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業興促婁底興,這是市委、市政府提振工業促新一輪發展的使命。
在煤炭和建材行業因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難塑往日「千萬噸」盛況之時,我市鋼鐵行業在宏觀政策助力及轉型升級引領下又重現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成為今年市域經濟爬坡過坎中極其重要的助推器。
因勢利導。市委、市政府在今年3月明確提出「重振鋼鐵工業」之後,在9月又明確提出全市上下要齊心協力打造「鋼鐵新城」,要把「鋼鐵新城」作為婁底轉型升級的標誌性工程來打造。「鋼鐵新城」的「新」要做到有新區域、新產品、新工藝、新園區、新鏈條、新環境、新社區。再加上2017年以前出臺的《婁底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發展鋼鐵深加工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的若干意見》,鋼鐵工業重振力度加大。
作為我市工業發展的橋頭堡和主陣地———婁底經開區的薄板深加工產業領域目前已聚集了VAMA、華安鋼寶利、三一中興液壓、三泰新材、天益高科、三一築工、卓達集團等一大批企業和項目,產業關聯度得以提高。外攜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湖南中部示範區組成園區、湖南省汽車產業配套基地等「金字招牌」的優勢,這些企業通過完善產業鏈、大力實施科研強企、大步推進轉型升級,在產業競爭中已具備一定優勢,本報記者於近期對上述部分企業的發展進行了探訪和梳理。
【關鍵詞】完善產業鏈
【代表企業】VAMA、GONVVAMA婁底分公司
【產品】高端汽車板、輕量化汽車板深加工陴
2014年6月,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VAMA)投產;2016年12月,由VAMA與西班牙Gonvarri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華安鋼寶利高新汽車板加工(常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GONVVAMA)婁底分公司輕量化汽車板深加工項目正式投產。
在未來我國新材料產業汽車用料領域中,這將成為兩個標誌性的節點,婁底經開區也或將由此成為汽車用料改革的推力之源。
網絡檢索得知,新材料產業根據功能等分成了不同領域,其中汽車用料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國內汽車用料的需求呈現出以下特點:輕量化與環保成主要需求發展方向。高強度鋼和超高強度鋼,鋁合金,鎂合金,塑料和複合材料的用量將有較大增長空間。
VAMA高端汽車板項目自投產以來,其生產經營研發得以穩步推進,目前步入了盈利的良性發展軌道:2014年,高強度汽車用鋼實現穩定量產,已通過5家汽車廠商認證;2015年,VAMA開發了25個鋼種,獲得10多家國際和國內領先汽車整車生產商的認證,並開始為一些企業批量供貨;截至2016年,其已經成功通過了幾乎所有主機廠的工廠認證,並完成長安福特、廣汽菲克、戴姆勒、廣汽豐田、本田、一汽大眾等多個重要客戶在超高強鋼等方面的認證,產能得以大幅釋放。
據了解,VAMA高端汽車板項目的投產,除了促進市域經濟發展外,其對於我國汽車用高強度鋼的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受國內汽車市場快速增長驅動,汽車板尤其是高端產品的市場需求在持續增長。早在2014年,國內生產商只能供應強度最高達1000MPa的高拉伸強度鋼材,對於強度超過1000MPa的先進高強度鋼(AHSS)和其它相關產品,本地設備製造廠商均依賴進口。VAMA引進安賽樂米塔爾最先進的汽車板生產技術,包括強度為1200MPa的超高強度鋼材(AHSS和UHSS)及Usibor.1500。這些高強度鋼材將用於生產高端汽車板,從而滿足汽車行業內更高的安全、輕量、抗腐蝕和節能需求。同時,VAMA為中國汽車市場引進的安賽樂米塔爾突破性創新汽車鋼材解決方案「S-in motion」,其整合多樣化解決方案超過60項,極大地減輕車身的重量並節約車輛能耗。
據了解,輕量化是國際公認的幫助汽車降低油耗、減少排放的措施之一。汽車重量每降低10%,燃油效率提高6%-8%,排放也隨之減少。以C級車為例,「S-in motion」方案通過優化整車43個零部件的重量,可以使車體重量較傳統技術生產的汽車減少約19%,使整體生命周期減少14%的碳排放。目前,中國約有45%的汽車使用高強度鋼,而全球範圍內高強度鋼的使用率達70%以上,中國市場對此仍有巨大需求。
除了通過依靠技術提高汽車用鋼的韌力強度來使汽車板變薄並實現輕量化之外,VAMA還通過與西班牙公司強強聯手,繼續致力於輕量化汽車板深加工研發。去年12月,作為「聯姻」的結晶———GONVVAMA婁底分公司輕量化汽車板深加工項目正式投產,這也是其國內布局的4個基地中最先投產的項目。
據了解,婁底分公司年產8萬噸的輕量化汽車板深加工項目總投資近2億元,依託VAMA針對汽車用鋼的專利技術以及先進的雷射切割及雷射拼焊工藝等,旨在為汽車製造商提供優質的產品及技術服務綜合解決方案,致力於實現汽車輕量化,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燃油經濟性和環保性。
【關鍵詞】科技創新搶高點
【代表企業】三泰新材
【產品】等離子雙金屬複合材料
