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00:給我們的父親打分

2020-12-11 中國青年報

給「蕭山彭于晏」留點進步空間

白簡簡

作為一個好學且對自己有要求的中年男人,我爸在遊泳館默默觀察其他人的泳姿,回家在電腦上看視頻教程,竟然真的學會了所有的標準泳姿。在單位組織的遊泳比賽中,他捧回了第二名的獎盃——第一名曾是專業運動員。

---------------

每到各種和人有關的節,朋友圈裡就流行曬照片,兒童節曬童年照,情人節曬情人照,到了父親節母親節,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比拼誰的爹媽年輕時更美。各種高糊像素、歲月濾鏡下,父母的青春無比美好。

我就從沒曬過我爸年輕時候的照片,坦白地說,小時候我對他的長相是不滿意的。眼睛不夠大,皮膚不夠白,身材不夠壯,關鍵是拍照還不會擺pose。據說他年輕時候的人生理想是開車,車沒有,拖拉機也行,於是在一張照片上,他蹭著路邊不知道誰家的小轎車合影,一手搭在車門上,一手插在褲兜裡,鳥窩一般的亂發隨風飄散,仿佛一個得志的搖滾青年。

我媽說我爸當年會彈吉他,業餘時間在小本本上抄費翔的歌詞,後來又以蔣大為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和滿文軍的《懂你》名震廠區。然而,這些光輝事跡並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記錄,家裡的舊吉他在數次搬家後早已失蹤,無從復原我爸氣質歌手的那一面。所以,留給我的記憶,仍是那個在風中凌亂的小眼睛青年,總之不是我的理想型。

不想人到中年,我爸走上了另一種路線。我上大學後,爸媽大概是瞬間卸去了「重負」,我媽愛上了十字繡,我爸則每天下班後去遊泳館遊泳。他小時候在江南農村長大,家家門口都有一條以上的河,遊泳屬於天生技能,但自學成才,姿勢終歸不夠優美。

作為一個好學且對自己有要求的中年男人,我爸在遊泳館默默觀察其他人的泳姿,回家在電腦上看視頻教程,竟然真的學會了標準的蝶泳、自由式、仰泳等所有泳姿。在一次單位組織的遊泳比賽中,他捧回了第二名的獎盃——據說第一名曾是專業運動員。這是這麼多年來,除了我,第二個往家裡拿獎的人,獎盃至今擺在客廳裝飾櫃的顯眼處。

遊泳本來是為了豐富生活、鍛鍊身體,我爸更上一層樓,以可見的速度練出了胸肌,體重從120斤穩定在了140斤,果真「穿衣顯瘦,脫衣有肉」。每次去商店買衣服,導購員誇他身材標準,他的臉上就蕩漾著笑意。後來,他愛上了網購,只會看不會買,每次給我發來連結,都很自信地說,只要尺碼標準他就能穿。

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只穿了短袖T恤的我爸顯露出讓我自愧不如的飽滿的胸膛,我表姐遂給她的小舅舅冠以「蕭山彭于晏」的稱號。我爸的偶像還停留在劉德華時代,不知道彭于晏是誰。給他找出照片後,他眯起本就不大的眼睛仔細看了看,表示「還行」,從此練得更加勤快。

除了遊泳健身,我爸還加入了一個「驢友」社團,每逢周末就組團去徒步爬山,為此還添置了登山杖、登山鞋、登山包等全套裝備。每次出發前,他就開始計算要帶多少吃的,如同小時候我去春遊一般期待。浙江境內多山,真希望他能踏遍青山人未老。

疫情期間,遊泳館暫停營業,野外徒步也暫時停團,我爸渾身不自在,趴在家裡的瑜伽墊上,手腳上下撲騰,發明了「旱泳」。又買了跑步機和拉力器,每天晚上鍛鍊一小時,家裡的跑步機沒有變成晾衣架的,我家算是一個。他對我幾個月不出門都能安之若素表示驚訝,我也對他快到耳順之年還運動不止表示讚賞。互相吹捧一番後,他又給我發來了兩個速幹T恤的購物連結。

