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清退不合格學生,「混日子」成過去式?

2020-12-17 澎湃新聞

多所高校清退不合格學生,「混日子」成過去式?

2019-12-03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圖解教育 圖解教育

策劃 | 李帥、星日馬

設計 | 阿呆

2019年,清退這個詞對大學生來說不算陌生了,躺著畢業已是陳年往事。

年初的一場學術地震,影響深遠直到年底還未消退,研究生在今年迎來了論文大抽檢、畢業大清退。本科生嚴出已是大勢所趨,嚴厲程度步步加碼,大批量清退成為公開的事實。

高等教育也在今年正式踏入普及化時代,精英教育觀退場,淘汰率必然的調調進入公眾視野。只不過,身處這股潮流中的大學生們,親身感受到這股寒意,他們也有喊出自己需求的權利。

清退

研究生不合格,退學沒商量。南京大學校長在今年兩會上就撂下過一句話:65%的博士可能無法按期畢業,不是所有博士都理所當然能畢業。

高校處理不合格大學生的手段越來越「狠」,從本科轉專科,到延期畢業,再到直接清退,「嚴出」步步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不合格的大學生遭到高校清退,其中也包括在華留學生。

中國目前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留學目的國,2018年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2萬名留學生在國內學習。

清退大學生是事實,我國大學生淘汰率不高也是事實。清華、復旦、中科大等被譽為「最難畢業」的一流名校,淘汰率也並不令人咋舌。

如無觀感,可以看看美國本科院校的淘汰率。美國學生信息中心NSC追蹤了2011年秋季入學的學生,以確定有多少人能在六年內獲得學位證。結果發現,12%的學生尚未完成大學學業仍註冊在讀,31%的學生輟學。

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認為,高等教育要朝著「寬進嚴出」的方向努力,好的大學有20%、30%的退學率都是正常的。

時勢

清退並非無源之水,既可追溯各大高校的學業管理規定,也有來自教育部的各種信號。上大學了,要學會看「時勢」。

年初的翟天臨學位事件,將高校在研究生學位授予上存在的問題,猛然拎出水面。

本科清退趨勢的源頭,則要追溯到2018年,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清退趨勢的脈絡清晰可辯。

今年以來,山東大學女學伴、福建農林大學留學生推搡交警等事件引起社會爭議,積怨已久的在華留學生的規範管理問題集中爆發。

矛盾

教育要面向未來。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超過50%,專家表示,中國大學已經從精英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時期,一定的淘汰機制是完全必要的。

學生若在學校規定的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學校可予退學處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給予肯定。

按照《廣州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細則》第二十條規定,研究生在校基本修業年限(學制)為:碩士生最長不超過5年,博士生不超過7年。

然而,從嚴要求大學生,不能僅僅清退了事,大學生就學的種種問題,更需要旁觀者認清。

毋庸置疑,淘汰部分大學生勢在必行,讓學生、家長接受這個事實,改革更需要說服力。

所謂的淘汰,我們怎樣來定義?淘汰是怎麼個淘汰法,規矩怎麼定?淘汰本身如何跟我們的教學改革結合起來?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未來釐清。

結語

身處清退潮的漩渦中心,大學生第一要義是要努力學習。如果連象牙塔都不能打通關,那麼進入社會後的成人法則,能分分鐘把你們虐哭。

說真的,誰還沒個艱難的時候。

原標題:《清退2019,中國大學生已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高校清退,大學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72)

