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會有倒春寒嗎?

2020-12-24 網易

2020-12-23 10:11:51 來源: 老李說生活

舉報

  對於農民來說,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明年天氣如何和糧食收成的情況。農村老人常說「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會出現倒春寒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寡婦年,寡婦年又叫做啞年,其實就是指在一整個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的年份。之所以會出現寡婦年這一情況,和農曆的結合方式有關係。很多人會將農曆叫做陰曆,其實農曆其實是陽曆和陰曆結合後的產物。

  

  陽曆是指地球圍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定為一年,全年共365天或366天,每年分為12個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2月平年有28天,閏年有29天,因為陽曆和公曆的記錄方法相似,所以人們常把公曆稱為陽曆,比如公曆年的第一天元旦,農村老人們稱元旦為陽曆年就是這樣一個道理。陰曆是我國傳統曆法之一,還被稱為舊曆、古歷等,是根據月相變化周期來安排的曆法,也可以說是根據月球運行軌道的運動規律來劃分月份。月球圍繞地球一周的時間是29.53日為一月,全年共12個月,共計354天或355天。

  

  因為農曆是將陽曆和陰曆結合在一起,但是陽曆年和陰曆年每年相差11天,為了減少兩者之間的差距以及順應寒暑的變化,所以便有了閏月的出現。在農村中有「十九年七閏月」的說法,意思是每19年中就會出現7次閏月。有閏月的年份被稱為閏年,全年共13個月份,共計383天或384天,而沒有閏月的年份稱為平年,全年共12個月,共計354天或355天。因為閏年有383天或384天,所以在閏年中就會有兩個立春節氣,而有的年份前面遇不到當年的立春,而年尾又夠不著下一年的立春,所以便出現了有的年份中沒有立春,也就是寡婦年。

  

  那麼2021年是寡婦年嗎?公曆2021年的立春時間是農曆2020年臘月二十二,下一個立春的時間是農曆2022年的正月初四,也就是說在農曆2021年中沒有立春節氣,2021年是寡婦年。

  