坦白地說,我爸依舊不是我的理想型,我最愛的當然是吳彥祖。但每次晚上和我媽視頻,看到背景中,我爸正蓬勃向上地撲騰,還是決定給他打個90分,畢竟要給他留下一點進步的空間,畢竟我們剛見面那會兒,他第一次當爸爸,我也頭一回當女兒,幸會幸會。30年過去了,我們都在努力地生活,久仰久仰。

---------------

曾在日記裡列出完美父親準則一二三

於彬

我逐漸開始審視被強加在身上的父愛與期許,甚至能以一個局外人的視角去清醒地理解父親。兜兜轉轉間,父親最終還是慢慢放手,而不是嚴厲地「控制」與安排。

---------------

大四那年秋天,我和父親在電話裡發生了一次巨大的爭吵。爸爸否定了我下一步的發展決定,執意想讓我選擇一個「更好的」但我並不喜歡的職業。我從最開始的冷靜說理,到爭執、哭泣,最後先斬後奏,走向了一條完全背離父親期許的道路。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激烈地頂撞爸爸,我能感受到他在聽到我最終決定的痛心和無可奈何,那是一種孩子不接受父母建議的被辜負感。

愛和期望都是相互的,我也很沮喪。我期待中的父親,是能在我想決定自己的未來時,給出他的建議、支持和鼓勵,而不是一味否定與控制。很可惜,從小到大,我的成長軌跡仿佛一葉小舟,由爸爸掌著船槳,沿著既定的航線行駛。

平心而論,爸爸是大家眼中對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負責任的好父親。小學時,媽媽在外地工作,我跟著爸爸長大。在彼時的我眼裡,爸爸就像是無所不能的超人:上能修燈管,下能通馬桶,能輔導我功課,還會做我最愛吃的糖醋排骨,簡直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除了做的雞蛋羹有時候比較鹹,時不時會把我的麻花辮扎歪,其他的事都做得很優秀。

爸爸屬羊,他把自己的性格歸結於屬相:安靜、上進、脾氣好,但也很固執。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爸爸在初中畢業後上了師專,一邊讀書,一邊掙工資貼補家用。爸爸不止一次提及他的當年:「成績好的孩子才能被師專錄取。假如我能繼續讀高中,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學。」

於是,在關於我的未來規劃上,爸爸對我有一種近乎偏執的嚴格。作為教師的爸爸對學習成績非常看重:從小學起,各科考試不能下90分,每次要力爭年級前十,未來上大學要去綜合排名前十的學校。

上高中後,爸爸開始不再因為我成績波動而追問不休。我感到慶幸,以為逃脫了沉重的枷鎖,能夠在本就辛苦的高中生活中喘一口氣。但畢業後,老師們偶然間告訴我,爸爸幾乎每周都會通過老師了解我的情況,成績好壞、表現如何、情緒是否穩定……凡是老師們察覺到的,爸爸都知道,但他從未和我提起,而是私底下做著什麼。比如,在老師談到我最近和同桌男生聊天有點多時,爸爸默默地拜託老師為我調換了座位。

爸爸堅信,他走過的路比我吃過的米還多,對於前途的判斷自然比我這個毛孩子要準確。文理分科時,我因為喜歡物理想選理科,但爸爸堅持,女生學理不如男生有優勢,再喜歡也學不過,讓我選文科。高考填報志願時,爸爸對於我想報中文系大搖其頭:「文學就業面太窄,還是學金融好,畢業不愁找工作。」在選擇哪個城市讀大學時,爸爸也避開了××城市的所有學校,原因是,××這個城市,他看著就不喜歡。