相關焦點

  • 從本科生轉成專科生,甚至被直接清退,大學生你還敢混日子嗎?
    此前華中科大已經取消清考制度,對於不合格的本科生直接給予清退,但是相關家長難以理解學校的這種做法,同時本著為學生負責的態度,出臺了相關規定,對於不合格的本科生將轉成專科生,四年大學只能拿到專科學歷。同樣在十月份,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清退了22個學生,這22個學生大多需要補考六七門課程,最多的甚至需要補考12門課程,該所學校給予了學生補考的機會,但是他們依然沒有通過考試,最終學校只能將他們清退掉,在讀三年最後黯然離校。
  • 多所大學退學研究生後續:混日子的該清退,高校更該在招生與培養...
    &nbsp&nbsp&nbsp&nbsp針對近期國內多所高校出現的清退研究生措施,有教育界專家今天接受海報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對相關高校的做法表示支持,同時寄望各高校更應該在招生與培養上下功夫,提高研究生學習質量。&nbsp&nbsp&nbsp&nbsp8月3日,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官網置頂了一則通告。
  • 混日子沒出路!研究生清退名單就是警示單
    據報導,近30所高校近日公布了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的退學名單,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這個退學名單是一張「罰單」,也是一張警示單:大學絕不是混日子的地方,進校門讀研不等於學位到手。
  • 上遊評論:為大學清退不合格學生叫好,無法自律的大學生流入社會...
    12月2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本科生院擬對77名本專科生做出退學處理,值得注意的是,擬清退者中,有人入學時間已超15年。這已經不是高校第一次清退學生,近幾年,陸續有多家高校對數百名不合格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做出了清退處理。
  • 被清退的研究生:「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已成過去式
    據公開報導,年初以來,超過十餘所高校正著手大規模清退研究生。 「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已成過去式 董季同選擇考取研究生,除了不想工作外,還因為那句廣為流傳的「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沒有考不上的博士」。
  • 多所高校被指「批量」清退不合格博士生 原因為何?
    頻現「批量」清退,博士生為何難畢業近日,多所高校被曝出「批量」清退不合格博士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公告清退33名未聯繫到的博士生,最久的入學時間長達15年;北京交通大學清退59名博士生;上海師範大學對125名超過學校規定學習期限不能畢業的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自2019年以來,國內多所大學對包括博士生在內的研究生念起「緊箍咒」。
  • 「千餘研究生被清退」,考上不等於畢業,混日子沒有出路
    今年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的退學名單引起社會關注,人民日報對此點評,指出「大學絕不是混日子的地方,進校門讀研不等於學位到手」我們先來看看幾所學校退學的公告:4、深圳大學從2017年到2019年,對57名無法完成學位論文的研究生進行結業處理,其中博士15人、碩士42人;對317名研究生進行退學處理,其中未註冊218人、學習年限超期89人、成績不合格10人。
  • 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意味著什麼?
    現將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8月3日至2020年8月9日,研究生本人對處理決定如有異議,可於公示期內向學校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訴,逾期未提出申訴的,不再予以受理。辛辛苦苦考上的研究生,結果被清退了。你不想好好讀研,把機會給我呀!每次看到這種新聞就生氣,你都考上研了,爭口氣,好好學習吧!
  • 多所高校清退超期研究生 嚴進嚴出成為新常態
    此前,四川大學、暨南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也曾清退多名研究生,原因多為研究生在學校規定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教育界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相關高校的做法表示支持,同時寄望各高校更應該在招生與培養上下功夫,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傳遞出研究生招錄及畢業情況出現轉變的信號。
  • 又一批大學生被清退,奉勸大一新生,大學切記不可混日子
    在現在的大學校園中,其實「混日子」的學生也有不少,因為許多學生認為,即使他們留在大學裡,他們至少也可以最終獲得畢業證書,最起碼也可以保證大學不用白上。最近,河北某高校的官方網站發布公告,宣布已決定一次清退75名學生。
  • 一夜清退40名學生,高校不再縱容學生,學生喊冤網友支持
    當被導員通知後他們才憤怒的表示:「學校處理太過草率,既沒有事先通知,也沒有給他們上訴的機會,所以他們不接受這樣的結果。網友就說了,在大學把混日子當日常,才是對大學最大的侮辱。還有的網友說就是家庭對孩子過於寬容和溺愛,讓他們迷失了自己,為所欲為。
  • 多所高校清退超期研究生「嚴進嚴出」研究生培養成為新常態