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省兩型企業示範單位、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省新材料企業、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這是三泰新材近年來獲得的部分國家級及省級榮譽。這些「金字招牌」,也串接起了該公司科技創新之路。
與很多企業一樣,毗鄰著「十裡鋼城」的三泰新材成立伊始,也是吃著「鋼鐵」飯。在發展過程中,三泰新材沒有因循守舊,而是通過持續的科技投入、重視人才團隊建設,同時與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和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等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技術合作、交流關係,研發和產業化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自2011年開始,其開始成為全球螺紋鋼軋輥的主要供應商,也是全球唯一採取液固雙金屬複合技術生產冶金軋輥的企業,產品出口至全球20餘個國家和地區。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6項,國際發明專利授權4項。
在成就面前,三泰新材沒有自滿,反而是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出發點,緊跟政策導向,重點推進了等離子雙金屬螺紋鋼、雙金屬圓鋼、雙金屬型材等重點項目開發,站在了全球等離子雙金屬新材料研發的前沿,填補了全球同類產品的空白。
資料顯示,目前,鋼鐵、建材等基礎材料已產能過剩,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將基礎材料的產業升級與產業轉型作為工作重點,雙金屬複合螺紋鋼、圓鋼、型材的推廣將改變我國鋼鐵業大而不強的局面,也將彌補我國在高強度的鋼鐵材料、耐腐蝕的鋼鐵材料方面的技術短板和產業短板,經過前期在日鋼集團、華菱集團、廣州裕豐鋼鐵、金沙鋼鐵等企業多達數十次的軋制實驗,已經全工況生產出部分雙金屬產品。這一研發成果已經得到國家科技部、住建部以及國家相關研究所的高度重視。因目前尚屬全球空白,上述雙金屬新材料市場前景可期。
以其研發的等離子雙金屬複合鋼筋為例,該產品是一種外部為耐腐蝕性能優異的不鏽鋼,芯部為高強度低合金碳鋼的新型鋼材,不鏽鋼完全包覆碳鋼並與之完全冶金結合,其中不鏽鋼重量比例約為總重量的10%—20%,產品最終價格約為整體不鏽鋼螺紋鋼價格的25%左右,這樣既能滿足防腐需求,保證材料強度性能要求,又可大幅降低成本,適應市場需求。雙金屬等離子複合材料可廣泛應用於機械製造、金屬冶煉、陶瓷建材、電子電器等行業。
「雙金屬複合鋼筋」的成功研發是我國基礎材料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其已獲準列入國家2016年去產能支撐項目,並獲得2016年基礎材料國家標準立項。今年3月28日,三泰新材開始試產雙金屬複合鋼筋,並同步開始國家標準設計工作。80萬噸雙金屬複合鋼筋項目總投資8.5億元,達產後可新增利稅10億元,對鋼鐵產業升級,完善鋼鐵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將帶動鋼製品行業的升級換代。
【關鍵詞】轉型迎發展
【代表企業】天益高科
【產品】硬質合金棒材
2013年,從全國鋼鐵企業效益下滑中,此前10多年來一直為鋼企做配套的天益高科嗅到了危機。
「公司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對設備進行了轉型升級,並同時加大了新產品研發力度。」天益高科市場開發部負責人介紹,在過去幾年的轉型升級過程中,公司按照產值的一定比例追加研發費用,加強了與中南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一方面做好老本行———通過研發新產品繼續做鋼企配套產品,另一方面研發了硬質合金棒材刀具。
科技創新帶來的效益由此產生,再加上目前全國鋼企去產能正如火如荼開展,天益高科信心滿滿,而這種底氣正是來自於技改。
據了解,經過改進,其硬質合金輥環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相比原來的產品,可為客戶節省20%左右的成本。而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無蒸汽穿水冷卻裝置,因為改變了鋼企之前的冷卻工藝、提高了冷卻效率和鋼材成品率、每年可為客戶節省數百萬元等優勢,深受市場歡迎。
除了鋼企配套產品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公司全新研發的、於2015年投入市場的硬質合金棒材刀具產銷兩旺,到2016年已佔到公司銷售總額大頭,這種產品成了業績穩步增長的「定海神針」,也成了公司信心爆棚的「壓艙石」。
據了解,該類型合金棒材可用於汽車、航空、礦山等領域。經過前期技術攻關,天益高科已於去年年初申報了兩項國家發明專利,棒材性能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目前,其已與富士康、比亞迪等大型企業達成了合作關係。據介紹,如果加工成刀具,附加值可提高10倍左右。為進一步拓展該產品市場,該公司於去年6月初在東莞設立了分公司。
從科技創新中嘗到了甜頭,公司的科研體系更加完備,斥資添置了檢測研發設備、建立了市級技術研發中心,天益高科也完成了向高新技術企業的蛻變,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演繹得淋漓盡致。截至去年年底,高新技術產值在其總產值中的佔比從幾年前的30%提高到了70%左右。(楊成偉 周斌)