爸爸以他對於社會的認知為我作出了一個個自認為「完美」的決定,卻唯獨從未好好問過我——我喜歡什麼,想成為怎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很難評判這些決定的好壞對錯,我也對這些安排表示過不滿與抗爭,只是在前途面前,習慣了順從的孩子並沒有和家長對抗的資本。向來被稱讚聽話和懂事的我,面對這些「為你好」的決定,只有乖乖遵從。

當時的我在日記裡信誓旦旦地寫:「以後絕不能成為爸爸一樣的人。」並列出了自己心目中完美父親準則一二三,第一條便是「支持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時我也陷入了某種擔憂:以後我有了小孩,是不是也會不由自主地和父親一樣,無法忍受孩子成績不好、不聽話,想把他塑造成期望中的「別人家孩子」?

大四的爭吵之後,我逐漸開始審視被強加在身上的父愛與期許,甚至能以局外人的視角去理解父親。在教育理念上,爸爸並不完美。他對孩子的控制欲來源於「希望你過得更好」的期盼,但有限的人生閱歷,讓他無法接受更多新鮮而進步的事物,也無法接受孩子所處的新世界。不會表達情感,讓他對於孩子的喜好和心理不甚了解,只是循環往復地沉浸在自己的分析之中,並覺得,我是為了你好,你為什麼不能接受?

離家去外地、求學、求職,讓我慢慢獨立起來,不再一味順從,而是忠於自己內心和期許。有意思的是,兩年後的今天,父親接受了我當年的叛逆,對我說:「你當初這個選擇確實不錯。」

兜兜轉轉間,父親最終還是慢慢放手,而不是嚴厲地「控制」與安排。好想對很多年前的爸爸說一句,給你的女兒一點自由和空間,她終究會自己好好地長大。

---------------

參與我成長的開關鍵,你別輕易按下

任桉書

我心底裡更希望爸爸在我18歲以前的「試題」上別那麼執著,而在我18歲以後開闊人生的「開放問答題」上,能多一點陪伴。

---------------

但凡有責任心的父親,都會希望在兒女的成長試題上留下一個分數。我爸爸的畫風有點獨特,在我的成長題上,他只答完了學業部分的「選擇題」「填空題」等,而關於踏入大學、社會後的「開放問答題」,他卻主動擱筆,不再為我作答。

最近和媽媽聊起8年前的高考往事。我說,如今回首那年高考,感覺那是我和爸爸父女關係的「開關鍵」。高考前一天,爸爸對我還是那般嚴厲和焦慮,結果高考一結束,爸爸態度瞬間「放飛」,再也沒管束過我。

那個夏天,他沒說任何理由,沒作任何煽情演講,堅決、利落地退出「教育我」的位置——一個他強勢霸佔了很多年的「導師」位置。退場之果斷,著實讓我困惑了好些年。

所以究竟「開關鍵」的哪一面,才是爸爸的本心呢?

我曾隱晦地問過爸爸:「我上大學後,你為何不像中學那樣聚焦我的生活了?」

他說:「送你進了大學的門,就沒必要再督促和影響你啦,不該這樣嗎?」他這話說得特別自然,仿佛在分享一個人人都懂的常識,理所應當。

但坦白地說,我很難認同。我心底裡更希望的故事情節是:爸爸在我18歲以前的「試題」上別那麼執著,而在我18歲以後開闊人生的「開放問答題」上,他能多一點陪伴。

然而,故事劇本木已成舟,爸爸的判斷和選擇,影響到我成長的諸多劇情。

18歲以前,尤其在上初中後,爸爸開始跟進我的學習進程。即使我能取得不錯的考分,也沒有感覺學業吃力,他也會竭力「推動」。在他看來,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必須靠家長督促,無論孩子是否感到有必要、是否贊同。

這個觀念在我家那邊很常見。鄰居家的學霸姐姐,她爸爸對她的態度就格外嚴苛。某次去做客,我不過是和她多擺弄了一會兒新筆筒,她爸便衝進門來大聲斥責:「你們知道有個成語叫玩物喪志嗎?」那個姐姐立馬把筆筒推到書桌角落,低下頭拿起筆繼續演算習題。

