚至出現了暖冬的預兆。明年的立春節在年前臘月二十二,年後的氣溫會回升得早。九九盡出現在正月二十八,也就是陽曆的3月11。2021年的正月就出了九,形成了二月沒九的現象。而在農村,流傳著「二月沒九,餓死豬狗」的說法,對明年的年景有不好的徵兆。
  • 農諺「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啥意思?可預測倒春寒嗎?
    「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啥意思?古人預測倒春寒的依據!文/農夫也瘋狂2019年1月20日將迎來狗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在該節氣期間,因為有寒潮頻繁南下,國內大部分地區將迎來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大寒作為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了,緊接其後的就是立春了,所以大寒節氣期間的天氣情況,對來年開春的天氣也是有預測的,而古人早就發現了其中的聯繫,在民間也有很多這樣的農諺:「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啥意思?古人預測倒春寒的依據。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句農諺「大寒在月中,明春冷的兇」。
  • 2019年春分是何時?過了春分還會冷嗎?會有倒春寒嗎?答案在這裡
    那麼2019年春分是什麼時候?春分過後,天氣還會冷嗎?那會不會出現倒春寒的現象?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一、2019年春分是何時春分指的就是春季中間的位置,是春季90日的中點,一般情況下,春分都是在每年的3月20號左右。
  • 三九不冷看六九,今年六九尾是春節,過年冷嗎?有沒有倒春寒?
    春節當天趕在了六九的尾巴上,也許會更多地使人聯想起農諺俗語上所說的「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並由此疑問,今年過年時到底是冷還是暖?即將到來的2021的春季又到底有沒有倒春寒?至於說2021年會不會發生倒春寒,從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氣象局近日的會商預測看,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形成一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本次「拉尼娜」也致使我國冬季氣溫明顯偏低,預計「拉尼娜」對我國的影響也將會持續到今年的春季。會商預測認為,黃淮海地區今年的冬小麥抽穗揚花期可能會出現階段性低溫陰雨天氣過程,因此有可能會發生「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