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文憑越來越難 江蘇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

2020-12-12 中國江蘇網

  「我國博士按期畢業率比較低,2012年40%的人無法按期畢業,目前這個比例可能達到65%。」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呼籲,延期博士需合理分流。記者日前採訪省內高校發現,關於超期研究生的清退工作早已開始,在「嚴出」背景下博士畢業難已成常態。

  畢業延期有時限,

  到期清退成常態

  今年2月26日,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明確培養單位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落實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業內人士表示,這已不是教育部第一次發出「清退」信號,過去有的博士生花上10多年才拿到學位並不罕見,現在這種現象已很難再現。

  近年來,隨著中國博士招生數量的攀升,延期博士群體越來越大,各高校已紛紛「出手」清退。「每個學校的博士生延期比例可能不太一樣,主要和專業有關。」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宋華明介紹,該校延期畢業的比例大概在40%左右。據統計,南京師範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的延期畢業博士生都在四成左右,且比例比以前有所增加。南大、東大、南航、南理工等校的博士生就讀均不能超過8年學習年限。

  針對退學問題,所有高校都在陸續制定方案。南大研究生院一名教師告訴記者,該校大概在2009年就開始清退超期研究生,「碩士生最長4年或5年,博士生最長8年,去年我們大概清退40名超過期限的博士生」。蘇州大學對過往10多年內按照學籍管理條例超過學習期限的博士研究生進行集中清理,2017年分兩批次共清退122名博士生。

  高校清退學生,也是無奈之舉。碩士生、博士生的生均經費撥款是按學制進行的,而博士研究生延期將增加在校學生數量,有的高校因為延期學生多,騰不出宿舍;有的因為延期學生對圖書資料、食堂、研究室等資源佔用嚴重,讓學校運行「吃力」;有的導師因為手上「堆積」大量博士生,教學分身無術。

  「超學時」清退就像博士生頭上懸掛的「利劍」。省內一所名校的文科博士王希說,「有幾位師兄都是8年才畢業,盲審時候大家都替他們捏把汗,如果盲審沒過,那就等於直接淘汰了」,王希自己也到了第五年,「真有點心慌」。出手清退無疑有預警督促作用,記者從江蘇大學了解到,2015年至2018年該校清退136人,近3年該校博士生學習年限內的畢業率明顯提升。

  「掌柜」不能「甩手」,

  過程管理不能松

  高校相關人士指出,高校也不能當「甩手掌柜」。從嚴要求研究生,不能僅僅只是清退延期學生。呂建表示,我們應該重新反思整個博士培養體系、導師的指導體系和學生適配的問題,每個學校都要優化自己的培養模式和培養體系,導師必須有充足的時間與學生互動交流,不能「招生、畢業」兩頭嚴,中間「培養」放鬆。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孫俊華指出,就學校而言,應該更加重視博士生「培養」的過程管理和過程評價,在考核博士生的學習投入和學習結果的同時,還要關注博士生課程體系建設、學習支持體系建設,導師或導師組對學生指導的投入,避免研究生「散放」。同時,加強對博士生進行學習規劃指導和學習壓力疏導,及時發現和應對博士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省教育廳研究生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底,江蘇在博士研究生考核淘汰機制上實現新突破,推動各高校加強博士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實行嚴格的中期考核和論文審核制度。目前各校建立並完善各自的考核分流管理制度,從課程學習考核、中期資格考核和學位論文開題、審核、預答辯以及正式答辯的全過程監控。過程監控中要求博士生在規定時間內的若干次中期考核中必須通過一次。

  部分高校啟動學業預警功能,及時提醒研究生個人學業完成情況,建立並完善研究生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和幫扶機制,還提供心理輔導幫助。

  「回歸初心」,

  嚴把招生關

  如何儘可能避免博士生退學這種高校和學生「雙輸」的局面?除了學生和高校需各負其責之外,博士生畢業難還有更多複雜的原因,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讀得很痛苦,學校加了發表SCI論文的要求,科研門檻水漲船高。

  「發論文的難度非常大」,南航一位在讀博士生張先生說,該校規定在核心期刊上發表3篇論文,兩年多過去,他一篇論文也沒發表,「國內的核心期刊數量就這麼多,而博士生則不斷擴招,供給就這麼大,而需求不斷上升,學生畢不了業也不難理解。」

  前不久C刊目錄調整,讓不少文科博士生心裡緊張。「我今年1月在一家刊物發表一篇論文,加起來正好達到畢業要求,但這次該刊物竟被踢出C刊目錄」,本打算今年畢業的博士生況女士有點欲哭無淚。