後來我問她:「你覺得爸爸對你太嚴嗎?」那個姐姐推了一下近視眼鏡,用一種和年齡格格不入的成熟神情看著我:「不是我爸的話,可能我考不到現在這樣的成績。」

爸爸讓子女學習上少點惰性,多點勤奮,固然沒錯。但在青春期那個階段,我固執地不希望他執意推我往前。他並不知道,我在某個尚小的年紀,已經生發出了自我規劃時間的主觀意識,而他的過度關注會打亂我自己的計劃,讓我十分煩惱。彼時家中一些不愉快的爭吵,也並非由於我考不好,只是因為沒按他的路線走。

回頭「復盤」,或許他可以和我多聊聊,聽我說說,我更需要的是什麼。

18歲以後,自打我順利拿到理想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後,爸爸覺得最該「聚焦」的部分和使命,他完成了,接下來我按照自己心性和想法自由前行就可以了。

我上大學,才意識到,漫長的是課本考卷以外的人生,有太多課堂家庭無法解答的社會交往問題。而這時,爸爸選擇退到一個遙遠的距離,旁觀著我和這個更廣闊、更複雜的世界交手,不再幹涉。

比如在大學第一次失戀,打電話回家傾訴,聽電話的只有媽媽,爸爸全程沒講話;在高強度、人際關係緊張的大公司實習,因不懂「職場規則」栽了大跟頭而感到困惑時,只有媽媽用女性方式緊張而無奈地安慰著「適應了就好了」「總要經歷這一關」,可我內心更希望爸爸告訴我,如何用更靈活而有力的姿態去解決問題,而不只是與自己的小情緒爭鬥。

輔導完學業就「失蹤」的爸爸,並不是一個沒有生活閱歷的「社畜」,或者是對人生思考為零的無趣之人。相反,通過我媽的講述得知,爸爸年輕時候的經歷,有很多我不曾想像的精彩和波瀾。他擁有豐厚的社會經驗和智慧積累,對子女而言是可貴的營養,但這一面,他沒有同我分享。

中學時代,我在學業上蠻能「自給自足」,長大後步入社會,這一段路途的「人生考題」,恰恰是我真正需要爸爸陪伴作答的部分……他卻選擇「棄答」。

如今我已完全自立,那個一出問題就要打電話回家的年紀也永遠過去了。回頭想想,每個家庭,每個人做選擇,其實沒有對錯之分,只不過拍板一刻決定的策略,必然會通向一條再無更改的路徑——若沒有完全符合自我心意,回憶之時多少有點遺憾。

若時間能倒流,還是想對我高考前的爸爸說一聲:「你參與我成長的開關鍵,別輕易按下,我們一起商量下好不好?」

---------------

和爸爸一起打「乒羽球」

王俞歡

爸爸可以是守護者、引導者、教育者,更可以是玩伴、成長者和被保護的人。我們倆讓彼此哈哈大笑的無數個瞬間,就是在一塊兒長大。

---------------

父親好像是突然闖進我的生活的。關於媽媽的記憶開始於嬰兒時期的安撫與餵養,爸爸更像是半途來到家裡一起生活的人。仔細回想和他有關的最初的記憶碎片,幾乎都發生在我蹣跚學步之後。

對爸爸最早的完整記憶是一起玩自創的遊戲。那是上小學時,我們一家三口還住在一間小房子裡,屋子內外都沒有什麼活動的場地。孩子是閒不住的,我玩膩了千篇一律的玩偶和布娃娃,總想搞點新花樣。爸爸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那個陪我發揮想像力的人,我倆一起用桌球拍打羽毛球,還取了「乒羽球」這個名字——小小的球拍不需要太高的天花板,重重的羽毛球不需要球桌作支撐。