    多所高校清退超期研究生控制教育質量 專家分析研究生「嚴進嚴出」培養成為新常態法治日報——法制網 2020-08-19 晨霧 / 轉帖此前,四川大學、暨南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也曾清退多名研究生,原因多為研究生在學校規定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教育界專家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相關高校的做法表示支持,同時寄望各高校更應該在招生與培養上下功夫,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傳遞出研究生招錄及畢業情況出現轉變的信號。
  • 又有5所高校清退在讀研究生,上師大有125名,讀研難度大?
    文|冷絲欄目|研究生畢業6月份是全國各大高校畢業季,但是,很多超期的研究生未能按時畢業,5所高校發出清退公告。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讀研有一定的難度,也沒有上升到不能畢業的高度,各大高校不約而同的清退行動,表明「嚴進嚴出」將成為大學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種常態。近年來,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擴招,給不少學子創造了上大學、讀研究生的機會,不少大學招研究生比招本科生還多。
  • 多所高校清退超期研究生,專家:「嚴進嚴出」培養成為新常態
    此前,四川大學、暨南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也曾清退多名研究生,原因多為研究生在學校規定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教育界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相關高校的做法表示支持,同時寄望各高校更應該在招生與培養上下功夫,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傳遞出研究生招錄及畢業情況出現轉變的信號。
  • 多所高校清退超期研究生 專家:嚴進嚴出成為新常態
    此前,四川大學、暨南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也曾清退多名研究生,原因多為研究生在學校規定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教育界專家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相關高校的做法表示支持,同時寄望各高校更應該在招生與培養上下功夫,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傳遞出研究生招錄及畢業情況出現轉變的信號。
  • 廣西多所高校多名學生被清退
    日前,瀋陽農業大學對236名超期在籍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的消息引發關注。不少人認為,高校嚴進嚴出將成為新常態。在廣西,今年也有多所高校對多名學生陸續發出擬退學通知,涉及的學段有本科也有繼續教育,清退的理由或因學分不夠、掛科太多、超長學習等。10月12日,廣西民族大學在學校官網發布了該校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擬作退學處理的名單公示。
  • 多所大學對超期學生發退學警告,不能混日子的,僅僅是學生嗎?
    然自去年以來,碩博士研究生被大學清退的消息就已不再鮮見。今年年初,更是有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在內的近30所大學,共公布了1300餘名碩博士研究生退學名單。其中退學原因最多就是,超過最長學習年限。而且及時清退無法畢業的在校生,也能讓大學教育趨向「嚴進嚴出」,對所有學生起到鞭策作用,從而保證學生質量、學位證含金量,喚醒那些仍在夢中的大學生。
  • 混文憑越來越難 江蘇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
    記者日前採訪省內高校發現,關於超期研究生的清退工作早已開始,在「嚴出」背景下博士畢業難已成常態。  畢業延期有時限,  到期清退成常態  今年2月26日,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明確培養單位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落實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
  • 延邊大學一次清退136名研究生「沒有畢業不了的研究生」成過去式
    今日,一條關於「延邊大學一次清退136名研究生」的內容空降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有些人考研究生考幾年都考不上,有些人考上了竟然不珍惜?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種史無前例的「清退模式」著實把網友嚇了一跳。但有不少網友也表示支持學校的決定:延邊大學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 學分不達標,本科生變專科生?補考不合格被退學?大學別想混日子
    或許很多大學確實如此,正因為這樣,大學就能混日子的觀念到現在都很普遍。然而近日有高校以身作則,通過清退、本科轉專科等嚴厲手段,狠狠的殺了一殺這股不良風氣!清退、降級,進來了就別想混日子!2017年,華中科技大學出臺了《普通本科生轉專科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了未按要求完成本科學分發學生降為專科。2018年,華中科技大學有18名學生,因學分不達標從本科轉為專科,其中11人在6月已按專科畢業。校方稱:為學分不夠的同學提供「人性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