  「如果按國外大學的標準,我大概2015年就可畢業了。」南京某工科院校博士生小崔說,他發了不少自己領域內最高級別的會議論文,但學校只認可SCI論文,而且需要兩篇,所以他預計在校7年才能畢業。

  記者了解到,目前很多高校對博士的科研論文發表均有嚴格要求,文科博士要求發表5篇C刊,理科博士要求發表2篇SCI論文的要求並不罕見。業內人士指出,有些高質量期刊版面緊張,這並非學生論文的水平問題。因此,對於博士研究生的評價體系理應更加多元化。

  孫俊華說,國外名校在篩選博士研究生的時候,有很明確的綜合素質選拔標準。高校在博士招生中應該根據培養目標確定嚴格的招生程序和招生標準,避免學術興趣不足、專業不對口以及理解錯誤者的「誤入」,「防止教學、科研資源浪費,還需要回歸初心,嚴把招生關」。(楊頻萍 王 拓)

相關焦點

  • 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意味著什麼?
    (在國內大部分高校,碩士畢業都不是難事)原因其實,這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每年高校都會清退一些不合格的研究生,南方醫科大學清退不合格研究生也沒必要大驚小怪。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在程序上、規定上都是完全合法合理的。這其實是對學生負責,更是對我國研究生教育制度的負責。
  • 南方醫科大學「清退」,11名醫學博士被退學,混文憑那是不可能的
    時間來到20年前,大學不包分配了,但大學文憑依然是可以很有分量的存在。雖然我沒有考大學,但等到我那代人考大學上完大學後,大學生可以說是「爛大街」的存在了。當然,考研難,考上博士那是更難!可為何還是有那麼多人前赴後繼呢?畢竟比起畢業後的就業難,考研似乎比較容易得多了。
  • 大規模集中清退研究生此起彼伏,不下點功夫,想混學歷沒那麼容易
    可是這裡邊的水很深,很多人進去了,出不來,導致大規模集中清退研究生此起彼伏。一句話,不下點功夫,想要混學歷沒那麼容易!「緊箍咒」——「批量」清退不合格的博士,如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四川大學、吉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天津大學等,不乏985、211等名校。
  • 注意|各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百名研究生被退學
    目前我國研究生人數越來越多,自主培養研究生突破1000萬人,2020年研究生在學人數將突破300萬。為了保證培養質量,高校對研究生培養變得越來越嚴格。從去年年底以來,多所高校接連發出「逾期警告」,提醒研究生在規定的最長修業年限內完成學業,不然就將有退學風險。那麼什麼情況下會被院校退學?
  • 「混文憑」的時代結束!上海交大已「出手」,三類人將被清退
    混文憑=鍍金,該結束了從世界一流的大學畢業,拿到文憑,是一場「鍍金之旅」。卻也有不懂珍惜的人,來「上海交通大學」、「湖南大學」或者其他省一本、二本院校,只是來「混文憑」,根本沒認真上課,專業知識一竅不通,這樣的時代該結束了。誰辛辛苦苦考進重點大學後,只混個文憑?
  • 研究生清退名單就是警示單
    據報導,近30所高校近日公布了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的退學名單,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這個退學名單是一張「罰單」,也是一張警示單:大學絕不是混日子的地方,進校門讀研不等於學位到手。
  • 又有5所高校清退在讀研究生,上師大有125名,讀研難度大?
    文|冷絲欄目|研究生畢業6月份是全國各大高校畢業季,但是,很多超期的研究生未能按時畢業,5所高校發出清退公告。研究生畢業很難嗎?如果難,又難在哪裡?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讀研有一定的難度,也沒有上升到不能畢業的高度,各大高校不約而同的清退行動,表明「嚴進嚴出」將成為大學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種常態。近年來,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擴招,給不少學子創造了上大學、讀研究生的機會,不少大學招研究生比招本科生還多。
  • 30所高校清退1300名碩博研究生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等多個方面。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發布「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並附有33名未聯繫到的擬作退學處理的博士生名單。公示顯示,這些博士研究生的入學時間在2005年至2008年,均屬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
  • 瀋陽農業大學清退236名超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網友:退得好!
    近期,多所高校清退超期不畢業的各級學生,這些學生包括大學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等。近日,瀋陽農業大學也根據相關規定,對236名超期在籍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其中碩士研究生119名、博士研究生117名。至此,瀋陽農業大學超額完成對表示超期沒能畢業的研究生全部實現「清零」,釋放出研究生「嚴出」的強烈信號。不知道,下一步會不會針對本科生也來一次這樣的清退?
  • 30所高校清退1300名碩博研究生
    「教育失信」現象「零容忍」,多所高校釋放「嚴出」信號其實,早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公示之前,就已經有多所高校對博士在內的研究生念起了「緊箍咒」——「批量」清退不合格的博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等多個方面。