慢慢地,這個遊戲成了我放學後的例行活動,我倆的「球技」也越來越好,連續打100多個回合不在話下。羽毛球和桌球拍撞擊的聲音很悅耳,富有節奏感的律動讓人著迷。當然,我們從沒停止開發新遊戲,圍棋跳棋,足球演戲……我好像就是在一個個這樣的遊戲中不知不覺長大的。

後來,爸爸更像我的兄弟,我們在陽光最盛的下午打籃球,夜裡偷偷在廚房煮方便麵,在放學路上聊變幻莫測的國際局勢……他從不和我發脾氣,反而會像一個同齡人那樣,向我自嘲。他不像傳統父親那般威嚴而不善言辭,我也不像傳統女兒那樣,覺得他像一座難以親近的大山。

他當然不是完美父親。儘管他已經努力花時間陪伴我,但還是常常有應酬,他回到家時我已睡著。平時很忙,假期裡常常只有我和媽媽去旅遊。也許是因為女兒和父親天生的距離感,我在最渴望傾訴的時候還是會去找媽媽,而他只能在一旁聽著,時不時唉聲嘆氣。他平凡,堅強又脆弱,粗糙又細膩,他學著我和媽媽的樣子彈琴、讀書、練瑜伽,面對我們為他準備的生日蛋糕,悄悄抹眼淚,在理髮時仔細地剃掉鬢角越來越多的白髮。

其實,正如他不是那個真正「懂我」的人,我也只不過參與了爸爸20多年的人生。當我看到他學生時代的照片時,才猛然意識到爸爸並非一直是爸爸。那遙遠而浪漫的80年代,他留著披肩的捲髮,人很瘦,戴一副佔了大半張臉的黑框眼鏡,穿著單薄的白襯衫,和同學在陽光下傻笑。那時他一定沒想過怎樣做父親,但歲月教會他坦然接受伴侶、子女和家庭帶來的責任。

韓劇《請回答1988》裡,父親對受到家人忽視而傷心的女兒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其實,無論第幾次當父母,也很難有人得滿分。做父母的學問和樂趣,正在於每個孩子都如此不同,以至於任何「成功經驗」都在鮮活的生命前黯然失色。

爸爸可以是守護者、引導者、教育者,更可以是玩伴、成長者和被保護的人。我們倆讓彼此哈哈大笑的無數個瞬間,就是在一起長大。

---------------

我們不是那種會手牽手的父女

李察

沒有一個可以手牽手逛街的爸爸是很遺憾,但在籌備婚禮、收拾老照片時,我翻到過一張照片,在燈會的人山人海中,年幼的我騎在我爸脖子上,我爸一隻手扶著我,一隻手牽著我媽。

---------------

當聽我說婚禮不需要「父親牽我進場」的環節,婚慶策劃很震驚,再三勸我和家人商量了再作決定:「別傷了爸爸的心。」我只好回家問我爸:「你要牽我入場,把我的手交到××手上嗎?」「你們倆的婚禮,就自己辦了吧。」我爸「委婉」回答。

我爸和我就不是那種會手牽手的父女,在任何場合都不是。

如果要給我爸打分,我覺得他至少是個90分的丈夫,卻勉強只能算是個60分的父親。從小到大,沒見他和我媽吵過幾次,偶爾口角起來,也總是他先服軟。雖然時常出差,但只要他在家,洗衣做飯、收拾打掃,全都不用我媽操心。出差回來,還會給我媽帶禮物,不管是衣服飾物,還是特產小吃,從來不曾忘記。作為50後,太直接肉麻的甜言蜜語說不出口,但當著我媽的面,也常對著我來一通「我最佩服你媽」「我出差在外,你媽一個人操持家很辛苦」之類的訓示,間接表白吹捧,哄得我媽心花怒放。

