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趟太原老城,感受歷史文化之美,汾河谷地自然之美

2020-12-20 旅遊記事本

旅遊是一項很好的戶外活動,它能使人心胸開闊,心曠神怡,調節人心理活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本文章由旅遊記事本獨家發布,歡迎小夥伴們閱讀。

在我國的西北靠向中部的地區,有這麼一座千年老城,它經歷了風霜雨露如今卻依舊繁華挺立。一條河水穿城而過,養育了生長在這裡的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兩座巍峨壯美的木塔矗立在城區內,遠望它就是來到了這裡的標誌。這裡名家輩出,著名的帝王從這裡走向了中原大地一統四方開創盛世。

這裡人傑地靈,無數的美食和好客的當地人等待人們前來感受,這裡就是龍城太原。來到太原市內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感受晉商文化,約半個世紀前有一大批以誠信著稱的商人在山西地區起家,他們兢兢業業地做生意,以絕對的守信用和認真的態度贏得了四面八方來客的欣賞。

晉商的生意越做越大,最終形成了很多全國聞名的鹽商和票號。想要了解當初晉商的輝煌不僅可以去離太原市區不遠的常家莊園或曹家三多堂領略當時晉商雄厚的實力,也可以在太原最大也是最出名的迎澤公園內新修建的晉商博物館來領略。館內收藏了眾多珍貴的關於晉商文化的文獻和老舊的鹽商票號所用的物件,可以帶孩子前來參觀,達到學習歷史寓教於樂的效果。

不得不提的還有著名的汾河公園。汾河穿過太原城區將城區分成了東西兩半。東城有濃重的歷史氣息,西城則有新時代的工業氣息。汾河公園呈狹長的帶狀位於汾河岸邊。汾河上橫跨著數座風格迥異的大橋,有第一座樸素但宏偉的迎澤大橋,有新修建的極富現代化風格的南內環橋和北中環橋。

夜晚漫步在汾河公園依次經過這幾座橋,欣賞著點點明亮而色彩繽紛的燈光倒映在夜晚涼風中泛著微波的河面上,氣氛靜謐又安詳。有時河上會展出燈火璀璨的龍船,那是太原龍城的美名的象徵。這個名字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因為前年前開創了大唐盛世,讓世界知道了中國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從這裡發兵的。

若說太原的美食那更是數不勝數。人們一提到山西,首先想到的就是多種多樣的麵食。但是今天我們先不介紹那些能翻出幾百種花樣的面,我們要介紹的是一種太原特有的小吃「頭腦」,這個名字一聽上去有些可怕,其實就是腦花與蓮藕麵粉等一起熬煮的糊狀食品。

太原人多在早上吃頭腦,清晨起來迎著有些乾澀清冽的空氣漫步到最著名的頭腦店「清和元」,三五好友點一壺黃酒就著頭腦喝,一個早晨好不愜意。外地人可能會覺得這些食物對於早上來說有些重口味,但是入鄉隨俗,既然來到了三晉大地便不如實在地品味一下當地人的生活。

要離開旅遊地時人們都習慣給家鄉的朋友帶一些當地的特產和特色的小禮品。如果你有這個想法那麼來到柳巷逛逛準錯不了。這一條古色古香的步行街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自古就是太原的商業中心,買點寧化府的老陳醋或者六味齋的醬肉都是極好的選擇,這些都是被慈禧太后親自讚賞過的百年老字號。太原是一個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快來親身感受它的魅力吧!