  在過去由於沒有可以預測未來天氣的科技和設備,人們只能從生活和勞作的經驗,人們發現,在沒有立春的寡婦年時,春天出現倒春寒的概率會很大,所以人們會提早做好預防倒春寒的準備工作。倒春寒常常會出現在暖冬後,今年冬天的氣溫和往年相比冷了很多,所以明年春天會出現倒春寒的概率並不會太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會有倒春寒嗎
    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三,距離2021年春節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儘管距離新一年還有挺長時間,但是人們早已經開始關注起明年的將要發生的事情。對於農民來說,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明年天氣如何和糧食收成的情況。農村老人常說「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會出現倒春寒嗎?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
    導讀: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隨著冬至節氣的臨近,立春也就不遠,關於立冬有句老話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這裡指的是夏季入伏的時間以及數九的開啟。,轉而變成了寡婦年。
  •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1年是「寡婦年」嗎?會不會有倒春寒?
    因此,為了反映四季交替,氣候變遷,往往要通過陰曆增加閏月以實現四季的分明,這也是為啥有「十九年7閏」或者「五年二閏」的說法!據了解,2021年2月3日農曆臘月二十二,立春!這也意味著立春在過年之前,而2022年立春時間是2022年2月4日正月初四,由此可見,2021年農曆兩頭無春,在民間這也被稱為「啞年」「無春年」亦或者「寡婦年」!
  • 寡婦年是真的嗎?「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春節偏冷嗎?
    導讀:寡婦年是真的嗎?「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春季偏冷嗎? 農村俗語影響著一代代農民的想法,農民也根據這些農村俗語來預測年景,也可以根據俗語調整農耕生產,這不,馬上到了新一年交接的時候,坊間又開始為新的一年做預測了,這不,農村俗語說「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這是真的嗎?
  •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看完心裡有數
    不過在這麼多年的農事經驗當中,老祖宗也總結了一句有關農事預測的諺語,叫做「寡婦年,倒春寒」。眼看著離2021年沒有幾天了,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蘊含著怎樣的道理?首先我們要弄明白「寡婦年」的含義。寡婦年,又叫啞年,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是這一年當中沒有立春這個節氣。
  • 「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為何農民卻要早種田呢?
    也就是農曆的2020年一年之內沒有立春的這一天,因為2021年立春在春節前臘月22日,2020年立春是在春節後正月初四。按照農曆來推算,即將到來的農曆2021年確實沒有立春節氣這一天。 2021年按照公曆來計算,立春的日子為2月4日,但是按照公曆立春的日子基本上是固定的維持在2月3號或4號之間。
  • 2021年是「寡婦年」,可能「倒春寒」?看看牛年春節暖不暖和
    而低溫也能將土壤中的病蟲害殺死,避免其來年繼續冒出頭來。 同時,到了春天時容易出現「春旱」,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有了大雪覆蓋就不同了,天氣暖和時冰雪融化,從而為土壤帶來更多的水分,讓農作物有足夠的水分去生長。 近期,有種說法稱2021年是「寡婦年」,「倒春寒」發生概率要高,是不是這樣的呢?春節天氣是否暖和呢?
  • 古語「寡婦年,倒春寒」怎麼理解?春節會冷嗎?看看老農怎麼說
    古語「寡婦年,倒春寒」怎麼理解?春節會冷嗎?關於春節是否寒冷也是有一句古語的,那就是「寡婦年,倒春寒」,那這到底怎麼理解呢?那19年的立春是在除夕當天,那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的呢?讓我們來看看老農是怎麼說的吧,老一輩人曾記說過,如果是寡婦年的話,那是很不利於莊家的種植以及婚嫁,是真的嗎?
  • 2021年是「寡婦年」?會有倒春寒嗎?為什麼?
    可是十九年後春節是什麼時候?事實上,2021年的春節只比立春晚一天,對許多人來說,新年還不錯,但也有人說2021年是「寡婦年」,還有冷泉。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寡婦年。從前有老人說「寡婦年」就是農曆不叫立春。如果是這樣的話,農民會說今年是「寡婦年」,今年不能結婚。但「寡婦年」是不同的日曆造成的,因此,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也不必相信。
  • 冬至剛過,有人說21年是「寡婦年,必有倒春寒」?這話有道理嗎
    年是個寡婦年,一旦要是有了寡婦年,必然就有倒春寒的天氣出現,那麼這句話真的有道理嗎?對於這個寡婦年可能很多的年輕人不太了解,但是農村一些老人就知道的比較多,寡婦年顧名思義,就是說這個年裡是沒有立春的節氣,那麼就有人說了每年都會有立春,為啥2021年沒有立春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一般一個年份中,多數的立春時間是在春節過後,像有時候是在正月份立春,這個屬於正常的年份。
  • 2021年是「寡婦年」?還會發生「倒春寒」?春節期間會寒冷嗎?
    但是20年後的春節是什麼時候呢?其實,2021年的春節只是比立春晚了一天,對很多人來說,新年很好,但也有人說2021年是「寡婦年」,還有冷泉。這是怎麼回事?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寡婦年」。以前有些老人說「寡婦年」就是農曆沒有「立春」。這種情況下,農民會說是「寡婦年」,說今年不能結婚。但是「寡婦年」是日曆差異造成的,所以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不必相信。
  • 終於知道,為什麼2019年是「寡婦年」了!