可對我就不同了。出差回來,單獨給我帶禮物的次數屈指可數,大多數時候,我只能蹭我媽的。我爸做家務,我媽可以看電視,我必須陪侍左右,不然就會被數落「懶、眼裡沒活兒」。如果我讓他幫忙遞個東西,對話往往是這樣的:「幫忙把水杯遞給我好嗎?」「跟誰說話呢?」「爸,幫忙把水杯遞給我好嗎?」「說您!」「爸,您把水杯遞給我好嗎?」「說請!」「爸,請您把水杯遞給我。」「自己沒長手!」

飯桌更是我爸訓女的教練場。開飯前偷偷先吃一口?不行,「沒規矩了!」筷子伸遠點想挑片肉吃?不行,「挑來揀去,別人還吃不吃了?!」偏愛某個菜?那更不行,只要被他發現,必然是天天吃、頓頓吃,直到我吃膩為止。我不吃蔥,他隔三岔五就要丟幾片蔥進菜裡,如果我沒吃出來,就洋洋得意:「你也能吃嘛!」

還有,時不常地總要跟我逗兩句,逗著逗著就槓上了,然後就吵起來,又威脅要武力解決,結果往往是我媽介入,我氣極大哭,他摔門而去。要是我和我媽起爭執,那更是連想都不用想,他肯定無條件站在我媽這邊。有時我媽還沒怎樣,他先跳起來:「怎麼和你媽說話呢?」

當然,我知道,他也不是不愛我。小學時,我被鄰居男生揪小辮,哭著回家,我爸正在切菜,菜刀還攥在手裡就追出門去。高中下晚自習,我騎自行車回家,我爸也會等在半路接我,雖然總要討人嫌地加一句:「我說不用來,你媽非讓我來。」大學畢業直接工作還是讀研?我爸拍板:「當然要讀研,女孩子多讀書沒虧吃。」30未嫁成了別人眼中的「剩女」,我爸曰:「誰說必須要結婚啊?不結婚又怎樣!」

好吧,說他是「60分父親」可能是有點冤枉他了。他還是愛我的,只是在表達方面幼稚得像個小學低年級男生。但無論如何,別的姑娘們說的坐在爸爸腿上撒嬌、和爸爸手牽手逛街這種事,我是沒體驗過,也就只有跟在後面看他和我媽手牽手逛街的份兒。我爸,身體力行地破除了人們關於「生了閨女的男人都是女兒奴」的觀念。生了閨女,他依然還是老婆奴,而我也只能暗自羨慕別的女孩有個把她寵上天的爸爸。

是什麼時候解開這個心結的呢?大概是有一天,我讀書讀到羅伯特·布洛爾特的一句話:「在我們最幸福的童年記憶中,我們的父母一定也是幸福的。」仔細想想,似乎的確如此。在那些後來能回想起的童年和少年時的幸福片段裡,爸媽確實都是開心的。大概也是因為他們一直都很幸福,我和我爸的那些吵架拌嘴,時過境遷竟也成了可氣又可笑的回憶。沒有一個可以手牽手逛街的爸爸是很遺憾,但在籌備婚禮、收拾老照片時,我翻到過一張照片,在燈會的人山人海中,年幼的我騎在我爸脖子上,我爸一隻手扶著我,一隻手牽著我媽。

這大概,也足夠了吧。

最終,婚禮沒有安排我爸牽我入場的環節。我先生走到花門處迎接我,我們在親友的目光下手牽手入場。站到臺中央,我看見我媽在臺下低頭擦淚,我爸在一旁緊緊握著她的手。趁音樂沒停,我悄悄轉過頭,再一次囑咐我先生:「你以後對我,要像我爸對我媽一樣。」