編輯:旅遊記事本/審稿:蕭康 本文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太原·蛙色天空之城
    是太原上風水之地區,「太原八景」中的崛圍紅葉、烈石寒泉、天門積雪、土堂怪柏、西山疊翠、汾河晚渡6景分布境內。尖草坪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科研實力。特別是與太鋼集團聯手打造的全國唯一的特色產業園區-太原不鏽鋼產業園區。
  • 【文化傳承之美】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
    處處有景各美其美  其實,青海並不遙遠。  這裡有聞名世界的可可西裡。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三大的無人區,也是最後一塊保留著原始狀態的自然之地。  這裡是江源文化的發源之地。黃河、長江、瀾滄江源頭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溼地。
  • 太原唯一一座汾河邊上的村莊!自駕1.5h!野釣、燒烤好去處!
    這裡是太原唯一一座在汾河邊上的村莊 質樸不蕭條,閒適不喧鬧 這裡,沒有千篇一律的景觀大道 卻美的淳樸自然 這裡,你可以徒步、騎行; 也可以燒烤、野釣
  • 晉祠:跨越千年的歷史之美、文化之美
    編者按6月,「人文清華講壇」特別節目《穿越時間的距離,跟隨梁思成林徽因探尋中國古代建築》走進太原晉祠。晉祠是中國最早的祠廟建築群,不僅是美輪美奐的園林,也是意蘊深厚的文化博物館。學會欣賞優秀傳統文化之美,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首要條件。如何欣賞優秀傳統文化之美?
  • 邊讀邊想像畫面,感受自然之美,賞心悅目
    01智慧窗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閱讀重點訓練項目是:邊讀邊想像,感受自然之美;習作重點訓練項目是: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滾滾而來要完成好這個訓練要求,學習時抓住課文,深深體會景色之美。這是課內學習的一個首要任務。
  • 太原的文化符號——太原八景
    八景,是中國古代對於某個地區著名景觀的傳統集合方式,通常都由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八處自然風景和人文名勝來組成,經過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詠描繪和千百年的傳承,進而演化為這個地區的文化符號和地域標籤。
  • 從汙水橫流到清水綠岸——《焦點訪談》聚焦太原汾河完美蛻變
    今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太原視察時,專程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聽取了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綜合治理、流域生態修復等情況匯報,沿河岸邊步行察看汾河水治理及兩岸生態保護、城市環境建設等情況。太原汾河沿岸生態環境的滄桑巨變,正是全國各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取得的豐碩成果之一。
  • 太原地標性雙子塔——太原中海國際中心
    項目集辦公、商業、餐飲等功能於一體,雙塔中軸線對稱布局,裙房底層架空形成與城市共享的開放空間,以挺拔的晶體切割雙塔結合立面優雅的曲線肌理,象徵著「龍城」太原的雙龍飛翔,同時也寓意汾水波動,展現出山西悠久的歷史文化及自然資源特色,是太原市核心位置地標性、高品質、超高層寫字樓的代表。
  • 感受自然之美作文(精選五篇)
    落葉亦是自然之美。  抬頭望蒼天,俯身看大地,而我們在這兩者之間,永不停歇地向前走。當仰望天空時,天很藍,心很淨。俯視大地時,地很實,又使心很實。實,是踏實。路就在腳下,走不走還要看自己。把綠葉放在眼前,一切都充滿生氣。拾起一片落葉,放在手心,感受奉獻的美好。行與不行,做與不做,都需自己決定。我緊閉雙眼,充足的能量從腳底湧入體內。
  • 天津「老城博物館」——感受濃濃的歷史韻味
    天津「老城博物館」——感受濃濃的歷史韻味一個人最好的一面是要展示給自己最愛的人,他的生活狀態、習慣和一些對待事情的看法也都會對周圍人產生影響。當然優秀的行為更會有更積極的影響,這是一個優秀人的成就。隨著人們對歷史的重視,人們越來越有意識的培養新一代的歷史意識,因此現在的天津老城博物館已經成為學校的教育基地,每年固定的時間都會有學校組織學生來參觀。這間博物館是非常龐大的一座建築。其中對於我們來說最為意義非凡的就是近代和現代的文化展示廳,因為這些更加吸引青少年們。