    這些俗語包含的內容很廣泛,其中涉及到預測天氣、做人道理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最近在農村比較盛行的一句了,「遇到寡婦年,必有倒春寒」,什麼是「寡婦年」和倒春寒「呢?咱們接著一起來了解下。「遇到寡婦年,必有倒春寒」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如果當年一年之中沒有立春節氣的話,那麼農民伯伯就要當心倒春寒的天氣了,因為倒春寒這種天氣對於農業生產十分的不利,會造成農作物大面積的減產。人們口中所謂的」寡婦年「其實就是一年中沒有立春的節氣,在農村人們認為春是四季之首,因此人們把這樣的年份稱為」寡婦年「。
  • 今冬何時立春,「滑年」是什麼意思?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今冬何時「立春」,「寡婦年」是什麼意思?19年會「倒春寒」嗎?大雪節氣馬上到了,距離新年還有2個月的時間,隨著一股冷空氣的來臨,對於北方的我們來說,有些尷尬,明明是下雪的節氣,但是卻下起了雨!也許寒冷會在雨後,但是,今冬的首場降雪依舊還未到來,這也讓很多村民擔心,今年冬天氣候真的偏暖嗎?19年會不會出現「倒春寒」呢?很多村民都說,明年是「寡婦年」,什麼是「寡婦年」呢?今天,我們就以上的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一、今冬天氣真的偏暖嗎?
  • 「春脖長,回春晚,少有倒春寒」啥意思?農諺預測倒春寒,準嗎?
    農諺「春脖長,回春晚,少有倒春寒」什麼意思?古人的話還準嗎?文/農夫也瘋狂立春又叫打春、咬春、報春等,是中國傳統的24節氣中的第一個。立春一到,馬上就要開始春耕了,而這個時候對於農民朋友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後期會不會出現倒春寒了。而為了預防這種氣象災害,農村裡也有不少古人所總結的農諺。「春脖長,回春晚,少有倒春寒」,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農諺預測倒春寒還準嗎?這是一句通過立春節氣後的天氣情況來預測有無倒春寒的農諺,其還有下半句: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現倒春寒。
  • 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會出現「倒春寒」嗎?一起聽聽專家分析
    一位老農問: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會出現倒春寒現象嗎?對此,專家給出了回應。的確,天氣這個事情很不好說,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感覺。但是據天氣專家預測,今年是冷冬。氣象專家根據月亮的磁微角做判斷,按照經驗,磁微角的數據越大,氣溫就越低。今年的月亮磁微角一直保持在18度6分和28度6分之間,所以今年也會是冷凍的第一年。這種偏角一直會到2025年月亮磁微角角度達到最大而結束,那時候氣溫也是最低的一年。因此今年氣溫會偏低。
  • 19年1月9-17日今冬最冷?「啞年」是什麼意思,倒春寒會發生嗎?
    眼下,冬至即將來臨,寒潮影響下,天氣陰冷,很多村民在問,今冬最冷會出現在何時?村裡老人常說的「啞年」是什麼意思,對於明年來說氣候會如何,真的會向村民說的那樣有「倒春寒」嗎?一、今冬最冷會出現在何時?在農村老話說「冷在三九」,何時開始數九呢?
  • 農村俗語「百年難逢寡婦年」,2021年是寡婦年嗎?有啥說法?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年份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百年難逢寡婦年」,那麼什麼是寡婦年呢?2021年是寡婦年嗎?關於寡婦年又有哪些說法呢?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寡婦年,寡婦年又被稱為「黑年」、「滑年」、「無春年」,其實是指在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的年份。
  • 立春將至,民間都有啥講究?今年開春天氣怎樣,會有倒春寒嗎?
    立春將至,民間都有啥講究?今年開春天氣怎樣,會有倒春寒嗎?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文明沒有中斷的國家,其中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立春日不宜吵架在一年的開端要有好的心態。不要因為一點口舌之爭擾亂了自己的心態。以一個非常健康快樂的心態迎接新的一年,才能夠順順利利、平平安安。民間有句話叫做「寡婦年,倒春寒」,什麼叫寡婦年呢?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的傳統中,習慣將每一年的春節,到這一年的除夕叫做一整年。
  • 2019年為什麼被稱為寡婦年,答案在這裡!
    在農村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遇到寡婦年,必有倒春寒」,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一定要在寡婦年的時候預防倒春寒的發生,倒春寒這種天氣對於農業生產十分的不利,會造成農作物大面積的減產,不但如此,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2019年只有354天,很多朋友不免會有很多疑問,為什麼2019年會被稱為寡婦年
  • 「倒春寒」到底是什麼意思?你覺得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問題:「倒春寒」到底是什麼意思?你覺得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倒春寒」是什麼意思?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氣候對咱們農民的重要性已經不需要再重點強調了,農民可以說是對天氣最在意的一批人。而倒春寒則對農業生產有著非常大的危害,對咱們農民的收益可以說是造成非常大的損失。咱們今天就來看看什麼是倒春寒,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農村確實有一些農諺俗語,根據入冬幾個節氣的天氣變化,來預測來年是否出現倒春寒天氣,但2019年是否會倒春寒,目前來看還缺少依據,農村有這樣一句農諺:「大雪晴,立春雪多」,「該冷不冷,不成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