  • 多所高校清退不合格學生,「混日子」成過去式?
    多所高校清退不合格學生,「混日子」成過去式?清退研究生不合格,退學沒商量。南京大學校長在今年兩會上就撂下過一句話:65%的博士可能無法按期畢業,不是所有博士都理所當然能畢業。高校處理不合格大學生的手段越來越「狠」,從本科轉專科,到延期畢業,再到直接清退,「嚴出」步步升級。
  • 沒有畢不了業的研究生?清退不合格研究生,清華大學也出手了
    其實,「沒有畢不了業的研究生,和沒有考不上的博士生」,這句話並不完全準確。因為這句話只是說明了兩個問題,一個是碩士研究生的「嚴進寬出」,另一個則是博士研究生的「寬進嚴出」。而且,研究生畢不了業的情況也很常見,只是限於某些原因,學校只是延長了他們的畢業時間,而沒對其進行清退罷了!
  • 30所高校清退1300名碩博研究生,博士也會「過期」?
    「教育失信」現象「零容忍」多所高校釋放「嚴出」信號其實,早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公示之前,就已經有多所高校對博士在內的研究生念起了「緊箍咒」——「批量」清退不合格的博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 1300名碩博研究生 ,原因涉及「已超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等多個方面。北京交通大學
  • 深圳大學研究生被退學:大學或不再好「混」了
    今日,看到一則消息引廣泛討論:深圳大學317名研究生退學。於是,小編登錄深圳大學研究生院官網查詢到通告:對317名研究生進行退學處理,其中未註冊218人、學習年限超期89人、成績不合格10人。近些年來,自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的含金量似乎是逐年呈下降之勢,部分大學呈放縱式的「寬進寬出」,「60分萬歲」在甚至在高校成了應對考試時的口號。同時我們也看到,研究生教育規模也隨之擴大,但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日益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及擔憂。如今的研究生分流淘汰機制,「嚴進嚴出」的培養模式,引發廣泛贊同。
  • 教育失信現象零容忍,30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碩博研究生
    「教育失信」現象「零容忍」,多所高校釋放「嚴出」信號其實,早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公示之前,就已經有多所高校對博士在內的研究生念起了「緊箍咒」——「批量」清退不合格的博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等多個方面。
  • 大量碩博研究生被清退,原因為何?
    現在,隨著大學文憑的普及,考研已經成為大流。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高文憑是塊敲門磚,無論是找工作,還是同等工作的薪資待遇,都有著絕對的優勢。然而,2020年,多所高校發布清退通知, 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被退學。
  • 考研難,讀研更難?千餘名研究生被清退!
    但每年這時候都會有一些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出現,那就是學生被退學。 不光是本科生,研究生近年來也加大了力度。據統計,僅2019年前後半年的時間,就有近1000名研究生(碩士、博士統稱為研究生)被退學,今年也有學校開始清退了。那麼具體都有哪些高校,又是什麼原因呢?
  • 我就是想混個研究生文憑
    不過,她身邊不少同學都報考了985高校、211高校,有幾個好友也勸她報個名氣大點的高校,學習資源豐富些、師資力量強些,然而她不為所動。她說,自己有清晰的職業規劃,讀研只是為了混個研究生文憑,然後準備報考公務員,或者考教師編制。一般情況下,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在體制內上升空間會更大。所以,她並不在意高校的知名度,只要順利畢業,拿到研究生文憑就好。
  • 教育失信現象零容忍,30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碩博研究生
    央視新聞8月31日消息,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發布「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並附有33名未聯繫到的擬作退學處理的博士生名單。公示顯示,這些博士研究生的入學時間在2005年至2008年,均屬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  根據公告顯示,被「清退」的博士生中,最久的就讀時間竟長達十五年!
  • 1300多名碩博研究生已被清退,清華復旦也出手了
    近日,又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的退學名單,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為何這麼多高校集中對不合格學生「動真格」?研究生培養「嚴進嚴出」是否成為新常態?隨即,合肥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也加入了清退不合格學生行列,理由大都是「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研究生、博士生未在規定年限完成學業,導師是否有責任?湖南的張同學認為學生被學校清退不應該只是學生的責任,導師是否履行了職責也應該被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