  • 三探太原城的「錦繡」之秘
    新華網太原9月22日電 題:三探太原城的「錦繡」之秘新華網記者 金佳緒太原,古稱并州,建城已有2500多年,遺蹟眾多、氣脈悠長,史上也曾「山光凝翠,川容如畫」。目前,太原生態保護工作怎麼樣?記者跟隨中華環保世紀行2020宣傳活動採訪團,通過汾河治理工程、土壤修復治理、廢舊礦山綠化改造項目等,實地感受太原城的「錦繡」之變。
  • 「大家」讀科學 感受科學與自然之美
    當天,正值中科院物理所開放日,上百名學生和讀者在現場聆聽了嘉賓的朗讀,欣賞動人的科學美文,感受科學之美、自然之美。  作為出版方代表,外研社總編輯章思英表示,外研社一直以「記載人類文明,溝通世界文化」為己任,建社三十餘年來,一直在不斷地為讀者奉獻各類高品質圖書。科學出版是外研社重要的出版方向,近些年來已經出版了一系列好書。以科學性、嚴謹性、可讀性為宗旨,一批科普圖書已獲得眾多讀者和專家的認可,也收穫了不少獎項。
  • 太原汾河公園計劃建水上巴士!你期待嗎?
    選址在汾河三期範圍內的原因,主要是通航條件好、風景不錯,並且作為太原的南部,對於太原南部新形象有著提升作用。 |汾河三期(攝於今年6月) 在《左傳·昭公元年》中記載道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向已結成秦晉之好的秦國求援,秦穆公發動「泛舟之役」,
  • 作文感受自然之美(精選五篇)
    篇一:作文感受自然之美  什麼才是「自然之美」?我想很多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 歷史悠久的山西,你了解多少?帶你重新認識民風淳樸的山西
    其中,太原,山西省省會,別稱并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太原古城歷史悠久,史稱晉陽、并州,位於今太原南郊晉源鎮古城營。其次,太鋼是中國最大的優質合金鋼生產基地。太原的煤化、輕工業也在迅速發展中。傳統手工藝品有蘇家琉璃製品、絲毯、地毯、并州刀剪等。太原名勝首推晉祠。
  • 畫風變了:現在太原本地人、外地人對太原的評價是這樣的
    下面摘錄幾段:石家莊網友手機用戶5181414964今天下午剛從太原回到石家莊!周六、日去太原參加一個親戚孩子的婚禮!我從2001年到2014年一直在太原和濟南有業務!十幾年來往返於三個省會城市!到太原從開車回來走高速!到2009年四月客專開通!就不再來回開車!期間兩個城市的總體變化都親身經歷!有五、六年沒去太原了!
  • 太原20項城建重點工作,2020年讓城市更宜居
    02城市規劃博物館建設工程在晉陽湖北岸規劃建設太原城市規劃博物館,弘揚太原深厚歷史文化,宣傳美麗太原,展示太原發展前景。2020年上半年開工建設。整合連結府城內不同時期歷史文化資源,建設拱極門、皇華館周邊兩條關聯文道,同步改善沿線傳統民居生活環境,創造歷史記憶深刻、文化味道濃鬱、環境品質舒適的旅遊觀光線路。
  • 感受漢字之美,傳承文化經典
    弘揚漢字書法,展現中華文化魅力。12月8日,海澱區圖書館(北館)「漢字書法之美」系列講座圓滿落幕。講座自2018年初開展以來,共舉辦了九期,吸引了千餘名書法愛好者的積極參與。「教育部首屆書法教師培訓特聘教授」、「全國規範漢字書寫專業委員會科研組成員」蘇豐輝先生擔任主講老師,通過介紹先祖的生存環境,真實和虛構的動物,一草一木,衣食住行,生活用品,以及最初的文字展現形式,讓參與讀者感受了漢字演化的形態之美,充分了解到漢字與生活緊密相連,書法更可以讓人體味寧靜與愉悅。
  • 「美文選粹」趙利民|汾河流水譁啦啦
    他還說在他小時候,汾河裡遊著大魚,人們釣起過近半米長的大魚。來到山西旅遊的人,也可以品嘗汾河魚。汾河裡有自然生長著的魚。汾河下遊與黃河交匯處巨大的黃河灘上,人們引汾河水至魚塘進行人工養殖汾河魚。魚塘星羅棋布般分布在汾河岸邊。外地人來到山西,有人還會專門喝點汾酒,品嘗汾河魚。汾酒產於汾陽,酒有幸與河、城市同名。人們喝汾河水,吃汾河魚,飲汾河酒。
  • 今年太原要建成什麼樣 20項城建重點工作讓城市更宜居
    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  按照山西省「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決策部署,緊密銜接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太原都市區一體化發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科學合理劃定三線,形成全市未來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  二、城市規劃博物館建設工程  在晉陽湖北岸規劃建設太原城市規劃博物館,弘揚太原深厚歷史文化,宣傳美麗太原,展示太原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