嗯。如果你能做個「90分丈夫」,以後在你女兒心目中,你也許,可能,大概率,一定,不止是個「60分父親」。

就像我爸一樣。

相關焦點

  • 姓名打分測試100分數
    周易八字起名/五行起名/八字喜忌起名/生肖屬相起名/三才五格起名(除了有寶寶取名/男孩女孩取名字/公司取名,更有姓名測試/姓名配對/姓名打分)>長按二維碼 立即查看每日寄語:安於現狀並不可怕,只要姓名打分測試100分還有一顆熱情的心,對生活也是充滿激情的,即使是一絲不苟,也是有機會的,可以改變現狀姓名打分測試100分,因為有資本,輸得起,但是資本不是用來輸的,更能贏得無保留,只要敢於努力,不怕輸,就可以縮小與前面人的差距,也會把後面人甩得更遠
  • 免費測名字打分100分 取名字測試打分
    說到孩子起名,免費測名字打分100分有些什麼小技巧,取名字測試打分要注意方面?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講究的還是生辰八字。
  • 測名字算命:免費測名字姓名打分100分 取名字測試打分
    說到孩子起名,免費測名字打分100分有些什麼小技巧,取名字測試打分要注意方面?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講究的還是生辰八字。
  • 下月,四川將對物業「打分」了!低於60分要被約談
    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3月26日起四川將對物業服務企業進行信用打分了!低於60分(B級、C級)將進行約談等懲戒——2月27日,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四川省物業服務企業信用信息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 姓名打分測名字 100分
    周易八字起名/五行起名/八字喜忌起名/生肖屬相起名/三才五格起名(除了有寶寶取名/男孩女孩取名字/公司取名,更有姓名測試/姓名配對/姓名打分)>長按二維碼 立即查看每日寄語:(在沒有你的日子裡,我不知道該跟誰說姓名打分測名字,但我每天只能無數次的看著我,博巖居由希子,你灰色的腦袋在發呆。
  • 姓名打分測試 100分數
    周易八字起名/五行起名/八字喜忌起名/生肖屬相起名/三才五格起名(除了有寶寶取名/男孩女孩取名字/公司取名,更有姓名測試/姓名配對/姓名打分)>長按二維碼 立即查看每日寄語: 姓名打分測試缺陷也是一種美。
  • 八字取名免費測試打分 免費自動取名100分
    接下來看看大眾起名網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八字取名免費測試打分和免費自動取名100分相關知識。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來詳細了解了解。八字取名免費測試打分 免費自動取名100分:思路和小技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完全了解詩句的意思,不能夠盲目選擇,因為畢竟以前的文化和現在的文化存在差異,我們主觀上面的理解可能會有差別。
  • 加拿大EE打分表打分標準詳解
    加拿大EE快速通道採用的邀請,根據加拿大EE評分系統Comprehensive Ranking System(簡稱CRS)的打分,由高到低進行篩選,然後對篩選出來的申請人進行邀請,因此加拿大EE打分的高低對申請人來說身份重要,尤其是近期邀請分數高居不下,想要通過加拿大EE快速通道移民加拿大的申請人更是分分必爭了,海尚出國上海移民中介為大家分享一下加拿大EE評分系統CRS打分表具體打分事項
  • 名字打分免費測試分數的高低
    此種打分法評判名字優劣,在起名界尚屬首創,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根據下面的打分原則,給自己的名字打打分。看看自己的名字能評多少分。你自己打分,可以初步做個名字自我評定,當然最好讓起名專家給你評定分數比較精確。一個好的名字滿分是100分,下面幾項基本評分基本標準中,哪一項不符合標準,減相應的分。
