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記硬背」被排斥
教育部最近提出要減少一類考題,也就是「死記硬背」的那一種題型,是否意味著「背多分」成過去式?初三黨表示很「頭疼」!
這種題目對於學渣來說是很友好的,因為他們只需要按照書上的條款背誦好,就可以得分了;而學霸的想法卻不同,因為他們不想背,覺得這種題目沒有技術含量。
開放性題目的難度大,文科生怎麼辦
開放性思維卻被最終的標準答案牢牢禁錮,考試難度會增大吧?這就相當於送分題都沒有了,但是讓我們不解的是,那些所謂的「開放題」和「綜合題」,不也是建立在基礎知識記憶上的嗎?
如果文科的學生不背知識點,那麼分數從天上掉下來嗎?文科的題目肯定是以背誦為基礎的,比如地理課本中有很多專有詞彙,而在歷史課上也會有很多時間和事件需要我們強記。
開放性題更好
少一些死記硬背的東西, 多一些趣味性探究,比機械化的題目要好,這不失是一種好的考試辦法。咱們既然要做好的教育,就需要有思想、有創造力的人才,而不是只會背書的書呆子。
但是改卷難度勢必會增加,記憶是必須的過程,拼記憶是無效的。初中的孩子還處在認知階段,感覺這種調整會讓未來的考生越來越難過了!
考題人難了,出題人也難了。看著的第一眼,好在我們早就初中、高中畢業了,看著的第二眼,完了!將來教自己的孩子可咋整?
培根說過一切的知識,都不過是「記憶」罷了,教育部這舉措的導向還是蠻好的。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所謂的減少了的機械記憶,指的不是那些為掌握知識而必要的記憶。
對出題老師的要求提高
這樣一來,出開放題目會更考驗出題老師的水平了!機械的背誦減少,但是一定要有!因為小時候學過的很多東西一直到以後,咱們的印象都非常深刻。而且學生們越長大,隨著閱歷的增長就懂得越多,理解得也越透徹。
個人認為,減少重複性的記憶,是為了平衡本科入學性別比,女性已經領先男性很多年了,而女生的優勢就是機械性記憶。
當然,從本質上看,無意義的那種記憶可能會拖累真正具有創造性的考生,這類考生應該通過實力脫穎而出,而不是被背誦壓榨時間。
評分也變難了
我覺得開放性的題多了,評分才是最難的。參考答案要不要給?由誰來給出?各個老師的水平不一樣,全憑閱卷老師的想法給分?
不同老師的評分基礎也不一樣!這樣對學生來說就更難公平了,好的老師更容易引導學生的思維,那師資力量差一點的地方學校的學生就更落後了。
附錄
初中生的家長們最近還在談論以下這個「校服話題」
工薪層!「校服錢」抵半月工資!家長:校長撈了多少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