  • 給NBA球星胸肌打分,阿杜不及格 詹皇60分 魔獸80分
    那麼如果給NBA球星胸肌打分,從低到高應該是怎樣呢?杜蘭特不及格不要看杜蘭特那麼瘦,他對抗一點不差。他的背打威力很強,如今還能在內線頂防中鋒,他的力量在三號位是頂級。杜蘭特平時也很注意訓練,他的麒麟臂很多球迷都見識過。只可惜杜蘭特再怎麼練,始終把胸肌練不出來,估計這跟個人體質有關。
  • 紫微鬥數命盤分析及打分
    如給命盤與大運打分的話,100分為滿分,本人覺得此命盤與大運可打60~70分,各位易學愛好者如何打分呢?如有興趣歡迎評論區打出分數。此文僅小編所寫,論命肯定沒有這麼簡單,只是最基本方法,不過對新手來說包含挺多知識點,如有所說不對及有影響他人請各位多多包涵,謝謝閱讀。
  • 父親這60年
    父親這60年  李海榮 郜菲菲  我的父親出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年,與共和國同齡。60年來,風風雨雨,不辭辛苦,他為支撐整個家庭勞苦了大半生;兩鬢斑白,額紋已深,為了生計付出無數的心血和汗水,同時,從他臉龐的皺紋也折射出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經歷了不平凡的蹉跎歲月,見證了新中國從成立、到發展、漸壯大的整個坎坷歷史過程。
  • 根據生辰八字起名字測試姓名打分100
    根據生辰八字起名字測試姓名打分100 生辰八字測名打分100分,姓名測試打分生辰八字起名字測試,周易姓名測試打分生辰八字?謝詠老師周易姓名學談; 很多人都希望給自己的孩子起個100分的好名字,但是怎麼樣才能夠得到生辰八字姓名100分的好名字呢?
  • 【場景解析】A部門績效打分都超過100分,公司獎金分配如何保證公正性?
    然而評價中卻往往容易出現一種情況:績效經理人並不按強制分布的規則或者正態分布的規律辦事,要麼幾乎全部打分超過100分(基準分為100),要麼幾乎都是100以下……大家知道,無法衡量就無法管理,拉不開差距就又回到了平均主義大鍋飯,這個時候該如何處理呢?全部按高於100分發獎金吧,員工高興,但總包冒了,老闆不高興。
  • 姓名打分 免費打分
    周易八字起名/五行起名/八字喜忌起名/生肖屬相起名/三才五格起名(除了有寶寶取名/男孩女孩取名字/公司取名,更有姓名測試/姓名配對/姓名打分)>長按二維碼 立即查看每日寄語:姓名打分那一天上課,她從桌子上遞來一包「冰糖山藥」,還貼著一張便條:「我知道你愛吃甜食,特地從我大姑家「偷」來的啊姓名打分」,我看忍不住高興起來。
  • 名字打分免費測試
    名字測試分數100靠譜嗎——於佳傲:真的有100分的人生嗎?
  • 我和父親的60年代
    □四川 張浩宗    我1965年出生時,父親正值青年。父親用愛好文學的方式記錄和歌頌了火熱的20世紀60年代。  在那個年代,受譽滿巴蜀的青年詩人梁上泉的影響,父親愛上了文學,並在我們當地的報紙《通川報》副刊上發表了作品。他發表得最多的當然是詩歌。
  • 八字起名測試打分免費
    100靠譜嗎——於佳傲:真的有100分的人生嗎? 現在許多起名網站或者app給名字打分號稱100分,千萬不要認為分數越高的名字就越好。各網站打分的標準不一樣,不能夠橫向比較。小學老師喜歡給學生打100分,大學老師就不那麼做。起名字單純看分數也忽略了生辰八字對個人的影響。生辰八字一共有26萬多種,如果再考慮到男女性別的因素,那情況就更複雜了。
  • 姓名測試打分查詢 免費
    周易八字起名/五行起名/八字喜忌起名/生肖屬相起名/三才五格起名(除了有寶寶取名/男孩女孩取名字/公司取名,更有姓名測試/姓名配對/姓名打分)>長按二維碼 立即查看每日寄語:仰望星空姓名測試打分查詢,劉翔堅定了自己的田徑夢想。
  • 姓名打分免費測試 大全
    周易八字起名/五行起名/八字喜忌起名/生肖屬相起名/三才五格起名(除了有寶寶取名/男孩女孩取名字/公司取名,更有姓名測試/姓名配對/姓名打分)>長按二維碼 立即查看每日寄語:不知道姓名打分免費測試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開始被每天早上打卡、跑打卡、看打卡的照片刷屏,每個人每天唱歌都像喝了雞湯打了雞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